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評價康、梁在戊戌變法中的作用?

2020-01-25 16:21解璽璋
讀書文摘 2020年11期
關鍵詞:康有為變法

2018年是戊戌維新變法120周年。120年前的6月11日(清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夏歷四月二十三日),光緒皇帝頒布定國是詔,是為百日維新變法的開始。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維新變法運動,“不甘作亡國之君”的光緒皇帝是這場運動的直接發動者與實際決策人。從光緒帝“詔定國是”,決定變法,到慈禧太后以訓政的名義發動“政變”(1898年9月21日,即清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夏歷八月初六日),只有短短的103天,變法即歸于失敗。但就在這短短的103天里,光緒皇帝頒布了一系列除舊布新的“上諭”,這些以更張舊制、棄弱圖強為訴求的“新政”,不僅讓國人惶惑不安,也震驚了世界,向世人展現了中國將改變積貧積弱現狀,實現國富兵強的新的可能性。

光緒皇帝的老師、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翁同龢(字聲甫,號叔平,江蘇常熟人)草擬了這道“定國是詔”。據說,他在草擬此詔時參考了之前監察御史楊深秀的《請定國是明賞罰以正趨向而振國祚折》和翰林院侍讀學士徐致靖的《請明定國是折》,而他們二人的這兩道奏折,都是一直積極推動變法的康有為所代擬的。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了康有為是戊戌維新變法最直接的推手,稱他為“戊戌維新運動的核心和靈魂” ,一點都不過分。按照孔祥吉先生的考證,戊戌數月間,可以確認為康有為手撰的奏折,便有七十四篇,甚至還不止此數。其中有相當大的部分是通過陳其璋、楊深秀、徐致靖、宋伯魯、文悌、李盛鐸、王照、麥孟華等人呈遞的。顯而易見的是,從興起、發展,到受挫、失敗,百日維新始終都貫穿著康有為的影響與作用,這是不容置疑和否定的。同為戊戌變法主將之一的張元濟,政變后曾寫信給與康、梁有隙的汪康年:“康固非平正人,然風氣之開,不可謂非彼力?!?/p>

張元濟說得不錯,康有為確是個開風氣的人物,戊戌維新變法亦是一場開風氣的思想解放運動。也就是說,狹義的戊戌維新變法固然專指戊戌年6月至9月這103天,而廣義的戊戌維新變法則應該包括1895年“公車上書”以來廣泛開展的思想解放運動。在這個意義上,戊戌變法在政治上雖然不成功,甚至不妨說失敗得很慘,譚嗣同等“六君子”被殺,一大批支持變法的官員或被罷官,或被流放,康、梁亦流亡海外,但是,思想的閘門一旦打開,則如江河橫溢,不可阻擋,其影響是不可估量的!盡管以慈禧為代表的保守派取消了變法期間光緒皇帝頒布的所有“新政”,恢復舊制,但事實上,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止中國走上變革之路,變則生,不變則死,幾乎成為所有人的共識。19世紀末的這場思想風暴,甚至一直刮到20世紀70年代,攪動著中國的那一潭死水。據說,當時主政的胡耀邦就特別欣賞康有為在《上清帝第二書》及《上清帝第三書》中反復說過的一句話:“當以開創之勢治天下,不當以守成之勢治天下;當以列國并立之勢治天下,不當以一統垂裳之勢治天下?!?他在許多場合一再重復這句話,就是在倡導一種不懼風險,不顧個人安危,打破成規,奮起改革的精神。

近年來,圍繞康、梁在戊戌維新變法中的作用,可以說是眾聲喧嘩,意見紛呈。比較突出的看法有以下幾種:一種認為,康、梁在變法中的作用本來沒這么大,由于事后他們在講述這段歷史時將其作用不適當地夸大了,而且,很長時間以來,戊戌維新變法的研究者們多以他們提供的這些材料為依據,故而高估了他們的作用。另一種認為,康有為應該為戊戌變法的最終失敗負責,他的急躁、莽撞,乃至激進,是戊戌變法沒有成功的重要原因。還有一種意見,直接指向康的品性,指責他的狂妄、自負,造成了與其他改革勢力的離心離德,像張之洞這個群體,不僅不能與他合作,甚至給他拆臺,不愿意看到他的成功。再有一種看法更充滿戲劇性,據說慈禧原本并不反對變法,如果不是康有為處理不當,竟想要鼓動袁世凱兵變,圍慈禧于頤和園,慈禧是不會突然變臉,發動政變的。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這些說法、看法在坊間流傳甚廣,影響極大。這也恰恰說明了,在中國,只要是改革、變法,都很難為人所理解、所接受,不僅當初如此,百余年后,亦復如此。事實上,在清末那樣一個萬馬齊喑,萬喙息響的年代,康有為的舉動的確給人以石破天驚之感。要知道,清王朝對讀書人的管控是極嚴的,不能隨意談論政治,更不許隨意上書??涤袨橐砸唤椴家?,打破士人不許問政的禁令,上書皇帝,要求改革政治,以救時危,是冒著殺頭乃至誅滅九族風險的。由此可見他的氣概和膽識,確有過人之處。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開篇就寫道:“自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以布衣伏闕上書,極陳外國相逼,中國危險之狀,并發俄人蠶食東方之陰謀,稱道日本變法致強之故事,請厘革積弊,修明內政,取法泰西,實行改革。當時舉京師之人,咸以康為病狂。大臣阻格,不為代達??的藲w廣東開塾講學,以實學教授弟子?!?他在《清代學術概論》中也曾憶起康的這段經歷:“越三年,而康有為以布衣上書被放歸,舉國目為怪?!?/p>

