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農業大學主要喬灌木滯塵能力研究

2019-12-14 14:10崔磊韓鑫張文波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19期

崔磊 韓鑫 張文波

摘要 通過對吉林農業大學校園內及其緩沖帶27種常見綠化樹種的滯塵能力進行測定,分析比較同一綠化植物在不同街區和不同植物在同一街道的滯塵能力,結果表明不同綠化樹種的滯塵能力差異明顯。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是灌木類>喬木類,灌木類的小葉丁香(10.325 2~16.561 2 g/m2),東北珍珠梅(4.224 4~4.638 9 g/m2)滯塵效果最好,接骨木,榆葉梅,紫丁香、茶條槭次之,皂角滯塵效果最差。喬木類的桃葉衛矛滯塵效果最好,黃檗,稠李滯塵效果次之,加楊、白樺、水曲柳、山荊子效果較差。

關鍵詞 喬灌木;滯塵能力;吉林農業大學

中圖分類號 X17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9-0088-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9.025

Abstract The dust retention ability of 27 common green trees in the campus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its buffer zone were measured, the dust tolerance of the same green plant in different neighborhoods and different plants in the same street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ust retention capacity of different green trees were different.The dust retention of? shrubs were greater than that of arbor. Dust retention of Sytinga microphylla(10.325 2-16.561 2 g/m2), Sorbaria sorbifolia (4.224 4-4.638 9 g/m2) were better than other plants, followed by Sambucus williamsii, Prunus triloba,Syringa oblata,Acer ginnala, Malus baccata was the worst. Euonymus bungeanus Maxim. had the best dust retention effect, followed by Phellodendron amurense and Prunus padus, Populus canadensis, Betula platyphylla ,Fraxinus mandshurica,Mauls baccata were poor.

Key words Trees and shrubs;Dust retention capacity;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隨著長春經濟發展迅速,各類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加重,大氣污染尤為明顯,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校園是師生集聚的重要場所之一,校園綠化植物為全校師生創造了優美景觀的同時,也給師生提供了健康的教學與生活環境。綠色植物不僅可以吸收空氣中SO2、HF及碳氫化合物等有害氣體,而且對粉塵有阻擋、吸附和過濾的作用,可以很好地凈化空氣[1]。近年來,在植物滯塵能力領域的研究日漸增加,我國北京、哈爾濱、合肥、岳陽等城市已針對當地的主要綠化樹種滯塵能力進行了研究[2-5],并初步得出植物滯塵的規律,篩選出滯塵能力強的植物,并將植物滯塵作為城市綠化樹種選擇的一個重要指標。吉林農業大學校園有人工栽培的園林植物共34科、69屬、147種,其中喬木76種,隸屬于20科29屬;灌木65種,隸屬于21科38屬;藤本6種,隸屬于5科5屬;常綠樹種14種;落葉樹種133種。含有較多植物種類的科有薔薇科(10屬、34種)、楊柳科(2屬、14種)、木犀科(4屬、13種)、松科(4屬、10種)。

筆者針對吉林農業大學校園內及周邊緩沖帶27種常見綠化植物,對其滯塵能力進行研究,并對測定結果進行比較,篩選出滯塵能力較強的常見校園植物,以期為長春市校園綠化樹種乃至長春市城市園林綠化樹種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創造美好的長春市生態環境。

1 材料與方法

1.1 單種植物塵量分析

植物滯塵能力是單位葉面積單位時間內滯留的粉塵量。一般認為15 mm以上的雨量就可以沖掉葉片上的降塵,滯塵量歸零后重新滯塵[3-7]。

1.2 材料

根據校園綠化植物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校園主要區域:明德街、求索路、博學路、桃李街、崇智街,緩沖帶選擇常見的園林綠化喬灌木作為研究材料,植物均為生長健壯的植株。

1.3 方法

選擇校園內主要街道及其周邊緩沖帶植物,在大雨后3、5、7 d分別從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縱深采集20~30片樹葉(數量依樹葉大小酌情而定,復葉按小葉計算),重復3次。時間為2017年7月,選晴朗、無風天氣采集葉片,共3次,將采集的葉片裝入自封袋中[6],標號記錄。將采集后封存的葉片迅速帶回,防止袋中植物葉片呼吸作用蒸騰的水分將植株葉片上的灰塵黏附于自封袋內壁上。

將采集的樣品用蒸餾水沖洗浸泡2 h,然后用軟毛刷輕輕刷洗葉片,清洗多次,使葉片上的附著物充分浸洗下來。用鑷子小心夾出葉片(注意不能破壞葉片結構)置于報紙上展平晾干。浸洗液用已烘干稱重(W1)的濾紙過濾,將過濾后的濾紙置于60 ℃的烘箱中烘干24 h后,再以萬分之一天平稱重(W2),計算2次重量之差(W3=W2-W1)即采集樣品上所附著的降塵顆粒物重量[2-3]。葉面積的測定采用數碼相機結合CAD制圖軟件。將清洗干凈后晾干展平的葉片整齊排列于標準A4紙上,各葉片間避免相互遮蓋。然后用數碼相機垂直于A4紙進行拍照,將照片導入CAD,利用CAD圖形處理法,求出葉片面積。每片葉片的葉面積測量3次,求算出平均值S,作為植物的葉面積。用Ww=(W2-W1)/S表示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g/m2)。平均滯塵量W平(g/m2)=(Ww-平1+Ww-平2+Ww-平3)/3,即3次測定平均單位葉面積滯塵量的平均數。

