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參與下鄉村基礎設施規劃研究

2019-12-14 14:10盧素英周少敏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19期
關鍵詞:鄉村規劃基礎設施

盧素英 周少敏

摘要 鄉村基礎設施是鄉村發展的基礎,鄉村的規劃發展必須建立在基礎設施完善上?;A設施包括道路交通設施、供水設施、排水設施、污水處理設施、電力設施、燃氣設施、垃圾治理、廁所改造、通訊設施和防災減災設施等?;谏鐣髁x新農村規劃的指引,以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安塘自然村為例,在村民參與下實地考察研究安塘自然村基礎設施現狀,結合當地村民的需求意愿,對道路設施、垃圾治理設施、排水污水設施等鄉村基礎設施進行了規劃實踐,旨在改善安塘自然村的鄉村人居環境,推動鄉村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帶動安塘自然村的規劃發展。

關鍵詞 村民參與;基礎設施;鄉村規劃;安塘自然村

中圖分類號 TU982.2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9-0220-07

Abstract Rural infrastruc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Rur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must be based on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 The rural infrastructure includes the facilities of road traffic, water supply, drainage, sewage treatment, electric utilities, gas facilities, garbage disposal, toilet renovation, communica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tc. Under the guide of socialist new rural planning,taking Antang Natural Village in Yuncheng District of? Yunfu City,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e infrastructure status of Antang Natural Village was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with public participation. According to the needs and wishes of local villagers,? the planning practice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road facilities, garb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drainage and sewage facil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of Antang Natural Village,promote the upgrade and reform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of Antang Natural Village.

Key words Villagers participation;Infrastructure;Rural planning;Antang natural village

1943年奧地利發展經濟學家保羅·羅森斯坦·羅丹(Paul Rosenstein-Rodan)最早提出“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的概念,又稱為“社會間接資本”。1958年阿爾伯特·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在《經濟發展戰略》中指出“社會間接資本”(基礎設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認為廣義的基礎設施包括從法律、秩序以及教育、公共衛生到運輸通信、電力、供水以及農業間接資本(如灌溉、排水系統等)所有的公共服務。2016年,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試行的《廣東省縣(市)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指引》解讀指出,狹義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交通設施、供水設施、排水設施、污水處理設施、電力設施、燃氣設施、垃圾治理、廁所改造、通訊設施和防災減災設施等。

筆者從狹義的基礎設施中的道路交通設施、垃圾整治、排水設施及污水處理設施等方面展開分析,在村民參與下實地考察安塘自然村基礎設施的現狀,結合當地村民的需求意愿進行改造規劃。

1 鄉村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十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我國要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今后推動鄉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措施。鄉村基礎設施不僅是簡單的住房建設以及鄉村的美化,而且是硬件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

從村民個體來看,據《中國統計年鑒(2018年)》分析,我國鄉村人口為57 661人,占總人數的41.48%;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9 396.2元,鄉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 432.4元,可見增加村民收入刻不容緩[1]?;A設施的完善會給村民帶來便利,同時帶動村民對外貿易的能力,提高人們的總體生活水平。

從鄉村層面來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挖掘鄉村的發展潛力,留住更多的鄉村精英,尋找鄉村發展的新機遇,從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2]。建設鄉村基礎設施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進一步提高鄉村發展的經濟效率。鄉村基礎設施起到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重要作用,進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與質量[3]。

從國家層面來看,2017年十九大會議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將村容村貌提升等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難點是解決“三農”問題。實施鄉村振興策略,加快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我國對鄉村基礎設施愈加重視。

2 安塘自然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安塘自然村位于安塘街東南部的低丘河谷地帶,總面積約1.3 km2,距離安塘街道辦事處約4.0 km,有省道小夏線(國道324舊路段)從村旁經過,交通相對便利。2019年,該村戶籍人口498人,123戶,其中常住人口369人,村中青壯年基本在村附近石材廠打工,早出晚歸。

2.1 道路硬化不完善

安塘自然村于2003年基本道路都已實現硬底化,但部分道路還是泥土路,基本用泥土和碎石鋪成,主要分布于村落的東南方向(圖1、2)。舊建筑部分的巷道由于長時間不使用,也長滿雜草、布滿苔蘚,給村民的出行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圖3)。

2.2 垃圾治理未規范化,設施分布不均勻

安塘自然村目前共有垃圾收集點2處,分別位于文化中心和村東頭(圖4、5)。根據現狀調研,目前已不能滿足村民需求,加上村民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存在亂丟亂放現象,村莊的整體衛生環境受到影響。

