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綠色農產品發展現狀分析

2019-12-14 14:10趙冠艷談應權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19期
關鍵詞:農業企業綠色食品農產品

趙冠艷 談應權

摘要 分析我國綠色農產品發展現狀,更好地為生產性服務發展提供依據。從主體發展、生產情況、消費和出口情況3個方面對我國綠色農產品發展現狀進行了詳細歸納。通過對比分析我國綠色農產品產量趨勢、消費總額、出口總額情況,提出綠色農產品在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產品質量及認證標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向。

關鍵詞 農產品;綠色食品;農業企業

中圖分類號 S-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9-0252-05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analyzed to provide a better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is summarized in detail from three aspects: main body development, production situation, consumption and export situation.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production trend, total consumption and total export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duct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duct quality and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formed,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Green food;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當前,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營養、健康、安全且對環境和動物友好的食品,因此綠色農產品的概念被廣泛傳播。綠色農產品可定義為采用特殊生產方法生產的優質、安全、無公害食品,并經特殊機構認證和批準使用綠色農產品標志。其中“綠色”代表無污染、安全和無公害的特點。

綠色農產品具有嚴格的質量控制:首先,綠色農產品產區必須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只有經過嚴格的環境監測,才能將綠色農產品及其周圍環境評價為安全可靠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綠色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對產品和生產質量進行檢查和控制,綠色農產品標識已經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標識[1]。

自1996年以來,綠色農產品已被分為A級和AA級。其中AA級綠色農產品是經特殊機構認證,并被批準使用AA級綠色農產品標識的食品。其生產環境質量符合環境標準要求,化學合成肥料、農藥、獸藥、添加劑等對健康和環境有害的化學合成成分,被禁止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對于A級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化學合成物的使用受到極大限制,采用有機原生態的方式生產,產出的產品符合綠色農產品的生產標準。

早在1990年,農業部就正式啟動了我國綠色食品開發和管理的事業,1993年農業部出臺了《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的部門法規,我國綠色食品事業由此進入了規范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學術界從綠色農產品的概念界定、生產消費、政策支持等方面展開了充分的研究[2-8],但多側重于具體環節的研究,系統化的研究較少。筆者從綠色農業主體發展、生產情況、消費和出口情況3個方面,系統地對我國綠色農產品發展現狀進行判斷,重點挖掘我國綠色農產品在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產品質量及認證標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向,為生產性服務發展提供依據。

1 我國綠色農產品發展現狀

1.1 我國綠色農產品生產主體發展現狀

綠色農產品的生產主體主要為小規模生產的小農戶和大規模生產的農業公司,其中農業公司是綠色農產品的主要生產對者,因此這里主要討論農業公司的發展現狀。

我國綠色農產品的生產主體是農業公司,農業公司近幾年一直保持著強勁的發展態勢。由表1可知,獲得綠色農產品標志的公司從2011年新增2 683家到2017年新增4 422家,新增公司數量增幅明顯;獲得綠色農產品標志的產品總數也從2011年的16 825個,增加至2017年的25 746個[9],這表明,我國的綠色農產品市場空間廣闊,發展迅速,產品豐富,種類多,綠色農產品的生產主體也在不斷增加,綠色農產品市場將不斷的豐富和發展。

目前,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已覆蓋全國各地。1997—2007年中國綠色食品產業基本統計指標見表4[10]。從總體上看,截至2007年,綠色食品企業數量超過400個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國北方、中部和東部地區,其中黑龍江省綠色食品企業462家,遼寧省417家,江蘇省713家,浙江省502家,山東省418家,湖北省445個,共占全國總數的51.5%。綠色食品品種超過1 000個的省份,黑龍江省1 065個,遼寧1 090個,江蘇1 924個,山東1 053個,湖北省1 559個,占總品種的439%。全國主要綠色食品主產區的分布具有相同的特征。以綠色大米為例,2006年有6個省綠色大米產量超過50萬t,即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安徽和湖北,其中3個是北部省份,兩個中部省份和一個東部省份。6省總產量占全國總量的82.2%,特別是黑龍江產量249.75萬t,占全國總量的313%。此外,還建立了一些有利的產業集群,如內蒙古和黑龍江的綠色乳制品產業集群,以及湖南和江西的綠茶產業集群。

