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發展的新思維

2019-12-12 02:26邊媛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9年11期
關鍵詞:文旅融合圖書館思維

邊媛

關鍵詞:文旅融合;圖書館;思維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文化軟實力和文化影響力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的焦點。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主體,有資源、技術設備、人才等諸多優勢,對于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有著其他機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旅融合發展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經驗之舉,也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由之路,圖書館應順勢而為、借勢而上、造勢而起、乘勢而進。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11-0128-03

每一次科技的發展總會帶來巨大的變革,每一次理念的改變總會促進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來說同樣如此。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革新給圖書館的蓬勃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我國是擁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大國,有著太多的文化瑰寶和文化結晶,如何將圖書館發展建設與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進行有效結合,實現文旅融合環境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目標,不斷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愿望和需求,是值得圖書館工作者深入思考的問題。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主體,自身有諸多優勢,在文旅融合發展過程中更應創新思維,發揮更大的作用。

1 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行業發展現狀

文旅融合、共同發展已經成為當前最熱門的詞匯,我國很多圖書館也都在積極加入文旅融合發展中,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為圖書館未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發展探索新思路和切實可行的創新轉型決策。在前不久開展的以“‘屋中有書,遠方不遠新時代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發展”為主題的浙江現象研討會中,很多相關圖書館專家和學者參與了研討會,針對推進文旅融合、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展開了討論,以浙江部分圖書館在文旅融合環境下的實際發展為切入點,參會人員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提出了很多有益于當前圖書館轉型發展的意見和觀點。

關于解決文旅融合中圖書館所面臨的難題和挑戰,黑龍江省圖書館高文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整合旅游文化特色資源,樹立典型、強化示范,從整體上推進經濟與旅游文化綜合事業發展?!彼目傮w想法就是要在文化旅游融合環境下,引領和帶動圖書館順勢而為、借勢而上、造勢而起、乘勢而進。文化是無形的,而旅游是有形的,無形與有形的融合就是要將無形的東西寄托以形態,將有形的東西賦予無形的神采和內涵。

近年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轉型發展有很多成功的案例。2019年,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召開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圖書館總分館服務創新”研討會,很多圖書館領域的專家和多位圖書館館長共同探討了圖書館的創新發展方向和實際舉措,并實地考察、參觀了青田縣圖書館坐忘閣分館的建設情況。該館既有效地推廣了全民閱讀,又拉動了當地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打破了圖書館固有的服務模式和服務理念,將圖書館建設融入多種文化和旅游色彩,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題型圖書館,使圖書館浸染了地方文化氣息,讓書香墨韻融入旅游的重要元素。

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圖書館發展的主流現狀不僅要有文化內容的鑒賞性,更要有旅游資源的觀賞性,不僅要有文化特色的營造性,更要有社會價值的體現性。

2 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圖書館面臨的新挑戰

2.1 強化政府引導

我國應以國家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門的整合組建為節點,抓緊制定相關制度、政策、規定,并有的放矢地加以落實。圖書館要理解和解讀國家制定、出臺的有關文旅融合發展的方針,以公共文化服務為基點,以文旅融合發展為契機,以圖書館事業大踏步前進為目標,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和扶植,做好公益性和市場需求性的供需平衡關系,打牢文旅融合發展的堅實基礎,推進文化和旅游的真融合、深融合和大融合。

2.2 打破原有框架

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必然會對技術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突破圖書館現有的技術瓶頸,深入尋求和探索“互聯網+”、5G時代智慧閱讀等新模式。圖書館要將文化創意與文化價值進行有機結合,挖掘和分析圖書館各環節的文創要素,借助外部力量對文創產品進行研發和包裝,開拓思路、集思廣益、開辟路徑,凝結成既獨特新穎,又不失傳統韻味性、實用性、特藏性的文化創意產品或文化特色衍生品,拓展為大眾文化服務和體驗的模式。

2.3 引進優秀人才

當前,圖書館建設特別是文旅融合時代下圖書館更加需要專業人才的加入,而專業人才不僅包括圖書館專業的對口人才,還需要更多的熟知文旅產業特征并懂得融合發展的管理人才,喜愛文旅項目并可全身心投入的決策人才,懂得文化和旅游產業及市場需求的創意型人才,了解數據分析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型人才。通過將科技的力量和實際的圖書館建設相結合,通過這些人才源源不斷的引進,可以為圖書館的未來發展營造人才環境。但是,截到目前,這些專業人才的數量還是比較少的,人才培養的速度也很慢,無疑為文旅融合環境下的圖書館事業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2.4 提升特色服務

