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身瑜伽的緣起和內涵探索

2020-01-18 19:52
黑河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瑜伽

季 文

(云南大學 旅游文化學院,云南 麗江 674199)

由我國提出的大眾健身鍛煉、瑜伽鍛煉理念中可以看出,現階段,我國民眾參與健身瑜伽的思維意向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對健身瑜伽內涵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瑜伽動作準確性不足,甚至出現了健身瑜伽商業化趨勢,對健身瑜伽在現代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較大影響。因此,在大眾健身視域下,探究健身瑜伽緣起、內涵,為參與健身瑜伽鍛煉的民眾提供正確的引導,對推動健身瑜伽長遠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健身瑜伽

瑜伽(Yoga)是源于古印度的一種身體內外兼修相結合的運動。而健身瑜伽則是從健身角度出發,將瑜伽視為一種涵蓋心理調節、個人衛生、運動體操、健康飲食、心智開發等內容的一套健身體系[1]。健身瑜伽最早出現在我國北京體育大學舉辦的健身瑜伽座談會上,是瑜伽在我國本土化發展的表現。

二、健身瑜伽的緣起

1.健身瑜伽產生的內因

近幾年,瑜伽在全球范圍內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關于健身瑜伽緣起研究理論不斷豐富,為健身瑜伽產生內因研究提供了依據。從現有文獻中可得出,雖然現有多名研究者對健身瑜伽概念產生內因進行了辯證分析,但由于定義視角差異及健身瑜伽特定歷史規律,導致其整體概念呈現出異化、復雜化特點[2]。

一方面,健身瑜伽異化主要表現在西方瑜伽價值理念、古印度瑜伽鍛煉方式與我國大眾健身需求不相符,其違背了現代生活價值理念?,F階段,民眾對瑜伽體式、功效認識存在兩極分化情況,多數民眾認為,瑜伽理念相同,強調通過冥想、放松,達到鍛煉意志力的目的,或認為瑜伽鍛煉就是思想意志磨煉;而一些民眾認為,瑜伽與我國太極類似,練習瑜伽就是簡單的身體鍛煉;另一些民眾認為,瑜伽是一種鍛煉方式,通過修習瑜伽,可以達到健身減肥的目的。上述認識的異化,對健身瑜伽發展造成了較大阻礙。同時,由于現階段我國瑜伽項目監管力度不嚴,導致瑜伽體式異化現象頻出。而由于瑜伽擠壓體式、拉伸體式等多數體式均為反關節運動,在練習瑜伽時對脊柱關節要求較高的肢體柔軟動作極易導致過度拉伸、或擠壓人體關節。上述因瑜伽鍛煉而出現的傷病問題,增加了瑜伽習練風險,限制了健身瑜伽發展。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從業者受利益誘導,利用大眾健身需求,刻意引導大眾看到瑜伽在改善身體狀況、減肥方面的效果,導致我國民眾對瑜伽功效產生了不同的看法,推動了健身瑜伽概念的提出。

另一方面,從本質上而言,瑜伽原本概念的復雜化是催生健身瑜伽概念出現的內在原動力。在悠久的發展歷程中,不同歷史階段瑜伽表現形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瑜伽的認識也有所差別,如以意識磨煉為主要形式存在的瑜伽、作為氣功存在的瑜伽、作為健身方式存在的瑜伽等[3]。其中作為以意識磨煉為主要形式存在的瑜伽主要是由于瑜伽在發源地古印度被作為一種遁世者鍛煉渠道,正統社會并不認可瑜伽。在后續發展過程中,以意識磨煉為主要形式存在的瑜伽,在沿用以往瑜伽意志磨練鍛煉方式的基礎上,建立了個性化瑜伽理念體系。并以文本方式,將瑜伽與思想磨煉理念進行了有機融合。此后,瑜伽正式成為意識磨煉的主要形式。以意識磨煉為主要形式存在的瑜伽主要通過靜坐、冥想,克制心理欲望、身體欲望的意識形態變化,與現代人文主義精神不相符。

