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讀·思思·寫寫
——小學語文閱讀習作教學之我見

2020-01-09 13:17
課外語文 2020年24期
關鍵詞:妙用句式詞語

李 莉

(蘇州工業園區青劍湖學校,江蘇 蘇州 215000)

平時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這樣的現狀:小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考試分值大都比較高,小學生對相關教學文本的閱讀能力也顯得比較強,但小學生的習作質量往往不能令人樂觀,學生的語句不通順、選材不當、主題不突出、構思單一等。進行比較冷靜的思考,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對讀寫這方面缺失有關。針對這一現狀,筆者在自身所教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做過學生讀讀、思思、寫寫的嘗試。具體一點說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閱讀中進行一些屬于習作的思考,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具體的習作實踐,比較好地達成學生習作能力和水平提高的目的。

一、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相關詞匯妙用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所入選的篇目大多是鑲嵌在文學歷史長河中的一顆顆極為璀璨的明珠,十分適合小學生去閱讀。說其璀璨,有人文層面的,也有工具層面的。這些課文很多都是名家名篇,不僅適合學生閱讀,很多文章還是孩子學習寫作的范文。但對于我們小學生而言,很多時候不太能夠真正領會名家語言的獨具匠心。雖然學生也多在老師的引領下去閱讀感悟著詞匯,但真正的詞匯妙用多是囫圇吞棗的,這些獨具匠心的詞匯妙用對小學生多起不到理想引領作用。倘若名家作品的詞匯妙用發揮不了引領學生習作的作用,那學生的習作語言就會干巴巴的,極顯其枯燥乏味。平時的語文教學我們就應當引導小學生推敲名家詞匯的妙用。如三年級下冊《荷花》一文中的 “挨挨擠擠”“冒”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荷葉的多而密以及荷花的勃勃生機。教學時,我們可以讓孩子讀一讀這些詞語,讓孩子們想象一下讀到“挨挨擠擠”這個詞語時,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景?你平時見過什么 “挨挨擠擠”的場面嗎?學生在我的引領下聯系生活不僅理解了這個詞語生動寫出了荷葉多而密的特點,還能結合生活實際加以積累和運用。再如“冒”這個字,我讓學生說說可以換成其他什么詞語,再比較一下,你覺得換成“長、鉆、頂”好嗎?學生在比較中去發現“冒”字的妙用。學生經常在老師的引領下習得推敲、體會、感悟詞語的方法,這必當能促進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有意識地不斷積累詞語,并在寫作中努力運用這些詞語,讓學生筆下的事物變得生動形象起來。

二、讓學生在閱讀中運用相關句式表達

現行語文教材的篇目,就是那樣的姹紫嫣紅。之所以說其姹紫嫣紅,當是因為組成文本的一句句多是相當的新穎奇特。尤其是多數名家文本在句式的表達上多運用著相關的修辭,如寫春天:“春天是位魔法師,她融化了冰雪,讓小草破土而出?!庇脺\顯、具體、生動的魔法師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春天。還有既表現著比喻又表現著擬人,“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庇秩缛藗冇谩绑霸谶@里彈琴,青蛙在這里唱歌”,使“蟋蟀和青蛙”具有人一樣的言行、神態、思想和感情。如《火燒云》一文,有這樣的描述:“天上的火燒云真美。有的像咆哮的獅子;有的像奔馳的駿馬;有的像雪白的羊群……真是多彩多姿??!”我出示四張火燒云圖片以及仿寫句式,讓學生用這樣的句式練筆。這些句式在小學語文教材篇目里不勝枚舉。我們在教學時,不僅僅要讓學生去聲情并茂地讀,還應當讓學生去做積極而又充分的思考。如果學生能夠真實意義上去思考,可以思考出句式表達的效果,當然也可以思考出作者如何能夠做出這樣的表達。如作者說“蟋蟀在這里彈琴,青蛙在這里唱歌”,不僅僅理想地表現著蟋蟀、青蛙鳴叫的特色,更為重要的是表現出作者對蟋蟀、青蛙鳴叫的喜悅之感、贊嘆之情。學生在進行思考的前提下,可以進行模仿運用,在實踐中探索怎樣利用擬人將自己的喜愛描述出來,達到生動形象描述自己所愛的真實效果。