1.4 數據統計與分析

采用Excel 2007軟件數據統計與制圖,并利用SPSS 18.0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同一綠化植物在不同功能區的滯塵能力分析

由表1比較銀中楊等11種主要綠化植物的滯塵能力可知,相同綠化植物在不同功能區域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有較大差異。結合采樣區域綠化植物的分布情況可知,求索路、博學路、緩沖帶是綠化植物種類分布較多的區域。垂枝榆、接骨木、旱柳、桃葉衛矛、銀中楊、榆葉梅、紫丁香滯塵能力相對平穩,白樺、加楊、榆樹、梓樹滯塵能力變化顯著,其中加楊變化幅度較大,崇智街的平均滯塵量是明德街的50倍左右,這可能與崇智街作為連接圖書館和綜合樓的主干路,人流量和車流量相對較多,但綠化植物種類較少有關。

2.2 同一功能區不同綠化植物的滯塵能力分析

從表2可知,27種常見綠化植物的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有所不同,明德街桃葉衛矛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最強,加楊最差;求索路黃檗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最強,白樺最差;博學路小葉丁香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最強,大果榆樹最差;崇智街與緩沖帶桃葉衛矛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最強,而崇智街的白樺平均滯塵量為0.044 0 g/m2,緩沖帶山荊子平均滯塵量為0.035 8 g/m2,分別為兩條街最低滯塵樹種。

3 結論與討論

3.1 喬灌木綠化植物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比較

校園內的灌木層能起到較好的滯阻、過濾外界降塵的作用,灌木層綠化植物的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大于喬木層綠化植物[8-10]。試驗表明,在自然風的影響下,雨后一定時間內,灌木層植物的單位葉面積滯塵量隨時間的延長而減少,喬木層植物的單位葉面積滯塵量隨著時間的延長有所增加??赡苁且驗樾@內的灰塵量相對于外界還是較少且揚塵高度不高,所以高度相對較低的灌木層較相對較高的喬木層滯塵作用發揮得顯著。雨后一定時間內,地面沉積了很多泥沙,在自然風和交通工具的影響下,顆粒較大的塵埃沉積在灌木層中,而喬木層植物的滯塵量相對較少。隨著時間的延后,灌木層植物葉片上的顆粒在自然風和交通工具的繼續影響下,再一次脫落在地表面,較小塵埃二次漂浮于空氣中,并同時沉積在喬木層和灌木層上,喬木層植物的滯塵能力受交通工具和人為因素影響較小[11]。因此,首次測定灌木層的滯塵量較高,而喬木層的滯塵量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

3.2 不同植物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比較

不同植物本身生物學特性的不同決定了其葉面特征各異,因此各種植物葉片的滯塵能力也有差異,但總體來說存在一定的規律,即單葉面積大、葉面粗糙、具絨毛、分泌黏液、枝干分枝角度不過大的植物葉片容易吸附粉塵,且粉塵不易脫落,故滯塵量較大,滯塵能力較強;反之滯塵能力較弱[5-6]。灌木類單位葉面積最大滯塵量為小葉丁香14.395 9 g/m2,東北珍珠梅4.469 5 g/m2滯塵效果較好,接骨木0.317 4 g/m2、榆葉梅0500 2 g/m2、紫丁香0.315 7 g/m2、茶條槭0.340 5 g/m2次之,皂角樹0.100 5 g/m2最差。喬木類單位葉面積最大滯塵量桃葉衛矛5.570 4 g/m2與黃檗4.117 3 g/m2,旱柳2.051 7 g/m2、火炬1.083 5 g/m2、稠李1.443 4 g/m2滯塵效果也較好,加楊0.010 8 g/m2、白樺0.044 g/m2、水曲柳0.233 8 g/m2和山荊子0.035 8 g/m2效果較差。在校園綠化中選擇不同生活型的植物,不僅可以增加層次感、提高觀賞性,還可以有效滯塵。

參考文獻

[1] 云南大學生物系.植物生態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 程政紅,吳際友,劉云國,等.岳陽市主要綠化樹種滯塵效應研究[J].中國城市林業,2004(2):37-40.

[3] 柴一新,祝寧,韓煥金.城市綠化樹種的滯塵效應:以哈爾濱市為例[J].應用生態學報,2002,13(9):1121-1126.

[4] 張新獻,古潤澤,陳自新,等.北京城市居住區綠地的滯塵效益[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7,19(4):12-17.

[5] 吳中能,于一蘇,邊艷霞.合肥主要綠化樹種滯塵效應研究初報[J].安徽農業科學,2001,29(6):780-783.

[6] 池春月.臨汾市區大氣環境污染成因及防治對策[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4(4):19-20.

[7] 戴鋒,劉劍秋,方玉霖,等.福建師范大學旗山校區主要綠化植物的滯塵效應[J].福建林業科技,2010,37(1):53-58.

[8] 黃慧娟.保定常見綠化植物滯塵效應及塵污染對其光合特征的影響[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08.

[9] 陳虹,阿衣巴提·托列吾,張立宇.新疆農業大學校園主要綠化植物滯塵能力初探[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6):12521-12522,12612.

[10] 王贊紅,李紀標.城市街道常綠灌木植物葉片滯塵能力及滯塵顆粒物形態[J].生態環境,2006,15(2):327-330.

[11] 石登紅,黃靜,楊愛玲,等.優貴陽學院主要綠化植物滯塵能力的研究[J ].貴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9(1):75-7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