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感性工學的高跟鞋側面曲線造型設計研究

2019-12-23 07:15翁琛隆陳虹
設計 2019年21期
關鍵詞:灰色關聯造型設計高跟鞋

翁琛隆 陳虹

摘要:高跟鞋造型的特點在其側面曲線能得到充分體現,是高跟鞋設計的關鍵。如何通過線條的變化反映出不同的感性特征并滿足穿鞋者的不同心理訴求是文章關注的問題。當前人們對高跟鞋審美與個性化需求的提高,即對其所能表達感性需求的提高,文章中通過構建語義差異法提出一種影響感性體現的高跟鞋造型設計的參數辨識方法,獲取高跟鞋設計元素的感性意象評價值,然后通過灰色關聯計算,依據灰色關聯度辨識出產品造型中的關鍵因素。獲得了高跟鞋產品的一些常見感性意向的影響因素重要性排序。根據文章構建的方法進行了高跟鞋改良設計實踐,符合預期的設計輸入。文章提供的方法對高跟鞋的情感意向設計及其個性化定制平臺的搭建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感性工學 語義差異法 灰色關聯 高跟鞋 造型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9)11-0016-04

一、感性工學理論

感性設計往往是先于理性設計被發現,驅使設計師在創作中將直覺、靈感呈現在作品中,設計的受眾則通過觀看或使用留下印象。感性工學最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日本的住宅設計問題中孕育而生,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不論是在偏功能化的住宅、汽車、家電產品、體育用品、勞保用品方面,還是偏藝術化的服裝、陶瓷、漆器、裝飾品等領域,日本的產業界已經全面導入感性工學技術和理念。

自工業產品設計中人機工程學作為重要理論組成部分和研究方向以來,以具體的數據作為參考能指導進行合理的產品設計,但更多是停留在操作性、可用性、安全性等硬件直觀的規范性指標。情感化需求很長一段時間往往依托設計師的個人偏好與經驗。人們逐漸意識到,在設計的某些無形的方面,如產品人性化設計的尺度把握上,數據指導同樣行之有效。正是受此啟發,感性工學應運而生,它是一種將消費者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情感訴求和認知作為研究內容,并用工學研究手段進行分析處理的研究方法,是將人的感性(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定量化,用理性的量化手段來解決感性的評價技術。如今滿足消費者最普遍需要而大量生產的方式已經逐漸消退,商品經濟時代正跨入體驗經濟時代和用戶經濟時代,換言之,表現消費者個性需求的“感性的時代”已經到來。在感性工學上的深入研究對于構建各種門類消費品的個性化定制平臺具有理論和方法的重要奠基作用。

二、高跟鞋產品特征

高跟鞋在鞋類產品乃至所有服飾產品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現代女性穿戴的高跟鞋自15世紀末16世紀初面世,迄今為止其地位猶如往昔,向人們傳達著美與時尚的信息。具有高跟特征的鞋最早出現在古埃及,在各個古代文明的很長一段歷史里作為一種便于踩踏軟土或踩馬鐙的功能性工具鞋。進入文藝復興時期,為避免腳上沾染泥濘,高跟鞋一度是歐洲貴族男性的用品,隨后在上流社會女性中開始風靡,以凸顯她們高挑兒曼妙的身姿,最終逐漸成為女性彰顯身份與裝扮自我的重要服飾組成。如今普遍意義上的高跟鞋(排除功能性的增高鞋)已退出男鞋領域,無論在生活實際還是文化語境下都與女性及女性美高度聯系。用戶經濟時代,充分顯露穿著者的個性和愛好,是當代服飾設計的重要理念之一。所謂“女為悅己者容”,高跟鞋以纖巧細膩的造型吸引著審美者的目光,受到作為穿戴者的現代社會女性專寵。不僅是服飾設計師或藝術家,文學家、文化學者、社會學者都從各個方面的研究證實與強化高跟鞋與女性特質的關聯,最終令其成為代表女性的廣義文化符號。在此已經可以總結出高跟鞋的一些特征意向,列舉出關于高跟鞋的感性詞匯如:女性、優雅、時尚等。

