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就業為導向的水處理課程體系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2019-12-05 02:43陳雪梅
科技風 2019年31期
關鍵詞:就業導向教學改革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培養模式從精英培養轉變為大眾化教育,提高就業率是高等教育無法回避的問題。該文以就業為導向,從教學內容、教學體系、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實訓教學方面探討水處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思路,提升了學生的工程素養和職業能力,增強了學生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就業導向;教學改革;水處理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就業一直是高等教育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1]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培養模式從精英培養轉變為大眾化教育。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也從盲目追求學歷層次轉向更側重于應用能力和崗位技能。因此,高等院校對于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模式也應由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向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轉變。[2-3]水處理課程體系是東北電力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體系,主要培養學生給水處理、廢水處理、中水回用等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具備水處理初步設計及工藝優化等工程能力。目前,應用化學專業學生就業主要集中在電力系統,從事電廠補給水處理方向,相對就業面較窄。為拓寬學生就業方向,適應我國水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格局,水處理課程體系教學以就業為導向、以面向就業崗位任務調研分析為切入點,以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線,準確進行課程定位,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改革與實踐。通過對水處理課程體系教學的改革,提升了學生職業能力,促進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的提升。[4-5]

1 以就業為導向的水處理課程體系教學目標定位

1.1 將授課內容與工程案例及市場需求緊密聯系

在教學方法及手段上進行改進,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企業實際水處理需求或案例為驅動,使學生的認知過程與工作任務緊密結合,將課堂講授和現場工程案例分析相結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將學生的學習任務與現場水處理技術人才的主要工作內容和任務相結合,合理設計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逐步掌握水處理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強化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1.2 注重工程素質培養,構建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在強化原有實踐教學環節的基礎上增加水處理專項綜合訓練實踐及實訓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校實驗教學平臺和校外實習基地的條件,構建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綜合應用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能力與素質。

2 以就業為導向水處理課程體系教學改革方式與途徑

2.1 針對復雜的水處理設備,采用直觀性教學法

對各水處理單元,結合理論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圖片、視頻、CAD圖紙等,將主要水處理構筑物的內部結構、外部管路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借助仿真動畫模擬水處理設備工作過程,立體地呈現工作過程,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授課內容更易理解且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2.2 采用“工程案例討論十任務驅動”相結合的模式

在授課過程中,對理論知識通過某一個工程項目案例或者工程現象來引入,對這個問題進行啟發性的介紹,并通過任務的形式分配給各小組進行討論。首先,各小組成員根據水質資料分析水中主要污染物或去除指標,以相關國家或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為設計依據,選取合適的水處理工藝流程,形成不同的解決方案。通過以完成具體的工程案例取代抽象的理論學習,將課堂移入接近真實的工程案例中,使學生完整地體驗到工程設計的過程,從而有效地保證學生水處理職業技能和素質的培養。[5]

2.3 構建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1)將理論課堂教學帶入到生產現場。在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在現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聯系周邊的火力發電廠,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將理論課堂教學帶入到生產現場,將生產實際與理論知識完美的結合到一起,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同學們的感性認識,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條件許可時可考慮建立水處理實習基地。

(2)完善課程設計環節,增加工業廢水、城市污水系統設計?,F有水處理課程設計環節主要針對火力發電廠的給水處理及廢水處理開展,在保留原有電力特色的基礎上,增加其他工業行業廢水處理系統及城市污水系統的設計題目,通過各種水工況的系統設計,加深對水處理教學課程內容的學習與全面理解,鞏固學習成果,做到各種水處理工藝的融會貫通。

(3)專項綜合訓練實踐教學與實訓平臺相結合。在原有課內實驗教學環節的基礎上,增加水處理專項綜合訓練實踐教學環節,將綜合性和設計性水污染控制技術實驗方案的制定和運行調試相結合,鍛煉了學生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工程意識,訓練了學生工程設計、運行調試等工程能力。同時,利用國家支持建設的校內水處理實訓平臺,訓練學生對工藝組成的各個設備的管路、閥門等連接的實際操作,訓練學生的安裝調試操作技能、故障分析修復及設備檢修技能。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以就業為導向,將源于工程實踐的具體問題、實際案例以及來自行業企業的設計和研發項目為載體,將教學內容融入其中,使學生在解決問題、分析案例和研究項目的過程中培養和提高了工程能力。進一步豐富應用化學專業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提高電力院校應用化學專業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舒依.基于就業導向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是趨向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5:37-38.

[2]黃天貴,肖和平.就業導向背景下素質本位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教育現代化,2008,(2):44-46.

[3]王章霞,崔俊濤,李明堂.“給水工程”在農業院校中的教學改革研究初探[J].中國電力教育,2012,(22):77-78.

[4]朱明華,史永純,王琛.學用一體化模式下的“水處理與水污染控制技術”[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28(2):81-83.

[5]張維亞,嚴偉.基于就業導向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2(2):77-49.

作者簡介:陳雪梅(1979-),女,漢族,吉林吉林人,碩士,實驗師,研究方向:水處理技術。

猜你喜歡
就業導向教學改革
以就業為導向,高職教育中《兒童常見病護理》課程教法的實踐與研究
基于學生就業導向的中職物流管理教學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藥學生色譜分析教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