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跨文化能力的高職英語教學

2019-12-06 06:26張曉芳
內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9期
關鍵詞:跨文化能力高職英語教學茶文化

張曉芳

摘 要:各國之間人才交流日益頻繁,跨文化能力成為高職人才的重要素質。本文以茶文化作為切入點,梳理跨文化能力的相關研究,分析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能力培養的現狀與不足,提出以茶載道、以茶會友理念,從跨文化教育觀念、師資隊伍、教學內容與手段、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革,有效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關鍵詞:跨文化能力;高職英語教學;茶文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9B-0110-03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各國交流逐漸深入,人才流動日益頻繁,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正呈現出新的特征,由少數人的、局部、間接的交流轉變為多數人、全方位、直接的交流,以往僅局限于高層次高水平的人才交流互動逐漸擴大到普通一線人才,跨文化知識和能力已成為當今高職人才的重要素質。高職英語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文化能力的重要陣地,對于加強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推動跨文化教育的普及,以及推動高職院校的發展,促進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和水平提升都有重要意義。

由于東西方各自歷史發展不同,文化存在巨大差異,這正是跨文化交流中最棘手的問題。本文以茶文化作為切入點,培養高職學生的跨文化能力,架起東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橋梁。

一、跨文化能力的概念界定及研究述評

跨文化能力是指在跨文化交際中體現出的、建立在跨文化知識、態度和技能上的有效和恰當的溝通。國內教育領域跨文化能力的研究,經歷了第一階段(20世紀80-90年代)的跨文化交際理論的引入階段,代表人物有胡文仲等,主要是對跨文化交際理論的介紹。第二階段(21世紀初)主要針對我國跨文化能力教育現狀進行描述性研究,以及與開展外語教學的關系理論層面的論述,如樊葳葳、史興松等。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注意到跨文化教育與英語課程的緊密關系,并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理論與實證研究,如孫淑女、楊華等;并提出了具體的跨文化交際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如孫有中等。

可喜的是,隨著跨文化能力研究的進一步開展,其重要性得到了高度的認可,各種外語教學大綱均把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當作重要任務,提高了學校和學生的重視程度。但針對高職英語教育教學中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卻所見不多,還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能力培養的現狀與不足

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能力培養的現狀差強人意,一方面,高職學生的學習目標定位以地方就業為主,海外留學或就業的意愿不強,人數不多,缺少跨文化交際的強烈愿望與需求。另一方面,外語教學中普遍存在跨文化能力培養不足,高職外語教學尤為明顯,高職英語教學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學生英語水平相對較差,外語教學改革的困難更大,難度更高。

首先,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普遍的“語言工具論”,學生學習外語只因其是一門有用的工具。英語教學中過多關注語言知識,如語音、語調、詞法、句法等,日常教學中老師還用不具任何思想探究意義的提問開啟話題,成人學習嬰兒化,導致學生回答時言之無物,所表達內容極為膚淺,無法開展有效的交流。

其次,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學片面關注具體文化知識,如西方節慶、習俗、英語習語等,缺乏引導學生學習文化分析的理論與方法,實踐運用理論與方法解決跨文化交際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嚴重不足。學生除了對跨文化知識的學習與了解,更應該具有跨文化理解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往跨文化的英語教學多從語言層面解決交流困惑,對跨文化能力培養都是淺嘗輒止,很容易造成無法實現精神層面的交流與溝通。

再次,跨文化能力的培養不是單方面,而是雙向文化,即目的語與母語文化??缥幕芰ε囵B中缺乏對學生保護和傳承中國文化意識的培養,導致學生缺乏強有力的自身文化根基,在外來文化的侵襲中迷失自己,對本國文化不自信,對外來文化盲目崇拜,不知如何用英語表達本國文化,存在嚴重的“中國文化失語癥”。語言學習與文化不可分割,是有機的過程:充分認識文化的重要性并通過英語學習中華文化能促進跨文化交際情感與認知構念發展,是學習外國語言文化的起點與基礎。

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急需轉變觀念,將文化學習作為語言教學的重點,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其批判性思維能力,使高職畢業生在經濟全球化中處于更有利的位置。

三、以茶文化為切入點培養高職學生跨文化能力的作用

中國的茶文化可以展現出中國悠久的歷史、民俗習慣和傳統美德,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宣傳中國的一張鮮活名片,在跨文化英語教學中呈現出非同凡響的意義,其作用不可小覷。

(一)以茶載道,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將茶文化引入到高職英語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國是茶的故鄉,在幾千年的飲茶活動中逐漸形成特有的茶文化,如茶道、茶德、茶具、茶藝等,反映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禮儀。茶自身清洌甘甜,飲茶能使人靜心凝神,閑和寧靜,有助于去處雜念,陶冶情操。人們在沏茶、賞茶、聞茶、飲茶中增進友誼,修身養性,感受品茶禮儀之美,領略中華傳統美德。茶文化所具有的內涵就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是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征的現象。將茶文化交流引入英語教學中,開展課堂內茶文化的交流活動,更多地讓學生進行互動,增加其參與感,在學中做,做中學,從而學習和傳承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引入茶文化,增加教學的厚重感,有利于提升學生審美水平,充分感受我國茶文化的魅力,同時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二)以茶會友,提升高職學生的跨文化理解力,有助于跨文化交際的開展