作為氣功存在的瑜伽主要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我國氣功盛行時期,由美籍華人張蕙蘭女士帶入。氣功瑜伽的出現主要是由于瑜伽發展速度與理論研究速度不相符,導致我國現有配套理論體系無法給予瑜伽充足發展空間,最終致使人們形成一種氣功瑜伽的混亂理念。

作為健身方式存在的瑜伽主要是在大眾鍛煉領域下,在艾揚格瑜伽、流瑜伽、阿斯湯加瑜伽、雙人瑜伽等西方化瑜伽的基礎上,以健身為目標,結合當代生活方式,將瑜伽鍛煉方式進行系統化處理。以阿斯湯加瑜伽為例,其強調連續不間斷體位法操作,追求運動難度、運動強度的有機結合。在我國本土化瑜伽發展過程中主要作為一種減重運動,但整體概念較為模糊、動作形式不統一,制約了健身瑜伽在我國的發展。

2.健身瑜伽產生的外因

安全健身需求、多元化健身需求是健身瑜伽概念提出的主要外在原因。一方面,安全健身需求主要是由于巨大經濟價值誘導,部分健身機構以權威認證旗號為依據,為民眾提供了不恰當的運動鍛煉形式,導致因瑜伽鍛煉不規范而出現的致傷、致病、致殘事件頻出。這種情況下,民眾對瑜伽鍛煉安全性需求空前高漲,為健身瑜伽這一概念的提出提供了機遇。另一方面,多元化健身需求主要是在民眾信息傳遞空間擴展、健康意識優化改善的影響下,民眾對健身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以身體素質為立足點的健身活動形式已與民眾身體鍛煉需求不相符,涉及操、舞、拳、趣味項目及其他文化形式等多種類型的健身活動成為滿足民眾身體鍛煉需求的主要渠道。因此,涵蓋益群、健身、調心等多個維度的健身瑜伽就成為民眾的首要選擇。

三、健身瑜伽的內涵

1.健身瑜伽本質屬性判定的依據

健身瑜伽本質屬性判定的依據是健身瑜伽內涵闡釋的關鍵,為便于民眾了解健身瑜伽的本質,需要從健身瑜伽運動形式特征、健身瑜伽與體育關系等方面,進行逐一分析。

一方面,從健身瑜伽運動形式特征出發,得出健身瑜伽內涵體現為健身瑜伽概念種類差異,是瑜伽下位概念。在呈現出瑜伽通用屬性的同時,也展現了部分區別于傳統瑜伽的特點。如健身瑜伽在繼承傳統瑜伽呼吸、體位法、冥想等習練手段基礎上,以呼吸、體位關聯為重點,選擇了瑜伽中扭曲度較小、與人體正常生理結構相一致的動作,并將冥想作為一種放松手段。

另一方面,從健身瑜伽與體育的關系入手,可得出在體育范疇內社會成員為達到身心健康而在閑暇時間采取的體育活動,是社會體育的主要內涵。健身瑜伽在目標、功能等方面均與社會體育相符,具有社會體育健身娛樂、全民普遍適用、經濟價值、文化特色。從目標定位上進行分析,健身瑜伽可作為促使身心健康的項目;而從功能層面進行分析,可將健身瑜伽鍛煉方式限定在瑜伽手段范疇內。這種情況下,瑜伽、體育運動間就產生了相互依存、相互取舍的關系[4]。而瑜伽特殊的呼吸與體位、冥想結合的方式,也可作為健身瑜伽體育鍛煉項目類別判定的依據。

