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倡議下俄遠東地區的中國經濟因素

2020-01-18 19:52喬文閣
黑河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遠東地區中俄一帶

喬文閣

(黑龍江大學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2013年9—10月,為促進區域經濟合作和實現共同繁榮,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理念,并著力提升了中俄兩國區域合作的力度。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中國加強了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重工業、農業、石油開采和人文等領域的合作。中國經濟因素一直影響著俄遠東地區的發展,同時,中國經濟因素是維護東北亞地區的地區安全和經貿發展的動態因素。

一、“一帶一路”倡議下俄遠東地區的中國經濟因素

中俄區域合作前景遠大。2018年9月,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達成中俄實現“一帶一路”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戰略對接的共識,進一步推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向更深更廣的層次發展。實現“一帶一路”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中俄在遠東地區的合作是其重要結合點之一。

(一)俄羅斯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解讀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初,俄羅斯國內大量媒體報道了關于“一帶一路”倡議的相關內容,例如,俄塔社、報紙《公報》(《Ведомости》)、報紙《每周評論》(《Аргументы недели》)和瓦爾代俱樂部(Клуб 《Вапдай》網站等媒體。從大量的報道中可以發現,俄羅斯媒體和專家的主要觀點有三種:一是認為“一帶一路”是對俄羅斯大國地位的挑戰,但基于平等合作的基礎上持開放態度;二是為中國的提議找到替代方案,即希望中俄兩國合作應納入歐亞經濟聯盟并在平等基礎上開展合作,三是俄羅斯歡迎“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國投資和更廣泛的合作,但對大量涌入俄羅斯的中國投資憂心忡忡。

隨著中俄兩國高層之間的往來與合作,俄羅斯對“一帶一路”的質疑逐漸冰釋。2015年5月8日,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中俄關于“一帶一盟”的對接達成了合作新共識。這項協議成為中俄在遠東地區合作的法律基礎,并開啟了兩國合作的新篇章。

(二)中國經濟因素

中國經濟因素是指中國在俄遠東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影響力,其中既包括中國政府與企業對遠東地區經濟發展的政策規定,也包括中俄之間在農業、勞務人員往來、旅游業、重工業、軍事工業、航海業、捕魚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開展的一系列經濟活動。近4年來,俄遠東地區共獲得外國直接投資約330億美元,來自中國的投資約占俄遠東地區引資額的71%,投資領域主要包括運輸物流、農業、油氣化工、木材加工和礦石開采加工等。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2018年,中俄貿易占俄羅斯聯邦貿易總額的15.8%。俄羅斯與中國的商品流通在2018年增長了26%,達到1 082億美元,其中包括俄羅斯對中國的出口高達560億美元(與2017年相比增長49.3%),俄羅斯從中國的進口多達52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9%)[1]。

中國經濟因素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形成與發展是以中國與俄羅斯遠東地區關系為主線。歷史上,中俄雙方的貿易往來使中國和遠東地區的聯系成為一種必然。21世紀以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不斷深化,兩國關系進入歷史最好時期,這是中俄兩國全方位、多領域合作的政治保障和重要推動力。中俄兩國在邊境貿易、農業合作、人員往來、旅游發展等經濟領域交流更加頻繁。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經濟因素在遠東地區的發展

中國與俄遠東地區的合作取得顯著成果。中俄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一帶一路”和歐亞經濟聯盟戰略的對接,為中俄合作更大發展夯實基礎。本文將從農業合作和跨國旅游等方面分析中國經濟因素在遠東地區的發展。

(一)農業合作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前景更加廣闊。中俄之間綿長的邊境線,俄羅斯遠東地區農業用地面積廣闊,蘊藏豐富的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的礦物質的黑土資源。俄遠東地區和中國東北地區地理位置鄰近,氣候條件相似,俄羅斯遠東地區從事農業的人口少,勞動力難以滿足農業發展的需求。中國從事農業活動人口眾多,農業科研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管理和機械化生產發展具有一定的規模。

1.中俄不斷推出新的行政手段,促進中俄農業合作發展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次會議提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擴大內陸延邊開放”。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東北地區作為兩國的交界地帶,“一帶一路”對促進中俄合作具有重要作用。俄羅斯在2012年正式加入WTO,俄羅斯調整農業政策,降低農業關稅,這為中國和俄羅斯更深入地開展農業合作帶來更多便利。2016年春,俄中遠東農業產業發展基金成立,基金資本達100億美元,其中90%的資金由中國投資者提供,10%由俄羅斯提供,而遠東發展基金將獲得管理公司的51%資金[2]。該基金涉及利用現代農業技術共同籌資的項目,并確保合理利用農業土地。遠東發展部長亞歷山大·加盧什卡表示建立農業基金將擴大俄羅斯和中國在遠東的農業合作,將為兩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3]。

2.中國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在農業合作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農業合作是中俄兩國合作的重要方向,中國在俄農業投資占其海外該領域全部投資的13%,這些資金大多用于俄遠東開發。兩地區合作的主要形式是由中國企業承租遠東地區的土地,種植生產。2013年,黑龍江省在俄羅斯種植土地720萬畝,種植面積相當于省內3-4個縣的種植面積,生產糧食170萬噸[4]。2018年,東晉集團在中俄農業地方合作遠景愿望圓桌會議上與俄方簽訂協議,在哈巴羅夫斯克建設糧食專業港口、開發10萬公頃土地用于農業種植,開發農業綜合體設施倉儲量10萬噸。這個項目是中俄“遠東一號”現代農業綜合示范項目[5],該項目為當地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的農業現代化技術,并且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黑龍江省有150多家農業企業在俄羅斯遠東租用土地經營,根據官方數據,有38家中國企業在猶太自治州從事農業種植。2015年,中國企業租用的土地總面積為3.66萬公頃(占該地區總耕地的29.2%),比2014年增加了35.1%。幾乎100%的土地面積(3.6萬公頃)被大豆作物占據,2015年的收成達4.77萬噸(占EAO中大豆總收成的40%)[6]。

