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市花境現狀特點及發展探析

2019-12-14 14:10周耘峰程紅梅張繼妹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19期
關鍵詞:發展分析花境城市綠地

周耘峰 程紅梅 張繼妹

摘要 從合肥市近年來花境建設的現狀與特點出發,對合肥市花境發展進行探析,合肥市現有花境集中分布在市區道路街頭綠地,面積上以小型花境為主。最后指出合肥市花境發展應從城區拓展到郊區,從道路綠地拓展到濱水綠地和林緣綠地,從“小花境”到“大花境”,從一個個花境作品轉為用“花境”這一理念打造花境式生態園林城市。

關鍵詞 花境;城市綠地;現狀特點;發展分析

中圖分類號 S688.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9-013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9.039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lower border in Hefei City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flower border was analyze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existing flower border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road green areas in urban district, and dominated by small flower border. Finally,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flower border in Hefei City should be expanded from urban area to suburban area, from road street green space to water front green space and forest edge, from little flower border to largescale flower border, from flower border work to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flower border to build the flowerborder ecological garden city.

Key words Flower border;Urban green land;Curr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analysis

花境是模擬自然界中林緣地帶各種野生花卉自然生長的狀態,以球宿根和花灌木為主,根據環境條件和場地特征科學配置而成的藝術景觀,主要表現植物的自然美和群體美[1-4]?;ň承纬墒加?9世紀30—40年代,英國的阿利莊園(Arley Hall)是標志草本花境產生的主要代表[5]。20世紀初至中后期,提出了“混合花境”的概念,除應用灌木、多年生植物外,還賦予色彩、層次的變化,注重與周圍環境的統一,融入場所空間、尺度等因素?;旌匣ň车某霈F力求人工與自然的高度融合,不僅是植物造景形式創新的表現,而且是“生態園林”的先行者,與今天倡導的生物多樣性原則如出一轍,由此奠定了花境在園林景觀營造中的地位[2,6]。

近年來花境在我國一些大中城市得到推廣,如上海、杭州、蘇州和北京等地在城市綠地中廣泛應用花境,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ň晨蓱迷诠珗@、風景區、街頭綠地及林蔭路旁,既可以沿路布置又可以充分利用園林空間。通過多種類的植物應用,加以藝術設計的手法,在提高綠地植物多樣性的基礎上營建近自然花境式園林景觀。筆者從合肥市近年來花境建設的現狀與特點出發,擬對合肥市花境發展進行探析。

1 合肥市自然概況及花境建設起源

1.1 自然概況

合肥市位于江淮之間,安徽省中部,環抱巢湖,以丘陵崗地為主,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城區自然景觀優美,20世紀80年代環城公園的建設奠定了合肥城市楔形綠地系統,90年代被評為首批國家園林城市。西郊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城市的“綠肺”,南淝河、護城河、板橋河和二十埠河等水系在城郊環繞,構成了合肥市的自然概況特征。

1.2 花境建設起源

2016年9月底—10月30日由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主辦、合肥植物園承辦的“合肥市首屆植物花境景觀競賽”是合肥市花境建設的開端,主題為“美麗合肥,多彩花境”,一共配置17處花境,分布在合肥植物園秋景園、園林植物示范區及磬園等處。此次競賽活動的舉辦對合肥市花境推廣具有重要意義,由此拉開合肥市花境營建的序幕。布置總面積約4 000 m2,單體花境面積為50~500 m2,應用植物種類150余種,包括花灌木、球宿根以及各種觀賞草等,輔以其他園藝素材,為合肥市花境建設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合肥市花境應用現狀與特點

2.1 花境應用現狀

2017年合肥市首先在道路上應用推廣花境,營建花境436處,面積94 209.6 m2,2018年營建花境524處,面積119 373.0 m2。

2.1.1 2017年花境位置。

對2017年436個花境位置分析(表1),以道路交口花境數量最多,有232個,面積達60 061.0 m2,分別占總數量和總面積的53.21%和63.75%。其次為道路分車帶和島頭綠地花境92個,占總數量的2110%,面積10 528.0 m2,占總面積的11.18%。學校、單位、小區門前綠地花境65個,占總數量的14.91%,面積14 068.0 m2,占總面積的14.93%。而公園、游園以及廣場綠地花境數量較少,分別為24、14個,分別占總數量的5.51%和3.21%。

2.1.2 2017年花境面積。

對不同花境面積分析(表2),>1 000 m2的大型花境有7個,占總數的1.61%;>500~1 000 m2的花境有22個,占總數的5.04%;而≤500 m2的花境有407個,占總數的93.35%。對數量最多的道路交口花境分析,≤500 m2花境有212個,占此類花境的91.38%;其次為面積>500~1 000 m2的花境有14個,占此類花境的603%;>1 000 m2的大型花境僅6個,占2.59%。不同花境類型均以面積≤500 m2的小型花境數量為主。>500 m2的花境在各類綠地類型中數量、比例均較少,即使在綠地面積較大的公園游園綠地中數量也較少。