2.健身瑜伽本質屬性判定方法

依據健身瑜伽邏輯學概念,在摒除否定、含糊、類比定義方式基礎上,可以尋找健身瑜伽這一被定義項所反映的對象類別或鄰近屬概念。隨后尋找健身瑜伽這一定義項所反映對象與其他種間差異(種差)。并將健身瑜伽鄰近屬與種差相關聯,確定健身瑜伽所反映對象本質屬性?;诖?,可得出健身瑜伽內涵鄰近屬概念為“體育和瑜伽”。即在舍去傳統瑜伽意志磨煉性基礎上,壓縮瑜伽目的及功能,以追求健康為目標,保留瑜伽健身功能的一種運動形式。在健身瑜伽鄰近屬概念確定后,可結合健身瑜伽特有功能、運動形式,得出與其他健身運動項目間的差異。進而可確定健身瑜伽屬性,即以體位法、呼吸法、冥想放松配合為基本形式,以增強人的身體素質、心理和諧為目標的社會體育項目。

四、健身瑜伽的現代化發展路徑

1.實現健身瑜伽項目歸口管理

針對現階段健身瑜伽項目出現的功效異化、體式異化情況,應以健身瑜伽項目定位為立足點,構建完善的以健身為目標的健身瑜伽概念體系,為健身瑜伽現代化發展提供充足理論支持。通過用“健身”在“瑜伽”前的屬性限定,可獲得具體化、目的明確化的瑜伽鍛煉形式,提高我國大眾對瑜伽這項運動的認同感,為瑜伽在我國健康體系中推廣應用提供依據[5]。

在瑜伽項目管理過程中,政府行為策略的選擇,對瑜伽在健身行業發展具有引導作用。因此,我國體育管理職能部門應正確認識瑜伽在我國內部正式體育項目中重要地位。立足健身瑜伽資源開發基礎,從體育層面入手,爭取全國瑜伽運動推廣委員會支持。與國家體育總局等相關部門聯合,組建覆蓋瑜伽健身市場且具有官方資質認可的行業組織。進一步強化健身瑜伽官方組織管理體系建設及體育公共服務制度供給體系建設,為健身瑜伽項目歸口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組織支持。

考慮到我國瑜伽健身市場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市場缺口較大,因此,在組織體系完善的基礎上,應依據相關法律規范,制定可行性較高、科學完善的行業規范,逐步形成與中國大眾健身需求相一致的健身瑜伽管理制度及法律監管體系[6]。同時,根據健身人群階層的差異,在惠及大眾健康、擴展健身瑜伽影響范圍這一目標的指導下,依據分層次、多維度方針,對健身瑜伽市場開發范疇進行進一步細化。培育多元參與主體,為健身瑜伽推廣體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強勁的驅動力。

2.開設瑜伽課程

從2015年中印文化交流開始,我國與印度就太極瑜伽相會達成了共識,約定每年6月21日共同組織國際瑜伽日相關活動。隨后云南民族大學與印度文化關系委員會進行了合作,在校內開設了專門的瑜伽課程。在這一背景下,瑜伽行業在我國市場呈井噴式發展,整個瑜伽行業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诖?,為進一步規范瑜伽發展模式,各地可設置優惠政策,鼓勵各高校開設專門的瑜伽課程,培養專業的瑜伽人才,為本土化瑜伽市場發展提供專業技術手段。同時,考慮我國健身瑜伽主要鍛煉人群中女性占比遠高于男性的情況,可以與全國瑜伽運動推廣委員會溝通,充分利用專業院校知識密集度高的優勢。面對現有專業院校內部體育管理學、體育教育學、休閑體育學等多個專業領域,進一步細化健身瑜伽課程目標、內容、手段,構建多層次專業瑜伽人才培養平臺。在這個基礎上,與國內外資深培訓師合作,邀請其作為兼職教師,為相關專業學生講解與專業健身瑜伽訓練相關的知識,為校園瑜伽、健身瑜伽相互交織、協同發展提供依據。

