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注力管理:論專注力的培養和提升

2020-01-08 21:39
科學咨詢 2020年41期
關鍵詞:野馬工具目標

吳 任

(南方科技大學 廣東深圳 518055)

一、專注力是什么

專注力是一種源自內心深處的定力?!洞笾嵌日摗肪矶疲骸岸恍牟粊y。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如水波蕩不得見面,如風中燈不得好照?!盵1]這是說,亂心好比波蕩的水面,照不清臉龐,好比風中飄搖的燈光,照不清道路,說明散亂的心會讓我們看不清萬事萬物的本質和人生的真相。而專注力則相反。它就像聚光燈一樣,將我們的內心活動集中在一個點上,是一種讓我們離真相和真理最近的心理狀態。

二、專注力的意義和作用

哲學家尼采說:“具有專注力的人可免于一切窘困?!弊骷业つ釥枴じ隊柭凇秾Wⅰ芬粫姓f:“一個專注的人,往往能夠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盵2]作家村上春樹說:“沒有專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睜著眼卻什么也看不見?!睙o論是思想家,還是文學家,或者藝術家,專注力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通用的能力。專注力強的人,完成同樣一件事花費的時間比別人更少,但成效更高。

(一)野馬死于狂躁

有一個現象叫野馬效應。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馬的腿上,以吸血為生。不少野馬被活活折磨死,而吸血蝙蝠卻能很從容地吸飽再離開。動物學家發現,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極少,對野馬來說,只是一種非常輕微的干擾,遠不足以使野馬死去,但這難以解釋數量眾多的野馬的死亡。經過深入研究,最后,動物學家們發現,野馬對吸血蝙蝠的吸附一開始的反應是甩尾巴、打轉,但就是拿蝙蝠沒辦法。在這個過程中,野馬的情緒逐步失控,開始焦躁、暴怒,并狂奔不止,最終死于自己的狂躁和體力不支。

這個效應在人類身上也存在。它說明內心定力不足和注意力被逐步干擾的嚴重后果。

(二)錢學森在困境中奮發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遠在美國的錢學森迫切想要回國,報效祖國。錢學森的歸國請求遭到美國政府的拒絕。為了阻止錢學森歸國,美國政府對他實施了軟禁。恰恰在他被軟禁的日子里,一些非常重要的對科學創造有重要價值的設想開始在他的頭腦里浮現出來。他以這些設想為基礎,創立了一門新學科——工程控制論。在被軟禁的環境下,錢學森反而專注思考、潛心研究自己科學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最后竟然取得了連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成就。他后來回憶說,他自己都沒想到自己的研究能成為一門學科。他的成就是那時候摒除政治環境的影響、專心致志鉆研問題的結果。

司馬遷《報任安書》云:“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边@些人當然都是不為困境所累之人。他們懂得堅定心志、毫不動搖,才不至于在困境中虛度光陰。

(三)華為堅持只做一件事

2016年,新華社記者問任正非華為成功的基因和秘訣是什么。任正非回答說:“華為堅定不移28年只對準通信領域這個‘城墻口’沖鋒。我們成長起來后,堅持只做一件事,在一個方面做大?!边@不正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始終如一的專注嗎?

不止華為和任正非,世界著名的企業家或投資家都曾不遺余力地強調專注是成功的源泉??突f過:“成功的奧妙在于將所有的精力、思想、資金都投入到所從事的一件事情中去?!北葼枴どw茨對自己成功的原因只給出一個詞:“Focus(即專注)?!眴滩妓乖f:“專注和簡單一直是我成功的秘訣?!卑头铺卦f:“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專注?!毖芯勘砻?,專注力在提升現代企業經營效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些具有高度專注力的人,工作效率往往比普通人高三倍。

(四)藝術的力量源于專注

從藝術的類別來說,音樂專注于聽覺表達,繪畫和攝影專注于視覺表達,寫作專注于語言表達。它們都是藝術,但又有各自專一而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因而能自成一派。

