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的研究

2019-12-18 03:17張若涵
新營銷 2019年14期
關鍵詞:外部環境合作伙伴一致性

□ 張若涵

(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農產品的環境,質量和安全,“綠色,安全,健康”是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理念,是所有消費者的共同期待。實施供應鏈管理是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農產品競爭力、擴大流通范圍、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手段。

一、農產品市場現狀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關系到消費領域、農業領域、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的全局性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關注[1]。由于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涉及到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和消費的諸多利益相關者,任何利益相關者都會影響食品的質量和安全。只有關注整個供應鏈的產品質量,才能從源頭上實現農產品安全的有效機制[2]。

如今,人們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像以前那樣用同樣的標準來衡量糧食[3]。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安全和有機食品的認知和信任,對有機農產品的市場需求水平有重要影響。

二、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體系構建

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是一個包含定性和定量因素的多目標評價,是為供應鏈合作伙伴提供綜合定量指標,基于各種因素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選擇最合適的供應鏈合作伙伴。層次分析法(AHP)不僅考慮了不確定性和主觀因素,還合理地運用了前人的經驗,洞察力和直覺,可以對影響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各種因素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理性判斷。

(一)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指標的確定

農產品供應鏈核心企業在選擇合作伙伴時需要關注概括為3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對合作伙伴本身的評價,包括質量、服務等;二是對供應鏈關系的評價,包括合作意愿、信息共享、信任等;三是對總體外部環境的評價,包括客戶需求、宏觀政策等[4]。

首先,合作伙伴的競爭力直接對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產生影響,對合作伙伴的競爭力評價是構建農產品供應鏈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5]。本研究選擇合作伙伴競爭力作為一級指標,該指標包括產品和服務質量、價格、履約能力、市場影響力、創新能力和企業規模6個二級指標。供應鏈關系作為一級指標,它包括4個二級指標:合作基礎、互補性、認同度、信息共享[6]。

面對多變的客戶需求和社會環境,核心企業、合作伙伴及整條供應鏈不僅要能彼此協調適應也要適應環境的發展和客戶的變化。因此,選擇外部環境作為一級指標,該指標包括客戶需求、自然資源、經濟形勢和政策因素4個二級指標[7]。

(二)構建判斷矩陣

構建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標準的判斷矩陣,并對各指標進行了權重分析。從指標層開始,由專家將各指標對其上層指標的影響進行評價,并對同一層次中的指標進行兩兩比較,用1~9標度法來表示各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其中:1表示兩個指標同等重要,3表示一個較另一個稍微重要,5表示一個指標明顯重要,7表示一個指標非常重要,9表示一個因素極端重要,2、4、6、8則表示相鄰尺度之間的折中值。兩個指標之間的反比較結果等于正比較的倒數。

通過對各指標間的比較,同屬于某一指標的所有下一層指標組成的判斷矩陣為R=(r1,r2,…,rn),其中n為某一指標包含的下一層指標的個數。根據專家組的評判結果建立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標準的判斷矩陣。RB為3個一級指標與合作伙伴選擇體系之間的判斷矩陣。RC1、RC2和RC3為二級指標與對應的一級指標間的判斷矩陣。構建判斷矩陣是構建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體系的關鍵環節,對各指標賦權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結論的可靠性。

(三)計算指標權并檢驗一致性

根據所建立的判斷矩陣運用公式(1)計算各指標的權重向量ωB和ωC其中:rij為第i個指標對第j個指標的權重;i=1,2,…,n;j=1,2,…,n。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根據成對比較因子的階數取不同的值,矩陣階數分別為1,2,…,10時,RI取值分別為0,0,0.58,0.90,1.12,1.24,1.32,1.41,1.45,1.49。

利用公式(2)、(3)和公式(4)及各階矩陣RI取值計算各矩陣的最大特征值、一致性指標和一致性比例進行檢驗,計算結果如表1。

(1)

(2)

CI=(λmax-n)/(n-1)

(3)

CR=CI/RI

(4)

表1 矩陣計算結果

CR≤0.1時,認為所構建的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并做進一步應用。從表2可以看出所構建的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指標體系的所有矩陣的CR結果通過一致性檢驗,符合要求。

(四)總權重與分析

進一步計算各指標的總權重得到表2。從表2可見,選擇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時,一級指標的重要程度依次為:合作伙伴的競爭力>雙方的合作關系>外部環境。

對表2中的14個二級指標進行分析,可以將所有二級指標按照總權重占比大小分成3類。第一類是總權重大于10%的指標,共有3個指標:質量、履約能力和互補性。第二類是總權重在5%~10%之間的次重要指標,共有4個指標,按總權重大小依次為客戶需求(7.15%)、信息共享(6.74%)、市場影響力(6.11%)和價格(5.28%)。第三類是總權重均在5%以下的7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合作伙伴的企業規模(4.37%),創新與研發能力(2.86%),合作雙方的認同度(4.43%),合作基礎(1.71%),外部環境中的自然資源(2.50%),經濟形勢(1.31%)和政策因素(1.25%)。相比較而言,這7個指標在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體系中所占總權重較低,重要程度一般。

表2 指標權重表

三、總結

考慮農產品自身的特點和農產品市場的特殊性,將農產品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標準分為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和核心企業的關系、外部環境3個層面并構建了包含14個二級指標的選擇體系。研究結果表明,農業企業在選擇合作伙伴過程中,合作伙伴的競爭力是最重要的因素,雙方的合作關系次之,外部環境再次。最重要的二級指標有合作伙伴競爭力中的質量、履約能力及合作雙方關系中的互補性;合作雙方的信息共享及外部環境中的客戶需求也比較重要。建立農業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標準體系,有助于科學選擇供應鏈合作伙伴,進而建立有效的供應鏈體系,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猜你喜歡
外部環境合作伙伴一致性
分不開的合作伙伴
關注減污降碳協同的一致性和整體性
注重教、學、評一致性 提高一輪復習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測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聚焦IBIS全球合作伙伴——Carstar及Mitchell公司
美印合作伙伴
CHIP全球合作伙伴
鄉愁情懷還是美夢難現:鄉村民宿經營風險感知研究
基于事件觸發的多智能體輸入飽和一致性控制
論民國時期檢察權行使的外部環境——以青島刁復墀貪污案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