2.3 排水設施尚未完善

村里尚無完善的排水系統,生活污水排水設施裸露,村中污水未經處理隨意排放;雨水無收集裝置(圖6)。

2.4 污水處理設施規劃尚未落實

村中現有污水處理池容量為70 m3,村中人口現狀已不能滿足使用(圖7),多余的污水均直接排入村前水塘,對村落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3 村民對參與基礎設施規劃的認知及需求分析

3.1 村民參與鄉村規劃調查

鄉村規劃的主要核心是了解村民在生活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遵循村民意愿和要求。然而,目前不少村莊規劃過于強調自上而下的單向推動,普遍出現“村莊規劃照搬城市規劃模式、脫離農村實際、指導性和實施性較差”等問題[4]。為解決這種弊端,此次規劃主要通過實地調研、深入村民家中訪談、電話訪談等方式進行充分了解,再結合實際問題設計問卷。意見征詢對象是安塘街道領導、安塘村主任村長和村民。意見征詢地址在村委會、村長家以及村民家。按戶數的80%進行派發問卷,問卷全部回收,問卷有效率100%(圖8、9)。

3.2 村民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分析

3.2.1 村莊環衛設施建設。

根據問卷結果可知,58%的村民認為村莊的環衛設施缺乏,49%村民認為建設良好村莊人居環境應該做到保持村莊干凈衛生,并且49%村民表示支持村莊整治工作。這些數據表明,仍有部分村民對環境衛生重要性認知尚未清晰。訪談中,村民表示影響居住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是村內的環衛設施不夠完善,加上村內沒有科學系統的規劃,村民仍受傳統習慣影響,長期形成亂丟亂棄的行為習慣,雖然已建有垃圾池,許多村民仍將垃圾隨意丟置河邊、溝渠、道路兩側、田野等,可看到農藥瓶罐垃圾袋等白色垃圾到處都是,同時造成溝渠堵塞、道路不通以及白色污染現象,嚴重影響村容村貌,更給村民的生活帶來安全隱患。

3.2.2 村莊道路規劃的意愿。

90%的村民認為村莊道路規劃不合理,51%的村民出行工具是摩托車,部分道路沒有實現硬化,導致雨天易泥濘,給村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

3.2.3 市政排水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意愿。

40%的村民認為水利設施不足,飲水安全缺乏有力的保障;63%的村民認為環境污染是由于生活污水亂排亂放,46%的村民對村莊當前的水質不太滿意。村民的意愿是完善村莊的供水排水設施,做到雨污分流,整治改造污水處理池(圖10)。

根據問卷結果分析,推進村莊村容村貌整治、道路拓寬硬化、完善基礎設施、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方面是村民最為關心的問題。

4 村民參與下的安塘自然村設施規劃建設

4.1 村民參與鄉村規劃的影響與重要性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征求基層群眾代表意見座談會側記中提出,“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標準”。這體現了我國政府對基層農民意愿的重視,而村民參與鄉村規劃也逐漸成為鄉村規劃內容的重要部分。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應以村民為中心,充分尊重鄉村居民的意愿,對存在的問題建立更加系統全面的機制,合理分配資源,有效促進鄉村基礎設施的供給,讓廣大村民共享改革的成果,同時增強村民的成就感,實現精準扶貧[5]。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十八條明確規定:“鄉規劃、村莊規劃應當從鄉村實際出發,尊重村民意愿,體現地方和農村特色”。村民是鄉村最重要的組成因素,是鄉村最活躍的因素和推動鄉村發展的主導者,是鄉村經濟發展最直接的利益相關者,更是鄉村后期規劃實踐的參與者和監督者。村民參與鄉村規劃的過程,是村民逐漸深入了解鄉村規劃意義認識的過程,是加強對鄉村規劃進程的必要過程,同時也是提高村民在鄉村規劃中主體性發揮和話語權表達的過程,讓村民有一定的歸屬感,有助于他們形成自覺參與鄉村規劃的意識,從而對鄉村規劃的研究以及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4.2 安塘自然村基礎設施規劃改造

安塘自然村的基礎設施規劃改造將從宏觀和微觀2個角度出發,根據安塘村現狀以及村民的需求意愿進行分析,為安塘自然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出符合鄉村發展的規劃思路。

4.2.1 安塘自然村垃圾治理規劃。

大部分鄉村地區的人居環境衛生都存在臟亂差等問題,這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存在很大的差距,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6]。