從每個類別的藝術表現手法來說,交響樂雖名為交響,但一首交響樂曲中一定會以某一種樂器為主要演奏手段。樂器之間并不是無主次的。攝影作品的構圖法則強調主體突出才能主題鮮明,構圖雜亂無章則難成大作。同樣的顏料,在小孩手里,只是涂鴉;在大師那里,則成就名畫。這是因為大師對顏料有取有舍。一篇好的文章也應旗幟鮮明,專注于闡明一個觀點,解決一個問題,而不是一個大籮筐,什么都往里裝。舉例來說,20世紀的景觀設計大師彼得·沃克在作品中提倡“極簡主義”[3],其景觀和建筑風格是“簡約、專注”,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使他成為了20世紀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大師。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不難看到專注力的巨大意義和作用。這是一種人人自有的力量。只要善于挖掘,它就將給個人和社會帶來極大的能量。那么,專注力要如何培養呢?

三、提升專注力的心態和方法

(一)分析自己的專注力現狀,接受自己的不專注

對個體而言,人生的重大突破多數都源于反省和調整,而清醒和正確的自我認識是實施自我反省和調整的重要環節。分析自己專注力的現狀,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反觀自省,分析自己的內心活動和外在行為,了解自己大部分時間關注什么、想什么、做什么等。分析這些基本信息后,再對比自己樹立的目標,我們就可以看出自己專注力的強弱程度。這也就是要求我們跳出自己看自己。只有清楚自己的專注力當前處于什么位置,我們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達到什么水平。

心理學統計證明,這個社會有超過一半的人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而是在回憶、幻想,注意力是分散、無效的。這說明大部分人大部分時間都處于攀緣狀態,也就是去關注和目標不相關的人和事。這是一個基本的客觀事實。

在分析清楚自己的專注狀況之后,我們不必苛求完美,而要接受自己愛攀緣這個事實,暫時不要刻意和攀緣這個不良習慣對抗,否則會更多地消耗和分散專注力。接受這個事實之后,知道了用功的方向,我們就要強化自己用在目標上的注意力和精力。專注和攀緣是一組此消彼長的關系。只要不停地強化專注,攀緣自然就會消減。

(二)堅守正能量原則,樹立正確目標

圓滿的人生要以正確的智慧為先導。只要是在正確的方向和道路上,哪怕每天進步一點,也都值得肯定;而如果在錯誤的方向和道路上,即使日進千里,也令人惋惜。因此,在樹立目標時,我們應該先考慮自己的方向和道路是否正確,在此基礎上,再談培養和提升專注力。這樣才有意義。

怎樣檢驗方向和目標的正確性呢?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但能量有正有負。正能量包括專注、平靜、慈悲、與人為善、利于他人等;負能量包括攀緣、焦慮、怨恨、與人為惡、侵害他人等。我們的內心應當堅守正能量,摒棄負能量。只要把握住這個原則,再去做各種人生選擇,如擇業,我們就不會迷失方向。

(三)思想專,目標專,工具專

畫家面對一張白紙,可以有無限的創作可能;但面對一張五彩斑斕的畫紙,反而沒有了施展空間。人生如同作畫。只有面對最純凈的自我,我們才能挖掘出一切潛能。還原純凈的方法就是經常思考、整理和歸類我們的思想庫、目標單和工具箱,給它們做減法,做到思想專、目標專、工具專。

1.思想專

思想復雜的人煩惱會很多。這些煩惱會困擾內心、阻礙行動。我們要擺脫復雜的思想和想法,及時清除無用思想,減少妄想的干擾,才能福至心靈,才思泉涌。

2.目標專

目標專就是要對目標保持恒久聚焦,對非目標作出舍棄。上文談到了如何選擇正確的目標,目標貴在專,而不在多。我們要切記,舍就是專,多就是亂。選擇很多的時候,人們往往不知道該怎么選擇,哪怕做了選擇,也沒辦法在那個選擇上做到最好。因為他總認為還有退路,所以,不夠專注。相反,當人沒得選擇,只有一條路走的時候,所有的力量就都集中到一處,反而能做到最好。古人講的“力往一處使”就是這個道理。喬布斯也曾說過:“專注意味著要對上百個好點子說不,因為我們要仔細挑選……簡單比復雜更難:你必須費盡心思讓你的思想更單純,讓你的產品更簡單?!边@就強調了選擇要專一。再以現在的孩子為例,父母往往給予了他們很優越的學習條件,讓他們可以學樂器、學繪畫、學語言。他們的選擇很多,但所成無幾。為什么?就是因為孩子的專注力無法集中。因此,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目標必須專一,否則,若朝秦暮楚,則難有所成。