隨著數字網絡技術與傳統服務的深度融合,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最前沿的圖書館,其服務的終極目標是為大眾提供個性化、人性化、專業化和智能化的服務。但是,目前還有很多公共圖書館、社區圖書館、流動圖書館的服務不夠深入大眾,沒有準確了解大眾需求,大部分圖書館仍然停留在為大眾讀者提供均等化服務的層面,沒有針對不同讀者群體提供不同種類和程度的服務,在年齡上、學歷上、需求上的專業化、個性化服務方面有斷層、有缺失。很多圖書館只是通過購買商業數據庫豐富館藏,不重視對現有資源進行深度挖掘與整合,實現信息價值的有效提升。在應對異構數據急劇增長、存儲方式復雜程度加強等諸多問題時,很多圖書館還沒有能力獨立研發高性能的數據處理和存儲平臺,也沒有尋找可以提供相關技術支持的合作伙伴,因而無法提供深層次、高水平的信息服務。這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將阻礙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的發展進程。

3 文旅融合背景下賦予圖書館的新定位

古語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可以通過旅游的方式得以傳播、傳承和創新,而旅游在本質上就是以個人獲得心理愉悅為出發點,通過視覺對文化的認知和對文化的欣賞,達到最終分享文化的目的。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是黨和國家在深化機構改革的大方針下組建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在相關國家旅游行政部門的整體部署下拉開的時代新序幕和發展新篇章。

在旅游過程中,人們已不再滿足于欣賞異地風光,而是更加傾向于走入一個城市的街區、小巷,從百貨商城走向文物館和博場館,從車水馬龍走向文化精粹,更多地了解一個城市的民俗、歷史和文化,通過文化場景的體驗關注和熱愛文化淵源,選擇和滿足特色化、個性化、深度化的品質旅游。因此,作為每一座城市的文化服務窗口和文明發展的標志性單位,圖書館應當對自身的服務與功能進行重新定位。

3.1 文旅融合時代需要圖書館堅守文化陣地

圖書館作為每一座城市文明的集散地,在文旅融合的大時代背景下必將成為文化傳播與推廣的中堅力量,肩負著越來越重大的責任,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圖書館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也應重新審視自身的定位,進一步強化自身業務水平與服務能力,堅守好每一座城市的文化陣地。

3.2 文旅融合時代需要圖書館發揮文化傳播與推廣作用

發展文化旅游,走的是以文化為內涵的發展之路,是實現旅游產業從淺層到深層轉變、從粗放型到集約型轉變之路,圖書館需要繼續發揮文化傳播與推廣作用,對圖書館現有的各項職能與服務模式進行從文化事業到文化產業、從文化產業到文旅產業的逐步摸索和滲透,最終實現文旅融合發展下惠及全民、公益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務新體系。圖書館要努力提供更多的優秀文化產品,以更加豐富的優質旅游創意產品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新期待。

3.3 文旅融合時代需要圖書館緊抓網絡平臺與主流媒體

文旅融合,因文化而匯聚人氣,因旅游而陶冶情操。當前的文旅融合發展融合了經濟、社會、生態等一系列社會要素,需要文化和旅游共存共生,形成有機的復合體。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時刻保持對各個主流媒體與網絡平臺的高度敏感性,緊抓敏感點,時刻了解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向以及文旅融合動態,掌握時事方針,探求文化需求,與文旅融合時代緊密接軌,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和主流媒體的生產力、傳播力及影響力,獲取更多的文旅融合發展機遇和資源。

4 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圖書館發展的新思路

4.1 樹立文旅融合的圖書館新理念

隨著文旅融合的不斷推進,圖書館館藏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將不再是檢驗圖書館發展的主要標準,更多的文化傳承將會成為圖書館建設的重要目標。因此,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要將更多的文化元素作為主要因素,充分利用旅游業界普遍適用的“食、住、行、購、游、娛”概念,勾畫圖書館發展新概念,以文旅融合為支撐,促進圖書館的文化繁榮,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新理念的生根、發芽不意味著放棄原有的理念,圖書館要在原有服務效能的基礎上進行提升,將客觀實際情況與圖書館建設相結合,不停留在構思和口號上,要尋找立足點,腳踏實地落實,確定每一個階段的任務和目標,找準圖書館行業的文旅融合重點,既不能舍本逐末,更不要隔靴搔癢,真正為實現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的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

