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與傳播研究

2019-12-18 08:08周中玉
農村.農業.農民 2019年24期
關鍵詞:民俗文化村落村民

周中玉

傳統村落民俗文化是伴隨著鄉村發展而來的,為村民長時間積累、傳承的風俗習慣。傳統村落中包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自然資源,對村落建設與文化傳承能夠產生重要影響。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傳統村落民俗文化打造,能夠彰顯民族文化的特色,激發民眾的文化自信,構建魅力鄉村。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傳承,需要從管理路徑、管理機制等方面全面開展,將各類要素予以融合,促進傳統村落的發展。

一、傳統村落民俗文化傳承內容的認知

(一)傳統村落的特征及風貌認知

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傳承,是遵循習近平總書記“記得住鄉愁”及“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指示發展而來[1]。堅持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傳承,能夠提升村民的民族自豪感,使村民加深對民俗文化的認識,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2]。

傳統村落多具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特點,村落類型主要包含民族村、漁業村、山村及水村等,根據其地理位置、周圍環境的差異,民俗文化與特征也會有所不同。積極學習了解村落特征、風貌等,能夠真正理解傳統村落的生產形式、文化特征及鄉村結構等。

(二)傳統村落的活動及內容認知

傳統村落民俗文化活動的類型,會受到文化傳承基礎、環境及特征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村落其建設特征具有較大差異[3]。隨著現代民俗文化的發展,在彰顯原生態民俗文化的同時,更多具有創新特點的民俗文化內容開始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增添了富含民俗文化、地域特色及健康向上的民俗事物,彰顯鄉土文化的創造力,也能夠提高人們的地域文化認同感,使傳統村落中鄰里鄉間的凝聚力增強,有助于推動文化的交流。

二、鄉村振興戰略下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傳播對策

鄉村振興戰略下,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傳播,需要堅持“創新性發展,創新性轉換”的原則,在實踐中不斷予以完善、改進,構建具有獨特魅力的傳統村落民俗文化。

(一)傳承理念的創新

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傳統村落民俗文化傳承,需要創新傳承的理念。通過“文化地理意識”,轉變傳統民俗文化中民間文化、民間文藝的固有傳播理念,將各類民俗文化與技藝相互融合,注重民俗文化的整體性發展,文化的有效交融。

傳統村落民俗文化傳承中,應尊重當地村民的意愿,尊重村民對本土文化的情感。民俗文化的傳播需要加強“自在邏輯意識”的傳播[4]。傳承“鄉土文化自覺意識”,能夠激發村民本土文化的自覺意識,使更多的村落居民參與到民俗文化傳承的過程中。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傳承,不能僅僅禁錮在本地區范圍內,還需要加強文化的延伸,將鄉土文化傳播到更多的地區,宣揚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魅力,以實現家鄉民俗文化的全面傳承。在充分調動村民民俗文化傳承積極性、主動性的同時,構建村民、村基層組織等全面管理的文化傳承結構,基于傳統村落民俗文化構建的現狀,制定近期、中期及遠期的發展規劃。本村籍貫的村民能夠更加積極地傳播本土文化、民俗風情,在外工作或者生活的人們也能夠更加思念故鄉。借鑒古代鄉約,比如“德業相勸”“禮俗相交”等經驗,在鄉規民約中賦予村落民俗文化傳承等內容。以豐富的習俗文化、規范的民俗制度,提升民俗文化建設的質量,且促進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持續傳承。

(二)傳承策略創新

鄉村振興戰略下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傳承,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不斷創新。比如鄉村需要加強孩童時期的民俗文化傳承內容的教育,從娃娃抓起,在中小學校等融入傳統民俗文化教育的內容。從通過試點戶、試點村及傳習基地等,培養傳統村落民俗文化傳承的“關鍵人”,使其掌握民俗文化的技術、文化的內涵等。通過品牌構建、空間展示等方法,以多樣化的路徑展示傳統民俗文化內容。在政府引導、基層促進、媒體宣傳及村民自發參與的形式下,實現傳統民俗文化的全面傳承。

在繼承傳統村落民俗文化期間,需要將常見的宣傳路徑與新型的傳播技術予以融合,比如高新科學、新媒體技術等??茖W技術、“互聯網+”技術及平面媒體技術等,能夠全面發揮民俗文化傳承的作用。國家需要積極打造民俗文化傳承的科學技術信號源、知識傳播的信號源等。比如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設中,播放《遠方的家》《舌尖上的中國》等文化節目。在“中國社區網”中,構建傳統村落民俗文化宣傳體系,將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加強宣傳。開展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的文化展覽活動、表演活動等。

地方政府在傳統村落民俗文化傳承的過程中,加強交通管理、教育管理及知識培訓管理等。特別需要關注不易于傳承、特色鮮明及瀕臨消失的民俗文化內容。在堅持原生態、創造的理念下,以居民生態傳承、學校文化傳播及科學技術記載等形式,拓展傳統村落民俗文化。村民也需要積極參與到各項培訓活動中,學習新媒體的應用途徑,特別是在端午節、清明節等,更需要積極參與各類活動,為民俗文化村的建設“添磚加瓦”。

(三)傳承制度的創新

完善的傳統民俗文化傳承制度構建,能夠保證各項民俗文化傳播的效果,構建民俗文化傳承的新常態。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傳統民俗村落文化傳承與村落的經濟發展、村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在全面傳承的方式下,能夠彰顯民俗文化特征,也能夠促進村落發展。

比如傳統村落可以構建民俗文化傳承的聯動制度、保障跟進制度及激勵制度等。細致表述傳統民俗文化傳播的方式、管理的制度等。以適當的激勵制度,對積極傳承民俗文化的人們給予鼓勵,對破壞傳統村落民俗文化、違反制度的人予以處罰,打造積極向上的民俗文化傳播環境。將傳統村落民俗文化活動與鄉村振興文化建設相互融合,提升民眾的民俗文化認同感。

三、結 語

傳統民俗文化村的建設,需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下,根據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積極傳播民俗文化。在制度創新、內容創新及模式創新等路徑下,彰顯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積極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將更多信息技術、新媒體技術等融入其中,在政府引導,基層聯動及居民積極配合的形式下,實現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猜你喜歡
民俗文化村落村民
科學種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地方民俗文化的傳承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熱貢地區民俗文化中的潔凈觀與實踐研究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油畫《村落》
“共享村落”:鄉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讓人魂牽夢繞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