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展示設計精品課程建設的策略

2020-01-18 19:52賈愛君周思寧
黑河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會展實訓空間

賈愛君 周思寧

(安徽新華學院 藝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088)

隨著社會新經濟體的發展,網絡虛擬現實技術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及廣泛應用,展示設計的概念和思維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互聯網信息時代背景下,現代展示正以全新的特點和趨勢服務會展經濟。傳統的展示設計形式已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環境的整體需求?,F代展示設計應將科學與藝術,物質與精神文化、現實表現與虛擬技術、抽象思維與具象形態、二維視覺與三維空間等高度融合發展[1],以直觀、清晰、高效、快速的展示方式,向受眾對象表達傳播內容,以達到全面展示其設計特色的目的。

一、現代展示設計具備的新特點

1.綜合性

現代展示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設計學科。就信息傳達的功能而言,接近于視覺傳達設計,從空間環境創造的這個角度,接近于環境空間設計。因此,展示設計既要遵循視覺傳達設計所依托的空間環境的創造及空間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響,同時,還涉及美學、藝術學、傳播學、材料學、人機工程學等方面的理論。此外,這種綜合性還體現在藝術與科學的綜合、經濟與文化的綜合、技術與工程的綜合等方面。因此,綜合性是展示設計課程的一個標志性的特點。

2.時效性

無論哪種類型的展示活動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不同屬性的展示,時間長短不同。從受眾角度來講,不會長時間地呆在一個特定展示空間環境之中,而只是相對地短時間逗留其中。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高的效率向受眾傳達信息,達到一定的創作意圖,是展示設計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也是展示活動的這種時效性與變化性對展示設計理論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超維性

超維性是針對展示空間而言的,展示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這種超維性不僅體現在展示空間環境、展品、受眾對象之間,也體現在受眾對象在展示空間中感受信息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間中,受眾對象可以通過各種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味覺等全方位地參與感受展示信息。超維性打破了傳統展示的形式和設計理念,更加體現了物質和非物質設計的綜合[2]。

4.目的性

各種類型的展示設計都有其明確的展示目的。從總的情況來講,展示的根本目的是信息的傳達和交流,這種目的性也正是展示功能的體現,如政治、經濟、交流、教育功能等,因此目的性是展示設計的又一特征。

現代展示設計正朝著專業化、國際化、規?;姆较虬l展,因此,也對高校展示設計精品課程建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建設展示設計精品課程的必要性

在人才培養和課程建設過程中,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開發是支撐學校特色發展和內涵提升的重要手段。優質課程的建設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重點。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是要搞好專業課程建設。展示設計作為一門行業特點明確、綜合性與交叉性很強的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不僅是空間的造型,而且涉及平面的造型,是空間和平面的有機統一體。一方面,要注重空間的圍合和展具的架構;另一方面,要強調版面的設計、傳播形象的建立、廣告的發布等任務。同時,現代展示設計是信息傳遞的綜合規劃和實現。信息傳遞是展示設計的核心內容和目的,這是由展示的基本概念決定的。如果離開了信息傳遞,展示便成為毫無意義的活動。因而,展示設計精品課程主要是結合當前的時代背景,通過對空間的設計與規劃、道具的設計與表現提升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融合現代科技技術和心理學、人機工程學等相關學科知識,對專業課程所涉及的空間、造型、聲光、電等進行設計和綜合表達。

展示設計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主要是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資源、課程資源等服務于藝術類、動漫類相關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及科技學院、網絡教育的自考生和社會上對展示設計感興趣的愛好者。通過本課程建設,利用現代媒體傳播技術實現受眾對象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都能全方位地調取展示設計相關學校資料,方便學習者學習及應用。

三、展示設計課程性質

2017年設計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明確要求所有藝術類相關專業都要開設展示設計課程。展示設計作為藝術類的專業基礎課,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通過素描、色彩、構成學等基課課程的學習,掌握設計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規律,結合空間色彩、燈光、裝飾品等進行設計規劃;產品設計類專業課程學習提供空間尺度、視覺范圍、設施小品、道具等幫助。展示設計的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密切,實踐性、應用性強。在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中,如專賣店、商場、餐飲店、超市等展示空間中,需要借助燈光與色彩、道具與材料、裝飾細節與施工工藝等知識的綜合運用[3]。