3.工具專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為物使?!鄙硗庵?,其本質就是為人服務的工具。我們應該做到不為物役、不為形羈,不要讓自己淪落至被物欲奴役和被工具驅使的境地。工具不在好丑,只在趁手。只要能幫助我們達成目的,這個工具就是好工具。譬如,過河可以用橋,到岸可以用舟,目的和結果都是到河對岸。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從眾多工具中選擇一種,不斷地運用、熟悉。對學習來說,平板、電腦這些電子產品和書本一樣,都是知識的載體,是學習的工具。但有的孩子沉迷于工具,執著于工具,甚至容易被電子產品帶到虛擬的游戲世界中,不能自拔。在當代,信息泛濫得令人應接不暇,電子產品豐富得令人眼花繚亂。因此,去電子化也是提高專注力的一個重要途徑。筆者倡導去電子化的生活方式,主張回歸相對簡樸的學習狀態。古代至近代沒有互聯網、沒有電腦,不也一樣誕生了無數的“大家”嗎?

(四)不比較,不計較,不攀緣

培養和提升專注力要求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和運用自身與環境的關系。所謂“相由心生”,任何時候,我們面臨的環境其實都取決于自身的認知。面對紛繁復雜的外部環境,我們理想的狀態應是“境隨心轉”。要達到這個狀態,最關鍵就是我們要做到不比較、不計較、不攀緣。不比較是指不和別人比較、不和過去比較,只專注于自己該做的事、專注于當下該做的事。不計較是指不計較結果、不執著未來,只專注于初心和過程,至于結果,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攀緣是指克服內心對外界的攀緣,讓心安定在目標上。人心是容易攀緣外求的。但正所謂“花若盛開,蝴蝶自來”,與其辛苦追趕蝴蝶,我們不如努力耕種百花;與其汲汲向外求取,我們不如沉心耕耘自己。

(五)調整、改變,乃至駕馭、超脫環境

當專注力還沒達到很高的程度時,調整或改變環境也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孟母三遷不正是對孟子的學習環境做出的調整嗎?當然,環境并不是時刻都能如愿改變的,且它是外在的次要因素。所謂“大隱隱于市”,專注力培養和提升的關鍵還是在人的內心?!段鍩魰酚涊d,禪宗二祖慧可大師云:“祖付囑已,即往鄴都,隨宜說法。一音演暢,四眾皈依。如是積三十四載,遂韜光混跡,變易儀相?;蛉胫T酒肆,或過于屠門,或習街談,或隨廝役。人間之曰:‘師是道人,何故如是?’祖曰:‘我自調心,何關汝事?’”到了這種程度,我們都不用改變環境了,而是可以直接超脫于環境的束縛。

四、總結

專注力的培養和提升有助于我們快速實現目標,提高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質量。專注力不但可以給自己帶來幫助,也可以給別人帶來效用。原因很簡單,明白了專注的重要性再推己及人,我們就會發現,任何在聚精會神做事的人都不希望被打擾。這也是蔡加尼克效應的啟示。因此,我們和別人互動之前,一定要注意觀察對方的情況,如果他在專注做事,就不要輕易打擾。先觀察一下,再采取行動,會事半功倍,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舉例來說,哪怕是“玩”這件事情,我們也不要生硬地打斷孩子。因為玩樂會讓孩子得到休憩和快樂。我們應該采用委婉、善巧的辦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起碼不容易讓孩子討厭。我們應當盡快樹立培養專注力的意識,運用上文所述的心態、方法和要領來提升自己的專注力,從而受用終生,并惠及他人。

猜你喜歡
野馬工具目標
波比的工具
馴服的野馬
波比的工具
準備工具:步驟:
被蝙蝠吸走的自控力
被蝙蝠吸走的自控力
“巧用”工具
野馬之死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