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2019-12-14 14:10楊文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19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

楊文

摘要 特色村寨的可持續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要求。當前,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時也面臨特色村寨建設規劃不科學、民族文化資源的傳承與開發不充分和鄉風文明建設有待提高等問題。要實現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還需要科學規劃特色村寨建設方案、深入開發民族文化資源、建立多元資金融入渠道和加強文化教育與宣傳。

關鍵詞 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 S-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9-0257-03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presen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has obtain some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it faces many problems, such as unscientific plan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inadequat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ivilization.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we also need to scientifically plan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he characteristic villag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establish the channels of multifund integr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propaganda of culture.

2009年9月8日,財政部、國家民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為加強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和民族經濟發展,開始選擇性地試點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2]。2012年12月5日,國家民委印發《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為“十二五”期間的特色村寨建設提出了發展要求和目標。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項目自實行至今已有10年,在這期間,不僅完成了從理論探索到成熟發展過程,還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3-4]。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8年9月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5],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為今后一段時間內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做了規劃[6-7]??梢钥闯?,特色村寨的可持續發展關系著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施程度。因此,如何創新思路,使特色村寨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相適應,充分利用鄉村振興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推動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成為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于是,課題組選取巴東縣石橋坪村作為田野點進行實地考察,通過對個案進行研究與分析,進而提出相應的路徑思考,期望對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有所裨益。

1 石橋坪特色村寨的概況

石橋坪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境內,全村總面積49 km2,共1 268人,其中土家族人口約占90%。該村獨特的喀斯特地形造就了許多神奇壯美的自然景觀,如“天生石橋”“龍橋清泉”“地下宮寨”“將軍山”等。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石橋坪村還形成了以土家族文化為主,紅色革命文化為輔,民俗風情濃郁、民間藝術出眾的地域文化?!叭鋈~兒嗬”作為土家族民眾流傳久遠的一種喪祭習俗,石橋坪村是其保存最為完好的地區之一。該村還是辛亥革命元勛、中華民國的重要締造者之一鄧玉麟將軍的故里。

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民眾的共同努力下,石橋坪村于2011年1月被湖北省授予為“新農村建設示范村”;2011年5月被國家旅游局授予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14年7月被湖北省授予“湖北旅游名村”;2013年被湖北省授予“十佳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2014年9月,石橋坪村成為國家民委首批命名掛牌的“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8];2017年11月被授予第五屆“全國文明村”稱號。

2 石橋坪村特色村寨建設的成效

2.1 改善人居環境,完善旅游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的完善是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的現實基礎。根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的基本要求,村政府首先實現了“暢通工程”“飲水工程”“亮化工程”,不斷便利村民生活。截至2018年全村現已基本實現道路硬化;基本完成飲水改進工程,并成立了供水管理協會;基本完成電路排查,并對村主干道進行夜間照明建設。其次是進行特色民居改造。石橋坪村委會組織村民將自家房屋改造成風格統一的土家風情特色民居。此外,石橋坪村作為移民搬遷安置點,將安置房的修建納入村落旅游的規劃中,極具土家族特色的安置房整齊劃一,并配備“美食一條街”帶動消費與就業。最后是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在村中修建公共廁所,解決游客和公路沿線過往行人如廁難的問題;修建大型停車場;統一安裝旅游標志牌。

2.2 發展特色產業,拓寬就業渠道

當地政府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地形地貌,開發自然景觀、歷史人文景觀,挖掘民族文化遺產以帶動鄉村旅游,發展特色農家樂,鼓勵發展特色農業。該村已基本形以旅游、民宿、銀杏種植及加工為長期收益產業,以葡萄、草莓、貝母種植和生豬、山羊養殖為短期收益產業的產業鏈條。全村10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發揮帶頭作用,吸引650余戶村民入社,為村民的種養殖品種、規模、技術以及銷售渠道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是因地制宜地調整產業結構。政府給予一定政策和資金以鼓勵村民建農家樂,現全村共有農家樂10家,其中“五星級”農家樂有1家,“四星級”農家樂2家,農家樂年總收入達200萬元,帶動土特產銷售400余萬元,帶動10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同時還吸引外出務工村民返鄉就業創業,實現了產業脫貧。

