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研究與實踐

2020-01-08 21:39袁佐霄劉妮婭謝玉琴
科學咨詢 2020年41期
關鍵詞:貧困學生資助學院

袁佐霄 劉妮婭 謝玉琴

(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 重慶 402247)

一、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現狀分析

(一)高職院校貧困學生的普遍特點

在家庭方面,高職院校學生家庭貧富差距明顯。因貧窮考不上、讀不上本科的困難家庭學生很多都出現在高職院校,從步入學校大門的那一刻開始,就體會到了貧富懸殊,自卑感逐漸增強。以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為例,困難學生占全院學生的比例達30%左右。

在學習方面,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都是高考分數排名處于末尾的學生,且有一部分來自中職。在進入高職院校以后,一部分學生會覺得自己沒有考上本科是因為學習能力不行,也就失去了繼續升學的想法和學習目標,缺乏持續發展的動力。

在心理方面,貧困學生因成長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更容易有人際交往障礙,更容易出現焦慮、自卑等心理問題。

(二)資助育人工作重資助,輕育人

高職院校要嚴格按照政策執行資助工作,確保每名困難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原因輟學,因此,相關工作側重于資助,資助體系單一,動態性、發展性的資助交流缺乏或不足[2],造成部分貧困學生形成了“等靠要”思想,感恩意識淡薄,覺得自己獲得資助是理所應當的。

輔導員參與育人工作多于其他老師、貧困學生家長,導致資助工作脫離了“三全育人”,沒有很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要求,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忽視了“扶志”與“扶智”的重要性,育人效果不明顯。

二、新時代資助育人工作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立德樹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學生資助工作的根本任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高職院校應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積極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3]。學生資助工作關系到學校各項工作的良性運行,更關系到學生自身的發展。下文以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為例,展開對新時代背景下資助育人體系的探索。

(一)全面把握黨和國家的政策

為了促進教育公平,保證高校在校生順利完成學業,我國陸續出臺、修正了多個資助政策,資助工作經歷了普惠型資助政策階段、人民助學金與人民獎學金共存階段、獎學金與貸學金共存階段、多元混合資助政策體系階段和發展型資助階段等多個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精準扶貧和全面脫貧的戰略目標,在宏觀層面為全面脫貧指明了道路和努力方向,也對學生資助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2015年,《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簡介》提出,高校資助政策涵蓋“獎、助、貸、補、減、免、勤”及綠色通道、社會團體或個人設立獎學金等。從中央到地方、高校,較完善的保障機制逐漸建立。2017年,教育部印發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要求高校充分發揮資助的育人功能,在資助工作具體落實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完善資助育人體系,使育人成為資助工作的重要部分[4]。

天線H面輻射方向圖都為橢圓形,具有全向輻射特性,在高頻略微有點畸變。天線E面輻射方向圖都為“8”字形,在各個頻段表現較為一致??偟膩碚f,滿足UWB頻段的通信要求。

(二)健全學校資助工作體系

新時代資助育人工作長效機制的建立必須遵循公平公正性、精準性和發展性三大原則。首先,評審要做到量化測評指標和民主評議相結合。量化測評就是通過梳理貧困測評指標(如家庭年平均可支配收入、家庭人員就失業情況等),進行量化賦分,為認定工作提供數據支撐。民主評議是指以班級為單位,組建民主評議小組,全方位了解貧困學生家庭情況、日常消費情況,并對同一范圍資助申請者進行橫向比較,得出評定結果[5]。其次,資助育人工作應將動態調整與家庭走訪結合。高校每一學年都要對貧困學生數據庫進行重新認定,及時根據學生家庭情況的變化進行更新,對貧困學生資格進行動態調整。同時,老師應在寒暑假期間開展家訪工作,深入學生家庭,實地走訪,了解其家庭情況,修正認定結果。

高校應規范評審流程,促使評審工作公平公正。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成立了專門的資助管理中心,在每個系設1名資助專員,對規范資助工作的程序、促使評審過程公正公平起到監督、指導作用。

