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筆記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與實踐

2020-01-09 13:17
課外語文 2020年24期
關鍵詞:讀書筆記閱讀教學思維

李 凝

(上海市第五中學,上海 200000)

語文的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語文教育所獲得的最具終身發展價值的人格修養與關鍵語文能力。語言是核心中的核心,語文中的思維是語言的思維,是由語言活動、語言作品體現的;語文中的文化應該是語言的文化,是由語言和言語所承載體現的;語文中的審美,也應該是語言的審美,是區別于音樂、美術、建筑的,是語言的藝術。而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的培育都繞不開閱讀教學這個重要環節。所以老師在課堂實踐的探索中應該關注閱讀能力的培養,力求在閱讀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不難發現,學生閱讀理解題做得多并不意味著在考試中一定能取得高分。同樣,學生的閱讀量也并非和閱讀能力成正比。因此,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一直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老師講得過多,就怕不全面、不到位,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位置,抓不住學習的重點,輪到學生自己分析時能力薄弱;第二,老師教的形式比較單一,模式相對陳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濃;第三,沒有及時、有效的反饋。老師只能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幾個學生的閱讀效果,根本不知道大部分學生讀懂了多少,讀懂了些什么,有什么收獲,還存在哪些問題。

二、讀書筆記的特點

(一)方法多元化

讀書筆記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就是一邊閱讀一邊記筆記?!肮P記”的內涵廣泛,既可以是圖形也可以是文字,還可以是圖形與文字的結合。常見的讀書筆記形式有提綱式、摘錄式、評論式、心得式、存疑式、簡縮式,后續還可以制作成知識卡片、思維導圖、讀書報告等。多元的方法讓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放矢,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決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思維可視化

讀書筆記能夠將學生的思維可視化。抽象的思考過程通過學生對文本的圈畫、文旁的批注和文后的評論等一一顯現,杜絕了浮光掠影式的讀,三心二意式的想,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和專注度。同時,老師也能夠清晰地看到學生的思考所得,并及時進行有效反饋,從而抓住具有共性的問題調整教學的方向和重點。

(三)學習自主化

長期以來,教師的講授來代替學生的閱讀的現狀一直難以被突破,學生既少獨特理解,更無閱讀快感。讀書筆記就是一種“個性化閱讀”——允許學生解讀,鼓勵學生質疑,培養思考的習慣。既可以去揣摩作者的思路,也可以去思考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可摘抄其中的名言佳句,更可以對作品中的人物有自己大膽的想象,暢談自己的閱讀感受。讀書筆記充分地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

三、讀書筆記引入閱讀教學的運用實踐

(一)課前的運用

1.學生通過讀書筆記自主預習,提升自學能力

讀書筆記的方法多種多樣,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對新課進行預習能夠提升自學的能力。比如提綱式的讀書筆記幫助學生梳理文章內容。閱讀小說時,學生可以在細讀文本后完成人物簡歷,梳理故事情節形成大事年表,查找寫作背景了解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等。隨著閱讀的推進,學生越記越多,在理清文本思路的同時思維也得到了發展,從而可以提高自我學習能力。

2.教師根據學生預習時讀書筆記進行指導性教學,可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學的任務又是繁重的。如果能課前讓學生運用讀書筆記進行預習,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也讓學生不至于像無頭蒼蠅一樣,僅僅讀一遍課文、查兩個生詞草草了事。老師可以事先翻閱學生的讀書筆記再次備課,課堂上就主要問題、難點對學生進行指導。還可以鼓勵孩子到講臺上對自己的讀書筆記進行心得分享,老師和同學共同進行點評分析,取長補短。同時提出新的要求,鼓勵學生向更深的層次、更多的角度進行理解感悟。這樣的預習既節約了課堂時間,還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課中的運用

批注是讀書筆記中最常見的一種。課堂中的批注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邊讀邊在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圈圈畫畫,把書中的重點詞句和重要內容用圈、點、畫等標記勾畫出來,或在空白處寫上批語。