2.1.3 2018年花境位置。

對2018年花境分布位置分析(表3),其中道路交口花境數量最多,有289個,占總數的5515%,面積達69 521.0 m2,占總面積的58.24%。其次為道路外緣花境63個,占總數的12.02%;分車帶、島頭綠地花境59個,占總量的11.26%。其他公園游園,學校、單位、小區門前以及廣場綠地花境,分別占總數的10.50%、8.78%、229%。道路、道路交口以及分車島類花境共411個,占總數的78.44%,占總面積達70.87%。

2.1.4 2018年花境面積。

對2018年花境面積分析(表4),總面積達119 373.0 m2,均以≤500 m2的小型花境為主,道路外緣花境中≤500 m2的花境62個,占道路花境數的9841%,>1 000 m2的花境僅1個。對數量最多的道路交口分布花境分析,≤500 m2的花境264個,占該類花境數量的91.35%;>500~1 000 m2的花境21個,占7.27%;>1 000 m2的花境4個,占1.38%。對2018年建設的524個花境分析,≤500 m2的花境487個,占總數的92.94%,而>500~1 000 m2的花境27個,占總數的5.15%;>1 000 m2的花境10個,占總數的1.91%。

對2017—2018年營建的960個花境分析,總面積達213 582.6 m2,道路類型綠地花境數量最多,有744個,占總數的77.50%,占總面積的73.19%。面積上以≤500 m2的小型花境最多,894個,占總數的93.13%;其次為面積>500~1 000 m2的花境49個,占總數的5.10%;大型花境17個,占總數的1.77%。

2.2 現有花境特點

2.2.1 以道路花境為主,主要分布在市區。合肥市現有花境以道路花境為主,分布在城市主干道、街頭綠地,在城市的一些主要節點、道路交叉口、分車帶和交通島等,較好地利用了場地面積,形成了多樣的城市綠地空間。但道路綠地大多立地條件差,位于道路交口、島頭或者中央綠化分車帶,地下管網多,土壤貧瘠,土質板結,汽車尾氣污染重。

2.2.2 面積上以小型花境為主,比例達90%以上。

花境面積上以≤500 m2的小型花境最多,占總數的90%以上;其次是面積>500~1 000 m2的花境;>1 000 m2的大型花境數量較少。城區道路綠地花境尤其以道路交口花境為主,道路空間條件有限。僅有的幾個大型花境,如合六路繞城高速入口花境面積達5 100 m2;徽州大道和廬州大道之間近合肥市高鐵南站的大型花境面積2 500 m2;四里河路與固鎮路交口東南花境面積2 280 m2以及習友路大土坡與玉蘭大道西南交口花境面積5 000 m2。

2.2.3 注重設計,種植管理精細。

2017年花境設計上帶有明顯的色彩堆砌的痕跡,不同色彩的花卉被簡單種植在一起,缺乏生態理念和季相變化,尚未注重與周邊環境的協調統一。2018年花境設計形式則更加多樣化,主題突出,注重花境層次和色彩的協調以及與周邊環境的融合。在施工管理上注重細節,栽植前能夠對土壤進行深翻整理,清除石塊和更換土壤,植物栽植疏密有致,線條流暢,色系邊緣過渡自然,并根據不同的植物習性進行配置和精細化養護。

2.2.4 植物種類豐富,物種多樣性高,園藝素材豐富。

對2017—2018年春夏季道路類型花境植物種類分析(圖1),宿根花卉種類最多,比例達90%;其次是花灌木和喬木種類,比例為20%~30%;一、二年生花卉種類比例為20%以下,觀賞草應用種類2017年10%,2018年應用種類增加。2017年道路花境植物種類有163種,2018年175種?;竞w了近年來常用的花境植物種類,唇形科、鳶尾科、禾本科、菊科、百合科和薔薇科等植物種類較多。

花境配置注重植物的色彩、姿態、季相變化,各種植物高低錯落,立面層次豐富[7]。除宿根植物外,注重彩葉植物和花灌木的應用,如金葉苔草、花葉矮蒲葦、花葉玉蟬花、花葉芒、多花筋骨草和花葉美人蕉等;花灌木種類較多,如銀姬小蠟、粉花溲疏、紫珠、醉魚草和穗花牡荊等,構成了花境的立體空間。其他園藝素材豐富,如鐵藝小品、陶罐、置石和樹脂花缽等,與多樣的植物種類、細膩的植物配置組合成整體花境效果。

