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袖在戲劇表演中的藝術風格

2019-12-10 09:20姚忠蓮
活力 2019年18期
關鍵詞:水袖戲劇表演藝術風格

姚忠蓮

[關鍵詞]水袖;戲劇表演;藝術風格

引 言

演員借助水袖表演來更好的刻畫人物,當今各式各樣的水袖形式更給表演人物增添了美感,可見水袖在演出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對每個舞臺人物的塑造過程中,我們如果能夠巧妙地將水袖技法融入人物情感之中,能把程式動作、表演與音樂融為一體,做到表里如一,形神相結合、動與靜相結合,才能真正體現水袖藝術的魅力。

水袖功是中國戲曲的特技之一,是演員在舞臺上表達人物感情時放大、延長的手法。水袖,它來自戲曲舞蹈中,今天的中國古典舞借鑒和繼承了戲曲舞蹈獨特、鮮明的風格和形態,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不經過正確的“用力方法”來訓練,到了舞臺上水袖就象兩條不聽使的布條,收不回,出不去,演員和觀眾都捏一把汗,毫無美感可言,更無法談及“表現力”了。反之亦然。

水袖的姿勢有數百種,不勝枚舉。如,抖袖、擲袖、揮袖、拂袖、拋袖、揚袖、蕩袖、甩袖、背袖、擺袖、撣袖、疊袖、搭袖、繞袖、撩袖、折袖、挑袖、翻袖等等。

說起水袖,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它來自戲曲舞蹈中,我們今天的中國古典舞借鑒和繼承了戲曲舞蹈獨特、鮮明的風格和形態。水袖也是繼承和發展的一部分。本文所要談的兩個“力”——用力及表現力,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只掌握了水袖的技法,卻沒有通過身體的表現力去體現水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那么水袖僅僅只是一種技能而已,不但不能體現出舞蹈中的韻律美,反覺多余、牽強。我認為這兩個“力”之間的關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也可將二者合而為一,理解為同一個“力”的兩個階段:始于“用力方法”,即用身體的協調力和表現來帶動水袖正確的用力技巧;成于“表現力”,運用水袖的修長、多變來表現人體形態和思想感情。

指、腕、肘、肩四者的協調和統一,是舞好水袖的關鍵所在,也是協調好“三節”“六合”的關鍵所在。所謂“三節”以手臂來說,手是稍節、肘是中節、肩是根節;以腿來說,腳是稍節,膝是中節、胯是根節;以整個人體來說,頭是稍節、腰是中節、腳是根節。水袖的運動規律是稍節起,中節隨,根節追?!叭潯辈粌H是水袖舞起后外部動作運動的程序,重要的是完成每一個水袖表演動作時內部力量的必經渠道?!傲稀狈帧皟热稀迸c“外三合”?!巴馊稀睘椋菏峙c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內三合”為: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神合。

從外部動作講,首先要求頭(上)、腰(中)、腳(下)的相互對稱與力量的均衡;其次是胯、膝、腳的統一與配合;然后是肩、肘、腕的追與隨。所謂追、隨是分清動作的主次關系,各部位所用的力量的強弱、活動幅度的大小等。肩、肘、腕與運動中的相互關系是微妙的,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這都是自身內部協調與統一的關系,演員自身必須做到松弛、協調,內緊外松,挺拔含蓄,剛勁而柔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舞動起來才能處理好水袖在運動中的“線中有點”“點中有線”的外部動作與身體內在節奏層次、對比關系。

水袖技術的用力方法從訓練的全過程來看,遵循的是從動律、動作、短句到組合的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

一、動律

水袖的用力大多是“反襯勁”。即依循“一切從反面做起”的韻律。其特點表現為:欲左先右、欲前先后,逢開必合、欲上先下?!胺匆r勁”在古典舞身韻中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古典舞的圓、游之美?!斑@種相反相成的逆向勁勢,可以產生人體動作的千變萬化,給觀眾一種出其不意的特殊效果”(唐滿城《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形、神、勁、律》)?!胺匆r勁”的動律用于水袖的修長來延伸藝術形體的點與線之間的動、靜關系。更重要的是,水袖技術的用力方法關鍵就在于一個“反襯”的“勁”。

二、動作

即我們常說的“字”。所謂“字”就是單一的動作或技巧?!白帧笨梢园l展、變化;可以放大了做、朝不同方位做、交織組合做;但無論怎樣千變萬化,其規律是“萬變不離其宗”收攏回來還是單一的技法,即作為母體的“字”。

以上是最基礎最具體的方法,是初級階段的基本用力方法。每個字的訓練都單手做,再雙手做,然后才雙手交叉進行。水袖的基本動作有:甩、撣、撥、勾、挑、抖、打、揚、撐、沖10種。 水袖靠著這些眾多的基本功的相互搭靠,可以組合出表現豐富情感的多種手法,來塑造各種人物形象。水袖在戲劇藝術塑造中,涌現出了許多藝術名家如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德富(1930—2003)。 他以一丈二尺水袖的精彩表演曾風靡劇壇,被戲曲界舞蹈界譽為“水袖大師”。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中國戲劇第二十一屆“梅花獎”得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齊愛云(1968-),1980年考入陜西省藝術學校表演班,師承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馬蘭魚(火鳳凰)、李瑞芳、肖玉玲、李德富。齊愛云在秦腔《打神告廟》劇中的七尺水袖以及在秦腔《嫦娥奔月》劇中的一丈水袖的應用可謂是精彩紛呈,令人眼花繚亂,與劇情完全融合。齊愛云的單拋、雙拋、旋子、抖袖、翻袖、絞袖等都非常的利落,整個水袖伸縮自如,無論是力量、尺寸、舒展程度都體現出了她在舞臺上控制劇情的發展的深厚功力。雖然今天的水袖舞仍然是戲曲教授的主要內容,但對演員主體的要求更高,不但要對戲曲身段的認識有深入了解,更需要從傳統藝術的熏陶中得到啟發,這樣才能讓水袖舞神韻豐滿,神形融匯。

參考文獻:

[1]記者王小寧;“中國戲曲表演理論體系建設情況座談會”舉行[N].人民政協報,2009年.

[2]盧竹音;戲曲表演人才須防學歷高消費[N].中國文化報,2010年.

[3]本報記者 劉茜;關注戲曲表演理論建設[N].中國文化報,2010年.

猜你喜歡
水袖戲劇表演藝術風格
毛焰藝術風格中的自我表達
17世紀中西方繪畫藝術風格的比較研究
Singing the Changes
水袖起舞翩若驚鴻
曼妙的水袖
18世紀 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 莊重與理性
微表情在戲劇表演中對藝術真實塑造的作用
淺析影視表演與戲劇表演的特征
社會學視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水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