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配送視域下加快發展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策略

2020-01-18 19:52劉建仁
黑河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冷鏈生鮮農產品

劉建仁

(青海民族大學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青海 西寧 810000)

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對我國“三農”工作的開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關于冷鏈物流供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通過分析目前我國生鮮農產品物流存在的問題,本文對新型農村配送體系提出了新的構想,即通過冷鏈物流服務,以結合農村合作經濟為基礎[1]。此外,本文還研究了農村實際配送中資源與利益協同發展的原則,以此來進一步緩解農民的困境,促進農村冷鏈物流業的發展。提出通過“三位一體”來促進農村共同配套體系的建立,“三位一體”指的是政府、農村金融機構和供銷合作社的協同作業。

一、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相關理論

冷鏈物流是指利用冷藏車或冷庫等設備及相關制冷技術,將產品保持在一定溫度,確保產品質量不受損害的過程[2]。

冷鏈物流是隨著人們需求的提高而產生,近些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冷鏈物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生鮮產品的種類有很多,主要有水果、蔬菜、水產品及需要保鮮的糕點等。生鮮產品從供應商到消費者,中間經歷的冷鏈物流環節如下:

第一,生產加工:采摘或生產出生鮮品后對其進行預冷和凍結,簡易包裝。

第二,貯藏:利用一些冷藏工具將生鮮品進行冷凍和貯藏。

第三,運輸:運輸環節對于生鮮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無論是生產商到供應商,還是供應商到第三方冷鏈物流冷庫,或是從冷庫到零售商,都需要運輸來作保證;

第四,再加工:由于生鮮產品在運輸時會出現損壞,因此,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會對其進行挑選后零售商會對其進行再加工。目前,生鮮產品市場在不斷擴大,冷鏈物流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二、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特點

1.產品時效性強,流通較快,需嚴把時間關

生鮮產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吃到新鮮的食材,這是因為一旦生鮮產品遭到損壞,就會對人的健康非常不利。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長,對生鮮產品的運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對生鮮產品冷鏈物流在時間上做到嚴格把關,盡量縮短其在運輸途中消耗的時間,才能不斷適應市場的需要,同時,節約成本。

任何教學工具的作用都是為學生服務的,只有當教學工具符合學生的需求時,才能真正發揮其功能和價值,才能將教學工具的功能轉化為實際的效果。因此,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必須從學生的狀態出發。大多數學生在初次接觸多媒體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時都會產生極大的好奇心,在課堂上的專注度也會有顯著提升。但當學生熟悉這種教學模式后,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就會有所下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創新教學內容與方法,合理組合教學素材,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持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產量大,冷鏈環節多,需做好各環節的協調工作

因生鮮產品具有時效性,導致生鮮產品集中在同一時間段大量產出。然而,從生鮮產品的生產到最終產品的上市,中間間隔了很多環節,涉及到的市場主體也較多。此外,生鮮產品還極易損壞。因此,做好生鮮產品各物流環節的協調工作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和順利進行至關重要。這就需要做好信息的傳達、技術的對接等工作,這對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3.技術要求比較高

由于生鮮農產品具有不易保存的特點,因此,對其保存技術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把控產品冷鏈物流的配送時間,還要在溫度上進行合理控制,確保為其提供科學的環境,保證產品的質量。此外,關于冷藏技術上也有較高的要求,如對預冷、冷凍及多溫共存技術都有需求,這就需要用到一些現代信息技術為其提供保障。因此,對生鮮農產品的物流技術要求相對比較高。

4.投資大,回報要求高

與其他物流相比,生鮮農產品冷物流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因其產品極易損壞,因此,就必須在時間、溫度及技術上做到嚴格把關,對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也要求較高;對產品的貯藏也必須有冷庫作為基礎,由于生鮮農產品的批量較大,因此還需要一定規模的冷庫來作為基礎。只有大型的、具有規模的冷庫才能更好地保障產品的新鮮,提高運輸效率。此外,生鮮農產品對流通性也具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其出現滯存,就會造成極大的損失。這些都對成本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投入成本。

