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理視唱練耳在古箏教學中的重要性

2020-01-18 05:11寧煜婷
學生學習報 2020年19期
關鍵詞:音樂理論古箏教學

寧煜婷

【摘要】中國古鐘作為歷史悠久的中國民族的彈唱樂器,隨著歷史的長河演變至今,所傳奏出來的美妙樂曲依舊是人們人人稱贊的古典音樂之聲。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古典樂器古箏對于彈奏者的個人素養來說也逐漸提高,古箏彈奏者明確要重視視聽練耳的重要性,掌握好古箏的彈法節奏,巧妙地抓住音樂的韻味。本文主要分析試聽練耳在古箏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和重要性。

【關鍵詞】音樂理論;視聽練耳;古箏教學

引言

古箏作為古典音樂的基礎性學科,視聽練耳是音樂人和藝術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基礎課程。想要彈奏好一首專業的古典音樂,將視聽練耳知識有效吸收,才能夠奠定好古箏音樂的學習之路。視聽練耳這門學科,從主要內容上來看,主要是通過觀看古箏樂譜,通過視唱的方式,即看譜即唱,研究整個樂曲的旋律和音程,還有聲音程和和弦的聽辨模唱,模仿節奏,曲調的記憶。通過聽寫的方式訓練藝術生的音樂聽覺。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古典音樂的認知程度。

一、古箏教學現狀

我國的古典樂器多種多樣,不同的樂器代表著不同民族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其中古箏作為古典樂器中的一員,在古典樂器當中也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古箏樂器彈奏起來典雅高潔,或穩重或清新。所傳達的感情也非常到位。古箏彈奏出來的許多著名樂章,世世代代廣為流傳。反光古箏教學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古箏的過程當中,也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一部分學生在古箏教學過程當中,隨著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古箏的技巧也需要不斷改進,所以在學習古箏演奏的過程當中,演奏技術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教學不斷的加強和進步。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學習過程當中,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狀況。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學生在學習古箏的初期,對于樂理的基本知識沒有打好,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靠的情況下,在學習古箏的出息,通過學生的幫助和教師的指導是可以完全彈奏出來的,但是隨著學習的推移,在中后期的時候,學生將很難通過自身和教師的指導完成較高水準的彈奏和學校技巧。

還有一方面是在古典音樂的學習過程當中,一部分學生在學習古箏的同時,只是掌握了一定的表演技巧和彈奏技能,但是對于古典音樂,古箏所呈現出來的情感和對于古人的音樂鑒賞能力是較為薄弱的。學生對于古箏的學習只是從表面上來學的,并沒有對古箏進行一個更加深入的情感了解。那么對于學生所呈現出來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來說,就無法有一個情感上的共鳴。古箏也就只能成為一個彈奏音樂的冷冰冰的樂器而已。

二、視聽練耳貫穿于整個古箏教學

中國古箏又名“秦箏”,作為我國最古老的彈弦樂器之一,所發出來的音樂悅耳動聽,如高山流水一般清澈。同時中的音律寬廣,所發出的音色明亮,清脆,和人類的聲音近乎相似。在談的過程當中,對于彈奏者也有較高的要求,彈奏者必須雙手同時彈奏所發力用于拇指,食指和中指。曾經有著名詩人對古箏所進行描寫“托、劈挑、抹等指法。

一堂完整的古箏課程所需要的是基礎練習和作品試奏兩個教學部分。而這兩種重要的教學部分所需要的都有視聽練耳。視聽練耳作為基本的練習,主要鍛煉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其中最重要的是音階練習和音準,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視聽練耳基礎,那么在進行高音彈奏的階段,學生就無法完整的完成,所呈現出來的演奏機巧,更是毫無畫龍點睛而言,就好像是沒有根的樹木,沒有源頭的水源一樣,沒有靈魂和精髓。在對其古箏教學的第二部分作品試奏上來說,這一階段主要是針對于旋律部分的處理。而面對古箏的旋律部分,粗略來講,就是若干個視聽樂句的組成。所以,熟練的把握好視聽練耳的基礎,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在高階段的古箏學習中能夠輕松和高效的彈奏。

三、視聽練耳改善學生音準和節奏

音樂的音準和節奏,是整個音樂的靈魂所在,人們經常說:“這個人唱歌跑調,唱的歌太難聽了。其中“跑調”,就是說明這個人的音樂音準和音色沒有掌握正確。所以音樂的音準和節奏感在音樂的表現上,是非常具有重要意義的,對于古箏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音準和節奏也是古箏演奏過程當中,對于學生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學好古箏的首要條件。在傳統的古箏教學過程當中,音樂教師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單一的灌輸模式,在對音樂當中的音標,和弦,節拍等內容都是對學生聽覺上的訓練,進而在不斷練習,久而久之,學生在古箏學習的過程當中,總是直觀而且機械性的進行此項訓練,時間一長,學生難免會有被動的感覺,長期下來,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耐心。聽覺的惰性也會隨之而顯現出來,而視唱練耳的方式則就不同了,通過視唱練耳的模式,學生可以有效的調動起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加入到古箏的訓練當中。通過對于節奏的模仿和曲調的記憶,模唱,聽寫等方式,逐漸激發起學生的音樂聽覺,讓學生自身感受音準和節奏,掌握好視聽練耳學習古箏的速度也會增加。

四、視聽練耳陶冶情操,提高學生創造力和表現力

學生要想真正彈奏好一首完美的樂曲,不僅要求能夠將樂曲的樂譜音色,音準彈奏正確,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夠真正表現到樂曲所呈現出來的情感。這就是所謂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學生在學習作品之前,首先要對于作品的情感有一個聽覺上的共鳴,將古箏樂譜進行二度創造。這樣的一個過程,進行視唱練耳的訓練。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音樂的表現,主要是根據音樂的解釋,和音樂的樂譜認識問題,其中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廣泛,主要包括音樂的藝術風格,表現特色和創作方法的結構,速度,演奏等內容。而這些內容的了解和感知,主要是通過視聽練耳的訓練當中獲得的,在視聽練耳的訓練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安靜的積累出較為豐富的音樂詞匯,日積月累的開闊自身的音樂事業和演奏技巧的提升,久而久之,也就能夠逐漸的提高個人的綜合素養。個人的素養逐漸增加,所呈現出的音樂作品也更為醇厚。

結束語

總之,視聽練耳在古箏教學過程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貫穿于整個的古箏教學全過程,完美的視聽練耳訓練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打好古箏訓練的基礎,從而感知古箏音樂的情感表達,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參考文獻:

[1]肖賽.視唱練耳教學中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研究[J].北方音樂,2019,39(09):166+169.

[2]張琦.將“視聽”融入到古箏教學中[J].現代教學,2011(11):67.

猜你喜歡
音樂理論古箏教學
西方音樂學理論的歷史發展及其思考
探析高校古箏教學的創新與有效性提升對策
探析高校古箏教學的創新與有效性提升對策
探析高校古箏教學的創新與有效性提升對策
西方音樂學理論的歷史發展及其思考
論大、小調體系中特性音程的調式特征
試論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藝術理論研究者
分析音樂理論與音樂創造力培養之關系
論古箏教學中“音樂”與“技術”的交融
學前教育音樂學科融合的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