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貸聯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探討

2019-12-18 01:34范曉霞
新營銷 2019年14期
關鍵詞:投貸股權商業銀行

□ 范曉霞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上海 201620)

一、“投貸聯動”機制的含義

“投貸聯動”概念的本質是商業銀行在金融服務上的創新,目的是解決中小企業在融資上面臨的困境,同時促進商業銀行自身體制的改革。這種模式把風險和收益都不相同的股權、債券、貸款結合在一起,根據中小企業在自身生命周期中不同階段的融資需求提供不同形式的資金支持,把商業銀行與企業的利益緊密結合。這種股權和債權的有機聯動為中小企業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既能充分滿足中小企業在初創階段強烈的融資需求,又可以顯著提高中小企業的股權投資的價值,同時中小企業高成長性能創造的未來收益也可以對沖銀行潛在的信貸風險損失,實現銀行機構與科創企業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動,達到“互利雙贏”。

二、“投貸聯動”模式的探索

(一)外部聯動模式

外部投貸聯動的模式就是指:商業銀行可以積極尋求與自身風險偏好、投貸政策相匹配的各類股權投資機構、資管公司等VC或PE機構合作,基于達成的共識,簽訂合約組成投貸聯盟。這種機制在運作時,首先商業銀行給予合作的VC一定的貸款額度,由VC或PE機構利用專業化的股權投資技術對有資金需求的中小企業進行評估,以權益形式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銀行則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為合作的風險投資機構提供財務和托管方面的服務,并在合作協議框架下通過提供一定比例的信貸投放,待企業盈利時收回信貸資金。

其中“跟貸”指與商業銀行合作的風投機構所投的企業出現資金需求時,商業銀行直接為其提供一定額度的貸款,降低銀行搜尋評估該公司投資價值信息的成本。這種模式可以很好地規避國家股權投資政策的限制,給合作的各方都帶來利益。

另一種“選擇權”模式是商業銀行先與要合作的風投機構簽訂選擇權合約,這種合約的功能與股轉債類似,就是約定當企業成熟并實現盈利時,商業銀行可以決定是否行使選擇權,將貸款轉換為股權投資,如果決定行使該權利,則由風投機構來代表銀行實現。同時,商業銀行為外部風投機構所篩選出的合格企業提供授信額度,當被投資企業成長起來并實現股權溢價時,商業銀行可以委托合作機構出售代持股份從中獲利。但是,這種模式也面臨著風險,因為商業銀行與風投機構畢竟是兩個獨立的法人,無論是在風險偏好,利益分配上總會存在分歧,雙方都會偏向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合作中會出現道德風險。

(二)內部聯動模式

1.持牌股權直接投資

由于國家政策的制約,目前運行該模式的只有國家開發銀行,其在獲取股權投資牌照許可之后,建立國開金融專門負責對企業直接進行投資的業務。國開行在進行投貸時主要采取的是夾層融資的形式:子公司國開金融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進行篩選、調研,找出符合條件的目標企業,與其達成夾層融資協議并進行直接股權投資,同時,合作企業也可獲得國開行的優先貸款權。后期,企業運營狀況成熟并實現股權溢價時,國開金融獲得企業的股息和分紅,同時將信貸資金收回。

2.設立境外子公司

為了規避境內相關法律的監管,商業銀行可以轉戰境外設立子公司,直接進行投資業務。目前,中國的工、農、中、建、交等商業銀行均已在香港設立子公司。這種模式順應了銀行業務轉型的大趨勢,同時也有效擺脫了境內分業監管的約束。但該模式也面臨著如何建立總行和子公司之間風險隔離以及如何應對股東利益平衡等問題。

三、完善“投貸聯動”機制的對策

(一)宏觀層面

1.適當放開股權投資限制

為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有效地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以及推動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應適當修訂《商業銀行法》等相關法規。在政策上放開商業銀行不應使用自有資金對中小企業開展股權投資業務的限制,或允許其設立專門負責中小企業股權投資的子公司,直接開展投貸聯動業務。此外,政府應在現有投貸聯動試點的指導下逐步推進,擴大試點的機構和地區。但是,政府部門也應該在宏觀上控制好放開股權投資的“度”,因為商業銀行最大的特征還是安全性和流動性,所以政府應該根據不同商業銀行自身的經營狀況、自有資本持有狀況來劃分其參與股權融資的準入標準和規模,維持公眾對銀行的信任度。

2.調整金融監管框架

“投貸聯動”是一種金融創新的綜合性服務產品,涉及到金融領域的各個行業,而我國現有的分業監管體系把參與主體局限在監管部門批準的經營范圍內,這就意味著“投貸聯動”機制運行過程中的利益主體將受到不同部門的監管,容易引起監管部門的矛盾沖突和監管政策的不協調,造成交叉和混亂。

2018年兩會期間,銀監會和保監會的合并,是我國向混業監管邁出的極具意義的一步。也預示著將來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會向著綜合功能監管方向發展,達到及時預警和化解潛在的金融風險的目的。將機構監管調整為功能監管,明確監管過程的分工、職能和權限。深化各監管部門之間的協作程度,積極探索并構建綜合經營的監管模式,形成更適合我國金融領域的更有效的監管體系。

(二)微觀層面

1.完善“投”和“貸”的風險隔離機制

在“投貸聯動”機制中,資金主要投向風險較高、自有資產較少的中小企業,更具有投資銀行業務的特點,且這個機制涉及到兩個不同的利益主體,兩者的風險偏好,經營理念有著巨大差別,為防止信用風險、政策風險等交叉蔓延以及實現對風險的有效隔離和管控,投、貸雙方的業務應該被完全隔離。將負責“貸”的專營機構與負責投資決策的管理層、董事會相互獨立、人員不產生交叉,同時做到“資金隔離”和“業務隔離”,各自遵循自身的信貸審批制度和投資決策制度。上海銀監局創造性地提出組織架構體系、經營管理團隊、風險管理制度和技術手段、管理信息系統、激勵考核機制和客戶的信貸標準的專業化,盡量降低合作雙方產生道德風險的發生率,也避免開展“投貸聯動”過程中資金和人員的交叉風險。

2.完善激勵約束以及風險補償機制

商業銀行應根據不同企業的特點以及同一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制定差異化的激勵約束機制。傳統的信貸模式只注重單個項目、單筆貸款的風險和收益,而中小企業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具有極大的差異性,這就需要商業銀行建立比較專業的投貸聯動績效評價系統。在“投貸聯動”前對目標中小企業進行詳盡的考察,做好全方位的風險評估,從源頭控制風險;“投貸聯動”進行時,應實時了解企業的經營運轉和現金流狀況,及時發現并清除目標企業的法律、財務上潛在的風險,從而確保信貸資金的安全。同時,還應科學核定“投”“貸”雙方費用資源、人力成本等要素,使信貸風險轉移補償合理化,根據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的特點采取遞延式分期收款方式收回信貸成本,完善風險收益補償機制,此外還應避免股權投資對企業造成的隱形積壓。

猜你喜歡
投貸股權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天津市設立投貸聯動風險緩釋資金池鼓勵銀行開展外部投貸聯動業務
投貸聯動模式分析
投貸聯動模式分析
新形勢下私募股權投資發展趨勢及未來展望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什么是股權轉讓,股權轉讓有哪些注意事項
投貸聯動:銀行新的“風口”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