三、共同配送視域下發展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策略

1.以冷鏈物流服務為載體,以地域為紐帶,建立農村共同配送體系

由于生鮮農產品具有易損壞的特點,這就要求物流系統盡量減少在中間環節耗費的時間,確保產品盡可能新鮮地到達消費者手中。目前,我國農村的生鮮產品運輸存在很多問題。如農村貯藏產品設備的缺乏,農產品經紀人從中撈金現象嚴重等。結果導致“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現象一再出現。即便如此,一些農村生產者仍不愿添加冷鏈物流設備。原因是由于冷鏈物流的投資較大,且一般農產品具有季節性,這就意味著冷鏈物流的利用率不高。

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單一農戶或分散經營者相比,具有很強的優勢,不僅提高了物流效率,還大大降低了成本。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集中保存、分級包裝、統一運輸等模式,很好地解決了目前我國農產品存在的“大市場,小生產”的問題。此外,韓國、日本等國也都在利用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來解決當地的農產品流通問題。當前,日本已有九成以上的農產品物流設施配備完善,且幾乎所有農戶都加入了日本農協組織。但目前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規模較小、產品單一、人才和技術缺乏,且物流環節過于簡單化,這些都和農戶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整體來說,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單一的農戶目前都處于劣勢,想要徹底解決農產品的物流問題,根本途徑還是要擴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規模,在物流服務基礎上,通過地域進行連接,加強與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的合作,形成新的聯合組織,即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通過擴大規模來吸引更多的個體和企業加入,不斷完善共同配送體系,不斷促進農產品物流的發展。

2.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為基礎,建立并完善農村冷鏈物流共同配送體系

在聯合社的基礎上建立農產品共同配送體系,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一是利用聯合社的管理優勢,對不同成員的物流資源和物流需求進行統一管理,通過成員之間的委托和受托建立農產品的共同配送體系,進而獲得相應的收益,但利用這種模式來實現物流集約化具有一定局限性。二是對各農戶及企業的冷藏設備,網絡節點等資源進行統一整合,建立統一的共同配送中心。并鼓勵聯合社成員不斷擴大冷藏規模,不斷完善各環節的物流服務,對其農產品采取分級包裝、統一銷售、共同配送等模式。此外,還需要對不同時期成熟的農產品進行分批儲藏,充分利用冷鏈物流設備。

建立農產品共同配送體系不但可以改善農產品銷售時間短、上市后存在不正當競爭等問題,還能有效增加農民的收入,更好地滿足市場上對農產品的需求,也能有效解決農產品經紀人從中榨取利潤。此外,建立農產品冷鏈物流組織,擴大其規模,加大對冷鏈物流產業的投資成本,對解決農村冷鏈物流的瓶頸及生產和市場需求的不平衡問題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可提高生鮮農產品的銷售效率,減少中間不必要的流通環節。

3.建立并不斷完善配送合作收益分配激勵機制

建立農村冷鏈物流共同配送體系,無論對農村的經濟發展還是對全面的生活水平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然而,由于一些制約因素的存在,致使共同配送一直沒有真正地實施[3]。據調研資料顯示,目前,影響農產品共同配送無法實施的主要因素有兩點,一是商業機密有可能遭到泄露。二是共同配送體系下的利益分配問題。特別是共同配送實施后的利益分配問題非常重要。農村共同配送聯盟是源于農民在冷鏈物流上的共同需求,通過不同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聯合而成的一種利益共同體。不僅可實現前期對農產品的統一采購、統一提供服務,還可做到對產品的個性化包裝和統一銷售,是一種不同主體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的產供銷聯合體。在此模式下,之前提到的商業機密可能泄露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因為在此模式下的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因此,保證農村冷鏈物流聯盟健康、有序的發展是發展農村冷鏈物流業的關鍵,這就需要建立并完善有關物流聯盟的利益分配和費用承擔機制的問題。