2.3 挖掘民族文化,豐富文化生活

民族文化作為民族特色村寨建設與發展的靈魂,需要以民族文化在當代社會的重構與發展促進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續發展。在村兩委的帶動下,老村主任對傳統民族文化進行傳承創新,將“撒葉兒嗬”儀式從生活搬上了舞臺,成立了土家“撒葉兒嗬”表演隊。他還創新“撒葉兒嗬”傳承方式和內容,打破傳男不傳女的傳統,鼓勵女性參與傳承。其女弟子在其基礎上順應時代潮流,成立民族文化傳承組織,他們不僅表演傳統的“撒葉兒嗬”“竹連響”和山歌民謠等土家族民俗節目,還將現代流行婚禮元素融入表演內容以滿足各種婚禮、商演的需求,現已成為當地傳承和創新傳統民族文化的有力載體。此外,石橋坪村于2015年初修建的民族文化表演舞臺不僅為本村以及周邊民間藝術團隊和村民們提供了大顯身手和交流互動的場所,還吸引了不少外來藝術團和旅游資源的匯集。4年來,這里先后舉辦了200多場次的文藝表演和旅游宣傳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當地居民的文化生活。

2.4 開展文化教育,增進民族認同

為實現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開展文化教育,增進民族認同是題中應有之義。石橋坪村打造鄧玉麟將軍文化廣場,修繕了坐落在將軍故居斜后方的將軍陵墓,現在將軍故里成為了愛國教育紅色基地,經常有外來游客和學生團體前來瞻仰學習。在發展民族文化傳承和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老村主任在任職期間,創作了多首以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國家政策為題材的民間歌謠,因為內容貼近實際,歌詞膾炙人口,在當地得到廣為流傳,例如歌詠國家政策的《計劃生育好》《詠沼氣》;歌唱美麗石橋坪村的《桃花源夢圓》《我的家鄉》等;描繪村落傳統生活的《薅草樂》《牧羊樂》等。他的創作為石橋坪村帶來了許多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外來資金的幫助,在促進石橋坪村從以前的“扯皮村”轉變為“全國文明村”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巴東縣“最美家庭”“最美巴東人”“文明家庭”等評選在石橋坪村開展得如火如荼,涌現出了例如“優秀共產黨員”“產業發展帶頭人”“民間文化傳承人”等模范。在文化廣場的宣傳欄上,張貼了諸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石橋坪村規民約、“移風易俗”文明倡議書等內容,這一系列的評選活動和宣傳為凝聚鄉村正能量、引領道德新風尚、促進鄉風文明、增強民族認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石橋坪村特色村寨建設的問題

3.1 特色村寨建設規劃不科學

要做好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工作,需要以科學的規劃為前提,并且所作規劃必須遵守文化保護規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村寨實際。雖然石橋坪村被很早就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和“湖北旅游名村”,但現在石橋坪村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仍然處于較為無序開發的狀態。村委會多次請專家制定開發方案,但所制定的方案往往由于不符合實際、操作難度大、資金投入過大而被擱置。在舊時期墻體遭到嚴重人為破壞的鄧玉麟將軍故居也遲遲沒有啟動修復工程。諸如“地下宮寨”“天生石橋”“龍橋清泉”等險峻的自然景觀,至今仍沒有任何的安全措施,完全處于未開發的原始狀態,浪費了大好的旅游資源。其次,特色旅游資源開發過于獨立,未與村寨產業生態聯系起來,難以形成村寨資金鏈的循環,尚未形成政府部門規劃的“一長兩短”的特色產業結構,旅游業的發展現狀還不足以達到帶動其他產業的能力。

