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官制變遷梳理分析

2020-01-07 14:01張一溪
理論與創新 2020年22期
關鍵詞:中國古代科舉制度

張一溪

【摘? 要】每個時期都需要人才來維護國家的穩定和社會的進步,我國古代的官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變遷,從夏、商、西周算起,我國的官制經歷了3000多年,而且許多的官制具有一脈相承性,古代的官制是政治的表現,了解當時的選官制度有利于我們了解當時的歷史和政治,有助于我們加深對每個時期官制的了解?;诖?,本文主要對中國古代的官制的變遷進行梳理,從而為解讀我國的古代官員的多重性做出必要的鋪墊,同時也為眾多的研究者提供經驗和借鑒。

【關鍵詞】中國古代;官制變遷;科舉制度

1.西周時期的官制

夏、商時期以及西周前中期的官制主要是奴隸制,在西周中后期隨著井田制的崩潰而進入了一個漫長的洗牌階段。而奴隸制社會下形成的官僚體系也隨之開始破碎,并由此形成新的體系。作為新興“實力派”的士族階層最終取代了腐朽的奴隸主,并最終將其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在這個過程中,士族階層解放了奴隸階層,使得所有的平民都具有了合法的政治身份,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得到解放的平民階層從法理上具備了上升空間與上升通道,這就大大激發了底層民眾奮斗創造社會財富的熱情與動力。

當平王東遷,周天子大權旁落之后,新一輪的社會洗牌進入到了高潮階段。整個東周時期,社會結構一直在不斷變化中度過,而草根出身的官吏,能臣們比比皆是。此舉打破了先前數千年門第、出身而授官的傳統,真正是“能者居于廟堂,達者兼愛天下”的“盛世”。但是,單純不問出身而選拔人才的方案在一個不是大一統的環境中,帶來的不是社會的全面發展與進步,而是能者依附大國一展抱負,長此以往的結局是強則越強,弱則越弱。最終的結局無需多言,大秦橫掃天下,結束數百年的動蕩與混亂。中國也從公元前221年開始正式進入大一統時代。

2.秦朝時期的官制

秦對中國歷史的意義毋庸置疑,雖然是短命朝代,但是影響澤披萬世。應當說,自商鞅變法開始,秦就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選官制度。即“仕進之途,唯辟田與勝敵而已”,秦統一后的官吏,也多出于軍功。到了漢代,朝廷為了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了一整套選舉統治人才的選官制度。這套制度包括察舉、皇帝征召、公府與州郡辟除、大臣舉薦、考試、任子、納資及其他多種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還可以交互使用。

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是察舉制。察舉也就是選舉,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這種制度秦漢以前就有,不過限于下級官吏而已。到秦朝,已經比較廣泛地實行了由下而上的推舉制度,如韓信“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史記·范雎列傳》所載:“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边@里的任,當作保舉講。許多記載都說明秦比較普遍地實行了推舉人才的制度。漢高帝劉邦稱帝不久,就感到選拔統治人才的必要,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下詔求賢,對象是具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并要求登記品行、儀表和年齡?;莸?、高后時,都曾詔舉“孝弟力田”,使其為民表率。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分別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漢初著名的政論家晁錯即是通過文帝十五年這次詔舉入朝為官的。到漢武帝時代,漢代察舉遂成為一種比較完備的選官制度。

3.漢代時期的察舉制

漢代以察舉為主,其標準大致不出四條,史稱“四科取士”,《后漢書·百官志》注引應劭《漢官儀》說: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按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作為重要的選官制度,察舉延續兩漢百余年,到了東漢末年,已為門閥士族所操縱和利用,他們左右了當時的鄉閭輿論,使察舉滋生了種種腐敗的現象,與要求參與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識分子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在如何選官的問題上斗爭激烈。魏文帝曹丕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于黃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

4.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官制

九品中正制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之科舉,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實際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或者說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在西晉“五胡亂華”之后,因北方士族南遷,因此將這項制度帶到了南方,而又因為北方入侵的蠻族普遍沒有自己的文化系統,因此九品中正制就成為了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至東晉時期已經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格局,最終導致“九品中正制”成為了維護和鞏固門閥統治的重要工具。九品中正制作為我國古代三大選官制度之一,縱使后人看來有太多可以批評的方面。但是對當時社會的發展應該說還是起到了一定積極意義的。一方面世家很好地保存了歷史文獻與資料,保證了中華文化得以存續發展,另一方面也運用文化對少數民族進行民族融合,為華夏民族的真正形成做出了積極貢獻。

北朝到北周時期,楊堅橫空出世,奪權建立隋朝,派兵進攻南方統一全國。結束了自東漢末年開始的分裂局面,華夏正朔得以延續,被草原民族稱為“圣人可汗”。從內政方面談起楊堅,就要大書特書延續一千三百余年的科舉制度,此舉真正奠定了我國封建君主專制時代的選官制度,并深刻影響后世。

5.隋唐時期及之后的官制

自隋而起的科舉制度在唐朝時得到大發展。李世民,武則天,李隆基是其中的核心人物。隋到唐,既是皇權大發展的時期,又是世家門閥衰落的時代。太宗時期將科舉設為“??啤?,武則天設立武舉,文武皆備使得唐朝得到了充足的人才儲備。而從之后的歷史發展來看,科舉制,確實是一項領先世界的制度。宋代的文官集團,也正是因為科舉制度而形成,根據史料數據終唐三百年(實二百九十年),共舉行過二百六十八次科舉考試,總錄取人數7448人,平均每一榜錄取進士只有28人,這與史書記載每榜參考人數過千相比可是說是非常低的錄取率,堪比前幾年大熱的“萬里挑一”的公務員考試。而反觀北宋,在宋太祖到宋仁宗這短短104年之內,就舉行了48次科舉考試,穩定到平均每兩年舉行一次,時間相對穩定,而且在這一百年的進士錄取人數就已經超過了全唐三百年錄取的進士總人數。而這樣的結果,就是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后備官員儲備,同時也造就了歷史博弈中與皇權抗爭并且存活到皇權消失之后還依然堅挺的另一支政治力量:文官群體。

到明清時期,科舉制度已經成為平民進入士人階層的唯一法門。明太祖朱元璋在宋代科舉制度的基礎上進行的八股文改革以及后來的廢除丞相制度。最終形成了中國古代的文官制度的完全體版本。此時的文官制度,才真正體現了張先生著作中的那句“亦主亦奴”。因為,明清時期的科舉,只要通過鄉試成為“舉人”的,就完成了從民到官的身份轉變。因為舉人即使不再參加科舉,也可以授官。舉人的身份看似是“民”,實則是“官”。這就導致了身份的矛盾性,對上任何“官”都是“奴仆”,既是文化傳統又是現實要求;而對下則是“主子”,任何官員對于品級低于自己的官員都可“以主子的身份”自居,這樣的矛盾性最終形成了我國封建時代官僚制度變化的最終形態:“家天下”,除了君主本身都具有雙重性,“亦主亦奴”,一言道盡我國的官僚歷史。

參考文獻

[1]齊子通. 次赤縣與唐宋之際皇陵屬縣管理制度變遷[J]. 江西社會科學, 2020, 第40卷(3):148-156.

猜你喜歡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的起始與結束
修海林《中國古代音樂教育》學習札記
淺析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
質疑是打開智慧寶庫的金鑰匙
戰國諸子敘事與中國古代史傳文的成熟
中國古代文學桃花題材與意象研究
中國與希臘古代洪水神話比較探究
中國古代的律文解釋與近代的刑法法條解釋之比較
誰害了孔乙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