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智能云(藍墨云班課平臺)的研究導向教學模式構建

2020-01-09 10:06趙偉華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9年23期
關鍵詞:云班導向情境

趙偉華

蘇州百年職業學院 江蘇蘇州 215123

隨著信息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步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正在給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教學方法等帶來巨大的沖擊。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可以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創新人才培養、促進高等教育質量全面提高[1]。

傳統的以知識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導致知識的僵化和分散,已經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而依賴移動和互聯網資源,知識點過于碎片化,知識的系統性無法保證,運用知識和研究的能力得不到訓練。以藍墨云班課為代表的智能云把課本、互聯網資源等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引發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帶來了教與學的便利性。本研究以藍墨云班課為技術支撐平臺,試圖探索在信息技術環境下,融合課堂教學,構建研究導向教學模式,為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提供一個新的路徑選擇。

1 研究導向教學模式

1.1 研究導向教學模式的內涵

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融合課堂教育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促進了教育方式的轉變?;ヂ摼W的革命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并進行深度學習,具有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少高校認識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開始探索創新教學方式的改革,研究導向型教學就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育業界,對研究導向教學模式尚未形成統一的定義。許多研究者研究了有關“教學-研究”聯系的若干問題。例如,研究未能證明教學和研究之間的正相關關系(Hattie &Marsh,1996)。此外,教學和研究之間的關系是由學科背景和專家對研究的看法(即研究被視為一個過程或一個探究的產物)形成的。與此相連的另一個有影響的研究是學術界從“教與學過程”的取向界定的研究導向教學,這種取向可以采取以教師為中心或以學生為中心[2]。本文的研究側重的是“教-學”關系的轉換過程,主要倡導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研究導向型學習方式培養的教學模式。

所謂研究導向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生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科專業領域的探索和實踐,通過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獲得知識技能并形成較強研究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3]。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對當前的教學內容中的主要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深入探究并進行小組合作交流,通過教師引導、自主學習、同伴教學等學習方式,達到學生構建知識,提升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培養目標。

在信息化背景下,研究導向教學通過整合線上和課堂學習的優勢,重新探索教學環境設計,設計交互式的、探究式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3]。以研究問題和現象為導向,授課內容與社會情境相融合,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連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通過研究發現、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在不斷反思的過程中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主動學習的習慣、批判性思維和終身學習的興趣等。

1.2 研究導向教學模式的實施步驟

在研究導向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教知識,而是和學生一起討論和探索如何解決研究中的困難和問題。引導學生借助搜集資料、開展調研、進行實驗、小組討論、撰寫報告等手段,最后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并進行總結提高。這種研究導向教學流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步驟[7]。

圖1 研究導向教學流程

1.2.1 創設情境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創設適合的情境,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教學流程引導幫助學生在與情境的互動中主動建構知識。學生從實際問題出發,增強了對實際問題的洞察能力,并能夠在問題情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經驗、興趣和需要。

1.2.2 自主探究

學生通過線上資源和小組合作對問題現象或問題情境進行自主探究,教師主要通過線上的資源推送和課堂上的精講和典型問題的提煉,提供給學生知識框架,并對學生的整個探究過程進行監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實現對分散和碎片知識整合的學習,通過對資料的鑒別、整合、分析和小組討論形成批判性思維。

1.2.3 合作交流

在這一環節中,研究導向教學模式的認知領域(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擴大到了人際領域(協作能力與溝通交流能力)。在小組作業和協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領導能力、創新意識以及在同伴溝通交流中所產生的自我認同感,接受多元融合思想和自適應能力,因而小組合作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引發建構新的學習和發展的過程。

1.2.4 總結提高

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自主探究和小組的合作交流,最終形成問題的解決方案。教師通過專家或使用事先編制好的方案的評估策略,評估方案的規范性、可行性和創新性。此外,教師通過作業活動、線上測試、階段性評估以及問卷調查、可視化的智能大數據學習記錄等進行學習評價和教學評價,并對評價的結果進行反思。通過反思教學,教師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過程,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興趣與經驗基礎,修正教學行為,調整教學策略。

2 基于智能云研究導向教學模式的應用

2.1 藍墨云班課的介紹及特征

藍墨云班課(以下簡稱“云班課”)是國內第一款免費課堂互動教學 App,它基于移動互聯的環境,幫助教師通過資源推送和作業任務等活動,實現與學生之間的即時互動。此外,完善的激勵與評價體系有利于激發學生在移動設備上的自主學習,云班課將實時記錄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實現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考核,教師提供高質量的教學研究大數據,實現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個性化智能助學和智能助教功能。云班課包含有以下特征。

2.1.1 個性化學習

由于理解能力、認知水平不同,學生對同一內容的學習必然存在差異,云班課可以解決學生學習上的差異,實現學習的個性化。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在App上查看資源,資源可以重復看,練習可以重復做,個性化問題可以一對一通過答疑等方式解決,使得所推送的教學資源和教師資源利用率達到最大化。

2.1.2 立體化互動

學生能夠利用信息化平臺,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開展頭腦風暴、投票問卷、討論答疑、隨堂測試、個人搶答、作業活動等豐富的活動,實現在網絡虛擬空間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2.1.3 游戲化激勵

課堂上教師將各種資源和任務賦予經驗值,學生累計學習和參與度越高,經驗值也越高。教師能通過給學生點贊增加其經驗值,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和參與感,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課堂效率也隨之提升。