4.2 探索文旅融合的圖書館新模式

圖書館探索文旅融合的新模式可以充分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外來文化會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產生沖擊,因此,圖書館在建設模式打造過程中一定要打破對傳統文化的堅守,注重需求、途徑、文化氛圍的營造,注重服務模式的創新;處理好資源稀缺性和服務個性化的矛盾,實現需求的滿足和項目的引領;充分把握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的結合點、突破點,創造性探索宣傳、推廣、旅游、參觀等新模式;重點結合圖書館現有的實際需求、經費能力、發展水平、環境因素和館藏文化特色,有針對性地論證相關文旅融合的文化項目;通過科學布局和現代化技術手段的運用,建立深度融合機制,推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同時,圖書館要拋開固有的思維模式,將圖書館與吃、住、玩、學相融合,使圖書館變得更輕松、更有魅力,真正成為一個多元化、現代化的文化典藏之地,使大眾可以在更舒適的環境中體味地方文化、感受文化熏陶。

圖書館還可以與景點、民宿、地方風俗文化相結合,設置相應的游玩路線,創建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圖書角,讓外來游客和本地讀者都能身臨其境地享受文化大餐,凸顯地方魅力。此外,圖書館可以在館內設置文化走廊,將地方風俗文化的由來和發展以文字的形式進行展示,并放置相應的書籍,使讀者在游覽的同時可以更深層次地了解地方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4.3 培育文旅融合的圖書館新業態

圖書館在新業態下將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場館。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特別是云計算技術的成熟和發展,使圖書館可以借助強大的數據共享平臺,將自身資源與更多的民宿、書屋、旅游景點等不同產業進行有效融合,通過更多、更優秀的空間環境打造實現傳統文化精神與現代旅游的全面結合。圖書館還可以綜合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創新圖書館產業組織形態建設方式,突破傳統圖書館僅作為公共事業單位的認知,循序漸進地將社會資本融入圖書館業態領域,為圖書館在新業態下的高質量、高效能發展積蓄力量,為都市旅游和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內涵和新動力。

4.4 重視文旅融合的圖書館新環境

圖書館的服務建設與別的行業有所不同,需要給讀者提供良好、新穎、方便的讀書體驗和讀書環境。

4.4.1 新穎。新穎是指圖書館在完善基礎工作的前提下,積極嘗試各種創意產品,使旅游元素滲入圖書館的方方面面,引導讀者通過規劃參觀路線,了解旅游資源,使圖書館具備獨一無二的觀賞價值。

4.4.2 多元。傳統、單一的館藏借閱圖書服務已不能吸引讀者的關注,圖書館要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實現多元化,滿足廣大讀者的多方面訴求,如定期在圖書館開展講座活動和圖書贈送活動等,向廣大讀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并根據不同的受眾人群將服務區域也進行多元化區分,拓寬圖書館的受眾范圍,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的優質閱讀服務。此外,圖書館要創建舒適平等的閱讀環境,考慮到更多弱勢群體的需求,設置殘障專席和老年人專屬座位,讓他們享受到良好的閱讀服務。

參考文獻:

[1]王世偉.關于公共圖書館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圖書館,2019(2):1-6.

[2]金龍.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研學旅游服務創新策略[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5):123-128.

[3]楊靜.基于新技術的公共圖書館跨界合作動因及發展策略探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9):36-41.

[4]潘麗敏,陳麗紅.文旅融合背景下云和縣圖書館縣域文旅服務創新探索[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9(9):25-28,49.

(編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19-10-14

作者簡介:邊 媛(1982— ),山西醫科大學圖書館館員。

猜你喜歡
文旅融合圖書館思維
黑龍江省全域旅游發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圖書館
文旅融合下文化遺產類景區體驗型產品開發研究
“文旅融合”奏響“城鄉大合唱”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去圖書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