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個人所得稅改革對納稅人稅負的影響

2020-01-19 12:37李沅西安財經大學
環球市場 2020年24期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法稅制稅負

李沅 西安財經大學

2018 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決定自2019 年1 月1 日起正式開始施行新個人所得稅法。在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中,大多數人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是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變化。這些改革內容所帶來的福利對于各收入階層納稅人的稅負大小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總體上實現了廣大納稅人稅負的降低,減輕了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從而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使得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問題有所改善,其中受益程度最大將是中等及以下收入群體。但是,改革后的個人所得稅對納稅人的稅負影響因收入水平不同而不同,那么調整后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對于納稅人稅負有哪些新的影響,這個問題將成為我們需要探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個人所得稅改革的背景

當前,我國面臨著公民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問題,這些問題與廣大納稅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一直都是廣大公民關注的焦點,也是歷屆政府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根據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的基尼系數在0.46 以上,這表明了我國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問題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如果不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不僅會降低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加深社會矛盾,而且也會對我國日后的經濟發展造成需求不足的阻礙。因此,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縮小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問題必然要成為一項重大的國家政策。由于我國的稅制存在不完善方面,不可避免地會對人們的生活水平及生產積極性帶來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個人所得稅制度進行調整,以降低其產生的負面作用。

二、新個人所得稅法的主要變化

稅制模式的變化:

目前,從世界各國所實行的稅制模式來看,個人所得稅的稅制模式主要分為三種: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和混合所得稅制。在此之前,我國實行的個人所得稅稅制模式為分類所得稅制,而新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后我國的稅制模式實現了由原來從分類稅制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混合稅制的轉變。

個人課稅制是把居民或非居民個人作為課稅單位的一種制度,該征收方式相對簡單,征收成本較低,但該稅制在實施中并沒有將家庭成員之間的總體收入納入征收范圍,也沒考慮到家庭成員之間的總體消費水平,這很可能會導致家庭的總體收入的不平衡所帶來稅負的橫向不公平。因此,該模式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納稅人可以通過家庭成員之間的財產轉移來規避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時也不利于發揮稅收對經濟的調節作用。

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是國家用來調節納稅人收入的一種制度。修訂后的新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應納所得額的扣除標準為60000 元/年以及其他扣除的余額。這也意味著2019 年1 月1 日開始,考慮其他專項附加扣除等內容,則個人所得額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是60000 元/年。此次修改后的標準有利于降低中低層工薪階層的稅負,提高工資收入水平,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消費水平并調動其工作積極性。

三、對納稅人稅負的影響

(一)稅負的總體影響

一直以來納稅人對稅負感覺頗為沉重,特別是對于廣大的工薪階層來說,生活面臨各種開支,即便是月薪過萬感覺也不會輕松。對于低收入群而言,繳納個人所得稅會加大生活壓力??傮w來說,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普遍降低了廣大納稅群體的稅收負擔,尤其是對于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的納稅人來說,稅負下降的幅度最大。但是,稅負下降的幅度卻因人而異,與個人收入大小呈負相關。

增加專項扣除,降負力度更大。新個人所得稅法中首次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在這一政策條件下,納稅人的稅負得到明顯降低,可以說,真正意義上滿足了個體需求,稅收更具人性化與公平性特征。個稅改革的深入推進,對于我國稅制完善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二)稅收優惠政策對高收入人群的稅負影響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 號)的規定,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 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而不是直接按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發放數額確定其適用稅率。新個人所得稅法規定了工資薪金按年計算,年終獎的稅收優惠政策是否延續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三)個稅改革對工薪所得的稅負影響

工資薪金所得是我國征收個人所得稅的主要來源,本次個人所得稅改革提高了免征額,降低了稅率,優化了稅率結構。其影響為工資薪金收入所得稅負會下降,只是下降的幅度會因為收入水平的不同而不同。中低收入者的降幅會大于高收入者,但是中低收入者的減稅數額可能少于高收入者。

四、對納稅人的建議

新個人所得稅法的實行,在降低納稅人稅負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稅收征管。此項改革事關人們切身利益,納稅人需引起高度重視,在合法的基本原則下進行納稅籌劃以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充分享受改革紅利。

(一)學習稅法相關知識

納稅人應當及時學習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了解新個人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掌握其主要的變化內容及對自身納稅的影響,確保自身的合法權益。注重專項附加扣除資料的收集,嚴格按照稅法規定提交相關附加扣除憑證,以便充分享受稅制改革的紅利。

(二)加強納稅管理

納稅人要加強自身所得和納稅管理,尤其是需要辦理匯算清繳、未有扣繳義務人以及從兩處取得所得等七種需要自行納稅申報的人員,需要平常做好相關資料收集,在規定時間內做好納稅申報工作,依法履行納稅申報義務。個體工商戶需要高度關注反避稅措施,要梳理投資架構以及稅務風險,優化資產配置,有效防控涉稅風險,合理降低稅收負擔。

(三)做好納稅籌劃

良好的納稅籌劃有助于納稅人在不違反相關法律的條件下減少納稅,增加個人可支配收入。充分利用稅法中的各項優惠減免政策、轉變納稅人的身份、改變收入的性質以及利用納稅延期。規劃好各種合法合理的減稅路徑,通過納稅籌劃的方法來降低自身的稅負。

五、結論

本次個人所得稅改革主要參考了城鎮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支出指標,進一步促進了納稅公平,進一步改善了居民收入不公平的局面。提高應納稅所得額,實現了稅制模式的重大轉變,優化稅率級距結構,并首次增加專項附加扣除項目,這些改革內容的顯著特點為“低免中減高增”,體現了高收入者多納稅,中等收入者少納稅,低收入者不納稅的原則。此次改革對于社會各收入水平的納稅人的稅負大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使得廣大納稅人能夠享受到個稅改革的紅利,降低了我國公民的稅負水平。其中,此次個稅改革對中低層收入群體將產生的影響較大,大幅降低了他們的稅負,間接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優化工薪所得稅率結構,最大程度發揮稅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調節作用。

猜你喜歡
個人所得稅法稅制稅負
唐朝“兩稅法”稅制要素欠缺析論
稅制結構與經濟發展質量:實證檢驗及稅制結構優化
“營改增”條件下建筑企業如何降低稅負
淺析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改革路徑
衡量一個國家稅負輕重不能光看數字
減低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的稅制改革思考
論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完善
營改增對物流業稅負的影響與對策
建國以來的工商稅制改革評價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