3.中俄在農業科技技術領域展開廣泛合作

當前,中俄雙方主要合作的科技領域集中在改良經濟作物、先進機械研發、土壤研發、有機肥料的生產等。雙方建立農業合作示范園,由中方和俄方企業建立。園區擁有完整的生產鏈,提供一站式服務,現在主要建成了中俄現代農業產業合作園區、中俄農業合作生態示范園、華宇經濟貿易合作區等。中俄現代農業產業合作園區建立于2004年,目前已是中俄最大的農業合作項目,該園區占有耕地面積達6.8萬公頃(102萬畝),共有14個種植區。具體分布在俄濱海邊疆區的米哈伊爾區、霍羅爾區、波格拉尼奇內區三個行政區。合作園區提供一站式服務,主要包括企業注冊服務、廠房建造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租賃服務、生活配套服務等。2015年4月東寧華信中俄(濱海邊疆區)現代農業產業合作區被確認為我國國家級境外農業經濟貿易合作區,并被列入國家“一帶一路”規劃中的優先推進項目清單[7]。

(二)跨國旅游合作

中國在遠東地區的旅游市場一直占據主導地位,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到遠東地區旅游。中國和俄羅斯有綿長的邊境線,便利的地理環境促進旅游業的發展。俄羅斯遠東主要旅游地區包括濱海邊疆區和薩哈林州、哈巴羅夫斯克地區、猶太自治區、阿穆爾州及薩哈共和國(雅庫特)。遠東地區擁有很多獨特的自然和文化歷史遺址,吸引著世界各地游客。遠東地區開發是俄羅斯新的戰略目標,遠東地區的發展都包含在“大歐亞伙伴計劃”和“歐亞經濟聯盟”的國家戰略里,遠東地區的開發促進中俄邊境貿易的發展,推動中俄旅游業的發展。2016年,舉行了中蒙俄文化旅游合作論壇, 促進了三國之間旅游業的發展,不斷推出國際化的精品路線,簡化簽證手續,為中俄邊境游吸引更多游客。2017年,不斷使邊境旅游手續更加便捷,中國公民可免費申請電子簽證,2018年《俄中免簽證旅游新協議》的制定[8],進一步為中國游客提供簡單的手續辦理,大量中國游客到俄遠東地區旅游。

中俄兩國建立了中俄旅游業合作的有效機制,中國游客到俄羅斯旅游人數大幅增長,中國游客占俄羅斯外國游客的重要部分。2015年,有12萬中國游客免簽訪問濱海邊疆區,較2014年增加75%。免簽訪問遠東阿穆爾州的中國游客為6.7萬人,較2014年增加43%[9]。中國游客到阿穆爾州地區的人次2016年為79.9千人,2017年為94.4千人,2018年增長至101.4千人[10],中國游客到阿穆爾州地區人數逐漸增長。2018年,濱海邊疆區的外國游客訪問量達到創紀錄78萬人。這個數字比2017年增加了20%。人數最多的仍然是來自中國的游客。2018年,中國有422 000名公民訪問了該地區,其中36.55萬人為游客[11],占該地區外國游客數量的65%。

中俄在旅游合作方面積極開展各類活動,豐富雙方之間的人文交往。兩國不斷開發新的旅游項目,黑河市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聯合制定了“中俄雙子城”的規劃,兩地聯合開發旅游資源。2017年5月20日,在黑河市召開了“2017 中俄全域旅游推介會”,中俄雙方共同發布中俄跨境生態旅游精品線路,中俄兩國的旅游企業交流合作[11]。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確定2018年和2019年為“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中俄在旅游方面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活動,例如,俄紅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動、“首屆中俄·天柱山文化旅游交流節”“中國·俄羅斯歡樂暢快游”“一帶一路”中俄青少年國際藝術文化旅游交流活動等活動層出不窮。中俄在地方合作年期間豐富旅游活動,吸引大量游客,中俄的旅游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

三、結語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經濟因素在俄遠東地區發展越來越快,雙方合作的項目越來越豐富。兩國在農業、勞務、旅游等領域取得顯著成績,中國經濟因素在俄遠東地區的發展不斷壯大,未來既有可觀的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和“歐亞經濟聯盟”戰略的對接開始進入實施階段,兩國在農業、旅游業、勞務合作等發展都有廣泛的合作的可能性,而且遠東地區的基礎設施項目在穩步實施。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經濟因素在遠東地區的發展既有巨大的潛力又面臨著阻礙,中俄關系歷史最好時期,進一步發展新領域的合作,鞏固傳統產業合作,抓住歷史機遇,總結歷史經驗,不斷完善中國經濟因素在遠東地區的發展,促進兩國經濟共同繁榮。隨著“一帶一盟”對接,兩國繼續開發多種領域的合作潛力,構建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的中俄互利合作新格局,中國對遠東地區的影響將始終存在。

猜你喜歡
遠東地區中俄一帶
中俄今起海上聯演
一帶一路風光無限
薛范:畢生譯配只為中俄文化交流
“一帶一路”我的夢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高校體育資源互補性合作可行性研究
俄羅斯遠東林業產業集群:俄中合作的現實與潛力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帶一路”這趟車?
當代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俄漢洋涇浜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