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地區優質羊角椒適應性栽培研究

2019-12-14 14:10顏秀娟何鑫王學梅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19期
關鍵詞:適應性寧夏

顏秀娟 何鑫 王學梅

摘要 以我國目前主栽的12個主要羊角椒品種為試驗材料,在寧夏地區進行區域性栽培試驗;對不同品種羊角椒材料株高、始花節位、冠幅、葉色、白粉病發病率、單果質量、果實性狀、小區產量進行分析。結果表明, 航椒8號、美特、姣龍3個羊角椒品種性狀典型、抗病性強、果實性狀優、連續坐果力強、產量高,適宜在寧夏露地栽培推廣。并對12個羊角椒品種進行聚類分析,12個羊角椒品種分為親緣關系較近的三大類。

關鍵詞 羊角椒;適應性;寧夏

中圖分類號 S641.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9-0036-02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9.012

(1.Institute of Germplasm Resources,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Yinchuan,Ningxia 750002;2.General Station of Forest Pest Management and Quarantine of Ningxia, Yinchuan,? Ningxia 750001 )

Abstract The regional cultiv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Ningxia with 12 varieties of horn pepper as test materials.Plant height, first flower node, crown width, leaf color, powdery mildew incidence rate, single fruit quality, fruit character and plot yield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angjiao No.8, Meite and Jiaolong were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of open land in Ningxia.The cluste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12 varieties of horn pepperas, and the 12 varieti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which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Key words Hot pepper;Adaptation;Ningxia

羊角椒是西北地區辣椒栽培的主要種類,栽培地區主要集中在甘肅、新疆、寧夏、青海及陜西部分地區,由于其果肉厚、果皮薄、辣味適中,品質優良,市場價格一直高于牛角椒,具有區域品種優勢。羊角椒也是寧夏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種,栽培面積占整個蔬菜播種面積的20%左右。菜農在品種選擇上具有盲目性,造成產量和品質的差距較大,影響生產[1]。筆者對寧夏地區主要栽培的12個羊角椒品種進行適應性栽培試驗,通過聚類分析對12個羊角椒品種的遺傳距離與農藝性狀間的相關性與特征規律進行研究[2],篩選出適宜寧夏地區栽培的主要羊角椒品種,旨在為生產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隴椒16號(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航椒8號(甘肅航天育種工程技術中心),新選22號尖椒(太谷縣蔬菜良種繁育場),金元十號(甘肅高臺大華種業有限公司),美特(安徽碭山鴻豐種苗研究所),22號尖椒(山西黎來種業公司),隴椒3號、甘科6號、甘科8號(甘肅蔬菜所),綠農辣子、姣龍、嬌艷(寧夏巨豐種苗),共計12個品種。

1.2 試驗方法 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日光溫室穴盤育苗,于2015年3月10日播種,5月13日定植大田,株行距150 cm×35 cm。每小區面積32.4 m2,左右雙行定植,栽培管理條件同常規。對不同辣椒品種的形態學特征觀察與測定在田間進行,生理學特性及果實各性狀于收獲后在室內進行,同時對果實產量進行測定。 測定項目:株高、始花節位、植株開展度、葉色、白粉病發病率、單果質量、果長、果寬 、果柄長、果寬、果肉厚、小區產量、折合產量[3-6]。

1.3 數據分析 利用DPS數據處理系統對12個羊角椒品種進行聚類分析,探索其親緣關系[7-8]。

2 結果與分析

2.1 田間試驗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參試的12個羊椒角品種植物學性狀有差異,隴椒16號、甘科8號、甘科6號辣椒株高最大,美特、太空螺絲椒株高最小;嬌艷、甘科8號辣椒開展度最大,金元十號、隴椒16號、新選22號尖椒開展度最小。金元十號、嬌艷辣椒始花節位最高為9.8、9.4節,隴椒3號、航椒8號辣椒始花節位最低為7.0、7.2節,太空螺絲椒葉色為深綠色,其他品種辣椒葉色均為綠色,航椒8號、嬌龍辣椒的小區產量最高,甘科6號小區產量最低,隴椒16號辣椒白粉病發病率最高,為42.6%,航椒8號、新選22號尖椒、太空螺絲椒、甘科8號白粉病發病率最低,在18.9%~21.3%。