我國不同地區之間的產業發展是不平衡的。北部、中部和東部省份的工業發展具有更顯著的區域優勢,而綠色農產品在中國西部和南部的發展還比較落后,四川、廣西等12個省、市、自治區,占全國人口的50%,幅員遼闊、天然資源豐富,綠色農產品的開發潛力很大。同時,也面臨著嚴重的農業生態危機,如水土流失增加和土地沙漠化等。目前,我國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農村地區,經濟仍然比較落后。促進綠色農產品發展西部地區不僅有利于保護和改善環境,而且對西部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將產生巨大的影響。當前綠色農產品的發展與北方、中部和東部相比,西部和南部仍然落后,需要進一步的政策支持。

1.2 我國綠色農產品生產情況

如圖1所示,近年來,我國綠色農產品產量一直保持穩定增長,從2013年的8 115.03萬t到2017年的10 039.20萬t,且呈現遞增趨勢,2013—2917年增長了23%,預計未來也將保持增長的勢頭繼續增長。

如圖2所示,農作物種植面積由2012年的1 363.53萬hm2減少到2017年的481.99萬hm2,果園面積由2012年的8620萬hm2發展到2017年的52.00萬hm2,茶園面積由2012年的18.27萬hm2發展到2017年的19.07萬hm2。綜上,農作物種植面積、果園種植面積和茶園種植面積都明顯的呈遞減趨勢,但是結合綠色農產品的產量來看,綠色農產品的種植面積變小但產量反而增加,這表明綠色農產品的生產朝著集約化、現代化和規?;l展,隨著技術的進步,資金的融通以及市場的擴大,綠色農產品種植面積變小,產量不減反增。

如表7所示,2013年底,全國共有25個省市共354個單位創建的511個基地通過驗收,成為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是全國綠色農產品的模范生產基地,基地種植總面積達到866.67萬hm2,總產量7 867.2萬t,共帶動農戶1 722.8萬戶,與基地對接企業達1 712家,到2017年底,全國共有25個省市的480個單位創建的678個基地通過驗收,被批準為全國綠色農產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基地種植總面積1 093.33萬hm2,總產量10 670萬t,共帶動農戶2 097萬戶,與基地對接企業達2 616家。

隨著科學技術以及工業化的不斷發展,綠色農業食品的品種和質量都在不斷增加和提高。綠色食品品種從1997年的無公害品種上升到2007年的綠色食品品種。雖然我國的種類多,但根據中國農產品分類標準來看,中國的綠色食品絕大多數是初級加工的產品,即技術含量低的加工產品。也就是說,生產出這些產品不需要很高的生產技術,因此它們的附加值和價格都比較低。

目前,國內市場是綠色食品的最大市場,約90%的綠色食品在國內市場銷售。在過去的幾年里,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意識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認可并接受了綠色食品,其內需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在北京、上海、天津、哈爾濱、南京、深圳等許多大城市,綠色食品通過各種分銷渠道銷售,包括專賣店、大型超市專業柜臺、專業批發市場和特色超市。政府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如講座、論壇和區域交易會,進一步引導綠色消費,促進綠色食品貿易,為綠色食品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1.3 我國綠色農產品消費和出口情況

由圖4可知,2011—2014年,我國綠色農產品消費總額是保持遞增趨勢,從2011年的3 134.5億元到2014年的5 480.0億元,其后2014年開始綠色農產品消費總額呈現下降的態勢,到2016年之后又開始增長,從2014年的5 480.0億元到2016年的3 866.0億元,再到2017年的4 034.0億元,可明顯看出從2016年開始,綠色農產品消費總額開始上升,消費市場重新開始繁榮,從圖中可以看出,從2011年開始,綠色農產品消費總額一直是上升的趨勢,表明市場反饋良好,到了2014年綠色農產品消費總額開始下降,下降到2016年達到低點,然后重新增長,市場給與正反饋,綠色農產品消費市場繼續繁榮。

如圖5所示,我國綠色農產品出口總額呈現不斷波動的趨勢,2011年我國綠色農產品出口總額為23億美元,2012年為28.4億美元,在此期間,達到一個頂點,自2012年開始我國綠色農產品出口總額表現為下降的趨勢,逐年下降到2015年的22.8億美元,從2015年開始我國綠色農產品出口總額繼續上漲,到2017年達到25.45億美元,綜上,我國綠色農產品出口總額小范圍波動,可能是國際市場的需求變化影響到國內的出口總額。