對于愛美的女性來說,擁有一雙真正舒適又美觀的高跟鞋是再好不過了。外在有形的高跟鞋在無形中幫助穿戴的女性流露內在氣質,不同的顏色、用料材質、裝飾搭配、造型曲線都能賦予鞋子不同的感性意向,本文的研究針對高跟鞋的整體造型設計層面。高跟鞋上最核心的有形視覺特征便是側面的曲線,讓人聯想到女性優美的身形。不同款型的高跟鞋側面曲線走勢的變化能明顯帶給人不一樣的感受,時而陰柔,時而奔放,時而高貴。時而靈動。相較于側面,高跟鞋的其他正視角度的輪廓曲線通常出于足部人機工學的考量,線條走勢變化較少,截面造型趨于同質化。因此,研究高跟鞋的側面曲線是把握高跟鞋整體造型的關鍵。

目前高跟鞋從造型角度可分為P8種基本款型。即輕軟舞鞋(pump):最基本款的優雅女士高跟鞋;錐形跟(cone):像圓筒冰淇淋筒一樣的粗跟高跟鞋;露趾鞋(peep toe):鞋尖切掉,露出大腳趾的高跟鞋;前空涼鞋(open toe):鞋尖切掉,露出全部腳趾的高跟鞋;細跟鞋(stlletto):帶有至少5厘米以上高細鞋跟的高跟鞋;露跟鞋(soing back):鞋后幫呈帶狀的露后跟高跟鞋;低跟鞋(kitten):鞋跟短而細,通常為3.5到4.75厘米高帶有些弧度的低跟鞋;粗跟鞋(chunky):后跟粗而呈矩形的高跟鞋;馬蹄跟(spool):后跟兩頭粗中間細的高跟鞋;水臺鞋(platform):帶有厚前掌水臺,跟高至少10厘米以上的高跟鞋;綁帶鞋(mary jane):低跟、圓面、至少有一個搭扣綁帶式的高跟鞋;丁字鞋(t-strap):腳面處有丁字綁帶的高跟鞋;中空鞋(d′borsay):鞋面和鞋兩側切掉,露出腳部曲線和腳趾的高跟鞋;楔跟鞋(wedge):包裹住整個腳部和高跟弧度的高跟鞋;細跟鞋(scarpin):鞋跟極細的經典輕便款高跟鞋;踝扣鞋(ankle strap):有一條環繞腳踝的綁帶的高跟鞋;紅寶石便鞋(ruby slipper):文學作品綠野仙蹤里桃樂西穿的紅色小皮鞋,以及灰姑娘的水晶鞋也是類似款式,造型上曲線轉折較平滑;蟹螯鞋(10bster claw):AlexanderMcQueen在2010春夏鞋款中所創,形狀如蟹螯的超高跟鞋。以上基本款型如圖1所示。

三、研究過程與結果

(一)制定語義差異量表

采用語義差異法對高跟鞋進行感性工學研究。從報紙雜志以及網絡等媒介上搜索相關廣告營銷文、用戶評測文以及產品介紹說明,從中收集能夠描繪對高跟鞋類產品感受的代表性詞匯近200個,如時尚、優雅、秀美、前衛、酷炫、幽默、個性等。進一步分析、將收集到的詞匯中意義相近的詞匯合并歸一,如將簡潔、簡單、簡約合并為簡約,將復雜、繁雜、紛繁合并為紛繁,將優美、高雅、秀美合并為優雅等。

進一步分析,挑選出最具代表陸的詞匯,并找出或補充其反義詞進行配對。整理產生的感性詞對如下:“生活”對應“專業”、“含蓄”對應“奔放”、“可愛”對應“清高”、“傳統”對應“前衛”等。經過廣泛收集篩選、因子分析、聚類分析,最終挑選了20對共40個感性詞。再進行問卷調查,最終確定了10對共20個感性詞,受認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時尚-經典”、“優雅-狂野”、“奢華-質樸”、“休閑-正式”、“流線-幾何”、“含蓄-奔放”、“穩重-輕巧”、“大眾-個性”、“傳統-前衛”、“簡約-紛繁”。