從表2可以看出,參試的12個羊角椒品種資源果實性狀之間有差異,航椒8號、嬌龍辣椒單果重最大,甘科6號單果重最低為24.6 g;航椒8號、隴椒3號、嬌艷、嬌龍辣椒單果長最長;隴椒16號、新選22號尖椒單果長最短;金元十號辣椒果柄長最長為6.5 cm,甘科8號果柄長最短為4.3 cm,其他品種果柄在4.5~5.8 cm,姣龍果寬最大為3.8 cm,甘科6號果寬最小為2.3 cm,太空螺絲椒果肉厚最大為0.36 cm,甘科8號、綠農辣子辣椒果肉厚最小;金元十號、隴椒16號、航椒8號、甘科8號辣椒中心柱最長,嬌艷、太空螺絲椒中心柱最短。除太空螺絲椒、綠農辣子果色為深綠色外,其他品種果色均為綠色,除新選22號尖椒、美特辣椒果形為細羊角,太空螺絲椒果形為豬大腸外,其他品種果形均為羊角形。

2.2 栽培品種聚類分析

利用DPS數據處理系統對12個羊角椒品種進行系統聚類分析,結果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所有資源的遺傳距離差距較大,總體可歸為3個大類,隴椒16號、新選22號尖椒、甘科8號、太空螺絲椒、綠農辣子、嬌艷、隴椒3號屬于大羊角類型,果肩寬,肉厚;金元十號、甘科6號屬于細羊角類型;航椒8號、美特和嬌龍屬于肉厚大羊角類型,但與隴椒16號等遺傳距離較遠。

3 結論與討論

該研究結果表明,航椒8號、美特、姣龍羊角椒性狀典型,抗病性強,皺褶適中,紅果色澤鮮艷,連續坐果力強,果肉厚度適中,單果重、產量較高,適宜在寧夏露地及保護地栽培中推廣應用[9-10]。通過聚類分析可以發現3個品種遺傳距離較近,農藝性狀相似,屬同一類型的羊角椒品種。說明這類羊角椒中的遺產性狀在寧夏地區適應性較強,在以后的品種選育工作中可以傾向以此類材料為親本進行選配[7]。

參考文獻

[1]費月躍,顧閩峰,彭亞民,等.羊角椒品種比較試驗研究[J].上海農業科技,2015(5):84-85.

[2] 赫衛,張慧,董延龍,等.辣椒種質資源形態學性狀相關性、主成分與聚類分析[J].北方園藝,2018(4):9-17.

[3] 梁合榮,田浩,呂少元,等.不同辣椒品種在遵義市的適應性研究[J].耕作與栽培,2014(2):30-31.

[4] 趙宏,張智柱,舒建鋼.不同辣椒新品種在貴陽地區的適應性研究[J].農技服務, 2012, 29(11):1208 -1210.

[5] 趙貞祥,張二喜,楊永崗,等.旱地辣椒新品種篩選和適應性試驗[J].中國園藝文摘,2012(9):1-4.

[6]? 郭英,丁自立,姚明華,等.湖北省辣椒種質資源的鑒定與評價[J].辣椒雜志,2011(4):31-34.

[7] 耿廣東,張素勤,盛霞.辣椒種質資源主要表型性狀的聚類分析[J].長江蔬菜,2009(8):8-10.

[8] 詹永發,楊紅,涂祥敏,等.辣椒品種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和聚類分析[J].貴州農業科學,2010,38(11):12-15.

[9] 馮剛剛,孫萬斌,馬暉玲,等.22個苜蓿品種在甘肅永登地區的生產適應性評價[J].草原與草坪,2016, 36(4):64-66.

[10] 高晶霞,吳雪梅,趙云霞,等.寧夏地區優良牛角椒引進適應性試驗[J].北方園藝,2017(16):68-70.

猜你喜歡
適應性寧夏
谷子引種適應性鑒定與篩選初報
寧夏
健全現代金融體系的適應性之“點論”
寧夏
大型飛機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適應性研究
寧夏
既定PSS在不同運行狀態下的適應性分析
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與慢性丙肝的研究進展
小寧夏 大思維 “醒得晚 跑得快”的寧夏
貴煙2號在黔西南煙區的適應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