從宏觀角度規劃,根據安塘自然村現狀,此次規劃建設垃圾收集點且在村莊內設置垃圾桶,服務半徑大約為 100 m。根據村民需求,規劃后安塘村共有垃圾收集點 3 處,更換安塘自然村東頭垃圾收集點的垃圾桶,升級文化中心處的垃圾收集屋,另外在宗祠前方空地布置垃圾收集點1個,村中各項大型活動都會在宗祠舉行,方便村民活動過后垃圾的收集處理。規劃增設分類垃圾桶6個,均勻分布在村莊各處(圖11)。

從微觀角度規劃,農村垃圾主要有生活垃圾和生產垃圾。生活垃圾居多,包括有機垃圾(剩飯菜、瓜果皮)、磚瓦渣土、塑料、紙類、織物、玻璃、塑料瓶、牲畜糞便和有毒有害垃圾等[7]。鼓勵村民自分,可回收垃圾平時置于村民家中,由有資質的企業定時上門回收;有機垃圾循環利用是鼓勵村民將食物殘渣、廢料、被食物浸染的紙制品等廚余及植物垃圾進行收集,將其轉化為堆肥;其他垃圾由村民自分后每天置于定點回收分類垃圾桶,由環衛工人統一收集。處理目標做到推廣垃圾分類收集,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廚余垃圾資源化,垃圾收運不落地。

基于“3R”原則即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遵循“戶存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分類處理模式[8]。垃圾桶沿道路設置,并有相應的色彩標志和分類標識。比如,綠色代表廚余垃圾,放置果皮、剩飯剩菜等;藍色代表可回收,放置廢紙、金屬、塑料等;紅色代表有害垃圾,放置電池、燈管和日用化學品等帶有一定污染危害的物質。為防止垃圾細菌滋生等問題,建設建設封閉式垃圾屋,將垃圾密封存放,定期由專人處理清運到垃圾回收站點。在人居環境營造方面,園林植物起著關鍵的作用,美化環境又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在垃圾池旁邊種植可凈化空氣的植物,優先選擇鄉土樹種(如桂花、樟樹或者綠籬灌木等)。桂花作為常用的香花植物,能夠巧妙地展示植物的色彩與形態,可以給人以嗅覺的享受,感受自然之美,同時營造舒適環境[9]。

通過明確的的垃圾分類,落實對鄉村垃圾基礎設施裝置的建立,合理配置園林植物凈化鄉村環境,同時村委會制定相應的獎懲監督制度,大力宣傳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的嚴重性,使環境保護的理念滲透到每一個村民的內心,共同建立一個生態和諧的美麗村莊。

4.2.2 安塘自然村道路規劃。

從宏觀角度規劃,道路規劃的整治工程主要包括道路拓寬、環村道建設、道路硬化、巷道整治疏通等。在原有道路的基礎上,對主要進村道路、環村道路等主要道路進行路面整治、拓寬,道路寬度為 3.5~45 m,局部路段設置會車空間。次要道路寬度應為2.0~35 m,村中次要道路要實現100%硬化(圖12)。

主道路建設即環村路開發建設,根據安塘自然村村民意愿整合,計劃在靠近童真幼兒園旁邊道路入口設置成村入口,規劃圍繞著安塘自然村3口池塘開設環村路,維持原有道路走向,現池塘旁邊的小路清理雜草后已有3 m寬,在此基礎上填塘拓寬1 m且硬化,接通村內主要道路,形成閉環。在道路兩側種植本土樹木樟樹,樟樹具備吸附灰塵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凈化空氣,營造舒適的道路景觀。沿著水塘周邊種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菖蒲美人蕉等),具有觀賞性且凈化水質能力強,適合水景岸邊和水體綠化。

次要道路主要是鄉村中應急時可通過一輛機動車的道路,文化廣場往東方向處80 m道路需硬化。宅間道主要是建筑之間供村民行走,寬度一般在 2 m以下,基本消除泥濘路。安塘自然村的舊建筑區宅間道需整改翻新硬底化。

從微觀角度規劃,安塘自然村在“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活動中有部分材料可進行回收利用,盡量使用當地廢棄材料,因地制宜,節約材料成本。利用透水性磚鋪設道路,變廢為寶,過多的水泥硬化會使鄉村失去原味。例如,巷道的規劃改造,可以利用拆除的廢磚鋪設,同時保留舊建筑區域的鄉土特色(圖13)。

