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戰略構想
——以重慶市為例

2020-01-15 18:35鄧偉
環境影響評價 2020年4期
關鍵詞:十四五環境保護重慶

鄧偉

(1.重慶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重慶 401147;2.重慶市環境科學學會環境規劃專業委員會,重慶 401147)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2020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到云南、浙江、陜西、山西等地方考察,反復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堅持新發展理念的戰略定力和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堅定信心。重慶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是長江流域重要生態屏障,關乎中下游3億多人的飲水安全,肩負著保障全國淡水資源戰略儲備庫的使命,重慶生態環境的好與壞,不僅關系自身,而且直接影響整個長江經濟帶乃至國家發展全局[2]?!笆濉逼陂g,重慶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2019年,重慶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16天,PM2.5年均濃度38 μg/m3,長江干流重慶段總體水質為優,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面水質達到Ⅲ類以上比例為97.6%,優于90.5%的年度目標,并在生態環境部通報的“水十條”實施情況綜合評估排名中位居首位,其中水質目標和工程措施兩項指標均排名第一。

1 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

1.1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的“三大困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的“交賬”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當前,協調處理好重慶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系,仍面臨諸多困境。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一是受國內外疫情影響,經濟運行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傳統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難度大,綠色發展格局尚未根本形成,實現重慶市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要下更大力氣[3-5]。二是生態環境將面臨多領域、多類型、多層面的問題累積疊加,呈現常規污染物與新型污染物并存的不確定污染形態,夏秋季臭氧超標、冬春季細顆粒物超標問題突出,傳統煤煙型污染與臭氧、細顆粒物、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等新老環境問題并存,部分流域水環境質量不達標,使得實現重慶生態環境質量根本改善復雜艱巨[6-8]。三是環境基礎保障能力仍存在明顯短板,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仍需完善,區域協同聯防聯控聯治機制仍需健全,生態環??萍贾文芰ω酱鰪?,污染防治精細化管理有待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仍具有較大提升空間[9-10]。

1.2 “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五大機遇”

雖有不少困難,但我們也應當認識到,“十四五”時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基礎上,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美麗中國新征程的起步5年[11-12],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重慶新定位新使命的第一個五年,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難得機遇。一是長江經濟帶大保護戰略向縱深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共建環境共保上升為國家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升級,為重慶生態環境保護帶來了難得的國家政策機遇;二是重慶市“一區兩群”戰略全面實施,有望促進全市生態環境與發展的協同提升;三是經歷了環境問題“十一五”“十二五”集中涌現,以及“十三五”的攻堅克難,生態環境保護走出了最艱難的“雪山草地”期;四是經濟快速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有利于生態環境壓力高位舒緩;五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三個“十條”等重要行動,為實現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經驗和基礎,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綠色發展理念高度統一。

2 “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1235”總體思路

“十四五”時期,務必要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戰略定力,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牢牢守住生態環保底線,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打好升級版污染防治攻堅戰,科學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思路,統籌做好重慶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五高路徑”,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笆奈濉睍r期,重慶生態環境保護總體思路概括為“1235”,瞄準“1”個目標,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定)改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抓好“2”條主線奮力前行、久久為功:一是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有效防范生態環境風險,推進我市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加快推動“3”大戰略實施步伐,通過 “一區兩群”生態環境協調保護,加快推動長江經濟帶大保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共建環境共保,以及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建設美麗西部等三大國家戰略在重慶落地生效。走深走實重慶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五高”戰略路徑:高質量發展經濟、高水平保護修復生態、“高精系”治理環境污染、高規格推進區域協同保護、高效能提升環境監管水平。

3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五高”路徑

3.1 服務高質量發展,聚集綠色發展新動能

節約高效利用資源能源,推動“四大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空間布局,深入推進“三線一單”,嚴格環境準入,聚焦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推動綠色發展的治本之策,把大數據智能化創新作為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選擇,加快生態環??萍汲晒D化,提升綠色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生態效益農業、綠色工業、“旅游+”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集群發展,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體系,促進自然資源增值。推行綠色消費,完善政府綠色采購,鼓勵綠色出行,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3.2 持續高水平保護修復生態,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統籌保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統籌國土空間生態安全格局,構筑 “三帶四屏多廊多點”的生態安全格局,打造“1000多支多節點”的生態走廊體系,推進加強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深入實施主城區“四山”地區綜合整治,持續推進“兩江四岸”“清水綠岸”治理提升,加強三峽庫區水土流失治理,有序開展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恢復,高水平開展廣陽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建設,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

3.3 實施“高精系”污染治理,實現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精準施策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推動PM2.5和O3污染協同控制;堅持系統思維,深入推進“河長制”,抓“好、差”兩頭,深化跨界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系統治理改善水環境質量;以重點區域(地塊)、重點行業、重點污染物、重點風險因子為著力點,嚴格管控土壤環境質量;統籌農村飲水安全、改水改廁、垃圾處理、道路等基礎設施,全面提升農村環境質量;深化“四減一防”措施,緩解噪聲擾民問題;全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多層級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體系,有效防范和降低生態環境風險。

3.4 推動高規格區域協同保護,共同提升區域綠色水平

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體現“上游水平”,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著力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強化一體化思維、一盤棋思想,扎實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共建環境共保,統籌成渝兩地生態環境保護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切實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和綠色發展水平。積極融入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戰略,深入實施重點生態工程,穩步開展重點區域綜合治理,加快綠色發展,支撐美麗西部建設。加快促進“一區兩群”生態環境與發展協同提升,優化提升主城都市區環境品質,系統保護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和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環境。

3.5 提升高效能環境監管水平,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

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健全生態環境治理責任體系,系統構建和完善生態環境源頭管控制度體系、環境治理市場體系、全民環保行動體系、環境治理信用體系和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加快補齊生態環境治理設施短板,加強生態環境綜合監督執法和監測,推動生態環境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4 結語

“十四五”時期,是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重慶市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基礎上,面向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總體目標的承上啟下關鍵時期,重慶雖然仍有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但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難得的重要機遇,應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凝心聚力、砥礪奮進,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搶抓新機遇、展現大作為,統籌實施好持續改善生態環境“五高”路徑,守護好重慶的藍天、碧水、凈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環境健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事業邁向新征程。

猜你喜歡
十四五環境保護重慶
環境保護
重慶客APP
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討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
重慶人為什么愛吃花
高?!笆奈濉币巹澲袑W科建設要處理好五對關系
“十四五”規劃研究的新坐標新方位
中輝大鵬數字電視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
視覺重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