(三)課后的延伸

1.反思與整理

除了可以在課堂上充分運用讀書筆記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把它作為歸納總結的工具,對一個階段的學習內容進行反思。無論是課文還是課外閱讀的材料,無論是思路結構、好句摘錄還是語句賞析,讀完后都可以進行二次批注,因為一開始的讀書筆記總是比較散亂的,這些散亂的知識就像沒穿起來的珠子一樣,穿珠子的過程就相當于反思,對之前的賞析進行進一步修整、對之前的質疑進行再一次推敲。通過學習以后,原本粗略的文章思路結構圖可以重新細化、調整、補充;好句摘錄可以優中選優,形成自己的“素材庫”;對于語句的賞析肯定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感悟和升華。

2.互動與交流

學生學習的過程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互動,學生會在互動中找到樂趣,養成互相借鑒與學習的習慣。閱讀后就書中的一篇文章或是一個片段開展讀書筆記交流會,會后匯編成一篇精華讀書報告。一種是分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學生在小組內發言,發表自己的觀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各抒己見,都有暢所欲言的機會,組長負責隨時記錄下組員的精彩發言,推薦到全班進行交流匯報。老師對小組同學的參與度與組長表現進行評價,以便激勵各組同學踴躍參與,同時有選擇性地參與各個小組的活動,并相應指導,同時要善于捕捉共性的難點或疑點,挖掘有較高價值的問題,為下階段的點撥和點評做好準備。另一種是個體在班內展示,教師要有選擇地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精簡指導與點評,以及適當的贊揚,來激勵學生的信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閱讀的層次會越來越高的,閱讀的效果也會越來越好,而學生的能力也在交流中逐步加強。

四、讀書筆記引入語文課堂的實踐意義

(一)有助于核心素養的發展

圖文結合的梳理讓文章的結構一目了然,錦囊佳句的采擷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哪怕是只言片語的評論或質疑都是學生思考的成果,這些方法的嘗試有助于核心素養的發展。比如說,學生閱讀時,凡有所感處都可寫進讀書筆記,具體來說可以從題目、詞語、句子、段落、標點等方面,也可批注人物形象、修辭手法、描寫方法、寫作手法等。學生將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的言語經驗。另一方面,讀書筆記把學生讀到的信息以準確的形式轉變為思想的一部分。認知心理學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弊x書筆記可以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做讀書筆記的過程是由簡單抄錄到復雜思考不斷進化的過程,這其中會產生各種疑問需要解決,于是就會有心得,有感悟,有評價。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等在讀書筆記的過程中得到了提升。

(二)有助于學習習慣的培養

著名教育學家徐特立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筆記有助于培養學生勤動筆的習慣,讓閱讀更專注,更容易沉浸在書本之中,這樣自然而然地提升了閱讀的效率。除此以外,讀書筆記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多思考的習慣。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回想不起具體的內容也是情有可原的。讀書筆記可以輔助閱讀,記錄閱讀中的發現,或是回憶過去讀過的內容,把讀書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條。尤其是在整本書的閱讀教學中,讀書筆記能讓學生眼、心、手、腦齊用,一步步分析書中條理、嘗試質疑解惑、學習評判書中內容,做到“讀思一體”。因此,讀書筆記思維可視化的特點能一定程度上改善部分學生“走馬觀花”、容易分心的閱讀習慣。

(三)有助于過程性評價的生成

讀書筆記提供了一種富有實效性的過程性評價。無論是單篇文本的閱讀還是整本書的閱讀都存在著難以評價的困境。而讀書筆記思維的特點恰恰能夠幫助解決這一難題。比如原本教師很難確定學生是否明確知道每回故事的結構和情節之間的邏輯關系,現在卻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促讀表”這種讀書筆記,讓學生將“知道的”轉化成“畫出來的”。而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反復揣摩、提煉語言,這本身也是對學生歸納、表達能力的鍛煉。

猜你喜歡
讀書筆記閱讀教學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眾號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錢鍾書的讀書筆記
錢鐘書的讀書筆記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