2 我國綠色農產品發展存在問題及解決方向

2.1 我國綠色農產品結構需要優化

綠色農產品可分為5類,包括農林產品、畜禽產品、水產品、飲料產品和其他產品。在所有類別中,農林產品的比例相對較高,而畜禽產品的比例相對較低。這種產品結構與發達國家以高蛋白和動物來源的食物為特色的食物消費模式不相符。從這種情況看,現有產品結構需要進一步調整。需要提高畜禽產品的產量,生產在適當的程度上符合發達國家的客戶的飲食習慣,可能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

經濟和其他可持續能力目標之間的權衡取舍是一個重要問題。目前,生產動物產品將導致溫室氣體排放,水足跡要高得多,且降低資源利用效率,而降低動物飲食產品會導致健康狀況不佳;然而,對中國的農民來說很難通過減少動物來實現環境目標。調整產品結構和增加動物產品的比例并不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但也許是相對合適的中國綠色農產品行業的選擇,因為可以幫助增加綠色農產品出口,增加農民收入,從而進一步激發我國農民對綠色農產品產生更多的熱情。如果綠色農產品行業迅速發展,將有助于更好地實現保護環境的目標。

2.2 我國綠色農產品企業結構不合理

市場上存在大量的小企業,大型領導支柱企業較少。盡管小公司能夠生產出大量的產品,但是受限于自身體量,議價能力稍弱,沒有大型企業強勢;小公司也意味著自身的資金不足,無法支撐起來大規模的技術和人力資本的投入,市場上大量的小公司主要加工初級產品,其技術含量不足,產品附加值低,這種產品結構削弱了綠色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整體競爭力。一方面,綠色農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由于品種單一,已成為國內市場的常規產品;另一方面,缺乏深加工產品和缺乏多樣化已成為綠色農產品出口的主要障礙?,F在我國特別需要開發深加工產品,增加綠色農產品的附加值。這有助于增加綠色農產品出口,增強綠色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這與我國的農業發展目標是一致的。

2.3 我國綠色農產品企業國際競爭力太弱

盡管我國綠色農產品產業發展速度很快,但綠色農產品的質量與國際產品相比較,仍然相對偏低。我國綠色農產品等級分為A級和AA級,只有AA級達到有機食品的國際標準。目前,我國僅有不到10%的綠色農產品企業獲得批準生產AA級綠色農產品,同時,AA級的產量也很低,我國AA級綠色農產品僅占綠色農產品總量的10%。

2.4 認證標準落后,阻礙綠色農產品出口

如前所述,盡管雙層綠色農產品認證體系已經初步完善,并制定了一系列綠色農產品認證標準。然而,這些綠色農產品標準還未被發達國家完全接受,這是由于我國綠色農產品標準與國際有機食品標準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國綠色農產品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經常會遇到認知障礙,他們需要經常向買家解釋,我國AA級綠色農產品與有機食品相匹配。在國際市場上,對于甲級產品而言,我國對成品的檢驗標準低于國際通用標準,而生產過程、包裝和運輸方面的嚴格技術和管理標準尚未建立起來,這些都有待完善。

參考文獻

[1] 杜鳳蕊.廣西綠色農產品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6,36(10):146-147.

[2] 張正斌,王大生.加快中國綠色農業和綠色食品技術標準體系建設[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0(3):289-297.

[3] 馬愛國.當前我國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的新形勢和新任務[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7(2):8-10.

[4] 王運浩.中國綠色食品發展現狀與發展戰略[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1(3):8-13.

[5] 王運浩.我國綠色食品及有機農產品權威性和影響力提升策略[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7(2):15-18.

[6] 王德章,趙大偉,杜會永.中國綠色食品產業結構優化與政策創新[J].中國工業經濟,2009(9):67-76.

[7] 張志華,余漢新,李顯軍,等.我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5(3):35-38.

[8] 王運浩.我國綠色食品“十三五”主攻方向及推進措施[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6(2):11-14.

[9] China Green Food Development Center.China Statistic Yearbook of Green Food(2011-2017)[EB/OL].[2019-02-05].http://www.greenfood.agri.cn/ztzl/tjnb/lssp/.

[10] China Green Food Development Center.China Statistic Yearbook of Green Food (1997-2007)[EB/OL].[2019-02-05].http://www.greenfood.org.cn/Sites/MainSite/List_2_2453.html.

猜你喜歡
農業企業綠色食品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綠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深化云南農墾企業改革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