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有飲茶的習慣,各國茶文化不盡相同,卻各有千秋。茶文化雖起源于中國,但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并與當地文化結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茶文化,其中西方茶文化以英國為代表,并在英語世界廣泛傳播。西方茶文化因茶有益身體健康之功效而備受親睞,出現在人們的休閑娛樂活動中,并逐漸成為大眾化飲品。東方茶文化不局限于休閑之用,更具有精神激勵與情感寄托之哲學意義與精神內涵。雖然東西方茶文化和而不同,卻為我們跨文化交流找到了共通點,迅速拉近了兩種文化的距離,架起了跨文化交流的橋梁,有助于提高各國文化的交流融合。將茶文化引入高職英語教學,通過對比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學生了解不同文化下人們的價值取向,以及在不同的文化價值理念下所構建的不同認知方式與行為模式,使高職學生獲得更全面的文化認知,在視野上更具開闊性,在思想上更具包容性,認識到文化的多樣性,化解由于中西文化差異帶來的困難,使跨文化交流更順暢。

因此,以茶文化為橋梁,將外語教學與跨文化教學有機融合,是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四、高職英語教學中以茶文化為例的跨文化能力培養策略

茶文化作為中西方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飲食文化之一,生命力強大,它內嵌于人們的生活細節中得以傳承和延續至今。將茶文化在外語教學中凸顯,實踐中強化,從而不斷增強高職學生的文化底蘊與綜合素養。

(一)樹立正確跨文化理念,提高跨文化師資水平,確保高職人才跨文化能力的提升

正確的跨文化理念有助于跨文化教育的順利開展。眾所周知,外語教學不僅是語言的模仿,除了語言技能的學習以外,更是對另一種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及其價值觀的反思,是不同思想的碰撞以及有意義的對話。外語學習中跨文化能力的培養應根據高職學生的所需,牢牢扎根于現實世界以及學生日常的關注中,并引導學生探究與思考,從而進行跨文化交流實踐。外語教師文化意識、態度素養水平、教學能力等都是文化教學的關鍵因素。茶文化幫助高職英語教師打破傳統教學的窠臼,充分認識到文化,特別是茶文化的重要性,從自身的知識體系出發,提高自身對東西方茶文化知識的了解以及東西方茶文化比較和交際的認知水平,積累更為深厚的文化功底,注重知識的更新,以文化傳承的高度積極推動文化在教學中開展,確保高職學生跨文化能力的提升,促進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發展。

(二)開設英語茶文化模塊,豐富教學內容手段,提升高職人才的跨文化能力的內涵

跨文化能力作為外語教學的重要部分,提升雙向文化能力是進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的保證。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茶文化納入英語教學體系,模塊化教學,以主題為導向,以對話為過程,以學生過去的經歷、當下的生活世界和未來的展望為聯結,在個人生活世界和主題內容上構成了一致性,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動機。打破英語教學手段單一,枯燥乏味的現狀,通過優化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無論是圖片、聲音、視頻等傳統教學手段,抑或是微課、VR等多種現代媒介,都可以創新性地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并借助互聯網時代的快捷與海量資源等諸多優勢,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案例,讓茶文化與時代齊頭并進,通過互聯網進行跨文化的交流,實現課堂的多元化,教學中讓學生產生時代的共鳴,避免突兀與生疏感,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跨文化英語教學。

此外,文化對比,情景創設,實踐教學,利用網絡不受地域的局限,使學生輕松接觸到目標文化,讓茶文化的交流走出課堂,培養學生掌握提問、收集信息、批判性地處理信息、表達觀點等技能,開展切實的文化活動,從而了解茶文化的歷史起源,領略東西方茶文化的差異,感受茶文化的內涵,體驗茶文化的儀式之美,真正提升高職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內涵。

(三)重視跨文化能力實踐,完善跨文化考核評價,保障高職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實現

重視跨文化能力的實踐,跨文化能力的培養中,外語教師不再是目的語文化的代表,也不是權威信息的提供者,只是跨文化的促進者??缥幕芰Φ呐囵B重在實踐,學生在掌握相關跨文化能力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利用相應的實踐機會,提高學生對茶文化的理解,不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從實踐的過程中獲取更多茶文化的內涵,不斷通過實踐感知文化,理解文化。實踐之外,合理的考核評價方式將更進一步促進學習,完善跨文化能力考核評價方式,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既有卷面知識的考核,也有口頭回答及報告的呈現,考核強調的是文化的理解與詮釋而不是知識的記憶。細化考核評價內容,以文化交流為主題,考核學生的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知識(文化普遍知識、中國文化知識、外國文化知識),跨文化理解力,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等。例如,茶文化知識大拷問,用試卷或口頭考核相關文化知識;用英語講述文化故事,分享跨文化經歷;以跨文化理解為目的,為跨文化交際撰寫故事結局;樹立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用英語講述中國茶的故事,傳播中國文化。評估采取動態化管理,根據學生水平,采用不同程度和水平的題目進行考核。這種評估方式要求學生具備反思、批判的能力,這也倒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相關能力的培養,通過對高職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全方位培養,保障高職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實現。

高職英語教學中以東西方茶文化為載體,創新英語跨文化教育教學,對培養實用型、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充分發揮茶文化的對外窗口作用,讓茶成為東西方交流的大使,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基金項目:湖南藝術職業學院院級課題,項目編號:HY1704010803

參考文獻:

[1]楊郁梅.第三空間視域下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英語水平的關系[J].現代外語(雙月刊),2016,(6).

[2]潘鄭重,彭慶鋒.探尋跨文化英語教學中的茶文化交流[J].福建茶葉,2017,(3).

猜你喜歡
跨文化能力高職英語教學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別具特色的俄羅斯茶文化
理工院校通識課程與學生跨文化競爭力培養探析
跨文化教學與“跨文化能力培養”
淺談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
克拉斯沃爾分類法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及其應用
初探交際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原聲電影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輔助功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