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國防科技成果民用轉化存在問題的幾點思考

2020-01-16 07:03李佃國
國防科技工業 2020年1期
關鍵詞:收益權國防科技企事業

李佃國 /文

國防科技成果民用轉化是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戰略的重要舉措,對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盤活軍工企事業單位無形資產,促進其良性發展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法規,但是國防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以下簡稱“三權”)落實不到位,已成為制約國防科技成果轉化,尤其是國防科技成果民用轉化的重要因素。信息交流共享機制不完善,基于成果轉化應用的評估體系不健全,也影響了國防科技成果民用轉化的整體進展和效果。

我國國防科技成果轉化中存在的問題

國防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仍然“懸而未落”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頒布的涉及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法律法規,都已將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下放給成果創造單位,不需報業務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批或者備案,但大部分政策都將涉及國家安全、國家利益和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國防科技成果“排除”在外。國防科技成果屬于國防資產,現行國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國防資產歸國家所有,資產的占有使用單位應當保證國防資產的完整、有效、安全,未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或國務院、中央軍委授權的部門批準不得隨意處置。由于法律法規并未明確將國防科技成果的使用權和處置權下放給承擔單位,除用于國防目的的技術提升和應用外,涉軍企事業單位不敢輕易處置國防科技成果,包括用于民用目的的轉移轉化。國防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懸而未落”,成為當前制約國防科技成果轉化比較突出的問題,導致國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實施相對滯后。

國防科技成果收益權尚未明確惠及創新主體

當前我國國防科技成果在實施民用轉化過程中,收益權尚未明確惠及創新主體,這里所講的創新主體是指對創新成果做出主要貢獻的發明創造人員。一是大部分軍工企事業單位仍受舊的《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認識上的約束,未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收益分配激勵政策落實到創新主體身上;二是由于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顧慮,加上退出和監督約束機制不夠健全,成果創造單位對給予創新主體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審批程序繁瑣,實際操作困難;三是由于科技成果作價入股后保值增值的不確定性較大,受資產保值增值考核制約,成果創造單位不敢大膽鼓勵創新主體實施國防科技成果的民用轉移轉化;四是由于擔心對國防科技成果民用轉化激勵力度過大引發人心動蕩、人員流失,影響軍工主業,大部分軍工企事業單位現有收益分配制度仍然偏向于“權利歸公,成果共享,收入均衡”的原則。上述原因致使國防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權未真正惠及創新主體,挫傷了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阻滯了國防科技成果的民用轉化。

國防科技成果交流共享的有效機制尚未形成

近幾年國家有關部委和國內很多地區推動建立了不少民用科技成果推廣轉化服務平臺,形成了有效的成果交流共享機制。但國防科技成果多數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試驗密切相關,涉及國家秘密和國防安全,不能在公開的信息平臺上交流,導致國內多數服務平臺不敢交流和共享國防科技成果或國防知識產權信息。另外,由于泄密風險責任太大,加上對國防科技成果使用和處置的話語權有限,創新主體也非常忌諱與外界交流國防科技成果信息。近期,雖然有關部門和單位解密了一定數量的國防專利,但總體上國防科技成果的降解密工作并不順暢,國防科技成果交流共享機制尚未形成,導致國防科技成果在民用領域的轉化和推廣應用相對緩慢。

國防科技成果民用轉化評估體系不夠健全

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針對國防科技成果民用轉化的評估體系是一大難題。目前國防科技成果民用轉化評估體系仍不健全,專業化評估和咨詢服務缺位也是國防科技成果民用轉化的制約因素。一是大部分軍工企事業單位尚未建立相應的科技成果篩選評估制度和辦法,導致技術含量高、應用前景好、潛在價值大的國防科技成果難以被挖掘;二是大多數軍工企事業單位成果轉化職能依附于科技管理或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人員配置較少,且現有人員成果轉化方面的專業化知識和能力欠缺;三是由于國防科技成果多數涉密,要求參與涉密科技成果轉化的服務機構必須具備相應保密資質,并且在轉化服務過程中必須確保國家秘密的安全,這使得多數社會服務機構不能為國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咨詢和評估服務。