3.2 民族文化資源傳承與開發不充分

民族文化是特色村寨建設的靈魂所在。要保持特色村寨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充分挖掘村寨民族文化。據多次走訪調查得知,當地除了保留有“撒葉兒嗬”“竹連響”等土家傳統舞蹈類的民族文化,實際上還有許多民族傳統技藝、民族醫藥等寶貴的民族傳統文化,例如村中有2名以中草藥治療跌打損傷而聞名老中醫,還有鐵匠、篾匠、木匠等掌握傳統技藝的老藝人。這些老師傅大都年歲已高,又都沒有學徒,但并非他們不想收徒弟,而是沒有年輕人愿意花時間學習這些“不賺錢”的手藝,最終導致這些手藝面臨傳承無后而逐漸消亡的困境。其次,在特色村寨旅游開發中,未充分利用民族文化,除了“顯性”的特色民居以及在特定時間表演的“撒葉兒嗬”等民俗歌舞,最能代表土家族特色的土家語、傳統土家族服飾、西蘭卡普、信仰崇拜與民俗節日等都不復存在。

3.3 鄉風文明建設有待提高

市場經濟入侵使功利主義思想在村寨盛行,阻礙了當地珍貴的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罢卟皇钦婵罩兄贫ǖ?,它是所有這些環境因素與決策制定者的期望與決定相互作用的結果”[9]。從近年來石橋坪村進行的“最美”系列評選的結果可以發現,其中“產業帶頭人”占了總人數的一半,而“民間文化傳承人”每年只有1人。石橋坪村不管是政府層面還是民眾層面,對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于對民族文化的重視程度,也就導致了文化產業在村中失去一定生存之基。其次,石橋坪村在近幾十年由于農業發展情況較好,為村民帶來不小的經濟收益,助長了消費主義、個人主義思想的滋長,村中出現攀比、炫富等現象。據調查,村中修建有多棟豪華別墅,兩三層的小洋樓比比皆是。最后,在村委會前的宣傳欄和文化廣場的宣傳欄上張貼的海報,基本都存在制作排版不合理,字體過小不便閱讀,內容復雜不易操作等問題。調查還發現,在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靠車道的墻上,張貼著印有二十四孝圖解的巨幅宣傳海報。傳統二十四孝中的“恣蚊飽血”“埋兒奉母”“臥冰求鯉”等糟粕文化已經不再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選擇性地吸收和傳承。

4 鄉村振興背景下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4.1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特色村寨建設方案

科學合理的規劃特色村寨建設方案是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保障。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進行特色村寨建設,要充分利用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結合地區實際,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方案,輔以相應的保障制度以促進方案的有效實施。首先,適度開發的原則。自然景觀的開發具有雙重性,鬼斧神工的自然奇景往往出現在地形復雜的森林、大山中,開發難度大,且容易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如果過度開發而后續維護力度跟不上,極有可能出現自然環境破壞和旅游資源浪費。其次,建重點產業,找特色產業,做到“一村一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應將該村原本就發展得較好的特色產業放在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位置,通過重點產業帶動其他產業共同發展。例如通過文化旅游帶動蔬果采摘、互動體驗、農家樂和民宿業的發展。最后,尊重農民的主體性。政府和規劃者在制定發展規劃時應充分關照當地民眾的意見。通過村民議事等方式,聽取村民的意見,特別是那些對本村的地理、歷史和文化都比較熟悉的能人精英的意見。在充分考察本村傳統民族文化深刻內涵的基礎上進行方案制定與實施,減少土地糾紛、利益分配不均衡等方面的問題。

4.2 深入開發民族文化資源,增強與特色旅游的結合度

深入開發民族文化資源并增強民族文化與特色旅游相結合是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相比于沿海地區的歷史區位優勢,中西部地區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不可復制的文化資源,將民族文化與旅游相結合以實現地區經濟發展是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題中應有之義。在現在特色村寨建設出現“偽文化、過度開發、村寨原有關系及傳統價值觀變異”[10]等問題的大環境下,可以通過傳統民間技藝的展演來彌補僅靠改造特色民居而無法吸引游客的不足,充分利用村寨現村存的民族傳統歌舞、民族傳統手工技藝等,讓前來的游客學跳一支舞、學唱一曲地方民謠、學做一只竹簍、學做一道地方特色菜等體驗活動,增加游客參與感。其次,可以建“露天博物館”,將村寨中零散的遺存,或院落、或廟宇、或祠堂、或橋梁、或農具等無法單獨保護的遺存移到異地,集中到一起保護;同時,還將一些掌握著傳統手工的藝人請進來,組成一個活態的“歷史空間”[11]。最后,開發民族傳統民俗節日。通過大型文化節日的舉辦,不僅增強本民族的文化認同,還促進與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并帶來資金流入。同時構建現代水果采摘節等文化節,以帶動周邊特色蔬果采摘農業、農家樂、特色民宿、“候鳥”基地等產業的發展。