鄉村道路連接鄉村與鄉村、鄉村與城鎮,是支撐鄉村經濟生產的基礎設施。在規劃中分析村民的生活出行需求,對現有道路系統進行調整與改造,針對安塘村道路交通現狀,提高村民生活,提升鄉村交通路網的完整性,并且溝通新規劃的公共服務設施點,形成通暢的較完整的人行道系統。

4.2.3 安塘自然村排水污水處理。

從宏觀角度規劃,鄉村生活污水的收集處理要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地形條件,采用不同的模式收集污水。目前安塘自然村已結合地形沿建筑周邊由村民自主建造排水渠(圖14),可結合現有排水渠在巷道內

布設污水管道,即下邊暗渠做污水渠,上邊明渠做雨水排放

渠道,明渠經過清理整治可作為村容村貌景觀溪流,營造溪水景觀。首先,采取雨污分流制。其次,雨水管網規劃,利用現狀合流排水渠道作為雨水排放通道,對部分淤積渠道進行清理,保證雨季是泄洪通暢。結合硬質化路面建設,增加透水磚應用,增加地表滲水率。然后,污水系統規劃,污水管道沿路敷設,村內巷道結合排水渠分管鋪設,沿村道收集村民生活排放污水,污水排至污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圖15)。與城鎮污水處理相比,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有其自身特點。首先,農村地區技術經濟基礎薄弱,污水處理設施的日常運行和維護難以保證。其次,農村生活污水在排放方式、水質和水量方面具有自身特性,主要表現在:面廣分散,收集困難;水量變化大,排放不均勻;可生化性好,幾乎不含有毒有害有機污染物[10]。

從微觀角度規劃,安塘自然村已建有70 m3污水處理池,但安塘自然村因人口相對眾多,同時因地形地勢原因未能滿足村民需求。根據村民需求和地形地勢,規劃在安塘地理位置較低處設置兩個分別為 100 m3的污水處理池。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技術為厭氧濾池-氧化塘植物生態渠,適用于擁有自然池塘的村莊?!笆紫壬钗鬯胚M厭氧濾池,然后在厭氧條件下進行發酵,進一步被分解成穩定的沉淀;在厭氧濾池經過一定的處理后進入氧化塘,通過補充溶解氧,在氧化塘內氧化分解有機物;最后,氧化塘出水排入生態溝渠,生態溝渠利用溝渠內水生植物的生長,進一步吸收氮磷,從而削減有機物含量[11]”。生態渠(圖16)通過種植經濟類的水生植物,可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1918—2002)一級B標準。

5 小結

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是鄉村規劃的首要任務,而村民是鄉村基礎設施使用的主體。根據鄉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配置滿足村民需求的基礎設施,讓村民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發揮鄉村主人翁的主體作用,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12]。通過村民參與下的安塘自然村的基礎設施規劃研究,以期為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8[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8.

[2] 李云,劉毓錦.基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視角下的鄉村復興[J].小城鎮建設,2019,37(2):50-53.

[3] 郭秀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的著力點[J].經濟問題,2007(2):80-8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做好 2013 年全國村莊規劃試點工作的通知:建村函[2013]35號[A].2013.

[5] 范昕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基于公共經濟學的視角[J].改革與戰略,2018,34(9):70-73,96.

[6]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J].環境保護,2018,46(Z1):106.

[7] 劉婭婭.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垃圾分類處理研究[J].鄉村科技,2018(7):111-112,114.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建設用砂:GB/T 14684—201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9] 李育賢,翁殊斐,馮志堅.廣州公園應用桂花營造香景的初步研究[J].廣東園林,2018,40(5):12-16.

[10] 張辰,譚學軍.《上海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指南》介紹[J].中國給水排水,2009,25(24):1-4,10.

[11] 李亮.村鎮生活污水常用處理工藝簡介與對比[J].水資源開發與管理,2017(6):23-26.

[12] 趙玉龍,姚瓊.鄉村分類主導下的基礎設施配置研究初探[J].小城鎮建設,2017(5):43-47.

猜你喜歡
鄉村規劃基礎設施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加速
公募基礎設施REITs與股票的比較
貴安新區葵林村鄉村規劃探究
休閑旅游型鄉村規劃研究
HU Wantai·TALK about Chongqing City
鄉村規劃中村落景觀的保護與發展——以江油星火村為例
振動攪拌,基礎設施耐久性的保障
關于美麗鄉村規劃建設的深入思考
論PPP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的應用
充分挖掘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潛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