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殖環境和降雨對海水貝類富集微生物能力的影響

2019-12-14 14:10陳瑜金雷朱敬萍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19期
關鍵詞:微生物貝類

陳瑜 金雷 朱敬萍

摘要 對同一貝類養殖生產區域內,生長環境中影響貝類微生物富集的主要因素及持續降雨對貝類中微生物含量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養殖水質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貝類富集大腸桿菌,而底泥中微生物的變化對貝類富集大腸桿菌的影響并不直接;持續降雨后遇到晴天,泥蚶富集微生物的能力加強,貝肉內大腸桿菌群和菌落總數偏高;在持續降雨期間,縊蟶體內大腸桿菌群和菌落總數明顯偏高,特別是在持續降雨后遇到晴天時菌落總數顯著增長。

關鍵詞 貝類;微生物;富集能力;持續降雨;養殖環境

中圖分類號 S917.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9-011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9.034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crobial enrichment?? capacity in the growth environment of shellfish in the same aquaculture environment of shellfish and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rainfall on the microbe content in shellfis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es of water quality affected the enrichment of Escherichia coli in shellfish to some extent,but the changes of microbe in the sediment had no direct effect on the enrichment of E. coli in shellfish. The microbial enrichment capacity of Tegillarca granosa was higher and the amount of E. coli and total amount of bacterial colonies increased in shellfish in sunny days after continuous rainfall. During the continuous rainfall period,the amount of E. coli and total amount of bacterial colonies were obviously higher in S.constricta. Especially, the total amount of bacterial colonies obviously increased in the sunny days after continuous rainfall.

Key words Shellfish;Microbe;Enrichment capacity;Continuous rainfall;Aquaculture environment

隨著我國沿海城市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口向城市流動,向海洋排放的廢棄物日益增多,使部分水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1]。貝類的生長位置比較穩定,一旦遇到水質污染,很難不對貝類生長造成影響[2]。加上雙殼貝類屬于濾食性生物,在濾食餌料生物的同時,也將水中的有害物質吸入體內,食用不清潔貝類極易引發疾病,從而局部暴發食品中毒事件[3-4]。我國政府近年來對此十分重視,多次對沿海地區部分經濟貝類的衛生狀況開展大規模調查研究,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貝類的衛生管理,確保貝類的食用安全。為保障消費者食用貝類產品的衛生和安全,農業農村部漁業局從2003年起,對我國主要貝類養殖海域的環境狀況以及養殖貝類衛生狀況進行了分類管理工作[5]。同時,經過多年的貝類劃型工作和長期的總結經驗發現,對于同一貝類養殖生產區域內,生長環境中影響貝類微生物富集的主要因素及持續降雨對貝類中微生物含量的影響尚不清楚。筆者研究了影響貝類微生物富集的主要環境因素,探討了持續降雨環境對貝類富集微生物的影響,以期進一步完善貝類養殖生產區劃型工作方案,為闡明品種差異對貝類監測和劃型結果的影響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與設備

隔水式恒溫培養箱(型號GHP -9270);智能光照培養箱(型號GXZ);生物安全柜(型號BSC-1000 ⅡA2);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型號YXQ-LS-50G);其他實驗室常用設備。

1.2 試材與試劑

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胨(LST)肉湯、EC肉湯(Escherichia coli broth)、乳糖蛋白胨肉湯、伊紅美藍(EMB)瓊脂、營養瓊脂、平板計數瓊脂(PCA)、2216E瓊脂、HBI生化鑒定試劑盒均購自青島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所有培養基均需在121 ℃下高壓滅菌20 min;其余均為實驗室常用試劑。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大腸桿菌按照GB 4789.38—2012《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埃希氏菌計數》測定;菌落總數按照GB 4789.2—2010《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測定。

1.3.1 海水中糞大腸菌群和細菌總數的檢測。參照GB17378.7—2007《海洋監測規范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態調查和生物監測》。

1.3.2 底泥微生物檢測。取25 g底泥樣品放入盛有225 mL磷酸鹽緩沖液的玻璃瓶內,搖勻靜置后取上清液進行底泥微生物檢測,具體檢測方法參考海水中糞大腸菌群和細菌總數的檢測方法。

1.4 方法

1.4.1 養殖環境的影響因素試驗。

2018年7—9月,在對混合養殖圍塘進行3次貝類樣品抽樣的同時,抽取海水養殖圍塘中的水和底泥。龍灣1號、2號塘均位于溫州龍灣區永興五溪鎮,除底泥參數不同外,水體為同一海水水體。選取龍灣1號、2號塘為試驗塘,并以2塘中養殖品種文蛤為研究貝類,選取易受環境影響的大腸桿菌進行試驗。在試驗期間,養殖戶在7、8、9月對養殖塘換水1次,換水后7 d進行抽樣檢測。

1.4.2 降雨對貝類微生物含量的影響。2018年11月9日至11月23日,每天定時在樂清市蒲岐鎮東門外村、清江鎮蔡岙村養殖場采集泥蚶、縊蟶樣品和水體樣品進行檢測,并記錄每天的天氣狀況[平均氣溫為(20±2)℃],連續采樣監測15 d。試驗結束時,記錄試驗結果,并繪制微生物的變化曲線。

2 結果與分析

2.1 水質對貝類富集微生物的影響

從圖1、2可以發現,2018年7—9月,水體中糞大腸菌群和細菌總數先減少后增加,2個養殖塘中文蛤體內的大腸桿菌數也隨之增加、減少。特別是在9月,大腸桿菌數顯著增加。因此,養殖水質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貝類富集大腸桿菌。