同時,展示設計的過程就是復合性思維思考的過程。這種復合性思維強調圖形思維與造型思維方式的復合,邏輯分析思維與形象思維、發散性思維的符合[4]?;趶秃闲运季S思考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抽象思維與具象空間、二維圖形與三維模型的轉化與實施。因而本課程在建設過程中堅持能力培養為主線,以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能為培養依據,著重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形成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任務引領型課程[5]。

四、展示設計課程建設策略

在現行的教學模式中,根據當前市場對展示設計人才的大量需求,調整和優化課程理論內容。結合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制定規范的教學大綱。依據大綱,明確課程任務和目標,強調課程的重、難點,對章節內容做出詳細的闡述,更好地完成展示設計的教學內容。注重貫徹“項目式”的教學理念,基于團隊合作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結合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制定規范的實訓大綱。依據大綱,進行課程實踐教學。同時,加強與校企合作基地合作,開發與課程模塊要求契合度大的真實案例進行實踐教學,并開發基于真實項目的、學生以團隊形式參與的大型綜合性實訓。通過模擬真實的職場環境,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及協作精神。

始終堅持教、學、做“三合一”的原則,基于企業項目基礎,采用賽課結合方式,組織教師參與任務驅動教學、討論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教學方法的研究。根據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特點和行業對學生崗位技能的要求,綜合考慮課程獨特的教學規律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各技能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課堂內,采用案例項目教學法,教師創設情景、布置任務,提供學習資料,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以數字藝術研究所為支撐,借助賽事參與、項目制作、團隊協作等教學手段,將教學過程、項目制作、賽事參與融為一體。

展示設計課程的教學堅持貫徹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的方法,借鑒國外的開放性教學模式。通過“項目式”教學,強化學生的操作和實踐能力。同時也注重學生思維意識的強化,要求學生對會展前沿設計信息的關注與思考,這就對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學科融合,跨界嘗試。

1.“跨界思維”滲透教學

思維是基礎,技能是手段,沒有基礎的技能,毫無創新創意可言。在課程教學中,以命題“商業空間”為例,在講授信息陳列空間、公共空間、輔助空間時,會引導學生進行發散延展、跨界思考融合。在講授空間設計方法時,不僅僅考慮方案的合理性、空間的功能性、展示的智能型、售賣的高效性等方面,更要求學生從受眾對象的角度進行設計維度的思考。這種“跨界思維滲透”基于設計者自身需求的考量,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設計方案的直觀感悟,從而使其更全面地思考設計的目的、意義和方法。教學過程中強調“跨界思維”的導入作用,并分不同階段逐步深入,伴隨著該課程的理論知識點在方案中不斷強化?!翱缃缢季S”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著方案全面推進[6]。

2.“情景設置”模擬教學

以實際會展市場為例,在課堂上創設展銷會等教學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展會上的各種需求,同時,依托藝術設計研究所和校內外實驗實訓場所,將課堂內容植入公司的實際項目中,采取案例學習法、項目學習法等引導學生適應公司實操流程,讓學生早入團隊,在團隊合作中明確自身對設計的理解與團隊的高效融合,主動研究,積極協作,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提高實踐應用能力。

3.“賽證結合”提升教學

在展示設計教學過程中,將學科競賽嵌入課堂教學,實現學賽一體,鼓勵學生通過賽事參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依托校企共建課程,培養學生取得行業資格證書。依據最新的國際會展標準,通過聯合企業對學生進行職業資格培訓,最終確保90%以上的學生都能取得初級職業資格證書,40%以上的優秀學生能取得中級職業資格證書。滿足當前國家和市場對就業崗位的能力需求培養,提高展示設計課程的市場適應性。

