?

淺議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的現況及改進建議

2019-12-05 02:43趙巖黃卓
科技風 2019年31期
關鍵詞:改進建議創新教育高職院校

趙巖 黃卓

摘?要:本文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現有教育進行分析,指出創新教育的重要性和高職院校所面對的困境,并基于學校、院系及學生個人提出解決方案,對學生的個人發展和學校的持續性建設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教育;改進建議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發展理念是方向、是鑰匙,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因此,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因素是大批各類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1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原因

1.1 高職院校是我現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分支,在近十幾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為社會輸出了數量可觀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每年高職教育的招生比重占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1.2 學生對學習意義的理解有所片面

在以往的教育體系中,大多情況是一張卷子定乾坤,經常有“分分學生命根”的說法。在這種情況下,學習過程中怎會得到學習的快樂,更談不上將來運用創新。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體,也是創新的主體。學生應當在吸收課堂教師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貴在質疑和批判,善于創新和升華,才有利于成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具有真才實學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 高職院校的創新教育現狀

2.1 部分教師和組織的思想覺悟較低

目前,各高校都開設了相關的課程和項目。但是基本上都是處于停留階段,有的甚至直接放棄了該項目。部分教師和組織存在短視現象,即不愿改變現狀,缺乏創新意識,總是滿足于已有教學理念,沒有與時俱進的觀念認知,造成自身事業上的被動地位。并且滿足于現狀,得過且過,沒有意愿將學院人才培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進。

2.2 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薄弱

創新創業教育的有序開展,需要有足夠數量的教師隊伍做保障。然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隊伍仍然存在結構不夠優化,整體專業實力不夠強的問題。很多教師沒有經過創新創業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的教育背景,特別的是沒有創業的親身經歷,缺乏創新創業的業務能力和意識。

2.3 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實踐環節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向是技能應用型人才,注重向社會輸送上手快、操作強的技能型人才。[1]另一方面,學生對于創業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渴望和理想的,但是創新創業只止步于大賽和報告形式,創業實踐教育相對捉襟見肘。

3 走出現有困境的諫言

3.1 學校帶頭做

3.1.1 社團建設

高職院校學生的基礎學科成績可能較差,學習能力可能也有所欠缺,但普遍愛動,活潑開朗,擁有熱情,愿意參加集體活動。而社團活動是學生集體活動的平臺,高職院校應加強社團建設,并將創新創業融入其中,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社團在學生心中作用和地位。該種社團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3.1.2 組織比賽競賽

學生缺乏實踐經驗,高校應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在實踐中磨練人。通過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如TRIZ杯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以賽促學,讓學生做到努力學習、積極實踐、銳意創新、勇于創業。

3.1.3 密切關注校外環境,溝通合作

高職院校均有自己的專業特點,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點與相關企事業單位合作,為學生提供基礎實踐平臺。一方面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實踐,用實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有利于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使學生更加緊密的貼近市場和企業,培養自己敏銳的市場眼光,為今后的創業奠定基礎。同時,高職院校也可與企業合作建立校內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雙方互補,促進學生創新培養。

3.2 院系緊跟做

3.2.1 合理分配師資

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不容樂觀,以創新教育為例,要求教師有一定的創新經驗和理論知識,如果這類的老師過于的缺乏,應積極開設此類的培訓活動。而不是將所有的教師資源均用在日常的教學任務上。學校應該對創業教學改革、創業理論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教師進行獎勵;學校聯系企業與公司,鼓勵創業教師到企業實訓。[2]

3.2.2 重新設計課程和學習內容

課程體系的設計要必修與輔修課程、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配合,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基礎上重新設計與構建。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系列課程,涵蓋頭腦風暴思維訓練,企業運營演練課程,在模擬課程中增加學生的創業體驗并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和創新精神。

3.2.3 改革評分制度

當前教育的評價考核機制中,創新能力未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導致高職學生創新動力不足。為此,必須改革評分制度,將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視為在校學習關注的重要教學內容。開展分類培養機制,是具有創新潛力的學生得到重點關注和培養。改變以往以理論知識等考試成績評價為主的考核方式。

3.3 學生理應做

3.3.1 樹立信心,人人可創新

應當看到,大學生要培養看待問題的多元視角,善于從創新的角度思考解決現實問題。而不是墨守成規,應當樹立創新意識和信心,積極探索問題,敢于嘗試解決問題,成為具有首創精神的創新型人才。為此,應改善學習方法,培養創新意識,扎實儲備基礎理論知識,鍛煉專業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本領和創造成果。

3.3.2 積極動手,把構想積極轉化為現實

靈感和現實往往只有一步之遙,重在付諸實踐。我們要善于行動,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轉化為現實成果。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真真正正的對社會發展有用的復合型人才,集理論和實踐于一身。學生應相信自己勇于動手,將新穎的思想轉化為現實。

參考文獻:

[1]李淑君,劉毅.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途徑研究[J].職教論壇,2017,(14).

[2]蘭曉麗.西安體育學院創出教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8.

作者簡介:趙巖(1981-),男,河南鎮平人,工程碩士,講師,學院團總支書記,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械設計與制造;黃卓(1991-),男,河南唐河人,碩士研究生,助教,輔導員,研究方向:教育理論與就業創業指導。

猜你喜歡
改進建議創新教育高職院校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
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及其問題的調查研究
小學數學創新教育開展研究
我國衍生金融工具會計確認的現存問題及改進建議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