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正確品悟太極拳經

2019-12-12 09:55萬德偉
少林與太極 2019年5期
關鍵詞:品悟習練體悟

萬德偉

對于習練太極拳的人們來說,一說到太極拳的經典理論,人們就會想到王宗岳《太極拳經》,王宗岳《太極拳經》歷來被奉為習練太極拳者的“圣經”。自這篇拳論問世以來,歷年歷代對它的解釋可以說是以千計以萬計多不勝計。但具體到每個習練太極拳的人身上,由于每個人習練太極拳的程度不同和悟性不一,因而對這篇拳論的理解和詮釋也不盡相同,有的離題萬里,有的一知半解,有的甚至是曲解和誤解,這也給太極拳習練者帶來了許多困惑甚至危害。

筆者習練太極拳已有數十年,雖然不敢說對王宗岳《太極拳經》的奧妙有獨到和精要的體悟,但在學練太極拳的過程中也小有體會,現整理出來和同道共勉,以便與廣大太極拳習練者共同參悟和提高,期望對大家能起到啟示和引領的作用。

正確品悟太極拳經,首先要厘清王宗岳《太極拳經》里哪些話語是針對“練形”的。比如拳論中“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這兩句話都是指“練形”而說的,是說在太極拳“形”的表現上要渾圓一體,要連貫,要協調,要有過渡,要有照應,不能欠,也不能過,不能顧此失彼,不能胳膊是胳膊腿是腿,不能一個動作就是這個動作。而且王宗岳《太極拳經》里的這些要領也是針對所有的太極拳說的,不是針對某一個動作或者某一個拳種說的。這是王宗岳《太極拳經》對太極拳“形”的最初的、最基本、最寬泛的表述。如果說某拳是這樣或者某拳不是這樣,就理解偏了。這樣的話在王宗岳《太極拳經》里還有,大家可以從中去找、去體味。

正確品悟太極拳經,其次要弄清王宗岳《太極拳經》里哪些是說“煉意”的。太極拳的本意就是煉意和煉心,王宗岳《太極拳經》對此的論述也最多,比如“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前一句是說在練拳的時候要有“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的意念,當然有這個意念就可以了,而不是真的去追求“彌高”“彌深”,如果那樣的話就走遠了。后一句“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是說拳練到一定程度后的狀態和感知,許多人并非真的能做到這樣。所有的感知都是在功夫練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的,而不是有了什么樣的感知就會達到什么樣的程度,這一點是必須要明白的,否則就是害己害人了?,F在有人手里拿個麻雀演示,說能做到讓麻雀無著力處而飛不出去,這不僅是對拳論的曲解,甚至有點嘩眾取寵的成分了。這是不足取和不足論的。王宗岳《太極拳經》中對煉意的論述最多,但這些論述也是最難理解的,太極拳習練者只要多去感知和體悟,慢慢就會進入拳論的境界的,這是急不得和沒有捷徑可走的。正確品悟太極拳經,同時還要知道王宗岳《太極拳經》里哪些是說“體用”的。王宗岳《太極拳經》作為習練太極拳的綱領性論述,對太極拳“體用”的論述非常獨到和精要,只是前人說得比較隱晦,現代的太極拳習練者不用心揣摩是難得要領的,沒有將太極拳練到一定的程度也是絕難領悟到的?,F在我們看到的許多拳論,其中講得最多的就是某個動作如何用、某個來招如何解,其實這些都是最淺顯的表現。因為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的體用都不是固定的,任何一個動作只要你規定了它的用法,必然是限制了它的用法??赐踝谠馈短珮O拳論》中,沒有一句是說某一個動作是如何去使用的,它只是給我們留下了要領和本能要達到或者做到的要求。比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動急急應,動緩緩隨”“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這些都是指在應敵時要保持的一種狀態和心境,而不是指在練拳的時候要操守的。對這一點要在領悟拳論時認真甄別,否則,張冠李戴,斷章取義,人云亦云,妄加揣度,沒有感知就說知,沒有體悟就說悟,那是要鬧笑話的,也是對太極拳、對太極拳習練者不負責任的。

(編輯/劉強)

猜你喜歡
品悟習練體悟
萌寵
懂,才能得
習練六字訣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內家拳道法平衡推演太極拳習練模式
談選練健身氣功功法或動作的方法
習練健身氣功的一點體會
淺析初中語文特色課堂的構建
咬文與嚼字,品悟語文的津和梁
積極內化,語用能力提升的助推劑
解題中的數學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