2.1.4 數據化反饋

系統利用大數據詳盡記錄學生的學習行為,并輸出詳盡的學習分析報告,一鍵匯總生成過程性評價結果。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表現,調整自己的教學,并通過總結提高的方式,進行教學反思,構建公平、合理的形成性教學及學習評價體系。

2.2 基于智能云研究導向教學模式的實施步驟

基于基于智能云的研究導向教學模式如圖2所示。

圖2 基于智能云的研究導向教學模式

2.2.1 課前采用翻轉課堂和資源推送的線上教學

采用翻轉課堂和資源推送形式,將教案、微課、自測題和相關資料嵌入課前的研究導向教學中,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相應的教學內容。學生通過畫出思維導圖和概念圖的方式,理解并梳理相關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接觸到研究課題和真實情境時起到資源支持的作用。

2.2.2 課中引導和組織各類活動 提煉典型問題 講解重點知識

環節一:情境創設,流程引導。

教師通過對學習目標、內容、學習過程和評估任務的認真計劃和設定,在云班課平臺上的“頭腦風暴”功能區發布引導案例,下達不同的學習任務;也可以針對研究課題及學生預習情況提出問題,確保學生的學習和研究過程是建立在真實的任務情境上,激發學生的興趣并鼓勵他們像研究者一樣思考,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

環節二:框架引導,過程監控。

根據“資源”功能區所記錄的課前預習和自測題的信息數據,教師就所掌握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具體問題進行提煉升華和重點講解。鼓勵學生整合課本知識和云班課平臺的“推送資源”,對問題情境進行自主探究。通過課堂表現的經驗值的即時數據反饋,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和追蹤,并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教學策略調整和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度的干預。

環節三:創造空間,合作引導。

教師創造多維度的學習空間,包括課堂、實訓室、實習基地的實體空間以及智能云上的虛擬空間。通過在智能云的“答疑討論”功能區發布引導案例、討論話題,組織合作,鼓勵小組自由表達與相互交流,開展合作探究學習。鼓勵學生發布學習筆記和個人的想法,實時分享資源和觀點。小組還可以把對問題的困惑發布到云班課平臺上的“答疑討論”功能區,讓組間展開新的討論。

環節四:方案反饋,成果展示。

學生通過小組共同協商,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專家指導或使用事先編制好的方案的評估策略評估方案的規范性、可行性和創新性。此外,教師應該安排學生的交流和分享環節,通過讓學生呈現小組的發現和完成的作品的方式,引導學生回顧和評價整個研究過程。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成果,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繼續探索的熱情。

2.2.3 課后掌握反饋信息 開展個性化輔導 拓展課堂內容

反饋的準確性、及時性直接影響著新的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通過云班課可以捕捉到大量的反饋信息。學生對課題知識掌握的情況如何,可以通過在線測試的方式即時反饋,后臺統計數據準確、迅速,有助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方法。通過重測、答疑進行個性化教學服務等,以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2.3 基于智能云研究導向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探討

2.3.1 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

研究導向教學從以知識傳授、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育轉變到以能力提升、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課堂上不再講授知識,而是以現象、科學問題、現實挑戰引導學生學習,學生通過翻轉課堂,云班課平臺的資源推送、互聯網資源搜索等現代技術圍繞問題進行學習和研究,解釋現象,回答問題,開展研究。云班課的智能平臺整合了資源,并通過平臺發起的各種活動引發學生的思考,引導他們對問題進行自主的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發展和提高了研究的能力以及科學的思維能力。

2.3.2 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形成批判性思維

在云班課平臺的課前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完成后,在課堂上,教師首先通過云班課的“頭腦風暴”創設問題情境,發起問題現象,引發學生的思考。其次,教師給出一定的知識框架,包括對知識點的重點講解,學生整合線上資源和課堂知識點,對問題情境進行探究學習;接下來,教師通過云班課的“答疑討論”功能,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在小組合作交流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溝通能力,在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中,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最后,學生共同協商形成問題的解決方案,教師通過事先制訂好的評估策略給出方案反饋。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提高了綜合與運用知識的能力、問題解決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

2.3.3 給學生帶來認知結構的優化 情感和行為得到全新的體驗

不同個性和不同水平的學生通過課堂探究、研究項目、云班課平臺的“頭腦風暴”“答疑討論”等相互碰撞,學生的舊知得到激活,激發了好奇心,促使他們求證新知,進而產生新知、促進創新、訓練能力。此外,學生通過同伴互助、小組交流獲得一些新的領悟,重新建構先前的認知,并對問題現象進行反復探索,再建構新的認知?!罢n堂教學+云班課平臺混合的研究導向”混合教學模式賦予了學生學習方式更多的維度和層級,學生通過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的立體化互動、線上與線下資源的整合學習,個人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機結合,引發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積極轉換學習方式。

3 結語

網絡課堂和信息化平臺技術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智能云”和“課堂教學”融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正在成為新的教學模式?;谥悄茉频难芯繉蚪虒W模式,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促進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整合,培養學生自主性探究學習,實現立體化互動協作,并給以數據化的即時反饋。在當前數字化、信息化教學變革時代的背景下,智能云和課堂教學相融合的研究導向教學模式,特別符合高職教育創新型應用人才的培養目標,并為廣大高職院校推行“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實現途徑。

猜你喜歡
云班導向情境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藍墨云班課混合式教學滿意度實證分析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偏向”不是好導向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形成性評價驅動的高職大學英語“云班+課堂”混合式學習模式構建與實施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基于云班課的SPBTC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基于云班課的移動學習在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