運用語義差異法(SDM),結合李克特五點量表建立數軸,如圖2。數軸兩端分別是兩個意義相反的詞語,數值越小,越接近左側的詞語,反之則越接近右側的詞語。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被試對象對高跟鞋樣本進行打分,打分吋憑借被試對象的第一感覺。

(二)收集樣本圖片

根據前一章對高跟鞋款型的研究,除部分造型與結構極其特殊的種類(低跟鞋、綁帶鞋鞋跟過于短;楔跟鞋鞋跟結構特殊;蟹螯鞋曲線走勢特殊),目前市場常見的大多數高跟鞋的造型都屬于其他幾種基本款型特征的組合搭配,因此選擇這一大類高跟鞋為研究對象。以這十幾種款型的中英文名稱并加以“側面”、“側視圖”等字樣在搜索引擎進行搜索,并注意規避復雜的高跟涼鞋與高跟靴(結構差異較大且不規律),搜集了第一輪70余張高跟鞋側面照片。第二輪為排除非造型因素的干擾,根據第一輪收集后歸納整理的照片,搜集造型近似的高跟鞋黑色剪影,或對原有照片進行描摹處理,并將所有鞋子的方向調整一致(鞋尖朝左),得到約50張平面圖象,再根據相似度篩選出差異特征明顯的20張作為樣本,如圖3。

(三)確定感性元素

經過前兩個步驟,每一個樣本高跟鞋透露的產品語義都能用感性的語匯進行描述,這一步要從高跟鞋的造型構成分析這些鞋給人產生這樣的感覺的原因。高跟鞋側面曲線的轉折走勢與制造生產過程中鞋的各部分基礎部件有關,依據這幾個部分給輪廓曲線分段作為感性元素符合實際,并且包括前一章不同款型的幾個區分特征。通過草圖描摹初步制定了10個感性元素指標,經過對照研究樣本分析,最終考慮合并“②鞋掌”與“③鞋底”兩段線條,便于所有款型對比分析(這兩段曲線在多個款型中是連續的);考慮到裝飾部分的整體陸,不再將“⑦鞋面裝飾”與“⑧鞋口裝飾/綁帶結構”強分彼此,并由于裝飾的復雜性暫時不考慮“⑨尖點個數”;研究對象剔除了短跟鞋,所以略去反映鞋跟相對高度的“⑩高度與長度的比值”。具體的感性元素如圖4示意草圖,分為:A鞋面/前幫、B鞋掌/水臺與鞋底、C鞋跟、D后幫、E鞋口/鞋邊、F裝飾。

(四)灰色關聯分析

關聯度的學術化釋義,是指系統之間的因素隨對象不同而變化的關聯性大小量度。在系統發展過程中,若兩個因素變化的趨勢具有一致性,則表明二者之間有較高的關聯度?;疑P聯分析方法是灰色系統理論中,根據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似或相異程度即“灰色關聯度”,來衡量因素間關聯程度的一種方法。

本次研究利用灰色關聯模型計算各感性元素指標A~F與感性意象的灰色關聯度。根據3.1節語義差異量表中的10組詞對20個詞,選擇了右側的10個代表性意象詞,分別為經典、狂野、質樸、正式、幾何、奔放、輕巧、個性、前衛、紛繁。以感性意象“經典”為例,計算各指標的關聯度步驟如下所示:

1.確定參考數列和比較數列

本文設定感性意象值為參數數列,由A鞋面、B鞋掌與鞋底、C鞋跟、D后幫、E鞋口、F裝飾構成比較數列。通過對問卷結果整理,得到數據如表1所示。

2.指標的正規化處理

采用平均值法對原始數據做正規化處理。

3.計算灰色關聯系數

根據公式(3)通過對灰色關聯系數計算平均值,可以得到各個指標的灰色關聯度,如表4。

得到結果如表4。

由此可見,元素A鞋面、C鞋跟對感性意象“經典”的影響較大;D后幫、F裝飾的影響居中;B鞋掌與鞋底、E鞋口的影響較小。同理,可以計算感性元素對剩余其他感性意象的灰色關聯度,對所有結果整理得到如表5。

四、應用感性工學方法的高跟鞋設計應用

根據上一章的分析結果,得到此次20個樣本的感性評價以及影響感性意向的感性元素排序?,F假定一個設計改良命題:設計一款偏重“經典”而稍帶有“奔放”感性意向的高跟鞋,則選擇“經典”意向得分最高的樣本10作為基礎版型,“奔放”意向得分最高的樣本18和樣本20作為改進方向。由于影響“經典”意向較大的依次是A鞋面、C鞋跟、D后幫,影響“奔放”意向的則依次是D后幫、C鞋跟、A鞋面,故選擇偏重對D后幫與C鞋跟進行修改。樣本18的后幫元素對“奔放”的影響為樣本中第二高,樣本20的后幫元素則較中庸,其“奔放”的感性主要由鞋跟(第一高)體現,因此另外補充后幫“奔放”感性最高的樣本16作為改進參考。

選取的參考樣本如圖5.改良后的設計草圖如圖6。從側面曲線草圖輪廓上可以看到保留了基礎版型樣本10鞋面的“寬大圓頭”特征。新的后幫采取開放裸露設計,鞋跟也更細長高挑兒,同時為了更符合這兩者的修改,參考樣本16、18.對鞋面曲線也進行了新的修改,使整體鞋身更修長,鞋口裝飾線條走勢更自然合理。由此也印證了合理的高跟鞋設計中,側面曲線段間存在互相影響制約的條件因素(角度、長度比例等),本次研究中尚未將這些因素具體量化并納入感性因子。

進一步將設計草圖在P5中進行繪制渲染,使視覺效果更真實飽滿以提高評估的準確性。色彩上采用了高跟鞋設計中經典的紅色,并在局部采用常見的碎鉆裝飾,如圖7。修改后的設計經過又一輪問卷評估,其“經典”意向得到一定保留同時“奔放”意向顯著提升,符合設計輸入和預期。

結語

在設計過程中,復雜的產品形態往往被分解成諸多設計元素,而如何辨識出當中最重要或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元素、合理配置設計資源,對新產品開發具有重大意義。本文以高跟鞋側面曲線為實例,通過灰關聯計算,依據灰色關聯度排序來確定產品意象造型設計中的關鍵元素,為將來可能的基于感性意象的高跟鞋類產品設計系統數據庫及個性化定制平臺構建了理論基礎并進行了研究初探。本次研究的局限在于規避了特殊款型與裝飾(綁帶結構)的復雜性,而在實際的市場中,裝飾是極為豐富多變并對感性意向產生影響的;并且對不同的感性元素區分停留在視覺差異層面,對感性元素間可以量化的比例、角度等重要特征尚未進行歸納,對一些制約造型美丑的關鍵參數和特征沒有明確定義。研究充分從“感性”出發,而“工學”的理性分析方面存在不足。在后續的研究中,可以裝飾造型多變的高跟涼鞋作為樣本,歸納、細分裝飾部分的感性元素,進一步展開研究分析。通過對細分感性元素的研究,對鞋類產品美感模糊智能識別技術以及鞋類智能化設計系統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灰色關聯造型設計高跟鞋
那年春節的高跟鞋
IN THE RAIN
車載空氣凈化器造型設計
高跟鞋
某高層住宅建筑設計構思及相關要素分析
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外匯儲備影響因素的灰色關聯分析
電子商務對上海低碳城市建設的影響
基于灰色關聯模型的風雹災害經濟損失影響因素研究
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鈞瓷造型設計的創新研究
高跟鞋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