4.“數字技術”延伸教學

展示設計已經步入數字化的時代,新技術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生活。而現代展示空間的數字化設計為展示設計教學提升了延展的空間??梢詫⒂嬎銠C作為傳播的主媒介,根據展示的需要,運用三維模型軟件模擬創建三維空間、虛擬展具、根據情景模擬光源,最終將虛擬空間信息整合并傳輸到網絡上,給受眾對象創建虛擬展示場景。這種虛擬展示方式可節省參展時間,為受眾對象帶來一定的視覺沖擊和便利性?;诖?,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注重學生3Ds MAX、Sketchup等軟件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完成數字技術虛擬展示空間的表現手法,以延伸展示設計課程的教學。

五、展示設計課程的示范引領

1.深化教學模式,打造一流課程

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培養會展專業人才;校企聯合進行課程共建,依托精品視頻公開課和慕課等精品課程建設,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實踐等環節,均深入細化專業應用能力培養,尤其依據職業崗位能力進階原理,構建應用型能力培養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搭建展示設計的 “一主線(實踐教學不斷線,以實踐能力訓練為主線,培養學生會展應用能力),兩平臺既認知實訓平臺(為了讓學生清楚課程學習的目的利用區位優勢積極聯系各類展館,建立專業認知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訓認知場所,開展教學初期的課程認知學習,滿足認知教學需求)和綜合實訓平臺(通過和會展設計類校企合作,建立專業實訓平臺,開展專業實訓教學),三模塊即基礎學習模塊(利用案例教學,掌握課程基本知識和設計技巧)、驗證調研模塊(通過材料收集和調研分析及討論總結,掌握市場對課程及教學內容的需求信息,并反饋教學)和研究創新實驗模塊(將項目引進課程開展創新設計)”的實踐教學體系,在此基礎上,著力重點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展示設計專業人才。

2.構建“雙能”團隊,打造一流師資

以展示設計課程建設為引領,強化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實施課程教師“雙能”化工程。發揮校企雙核效應,鍛造“雙能型”師資隊伍。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通過專職教師下企業鍛煉和引進企業和行業精英進課程,參與教學,參與實踐,構建應用型一流課程團隊,此外,聘請相關行業的精英,集中對教師進行統一的行業相關內容培訓,教師捋清了行業的發展脈絡,就會用自己的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學校針對行業的基本情況,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以便為走上就業崗位奠定一定的基礎。

3.拓寬基地建設,打造一流平臺

實行產教融合聯動,建立校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建共贏的新機制。進一步加大對現有實訓基地的建設,使其具備相對完善的教學與科研功能支撐,持續推進網絡化、開放型和交互式建設,促進展示設計課程的教學效率,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展示設計人才。

4.擴大社會服務,創建一流課程

通過與省內外大型企業、高校間深層次合作與交流,加快展示設計課程的教學、學術交流,將展示設計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開放于相關專業與相關高校,并聯合兄弟學校專業教師共建課程,進一步提升課程的知名度品牌的影響力,將展示設計打造成省級一流品牌課程。

六、結語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步入了新常態的發展,需要有更多、更大的平臺進行自我特色及發展狀態的展示,一系列國際會展的成功舉辦也為會展行業帶來難得的機遇,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展覽市場將越來越令世界展覽業矚目[7]。而高校作為優秀人才培養的主要參與者,應緊扣時代背景,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優秀的會展人才。這一參與過程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關鍵所在,而打造精品課程是核心。因此,通過展示設計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最終探索出適合會展設計類專業的展示設計課程體系,培養具備藝術設計能力、熟悉材料與施工工藝、懂得展示管理知識,適應能力強、具有創新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能服務會展行業、從事展示設計與制作的應用型專業會展人才,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設計風向、服務于國際會展市場。

猜你喜歡
會展實訓空間
空間是什么?
BOPPPS教學模式在產科護理實訓課中的應用
項目驅動的啟發式程序設計實訓探索與實踐
創享空間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樣規制作的任務實訓
QQ空間那點事
會展列名
會展推介
會展名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