2.2 底泥對貝類富集微生物的影響 從圖1可以發現,在7月、8月2號塘文蛤中大腸桿菌數要比1號塘多,9月則正好相反。從圖3可以看出,試驗期間1號塘中底泥中糞大腸菌群和細菌總數均比2號塘多。因此,底泥中微生物的變化對貝類富集大腸桿菌的影響并不直接。由此推測,水體中微生物的變化對貝類富集大腸桿菌的影響比底泥微生物的變化更為直接。

2.3 持續降雨對貝類微生物含量的影響

從圖4可以看出,持續降雨對泥蚶富集微生物有一定影響[6-8]。以貝類一類生產區和二類生產區的分界點(大腸桿菌數2 300 MPN/kg)為臨界值,超過2 300 MPN/kg的日期分別為11月10日、18日、22日和23日,其大腸桿菌數分別為9 300、4 300、9 300和9 300 MPN/kg,其余日期大腸桿菌數均不高于2 300 MPN/kg。結合天氣情況發現,11月10日、18日、22日和23日均為多云或晴天,并且此前幾天都有明顯的降雨過程。此外,這4天相應的菌落總數分別為75.0×103、44.0×103、9.4×103和15.8×103 CFU/g。因此,持續降雨后遇到晴天,泥蚶富集微生物的能力加強,貝肉內大腸桿菌和菌落總數偏高。

從圖5可以看出,在持續降雨監測的幾天中,縊蟶樣品中的大腸桿菌數一直偏高。以貝類二類生產區和三類生產區的分界點(大腸桿菌數46 000 MPN/kg)為臨界值,超過46 000 MPN/kg的天數有10 d。此外,菌落總數明顯偏高的日期為

11月9日、10日、18日和23日,分別為132×103、471×103、146×103和117×103 CFU/g。這幾天均為多云或晴天,氣溫偏高。因此,在持續降雨期間,縊蟶中大腸桿菌數和菌落總數明顯偏高,特別是在持續降雨后遇到晴天,菌落總數增長顯著。結合圖6和圖7水體中糞大腸菌群和細菌總數的變化,究其原因,是因為海洋是地表徑流最終的匯入場所,灘涂貝類養殖區屬于近海養殖區,受地表徑流匯入的影響最為直接,而且地表徑流量會受污染源(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的影響[9-11]。持續降雨導致地表徑流快速涌入近海,將富含大量微生物的水體帶入灘涂貝類養殖區,加上雨后天晴,氣溫升高,微生物快速生長。水體是貝類生長的直接外部環境,是貝類富集微生物的外部因素,水體中微生物數量的增加最終會導致貝類體內微生物數量的增加。

3 結論

通過抽樣檢測貝類養殖圍塘中水體和底泥的微生物含量,確定影響貝類微生物富集的直接因素。結果表明,養殖水體中糞大腸菌群和細菌總數的變化與貝類體內大腸桿菌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關,而底泥中微生物的變化對貝類富集大腸桿菌的影響并不直接。因此,水體中微生物的變化對貝類富集大腸桿菌的影響比底泥更為明顯。在持續降雨期間,連續每天對養殖場泥蚶、縊蟶樣品及水體進行微生物檢測,結果表明持續降雨后遇到晴天,泥蚶富集微生物的能力加強,貝肉內大腸桿菌和菌落總數偏高。對縊蟶而言,在持續降雨期間其大腸桿菌數和菌落總數明顯偏高,特別是在持續降雨后遇到晴天,菌落總數顯著增長。

參考文獻

[1]HO B S W,TAM T Y.Natural depuration of shellfish for human consumption:A note of caution[J]. Water research,2000,34(4):1401-1406.

[2] MURCHIE L W,CRUZROMERO M,KERRY J P,et al.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of shellfish:A review of microbiological and other quality aspects[J].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2005,6(3):257-270.

[3] 蔡友瓊,喬慶林,徐捷.我國貝類衛生現狀及貝類凈化概況[J].漁業現代化,2002(6):7-9.

[4] OLIVERIA J,CUNHA A,CASTILHO F,et al.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bivalve shellfish:Crucial aspects in monitoring and future perspectivesA minireview[J].Food control,2011,22(6):805-816.

[5] 劉歡,宋懌,馬兵,等.國內外養殖貝類質量安全管理比對及我國貝類質量安全管理探討分析[J].中國水產,2012(4):30-33.

[6] 李帥軍,郭劍芬,吳東梅,等.隔離降雨對米櫧天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響[J].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18,13(1):17-25.

[7] 李旺霞,陳彥云,陳科元,等.不同降雨量對雨養農業區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響[J].南方農業學報,2015,46(9):1579-1583.

[8] 高沛力.雨季對海水養殖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河北漁業,2014(10):21-22.

[9] 徐開發.灘涂貝類養殖環境中的污染物與環境問題展望[J].鄉村科技,2016(18):96.

[10] 林巨華.海洋灘涂貝類養殖環境及病害防治研究[J].湖南農機,2014,41(7):163-164.

[11] 劉斌,陶瑩,黨曉霞.灘涂養殖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J].創新,2010(1):58-60.

猜你喜歡
微生物貝類
我國海水貝類養殖低碳效應評價
QuEChERS-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測定貝類中6種親脂性貝類毒素
認識麻痹性貝類毒素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分布分析
電子鼻在8種貝類氣味差異研究中的應用
貝類水產品中汞的形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