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語

2020-01-09 08:39楊勝寬樂山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1期
關鍵詞:秦州天水研討會

楊勝寬(樂山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持人語:杜甫之所以成為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卓絕千古的“詩圣”,得益于兩大因素的機緣巧合:一方面,他一生經歷了唐王朝由盛入衰的國運轉折,盛世的氣象與衰世的劫難,使詩人可以獲得更豐富的寫作題材、更全面的表現內容、更廣闊的古今觀照,故歷來公認其詩歌具有“詩史”地位。另一方面,正是這個千年一遇的時代變局,導致杜甫的身世際遇充滿變數,難以控御:其致君堯舜再淳風俗的政治理想,便是對王朝盛世的憧憬與緬懷;而滿目悲生事的沉重感喟,則成為戰亂硝煙摧殘生靈和詩人自身窮愁的無助傾訴,故歷來頌贊杜甫其人其詩,具有擔荷天下所有苦難的仁者情懷。這彼此關聯作用的兩大因素反映于杜甫的詩歌創作中,便使其全部作品,具備了其他詩人無法比肩更難以逾越的厚重與深邃,博大與精微。

秦州是杜甫辭官流寓、開啟其后半生全新生活模式的第一站。他選擇放棄官吏身份,帶著一家老小從此走向一段吉兇未卜、命運不定的人生途程,這對于杜甫本人而言,是一個完全顛覆原來人生預期的重大改變??梢韵胍?,做出這一決定,需要多么大的勇氣與決斷:因為縱觀千百年封建社會歷史,只有千方百計擠上仕途發展獨木橋的讀書人、士大夫,而鮮少有擁有了“鐵飯碗”而自己親手將它砸碎的,即使像陶淵明那樣被后世欽慕的辭官歸隱者,也是由于其家里尚有幾畝薄田,可以不愁生計而能夠決然地歸隱,悠然地寫詩。正因如此,秦州無論是在杜甫的人生轉變中,還是在其詩歌創作的發展中,均具有不同尋常的地位和含義廣泛的意義。

杜甫當年羈旅數月的秦州大地,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早因伏羲、女媧誕生于此而被稱作“羲里媧鄉”,堪稱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而西漢武帝又以天河注水于此而賜名“天水”。天水師范學院坐落于這座充滿美麗文化傳說和具有深厚人文積淀的歷史文化名城。作為文化高地和知識密集的現代大學,學校始終把傳續華夏文脈、弘揚優秀歷史文化作為光榮使命。先后于2014年和2019年,兩次主辦圍繞杜甫秦州詩創作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別以“杜甫與地域文化”“重走杜甫秦州路——唐代文學與甘肅華夏文明”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重走杜甫秦州路,尋訪杜甫在隴右的萍蹤,研討杜甫詩作對隴右文化豐富發展的價值與意義。

在天水本地學術團體、學術陣地和一代代學人的多年努力下,加之以兩次主題鮮明的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杜甫及其在秦州的詩歌創作,對隴右文化不斷豐富其內涵,不斷提升其層次、不斷擴大其影響,均有值得廣泛拓展其視野、持續深入其研究的意義和前景。在2014年的研討會上,有的學者就認識到,杜甫創作的隴右詩,使歷史上無人專門詠寫過的隴右山川風物得到了全景式描繪,為隴右文化研究的拓展延伸提供了一個“武庫”;而2019年的研討會,學者們更是把杜甫在隴右走過的足跡,與古絲綢之路相聯系,看到了其在今天建設“一帶一路”的現實意義。因此,《天水師范學院學報》自2010年就開辟了“杜甫隴右詩研究”專題欄目,探討杜甫在隴右的詩歌創作及其流寓所歷的足跡對豐富和發展隴右文化的作用與意義,為天水地方文化發展建設出謀獻策,添磚加瓦。

本期《學報》推出的兩篇稿子,即是2019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參會學者提交的論文。把它們作為一組文章,著眼于兩位研究者都把關注點聚焦于杜甫秦州詩所體現出的作者特殊“心態”。楊勝寬《杜甫“始客”秦州的身份與心態》,從考察杜甫辭官流寓秦州的身份改變及由此帶來的全家生計、處境、未來前程的巨大挑戰入手,分析其詩歌所反映的復雜心態與深厚情懷,感時生悲,懷古詠物,追憶親情友情,這些題裁無不與戰亂時事和民生疾苦密切關聯,體現出詩人“慨世”與“慨身”有機融匯的情感和藝術表現特征。唐旭東《杜甫隴右詩馬意象研究》,對詩人在秦州所作的三首詠馬詩進行深入剖析,從中發掘不同馬意象所表現的豐富內涵和深刻寓意,認為其突出特征就是借物言志,表達詩人以老廢之身,依然關心時局,期望有所作為的報國情懷。

本欄開辦有年,已成為有較大影響的特色欄目,期待海內外學者一如既往,惠賜佳作,不斷提升研究水平和學術影響力。

猜你喜歡
秦州天水研討會
明代秦州衛考略
天水嬸與兩岸商貿
地方志的繼承與創新論議*
——以清代與民國“秦州志”編纂為例
中國畫《杜甫秦州雜詩-七》
包裝設計創意在流通領域的品牌溢出效應分析
——評《產品包裝設計( 第2 版)》
天水地區的『秦與戎』
阿來長篇小說《云中記》研討會實錄
重返絲綢之路—從天水到青海湖
王國欽《知時齋說詩》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李元洛《詩美學》研討會”在京召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