國外國防科技成果權屬管理的主要做法

自20 世紀80 年代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和有關部門完善了國防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法律和政策,國防部所屬的重點實驗室以及研究機構,普遍建立了較為完善和具體的涉及國防科技成果“三權”等事項的管理制度和辦法,有效激發了科研人員的創新創造和實施成果轉化的熱情?!栋荻欧ò浮访鞔_了政府投資項目的科技成果權利歸屬,規定政府資助形成的科技成果的權利由承包商保留,政府保留非獨占、不可撤銷、不可轉讓的無償使用權?!都夹g創新法》將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權充分下放給聯邦重點實驗室。聯邦重點實驗室保留發明許可使用費,該費用除獎勵為科技成果形成和轉化做出貢獻的人員外,剩余部分用于實驗室的科學研發、技術轉移促進等活動。同時,《技術創新法》還明確了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原則。此外,美國聯邦政府還建立了國防科技成果轉化考核評價機制。

我國民用科技成果“三權”管理改革現狀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推進科技成果“三權”管理改革的政策法規,為國防科技成果“三權”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據,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一是財政資金支持項目形成的科技成果,不涉及國防、國家安全、國家利益、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項目承制單位自主決定科技成果的使用、處置,不需單位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批或備案;二是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的收益全部留歸單位,不再上繳國庫,提高為成果形成和轉化做出重要貢獻人員的收益分享比例,并鼓勵單位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

促進我國國防科技成果轉化的措施建議

完善國防科技成果“三權”改革相關政策法規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修訂和補充完善現有政策法規與深化改革相?;蛉笔У牟糠?,建立健全促進國防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一是明確國家層面的國防科技成果處置權審批授權部門,建立運行順暢的處置權審批機制;二是在相關法律法規中增加涉及“三權”改革的相關法律條款,明確“三權”執行主體的職責與義務;三是在相關管理辦法中將科技成果轉化納入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的業績考核指標體系,強化考核導向,確?!叭龣唷备母镆婪ㄒ酪幫七M。

強化創新主體在處置、使用和收益分配上的話語權

一般來說,科技成果創新主體對所發明創造的科技成果的先進性和應用前景最了解,對相關人員在該項成果發明創造中的貢獻以及成果進一步轉化的難度最清楚。建議在不危害國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軍工企事業單位進一步下放國防科技成果處置權、使用權以及收益權,賦予科技成果創新主體在科技成果處置、使用和轉化收益分配方面更大的話語權,充分發揮創新主體的智慧,最大限度調動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國防科技成果轉化的“內生原動力”。

推動國防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和服務平臺建設

鼓勵軍工集團公司、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在保證國家秘密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各層級國防科技成果轉化支撐服務平臺,建立轉化應用數據庫和長效推廣轉化機制,對轉化運行實際效果進行評估并進行反饋,使之貫穿于整個科技成果轉化的全過程,使平臺真正成為國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紐帶”和“橋梁”,最大限度地促進國防科技成果推廣轉化。

構建國防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和專業人才隊伍

完善國防科技成果的評價體系,專業化開展科技成果的評價工作,保障科技成果的評價水平;完善涉密國防科技成果轉化篩選評估機制,篩選轉化前景好、技術成熟度高的科技成果;優化國防科技成果定密解密流程,將國防科技成果處置對國家安全影響納入評價指標,規范評價工作程序,科學確定科技成果的處置方式。重視復合型人才隊伍培養培訓,培養一支國防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的專業人才隊伍。

選取國防科技成果“三權”落實成功案例推廣

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業以及電子等軍工領域選取國防科技成果處置權、使用權、收益權配備科學合理且轉化應用成功的典型案例,宣傳推廣國防科技成果“三權”落實執行的成功經驗,打消軍工企事業單位對國有資產流失、保密安全隱患等方面的顧慮。

猜你喜歡
收益權國防科技企事業
美國國防科技集成創新初探
國防科技工業自然環境試驗研究中心
區域國防科技創新生態系統的構成與培育
經濟管理中財務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營利性獨立學院財產收益權改革研究
公租房收益權資產證券化定價研究
淺析其他類型的擔保物權
探究創新戰略導向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
新時期企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中央企事業單位車改方案公布新配置轎車禁超18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