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高中數學

2020-01-18 05:11劉通
學生學習報 2020年19期
關鍵詞:瓶頸高中生創新能力

劉通

【摘要】創造力作為一種能力資源,越來越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中不僅收獲知識更收獲能力,如何讓高中數學教學擺脫傳統教育束縛,更好地為提升學生創新能力而服務,這一直以來都是廣大高中數學教師的奮斗目標。圍繞高中生創新能力培養價值、高中數學教學瓶頸以及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展開探索,以期在提升學生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數學綜合能力的基礎上,實現高中數學學科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新能力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一、高中生創新能力培養價值探索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版)將高中數學學科性質作了以下規定:數學教育幫助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與方法;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引導學生會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發展,探尋事物變化規律,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在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對《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有效踐行。同時,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還能夠使其將創新能力與思維拓展內化為自己的個人品質,從而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學習與生活,促進其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實際上,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一直以來也都是我國傳統教育教學理論所推崇的。我國古代傳統教育理念強調的“舉一反三”,實際上就是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指引。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高中數學教學之中,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是對我國傳統教育理念的推陳出新。

二、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瓶頸分析

而從現階段我國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來看,在教學中注重對提升高中生的創新能力進行研究與探索也是十分迫切的,因為現階段我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主要存在如下瓶頸:一是應試教育傾向性嚴重,課堂教學中無論是教師和學生都更傾向于將教學重點與學習重點放在如何在考試中實現分數的提升上,卻忽略了數學思維以及數學能力的培養。二是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較弱,自主思考以及自主探究能力不足,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創新意識不強,對老師的課堂教學依賴性較強,存在“被教師牽著走”的惰性學習心理。三是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不足、思維發散能力不夠,認識不到在數學學習中“舉一反三”的重要性,不善于在數學學習中勤于思考。這些瓶頸嚴重制約著我國高中數學教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在這些學生數學學習瓶頸以及教師教學瓶頸中,學生的創新能力無法得到提升,而數學素養更是無法在數學課堂中得到培養。

三、高中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從上述高中數學教學瓶頸來看,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需要從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方法調整入手來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那么,在實際教學之中,教師應該采取哪些教學策略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提升呢?我們認為以下策略是值得嘗試的:

(一)在新課展示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

新課展示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環節,也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了解數學方法的關鍵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首先要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使其在興趣、好奇心的驅使下,自主地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中,參與到數學問題的思考中,使學生在自主思考中發掘自己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并將這些意識與能力與自己數學學習的成就感相融合。例如,在引導學生對集合概念產生認知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由具體到抽象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家電與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熱水器的關系入手引出集合與元素之間的關系,再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認識集合與集合以外的關系,如進行“中國省份”的集合時,除了將臺灣省、黑龍江省、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展示出來,再將上海、天津、重慶等展出,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些城市是否在上述集合之中。通過這種設置疑問的形式展開教學,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深入思考為其思維發散以及創新意識培養提供可能。

(二)在能力拓展中,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新課學習的過程是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認知的過程,而數學課堂中的能力拓展環節則是促進學生知識內化的過程。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更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那么,如何才能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呢?當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概念與數學理論時,教師可以將一些具有拓展性以及具有開放性的習題展示給學生,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與探索,并在小組力量的發揮中找到問題解決的方式。在小組合作探索的過程中,每個學生的智慧都能更好地匯聚成集體的智慧,而任何一個組員形成的創新靈感都有可能為小組的成績做出貢獻。例如,在高中數學復習過程中,空間幾何圖形的關系證明,就是一個較為經典的復習內容,但同時由于部分學生空間思維能力較弱,使得立體幾何一直都是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短板,尤其是在證明立體幾何線條關系時會存在很多的障礙。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了空間向量的知識以后,再回過頭,將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相融合,即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空間向量的知識融入到空間幾何關系的證明之中。當學生通過X軸、Y軸、Z軸的精巧設計,嘗試與探究發現原來立體幾何的解題思路也可以以這種“迂回的方式”得出證明的結果,數學問題的解題思路也并不一定只有一種,一旦學生形成這樣的認識,就為其創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總結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是新時期課程標準的重要要求,更是促進學生數學能力與素養提升的根本保證。本文提出在新課展示環節、能力拓展環節以及參與實踐環節入手,對高中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希望本文提出的教學策略能夠對廣大教師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陳堆章.論高中數學教育中學生創新意識養成和創新能力培養[J].亞太教育,2016,(01).

[2]于洋.淺談高中數學教育中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高考,2017,(33).

[3]季偉松.高中數學教育中探索性教學研究淺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06).

猜你喜歡
瓶頸高中生創新能力
突破鄉鎮地區幼小銜接的瓶頸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高中生學習·閱讀與寫作2020年7、8期合刊
在突破瓶頸中成長
點擊圖象問題突破圖象瓶頸
中國出了本(高中生)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學生物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