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年,企業納稅用了多少小時

2019-12-26 07:34云賀
財經國家周刊 2019年26期
關鍵詞:納稅稅收報告

云賀

納稅是衡量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今年11月底,世界銀行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了最新一期《世界年度納稅報告》,主要通過“納稅次數”“納稅時間”“總稅收和繳費率”和“報稅后流程指數”四項評估指標,衡量了2018年全球190個經濟體的中型民營企業稅收營商環境。

這是世界銀行和普華永道連續第十四年推出這一系列報告。報告發現,新技術對全球納稅體系流程的優化起到了關鍵作用,全球平均納稅時間和次數均有所降低。而如何制定針對數字經濟的納稅標準和方法,將成為未來全球稅收制度變革的關鍵議題之一。

納稅更省時

受技術變革的影響,民營企業的繳稅流程有所簡化,時間成本隨之下降,全球納稅環境總體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民營企業的年均繳稅次數為23.1次,比2017年減少了0.7次;平均納稅時間為234個小時,比2017年減少了2個小時。

從2012年到2018年這一時間段的變化來看,在190個經濟體中,民營企業樣本的平均繳稅次數減少了16%,年納稅時間則減少了10%。報告認為,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電子稅收系統的快速普及和應用。

報告以增值稅為例,闡述了稅務系統應用電子技術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增值稅申報表可以采用軟件填寫,但會計財務軟件與報稅流程之間,并沒有產生電子化的關聯。

138 最新一期《世界年度納稅報告》顯示,中國“納稅時間”從上一年度的142小時縮短為138小時。

在第二階段,在線繳稅系統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減輕了一部分納稅人的時間成本負擔。然而,在現實情況中,整個稅收系統的復雜程度及在線系統的具體使用辦法,都可能會影響到最終的納稅效率。當前,科特迪瓦、吉爾吉斯斯坦和印度尼西亞的增值稅電子化進程,就正處于這一階段。

在第三階段,繳稅系統邁向“即時化”,數字化解決方案讓納稅人與稅收機構之間產生了更加緊密的聯系。由此帶來的益處是:納稅人的相關數據變化可被實時監控,從而能夠預防與預警欺詐、逃稅等違法行為。

目前,西班牙名為“SII”的實時發票系統,意大利由政府負責運營的SDI電子發票平臺,以及匈牙利的KOBAK電子發票信息系統,都可以算作這一階段的電子化稅收措施。

而到了第四階段,更多前沿技術將會有效應用于整個稅收系統。眼下,比較典型的案例主要圍繞區塊鏈技術展開。

例如,英國皇家稅務和海關總署(HMRC)將區塊鏈技術視為一項可以提高稅務管理效率的全新技術,并開展了基于區塊鏈的海關分布式賬本項目的試驗工作;歐盟稅務與海關聯盟總司也在著手啟動區塊鏈技術在成員國的應用,以此推動其實現“數字化單一市場”的愿景。

評價體系仍需改進

中國稅收營商環境正在持續改善。就中國的指標得分來看,報告顯示,中國“納稅時間”從上一年度的142小時縮短為138小時;“總稅收和繳費率”由64.0%降低為59.2%,說明企業稅負有了明顯減輕;“納稅次數”和“報稅后流程指數”繼續保持穩定,分別為7次和50分。

中國的納稅指標總體在金磚五國中位列前三。報告認為,這些成果的取得與中國從2018年開始進行的一系列稅收政策改革密不可分。特別是中國在優化升級電子納稅申報和繳款系統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清晰的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對其他國家都有積極啟示。

中國在優化升級電子納稅申報和繳款系統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清晰的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對其他國家都有積極啟示。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不少業界專家指出,《世界年度納稅報告》在指標選取和評價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評分并不能完全客觀地反映各國家與地區的納稅環境。

比如,報告為能夠橫向對比各經濟體的納稅情況,假設了一家現實中并不存在的中型民營企業,并以此作為唯一樣本。但實際上,各經濟體在社會背景、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水平、營商環境等諸多方面都大相徑庭,采用同一家樣本企業進行評價,難免有失偏頗。

更何況,樣本公司只能代表某一特定類型的企業,但稅收政策標準往往會根據企業主營業務或特質而有所區分。

以中國為例,近年來中國減稅降費的部分舉措并不適用于樣本公司,包括鼓勵研發的優惠政策、個人所得稅改革等,而這些都會影響到一個經濟體的最終評分。

此外,某些稅收改革舉措的效果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滯后,這也會影響評價體系對各經濟體稅收環境的判斷。

數字經濟如何納稅引爭議

報告認為,從全球范圍來看,如何針對數字經濟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已經成為一個關鍵議題。

新技術的確給稅收政策帶來諸多棘手的問題。例如,如何針對那些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并無實體經營主體的跨國互聯網巨頭征稅;如何為用戶自發制作發布的數據或信息內容制定一個合理的市場價格,并使之被納入國家的稅收系統;在自動化替代了人力勞動的領域,稅收系統如何彌補與個人勞動相關的這部分所得稅收入,等等。

今年10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曾就“如何制定對數字經濟征稅的統一方法”這一提案,向民眾公開征詢意見。

實際上,一些歐盟國家早已將稅收目標對準了數字經濟。今年7月,法國參議院批準了一項向跨國互聯網企業征收3%數字服務稅的法規。

2019年1月,西班牙政府內閣會議通過了數字服務稅計劃,著手對全球年收入超過7.5億歐元(約8.68億美元)和在西班牙年收入超過300萬歐元(約340萬美元)的公司征收3%的新稅。

此外,意大利、英國、奧地利等歐洲國家也表達過準備征收數字服務稅的意愿。

不過,針對數字經濟征稅也引發了一些質疑。比如,在國際規則尚未建立時就針對部分跨國企業征稅,是否涉及稅收歧視?

對此,跨國互聯網巨頭也并非沒有應對之策。亞馬遜法國分公司就計劃把數字稅轉嫁給使用其銷售平臺的法國企業。這樣一來,數字服務稅究竟由誰承擔又引發了新一輪討論。

總之,傳統的稅收監管和治理模式,正面臨著數字經濟模式帶來的嚴峻挑戰。各經濟體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在地區乃至國際層面協調各方利益。

猜你喜歡
納稅稅收報告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項目建設與納稅籌劃
報告
稅收(二)
稅收(四)
稅收(三)
報告
報告
上半年個稅同比增長150.56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