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數學思維障礙成因分析與應對措施的研究

2023-07-28 06:53徐其城營迎
數學教學通訊·高中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認知應對措施解題

徐其城 營迎

[摘? 要] 學生出現思維障礙的原因,從教師層面來分析,主要是教學方式不當,忽視教學規律與完全依賴教材等;從學生層面來看,主要受思維定式、離散思維與惰性思維的影響. 對此,文章提出如下措施:結合認知特點,培養學習興趣;立足過程教育,形成深刻理解;暴露思維缺陷,消除思維定式;訓練求異思維,形成創造思維.

[關鍵詞] 思維受阻;應對措施;解題;認知

本杰明·布魯姆將數學思維劃分為“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價與創造”六個階段,其中前三個階段屬于低階思維,后三個階段屬于高階思維,高階思維是發生在高層次認識水平上的心智活動. 高中數學課堂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學生在課堂上能聽懂教師所講的內容,但課后無法靈活應用這些知識. 出現這種現象,在于學生的思維處于低階層次,沒有完全理解問題的本質,無法達到高階層次的狀態.

思維受阻成因分析

1. 教師層面

(1)教學方式不恰當

部分教師授課時,完全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忽略學生的成長環境與思維方式的不同,對所有學生采取相同的教學模式. 但個體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現實,統一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知識的寬度、深度產生不同的理解. 教師若忽略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味地按照自己預設的節奏授課,則會導致一些學生“聽天書”,致使學困生無法理解問題本質.

(2)忽視教學規律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而思維的發展需經歷“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價與創造”六個階段. 有些教師為了讓學生考出理想成績,在課堂上大講特講各類試題,而忽略了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減少了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交流與推理的過程,久而久之,學生難以自主分析并解決問題,嚴重地阻礙了學生創新意識與思維能力的發展.

(3)完全依賴教材

有些教師認為教材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唯一載體,課堂中應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授課,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求. 這樣缺乏因材施教,也無視學生實際認知水平,讓數學教學變得機械化、程序化. 長此以往,會嚴重消減學生的思維發展,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學生層面

(1)思維定式

有些學生盲目自信,他們認為自己的想法必然是正確的,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思維. 這種思維定式的現象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甚至使學生對客觀事實產生了歪曲認知. 這樣固定的思考習慣,缺乏聯想、類比、遷移等過程,導致學生的思維受阻.

(2)思維離散

有些學生做任何事情都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包括思維都會呈現出孤立、不連貫或間斷的情況. 這一類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常常想到這兒,又忘了那兒,無法將零散的知識串珠成鏈,更無法建立完整的認知體系. 真正面對問題時,就出現了無從下手的現象.

(3)思維惰性

愛迪生認為,天才的成功靠的是1%的天賦與99%的汗水. 確實,天才需要勤奮與努力才能得來,尤其是高中階段對數學概念、定理或綜合性問題的理解,學習者必須靜下心來潛心思考,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建構完整的認知結構. 但有些學生受思維惰性的影響,遇到問題時不想思考,只想直接獲取結論,這種心理是導致思維受阻的普遍因素.

應對措施

1. 結合認知特點,培養學習興趣

皮亞杰在認知發展論中提出,影響人類認知發展的重要因素是數理邏輯經驗,所有知識都起源于動作圖式與實際動作. 數學邏輯經驗的形成不僅能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發展,還能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由此可見,學生的數學認知發展遵循著一定的規律,也受數學邏輯經驗的影響.

長期以來,高中數學學科因本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導致不少學生覺得數學學習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難以提起探究興趣. 教師除了應用言語激勵、物質獎勵等方式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中,還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引發學生自主學習.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掌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外,還要嚴格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征,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 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一定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時刻保持活躍、興奮的狀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激發思維成長.

將以上各種解法放在一起進行類比分析,會發現方法1與實際操作有著一定的距離,學生難以從根本上吃透本質,思維活動層次也比較表淺;方法2、方法3屬于一類,都是從“列恒等式”的角度突破問題,實際操作與想法也存在一定的距離,思維活動具有從高位向底位的走向趨勢;方法4、方法5屬于同類,都是從特殊著手,顯然方法5比方法4的運算更加方便,思維也更加靈活;方法6從問題的表層信息出發,將隱含信息挖掘出來,學生理解得比較透徹,思維活動趨向于靈活與深刻.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以上幾種解法的最后一種(方法6)更加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學生在求異思維的訓練中,不僅能夠深化對此類題目的理解,對這一類題目的解答技巧還有新的認識. 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帶領學生多維度去研究題目,讓學生通過對各種解法的分析、類比,探尋出最優的解題路徑.

總之,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突破學生思維障礙的關鍵,也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 教師應從“教”與“學”雙方面剖析學生思維障礙的形成原因,在完善學生認知結構與思維能力上下功夫,從真正意義上破除學生的思維障礙,實現教學相長.

作者簡介:徐其城(1984—),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工作.

猜你喜歡
認知應對措施解題
用“同樣多”解題
設而不求巧解題
用“同樣多”解題
《紅樓夢》隱喻認知研究綜述
手機通訊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施工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