三、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相關材料獲取

小學三年級學生,雖然不可說出所學文本的美妙之處,但能朦朦朧朧地感受到課文寫得多么好、多么美??!小學生所學習的文本大多都是美文,這不僅因為大家文字功底的高超,更重要的是大家能像一個個高級的攝影師,能從不同的角度、層面,將生活中的美妙之處捕捉來,定格成文字。如《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美麗的小興安嶺》等,都從不同角度描述出相關景致的美。比如在教學《海濱小城》時,我讓學生說一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小城的。學生很快發現,從“庭院的樹多、公園美、街道美”幾個方面介紹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三個場景其實很平常,隨處可見??墒俏覀兌疾辉氲竭@也可以成為我們的習作素材,一樣能讓我們感受到美好。要讓學生們明白這些都是源于作家的細心觀察,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們也可以說說我們身邊的美麗景致,看看誰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孩子們思路一下子打開,早上升起的太陽美麗動人,晚上青劍湖邊的燈光色彩斑斕,跳廣場舞的阿姨、奶奶悠閑快樂等。孩子們在這樣的教學熏陶下就會明白,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我們走出去,抬頭遠望或駐足欣賞,映入我們眼簾的美則無處不在,作文的材料也是無處不在的。如果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多讓學生進行這樣的表述,也多有可能拉動一個個小學生樂于觀察和勤于積累的內需,以達成習作材料積累的良好效果。

四、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相關題材確定

小學語文教材的篇目都是質地優美的,哪怕就是一只名不見經傳的小動物,到了作者的筆下就變得十分的可愛,特別是外形和生活習性的描寫,更是細致入微,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在教學《燕子》一課時,我帶領學生梳理課文脈絡,讓學生概括作者鄭振鐸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燕子的,學生能一下子找到外形、飛行、休憩幾個方面。燕子的外形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但是燕子的飛行敏捷和閑散休憩是我們不太了解的,所以讀到這樣的文字,讓我們讀者很感興趣。課文學習完,我讓學生思考:如果寫我們家中養的鳥或其他動物,我們可以怎么寫呢?學生覺得也可以參照這篇課文從這幾方面來寫。我肯定了學生的觀點,話鋒一轉,那還可以從什么方面寫呢,讓它變得與眾不同。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們明白好文章是作家留心觀察的結果,還要讓他們知道好文章與精心選取有關,要把具有特色的觀察和角度考寫出來是相當重要的。經常從這樣的角度去思考,就會讓我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小學生去比較深入地理解感悟體會作家所寫內容所站的角度,或所選的角度。同樣的在寫景文的教學中,我們注意讓學生進行比較,讓學生從作家選取的景致,描述的內容不一樣,發現是作家不僅僅抓住景致自身的特色,還充分考慮他人所沒有寫到的東西。

五、讓學生在閱讀后進行相關讀寫實踐

在平時的習作教學中,我們往往會操之過急,讓孩子一下子進行相當完整的作文訓練,對字數要求也比較高,導致學生寫作文像記流水賬,而且多是些沒有任何重點的流水賬。作為中年級的學生習作訓練,我們應當多以片段訓練為主。如讓學生去寫一處景物,那學生所寫的是些什么?很多孩子了解老師要求是先總述,后分述;分述部分采用“什么地方有什么”。其實這樣的習作訓練對小學生而言是不具任何實質意義的,根本不可能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因此,小學中年級學生的習作還應當完全去做返璞歸真的事情。竊以為小學中年級學生習作的返璞歸真,應當讓學生在閱讀后進行相關習作實踐。何謂學生在閱讀后進行相關習作實踐?筆者的實踐是圍繞所教文本可讓學生進行模仿,進行比較具體的模仿實踐。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美麗的小興安嶺》之主題單元,讓學生得以片段習作的充分實踐。筆者擬出多個全命題或半命題的題目,全是讓學生在閱讀后去進行習作的,也全是學生可能進行習作的,如讓學生圍繞“公園里的花美”“晚上的青劍湖真熱鬧”等話題,讓學生圍繞中心進行習作時,學生不會因為沒有內容可寫而感到不悅。筆者進行這樣的實踐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效果還是有的。如果蹲下身子去仰望孩子們的習作,也可以說效果是可觀的。

葉圣陶說“教材無非是例子”,我們要利用好這些例子,讓學生“讀讀、思思、寫寫”創設由內化到外化的遷移、變通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地學好語言和表達方法,提高習作水平。

猜你喜歡
妙用句式詞語
容易混淆的詞語
余數的妙用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見考點
即興寫作的妙用
一枚詞語一門靜
特殊句式
關心健康狀況的問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