同時,學院各辦公室、孵化園積極為貧困學生提供提升、鍛煉的機會,讓貧困學生能通過勞動緩解經濟困難;還開展需要師生共同參與的校內、校外社會實踐活動,促進“三全育人”工作的落實,強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三)豐富資助工作的形式,落實資助育人的要求

在響應國家資助政策的基礎上,育人工作要多渠道增強資助效果,充分發揮榜樣引導、朋輩教育、感恩勵志的示范作用,廣泛宣傳資助的好政策,傳播資助的好聲音,助力國家“精準扶貧”工作向更高、更深方向推進。

1.著力打造助困幫扶“公運行”

學院切實落實資助政策,打造助學“公運行”活動,通過“獎、助、貸、補、減、免、勤”及綠色通道等多個渠道,保證貧困學子順利入校,圓滿完成學業。首先,學院打造了特色“綠色通道”,解決學生入學困難。在新生入學時,學院向特困新生提供“助學禮包”,還實行學費減免、緩交學費等“綠色通道”政策,解除特困新生家庭的后顧之憂,讓特困新生安心入學。其次,學院實行“院校(即學院與送生中學)聯動”機制,聯動大量送生中學,開展“資助政策宣講行”活動,確保更多貧困學生知曉國家資助政策;最后,學院積極踐行國企的社會責任,發揚國企風范,針對定點貧困區縣高分優秀學生、家庭特困學生等開展專程遞送錄取通知書的“資助慰問行”活動。

2.精準資助貧困學生“筑夢金”

資助育人工作既要滿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物質生活,更要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達到育人的目的。為向國家認定的重慶國家級深度貧困區縣及重點貧困人群提供精準資助,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特設立“筑夢金”。

一是在豐都縣三建鄉、彭水縣三義鄉等深度貧困鄉鎮按照貧困學生每年的分布情況核定指標,給予經濟補助3 000元/生;

二是根據每年定點貧困區縣實際數據核定指標,給予經濟補助2 000元/生;

三是對屬于重慶籍建檔立卡家庭、城鄉低保家庭、城鄉特困救助供養家庭、殘疾或孤兒等重點人群的貧困學生給予經濟幫扶1 000元/生。

3.傳播大愛,樹立“勵志、勵學、力行”成長榜樣

為培養貧困學生的感恩意識,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成立了貧困學子資助宣講團,開展了“國企助力中國夢,尋找最美勵志公運學子”“愛心筑夢”等幫扶活動:

一是甄選貧困勵志學子從學業困難到學有所獲,從最初上崗的無措到自強自立的艱難成長、成才過程,通過多渠道宣講、報道,向社會傳播立目標、勤學習、重實踐的大愛精神;

二是學院推動家校思想聯動,通過輔導員談心談話追蹤,老師代表隨訪,向家長反饋學生入校表現情況,與家長共同交流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等方式,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三是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原則開展資助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學院成立了疫情防控資助小組,成立貧困學生抗疫補助金,減輕貧困學生的生活及心理壓力;在精神幫扶上,學院加大了抗疫幫扶的深度報道,從愛心典型事跡、抗疫學生志愿服務等多個角度開展宣傳工作,增強貧困學生的抗疫斗志。

(四)資助育人工作成效

據統計,2010年成立至今,學院共招錄貧困學生6 500余人,其中有2 386名貧困學生通過新生“助學禮包”、減免或緩交學費等“綠色通道”入校學習;開展了五屆“國企助力中國夢”幫扶濟困資助活動,沒有1名學生因貧輟學。在育人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學院還采取分類指導、訂單培養等方式,拓寬了貧困學生的就業渠道,近年先后幫助1 750名貧困畢業生順利就業。他們大多數入職國有企業和相關區縣企事業單位,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

三、結束語

資助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舉措。資助育人任重而道遠。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將用心、用情、用勁,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服務育人型資助工作體系,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成長、成才做出應有的努力,讓每一名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猜你喜歡
貧困學生資助學院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陜西全省教師結對幫扶貧困學生
海盜學院(12)
海盜學院(7)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西行學院
遭車禍仍信守資助承諾
籌資百萬救助貧困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