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防范研究

2020-01-19 12:37張華美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國際經濟學院
環球市場 2020年24期
關鍵詞:金融業務信用風險供應鏈

張華美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國際經濟學院

一、供應鏈金融

一般來說,一個企業生產特定商品,需要經歷從采購原材料,到組織生產,再到形成最終產品。最終產品通過各種銷售渠道進入社會流動領域,到達消費者的手中。在這個過程中,一種產品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零售商有機聯系在一起,最終形成一個供應鏈整體。在這個供應鏈中,往往會存在競爭力較強的企業,他成為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在價格、交貨日期、結算方式等方面存在強勢地位,給其上下游企業會造成的巨大的壓力。而這些企業大多是融資難、融資貴的中小企業,這樣容易導致資金鏈緊張,供應鏈失衡或者斷裂的情況發生。

商業銀行以核心客戶為依托,以真實貿易背景為前提,為供應鏈中的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便利、結算和其他金融服務,這一過程稱之為供應鏈金融。它是服務與技術方案的結合體。是一種針對中小企業的新型融資方式。

供應鏈金融很好的實現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的四流合一。與傳統的銀行信貸相比,供應鏈金融將供應鏈中各方有機結合在了一起,融資方式更加靈活多樣。

隨著金融科技因素的不斷滲入,供應鏈金融模式的不斷創新,供應鏈金融的風險也在不斷的增加,如何有效地辨別和防范供應鏈金融風險成為重要的課題。

二、供應鏈金融面臨的風險

供應鏈金融是一種自償性的貿易融資方式,此種方式為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帶來了融資便利的同時,也將貿易融資風險由傳統單一的貿易緩解拓展到了供應鏈中。因此,商業銀行在對供應鏈金融進行金融監管時,不僅應持續關注客戶的信用情況、經營狀況和還款能力等,更應該對客戶與上下游企業的關系、信用度和財務報表真實性等進行關注。

(一)外部風險

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完全依托于企業真實的貿易背景。在供應鏈金融中,涉及企業較多,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的關注對象主要是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核心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不僅要面臨宏觀經濟政策變化、國際匯率變化、供求關系的變化等,還需要面對戰爭、自然災害等外部環境變化的風險。

宏觀經濟發生變化時,將會對整個行業的所有企業造成影響。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就是典型的案例。由于此次疫情的特殊性,對第三產業產生了重創。此時,供應鏈中的各個企業都因為疫情產生了需求疲軟、產能過剩的情況。而在供應鏈金融中,如果核心企業無法應對外部環境發生的變化,那么供應鏈業務將無法進行。商業銀行也將面臨信貸逾期甚至壞賬的風險。

(二)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是指借款人、證券發行人等因種種原因,不愿或無力履行合同條件而構成違約,致使銀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關鍵在于對核心企業、物流企業和上下游企業等進行授信,一旦供應鏈中的任何一個鏈條的資金發生中斷,那么金融機構就會面臨違約的風險。信用風險也是供應鏈金融業務當中的主要風險。

供應鏈業務模式的出現大大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完善了中企業融資模式。然后由于受宏觀經濟的影響,一些行業如鋼鐵、水泥等行業出現了產能極度過剩的情況,大量的鋼鐵、水泥企業難以為繼,資金周轉困難,導致大量企業破產,從而導致鋼鐵、水泥等行業出現信用風險危機。而金融機構也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融資行業進行了限制,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供應鏈金融的開展。

另外,有一部分具備融資需求的中小企業為了獲得銀行的信貸,可能會提交虛假的財務信息,這樣也增加了違約風險的概率。

供應鏈風險的自償性的結構化操作模式設計,實際上可以防范企業的信用風險。然后由于中間環節設計企業過多,我國的信用體系不夠完善,金融機構很難審核企業的貿易背景的真實性,還可能將信用風險轉換成市場風險。

(三)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操作過程、人員、系統或外部事件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的風險。供應鏈金融通過自償性的結構設計,導致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第一還款來源完全獨立于企業的經營情況和信用情況。而這對操作環節的嚴密性和規范性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實際業務當中,經常出現企業的信用風險滲透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情況,操作制度不完善將直接影響第一還款來源的效力。

供應鏈金融的操作風險來自銀行和物流公司兩方面。從銀行層面來說,由于銀行的操作人員受到從業規范的約束,供應鏈金融的銀行操作風險相對較小。而物流公司屬于第三方服務方,在供應鏈金融業務方面,一般操作風險大多來自物流公司層面。在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中,特別是涉及質押品的模式,出于專業化管理的考慮,銀行會把質押物進行外包,交給物流公司進行監管。然而,這種方式也會導致銀行不能有效掌握質押物動態。從物流公司方面來看,由于監管質押物屬于受托業務,可能會出現操作不當、監管不力的現象。由于一些企業急于融資,可能會出現企業與物流公司勾結,物流公司會在未經過銀行允許的情況下,處理質押物,出具虛假倉單等問題。這就大大增加了物流公司方面的操作風險。

三、完善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體系

如何對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風險進行防范與控制,是商業銀行面臨的一大難題。建立一個完整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控制體系,對于完善商業銀行的風控體系意義巨大。針對供應鏈金融面臨的風險類別,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風險控制。

(一)重點監控核心企業的貿易情況

由于外部環境變幻無常,中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又較弱。所以監管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就尤為重要。

在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過程中,會存在無法有效辨別企業資金來源的問題,一旦交易背景真實性的前提不存在,那么銀行就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在大數據、區塊鏈的大背景下,我們可以將金融科技融入供應鏈金融業務當中。由于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公開透明、可回溯的特征,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應收賬款的確權,從而保證貿易情況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避免違規現象的發生。

在保證自償性的基礎上,可以規避外部風險發生對于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沖擊。

(二)加強供應鏈授信綜合管理

供應鏈金融業務是對核心企業以及其上下游企業各個交易主體開展的綜合授信業務。

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時,需加強供應鏈授信綜合管理,結合業務情況對授信企業和關聯企業等主體進行整體評估。首先,需要規范授信前的盡職調查工作。保證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防范的第一道防線,嚴格遵循實地貂蟬的原則,認真合適貿易交易的情況。另外需要加強核心企業的授信準入管理。避免核心企業經營風險向上下游企業傳遞。

(三)加強操作風險的監督管理

操作風險的主要來源為物流公司,所以需要對合作的物流公司進行有效的甄別和選擇,與物流公司簽訂契約,規范物流公司與銀行的合作,在質押物的出庫、入庫方面做好詳細規定,避免物流公司違規操作。

首先可以選擇知名度高、資信良好的物流公司合作。并定期對合作的物流方進行價差,重點監管物流公司對質押物的管理,手續是否齊全、流程是否規范,對于不符合規范的物流方,需要及時督促整改。另外商業銀行需要加強對抵押物的動態管理,一方面需要選擇價值穩定、易儲存的產品,另一方面需要實時監控抵押物的價值變動情況,派駐專人盯市,有效防范質押物的價值變動風險。同時需要進一步加快電子化建設,減少業務操作對人工的依賴,降低操作風險的發生。

猜你喜歡
金融業務信用風險供應鏈
油氣貿易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研究
《信用風險管理:從理論到實務》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綠色金融回顧與展望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解鎖西貝供應鏈的成功密碼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國際金融業務拓展策略探討
郵政儲蓄銀行金融業務管理的現狀與優化策略研究
中小型商業銀行金融市場業務風險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