4.3 建立多元資金融入渠道,引導村民參與村寨建設

建立多元資金融入渠道與引導村民參與村寨建設是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支撐。特色村寨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工程量大的系統工程,僅僅靠當地政府和民眾是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針對一些經濟發展落后但同時擁有獨特自然資源和濃厚民族傳統文化的村寨,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引導社會力量籌集資金,引進投融資機構和旅游企業來共同發展。與此同時,政府要制定一系列符合地方實際的引進政策,對外來資本在地方的開發規劃、方案嚴加審核、規范管理,保護地方生態環境和維護村民利益。其次,制定保障激勵政策,引導村民參與村寨建設。政府制定確實有效的保障和激勵政策,不僅吸引鄉村旅游企業、協會、社會民間組織以及能人志士回鄉挖掘和開發當地的特色文化與特色產業,還要通過集體經營、村民入股的形式鼓勵村民的積極參與。此外,政府要做好宏觀調控,完善利益分配機制。因此在引進外來資本和能人精英參與特色村寨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其開發模式對村寨和村民的影響和利益分配,做到協調特色村寨建設過程中的各方矛盾,運用利益協調的杠桿推動特色村寨的有序發展。

4.4 加強文化教育宣傳,培育鄉風文明

加強文化教育宣傳和培育鄉風文明為特色村寨可持續發展提供穩定環境。文化教育能夠促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造血”功能的發揮。文化教育中的“文化”內涵豐富,既包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也包括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代文化,還包括村民們日常生產生產中經常使用到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更包括民主社會的民主法治和思想道德觀念等。通過文化教育使村民掌握分辨不良文化的能力,深刻認識自身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價值,提高村民保護和傳承自身文化的意識,使其在享受特色村寨建設帶來的福利的同時,減少受到的外來文化沖擊和抵御文化“涵化”對本民族文化的破壞,自覺加入到特色村寨和鄉村振興建設中來。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對鄉村文化活動的宣傳,廣泛開展“最美家庭”“文明村寨”“衛生文明戶”等評選活動,保證評選過程的公平公正公開,通過新媒體、廣播、宣傳欄、小組會等方式擴大影響,使榜樣帶頭作用充分發揮,激勵更多村民參與評選,在全村形成向上向善的文明風尚。最后,提高村民主人翁意識,發揮村民在特色村寨建設中的主體能動性。使村民自覺踐行“村規民約”,重建“熟人社會”中村民的行動力,增強村寨內部的凝聚力,增強村寨抵御現代社會多元文化沖擊的能力,最終推動特色村寨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嵐.四川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貴州民族研究,2013(6):139-142.

[2] 李安輝.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政策探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34(4):42-45.

[3] 李忠斌,李軍,文曉國.固本擴邊: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的理論探討[J].民族研究,2016(1):27-37,124.

[4] 吳迪.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讓各族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生活:寧夏回族自治區民委主任丁衛東專訪[J].中國民族,2013(9):8-13.

[5]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N].人民日報,2018-09-27(001).

[6] 牟敏璐,王自隨.鄉村振興應注重處理好“四大關系”[J].甘肅農業,2019(2):56-58.

[7] 錢正武.習近平農民主體觀理路探析[J].長白學刊,2019(1):31-37.

[8] 譚元敏.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中的文化遺產保護問題研究:以“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石橋坪村為例[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4(1):56-60.

[9] 蓋依·彼得斯.美國的公共政策——承諾與執行[M].顧麗梅,等,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5.

[10] 李忠斌,鄭甘甜.論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中的文化保護與發展[J].廣西社會科學,2014(11):185-189.

[11] 馮驥才.傳統村落的困境與出路——兼談傳統村落是另一類文化遺產[J].民間文化論壇,2013(1):7-12.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
建筑節能新材料應用探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