在校園瑜伽課程開設基礎上,為充分滿足校園內部學生參與需求,可以不同性別、身體狀況學生運動健身需要為依據。在特色課程建設目標指導下,結合不同類型人群個性化發展、強身健體實際需求,進行多元瑜伽課程內容結構體系設置。同時,以健身、養心為重點,創建專門的瑜伽健身實踐空間,進一步推進健身瑜伽實踐技能外延,為專業瑜伽人才培養提供依據。

此外,還需進一步強化市場中瑜伽教練員準入資格的管制。如借鑒體育指導員專業發展經驗,將瑜伽在健身領域教練員考核納入正規培訓、認證體系,要求瑜伽教練員必須參與正規培訓、資格認證,降低市場中瑜伽教練員資格良莠不齊導致的健身瑜伽發展問題。

3.拓展健身瑜伽發展空間

針對現階段健身瑜伽發展情況,為進一步提升健身瑜伽綜合實力,瑜伽鍛煉者應有意識地與基礎醫學、心理學、臨床醫學、教育學等學科結合,將瑜伽干預引入醫學輔助指導中,對健身瑜伽在促進運動損傷后恢復、疲勞恢復、運動心理調節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究。同時,注重健身瑜伽鍛煉者生理、心理監控,聚焦健身瑜伽器材設備、服飾用品。與科研單位、企業機構合作,以知識產權利益共通為紐帶,構建健身瑜伽知識產權聯盟,進一步拓展健身瑜伽技術合作體系。推進健身瑜伽專利成果向實體經濟轉化,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健身瑜伽專利核心體系奠定基礎。

在此基礎上,借鑒瑜伽本土化發展進程中衍生出的中醫養生瑜伽、太極瑜伽發展經驗,立足瑜伽流派。以中國元素融入為切入點,構建更加完善的中國現代健身瑜伽文化語境。并設置系統、科學的健身瑜伽鍛煉理念、體式,避免國內瑜伽技術流派繁雜導致的健身市場亂象叢生,保障健身瑜伽在大眾健身領域的生命力[7]。同時在健身瑜伽產業化發展進程中,可以與專業機構合作,通過辦刊、電視、新媒體論壇等渠道,普及宣傳正確的健身瑜伽知識、原理及鍛煉方式,促使民眾對健身瑜伽產生正確的認識。同時借鑒社會層面瑜伽健身培訓機構,發展經驗,根據不同人群需求,進行不同課程內容系統設置。如針對愛美人群,可以與專業人士協作,制定系統的塑形瑜伽、減肥瑜伽體系。在保證健身瑜伽形式規范性、系統性、大眾可行性的同時,發掘潛在練習群體,為健身瑜伽可持續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考慮到我國現有健身瑜伽產業經營隸屬于個體商業范疇,經營成果受市場需求自動調節的直接影響,而市場需求自動調節與健全法制密不可分。因此,在潛在練習群體發掘基礎上,為營造平穩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相關立法部門應制定與健身瑜伽統計指標體系相關的法律制度,約束瑜伽行業競爭者不良行為。嚴格要求其在法律規章范圍內競爭、經營、管理,推進服務機構與健身瑜伽產品融合發展,為健身瑜伽健康發展提供依據。

五、結語

健身瑜伽將印度瑜伽、中國太極進行了有效結合,通過健身瑜伽鍛煉,不僅可以改善人們精神的不良狀態,還可幫助人們重塑形體,促使鍛煉者達到一種“忘我”境界?;诖?,為充分發揮健身瑜伽價值,在明確健身瑜伽緣起及內涵基礎上,以現代健身潮為話題,進一步完善、規范健身瑜伽鍛煉方式,保證健身瑜伽長遠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瑜伽
列車上的瑜伽時光
山羊瑜伽
原始感瑜伽工作室
Hello White瑜伽館
迎接瑜伽日
揭玉芳 用心開啟瑜伽修行之旅
禪逸瑜伽對瑜伽文化的創新
練瑜伽,悠著點
親子瑜伽有魔法
動物中的瑜伽高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