3 合肥市花境發展探析

3.1 注重人工自然與生態自然的協調統一,建設可持續花境

從最初莊園庭院式花境的產生,到20世紀末提倡多樣性的種植形式,發展到今天,花境的內涵和外延都有了深刻變化,其空間尺度也有了較大延伸?;ň辰ㄔO不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是可持續的。城市建設新的時期更應注重人工自然與生態自然的統一,結合城市的歷史、人文和地域特色,建設節約型、近自然花境式園林。

3.2 在區域上從城區拓展到城郊、郊區,從道路、街頭綠地拓展到濱水和林緣綠地

現有花境集中在城區主要道路及節點,城區空間位置有限、面積狹窄,建設的多為小型花境,應從城區向城郊、郊區拓展,向郊區近自然綠地覆蓋,不斷延伸到郊野。而城郊結合地帶、郊外,林下、林緣及濱水地帶空間位置較大,自然環境較好,有利于自然式花境的營建,也能夠較好地與環境相融。

合肥市水系分布有環城水系、護城河、板橋河和南淝河等,合肥城市名稱的由來也與水結緣。水庫有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四里河源頭大房郢水庫是南淝河的第二大支流。濱水綠地花境可以設置在岸邊、林緣或濕地,其軸線沿水岸線自然展開,自然式配置形成步移景異的效果,達到更具生態和自然野趣的效果?;ň尺€可作為風景林、樹叢與草坪的中間過渡,起增加層次、豐富群落的作用?;ň抽L軸沿著林緣線延伸,根據觀賞距離和地形坡度的起伏靈活安排花境的寬度,采用自然設計的手法,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

3.3 從單個體“小花境”到大尺度花境式園林

小尺度花境是以高投入的“精品園林”為主要特征的綠地建設,小型花境空間小,強調精細配置和養管。小型花境面積在500 m2以下,一般分布在公園綠地,道路及街頭綠地以及居住區和校園、機關等公共綠地,在相對較小的面積內有著較高的植物多樣性。而對于城市綠地生態系統,小型花境只是局部體現了物種多樣性,各個小型花境體量小,均是散布其間,并未統一成整體也未能相聯,植物多樣性并未均勻分布。從小型花境拓展到大尺度花境式園林,不僅是體量的變化,而且是將花境與城市綠地系統地相融,從單個體花境作品延伸到一定尺度范圍,從微觀斑塊到宏觀尺度,在大格局上用花境的理念,尊重原有的地域特征、水文特點,通過時空上的組合和疊加打造可持續性的大尺度花境式園林。

4 結語

根據地域的自然與人文環境,選擇適合的植物材料科學配置,實現自然人化與人化自然的結合,不僅符合現代人們對回歸自然的追求,而且符合生態城市建設對植物多樣性的要求。借鑒歐洲城市綠化“放則放野、管則管精”的原則,營造自然式花境或精致設計的庭院花境,充分體現園林植物生態配置的物種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8-10]。

Johnhnox Shea曾說過:“最理想的是全世界能成為一個大花園,而將建筑物優美散布其間”[5]。新時期用做“花境”的工匠精神來進行城市的園林建設,用生態學的觀點和理 念,復合植物群落的配置模式,從“小花境”到“大花境”——從城區到郊區、從道路街頭綠地拓展到濱水、林緣綠地,從一個個花境作品拓展到花境這一課題的理念,從合肥地區的地域、自然、土壤、水文、氣候和人文環境出發,建設花境式園林,使得園林“花境”化。

參考文獻

[1] 余樹勛.花園設計[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8.

[2] 顧穎振,夏宜平.園林花境的歷史沿革分析與應用研究借鑒[J].中國園林,2006(9):45-49.

[3] 中國大百科全書本卷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筑·園林·城市規劃[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

[4] 程紅梅,周耘峰,詹雙侯.小型花境在公園綠地中的應用實踐[M]//趙世偉.中國植物園(第20期).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8:35-41.

[5] 趙燦.花境在園林植物造景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8.

[6] 駱淑珍.混合花境的施工要點[J].中國園藝文摘,2014(6):100-101.

[7] 趙玲玲,鄭誠樂.花境植物配置的應用分析:以上海市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9):208-212,344.

[8] 王靜,周紅.江陰城市綠地花境應用現狀調查[J].中國城市林業,2011(5):52-54.

[9] 王新忠,查玉國.山東桓臺紅蓮湖公園花境設計[J].中國花卉園藝,2010(24):36-37.

[10] 覃婧.花境初探——記小桃源花境方案設計[J].現代園藝,2011(11):111.

猜你喜歡
發展分析花境城市綠地
合肥園林花境應用與配置探討
北方園林花境設計創新與植物材料選擇分析
編制城市綠地養護規范和標準應注意的事項
城市綠地綠化種植與養護
淺析園林花境的應用與設計
城市綠地功能與作用的重新認識
透水性鋪裝在城市綠地中的應用初探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課程改革分析及發展探究
花境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