農產品共同配送體系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主體自發組織形成的,其目的是為了擴大物流的規模,節約投資成本,其目的和需求具有一致性。且各主體通過遵守一定的約定來進行合作和競爭,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合作博弈。不同主體參與共同配送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實現更多的收益,因此,能否將共同配送中需要用到的費用及獲得的利益做到科學、合理的分配對整個系統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如果分配問題處理不好,則很可能出現和預期相反的結果。因為不同主體之間不但存在合作關系,還存在競爭關系。因此,關于共同配送過程中的利益和費用分配問題,需要經過不同主體之間共同協商并得出意見一致的方案。

4.形成政府、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與供銷合作社“三位一體”的新型發展模式

在農產品物流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越來越多農民真正享受到了來自現代物流的便利,自身的經濟效益提升明顯。但受制于地區交通、地理位置和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使當前的農產品現代物流發展逐漸呈現僵化狀態,并處在“瓶頸”階段,不僅不利于農業健康穩定發展,而且使“三農”服務質量無法行之有效地得到提升。在共同配送體系下,農產品經營逐漸成為一項系統性行為,其不僅能夠有效的形成完整的系統產業鏈,而且能最大程度地提升“三農”發展質量,更加深入地優化“三農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為切實提升我國農業發展的運營環境,最大程度地優化農產品冷鏈物流質量,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內容。

第一,政府政策支持。為健全與完善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體系,需要政府部門不斷強化整體領域的公益性,可采取諸如提升財政補貼、頒行稅收優惠等政策,提升人們的參與度,通過建立新型的家庭農場與專業合作社來強化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質量,以期逐步形成良好的發展循環。除此之外,通過引入先進的冷鏈物流技術和統籌規劃供給來逐步形成優質的發展環境,為切實提升地區農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二,形成“三位一體”的新型農村冷鏈物流發展模式。在提升地區冷鏈物流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強化政府部門、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供銷合作社三者的聯系,逐步形成“三位一體”的新型發展模式。在農村冷鏈物流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扮演決策者的角色,通過健全與優化政策來保證農村冷鏈物流發展工作真正有抓手、有依據;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扮演幫扶者的角色,通過強化資金服務能力與服務質量提升經濟支持力度,更好、更優地提升整體農村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質量;供銷合作社扮演執行者角色,作為真正的扎根農村的服務組織,其往往是“三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力量。通過有效的組織與協調,農村冷鏈物流發展將逐漸趨于集約化與專業化,地區農民將更好地享受真正的實惠和便利。只有不斷提升政府部門、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供銷合作社三者的交流與溝通能力,逐步強化合作效果,才能真正形成完整有序的農村冷鏈物流發展新模式。

第三,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作用。在現代化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村金融自身的杠桿效能逐步凸顯,已成為當前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在農產品供應鏈中,冷鏈物流是重要的環節之一,不僅能行之有效的降低農產品物流風險,還能在減少運輸成本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地優化農產品效益,為地區農業發展保駕護航,因此,不斷提升農村冷鏈物流重要性,逐步成為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需要農村金融機構積極做好金融產品創新工作,通過聯合農村供銷合作社、地區龍頭企業和聯合社來解決當前農村冷鏈物流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融資困難問題,創新性地制定適合地區發展的金融政策,以期逐步形成完整的互動機制與協調發展機制,更好、更優地提升農村冷鏈物流發展質量,為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四、結語

農村冷鏈物流共同配送體系的建立對我國“三農”工作的開展,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物流問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村共同配送體系的建立與實施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不但關系農產品物流自身的問題,還關系“三農”深入發展的一些問題,是一個非常過程復雜,問題繁瑣的大工程。因此,想要加速推進農村共同配送的實施進度,除涉及到的各主體要為其創造條件外,還需要各農業主體利用一些策略和手段來促進農村共同配送體系的發展。

猜你喜歡
冷鏈生鮮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要不要做冷鏈物流?
考慮碳排放的冷鏈物流多溫共配路徑優化研究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新型冷鏈物流用復合相變材料制備及過冷度影響因素
生鮮燈的奧秘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中國生鮮消費趨勢
勁達電裝聯手開發冷鏈物流市場
我國生鮮乳連續7年三聚氰胺抽檢合格率10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