這是康有為第一次上書時的情形,“舉國目為怪”,“咸以康為病狂”。而康有為的《上清帝第一書》,又稱之為《國勢危蹙,祖陵奇變,請下詔罪己,及時圖治呈》,撰寫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月,他受到此前中法之戰福建水師戰敗的刺激,借出游北方之機,“以一諸生伏闕上書,極陳時局,請及時變法,以圖自強”。 在此次上書中,康氏“罔知忌諱”,“干冒宸嚴”(喻指皇帝),大膽揭露了清政府內政不修、國事敗壞、耽于安樂、兵弱財窮的現狀,提出了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要求,并建議仿照漢朝議郎,設立訓政之官。在他看來,中國“自馬江敗后,國勢日蹙,中國發憤,只有此數年閑暇,及時變法,猶可支持,過此不治,后欲為之,外患日逼,勢無及矣”。

如果說這是康有為為清王朝敲響的警鐘,那么,很顯然,清王朝的統治者并未因此從昏睡中醒來。僅僅時隔六年,中國就遭遇了更加慘重的失敗,而這次竟然敗給了自己的鄰居,蕞爾小國日本。次年三月,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中國承認高麗獨立,并割讓臺灣及遼東半島,賠償白銀二萬萬兩。這件事給中國讀書人的刺激太大了,梁啟超說:“吾國四千余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后始也?!?這時,恰逢各省舉子云集北京,大約有五千人之多,都是前來參加國家會考的青年才俊,其中很多人都將是這個國家各方面的人才???、梁一直活躍在他們中間,鼓動“公車上書”,不遺余力。二人力陳變法圖存,痛下哀聲,很快成為兩顆迅速升空的政治新星,在眾多舉子中,脫穎而出,一鳴驚人。

康、梁歷來被人們說成是“公車上書”的發動者和領導者,他們自己也常常以此自居。而目前可以看到的研究成果則證明,在這件事上,康、梁的自述并非實事求是,他們不僅夸大了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也夸大了運動本身。這些學者指出,當時,各省公車多局限在本省人的圈子內活動,康、梁很難去發動和領導他們。而且,在康、梁的背后,也還有了解內幕的京官,向他們透露情報,策動他們上書;甚至還有更高層的官員在背后操縱他們。說白了,他們只是所謂“帝黨”的兩桿槍,由他們出面,鼓動學潮,干涉政府決策,從而將宮廷內部帝后兩黨的斗爭公開化、社會化,以社會輿論,即所謂“公論”,向李鴻章乃至整個“后黨”施加壓力。這些研究成果固然使我們看到了曾經被遮蔽的某些歷史真相,看到了康、梁故意夸大自身作用,修改歷史敘事以美化自己的一面,但同時也可能遮蔽歷史真相的“另一面”,以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在將康、梁虛無化的過程中,這場運動之于思想史、文明史的價值和意義也被消解了。

事實上,在這場運動中,康、梁從未置身于事外。倒是一些過來人看到了這點“真相”,肯在其記述中將康、梁稱作“運動主持”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夏季,滬上哀時老人未還氏在其所作《公車上書記序》中亦寫道:“中日和約十一款,全權大臣既畫押,電至京師,舉國嘩然,內之郎曹,外之疆吏,咸有爭論。而聲勢最盛、言論最激者,莫如公車上書一事?!?他在這里所說,即康有為以一晝兩夜撰寫的《上清帝第二書》,后來被稱作《公車上書》。盡然此書最終未曾向都察院呈遞,但經過其弟子梁啟超、麥孟華的謄抄,并在各省舉子中廣為傳閱,使得康有為“非遷都不能拒和,非變法無以立國”的主張,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一場聲勢浩大的“公車上書”像狂飆一樣橫掃北京上空,但很快也就歸于沉寂了。王公大臣們好像任何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繼續著醉生夢死的日子,京城亦恢復了往日歌舞升平的景象??凳系茏有烨冢ㄗ志悖┰凇赌虾O壬纳蠒s記》中就曾寫道:“和議既定,肉食袞袞,舉若無事;其一二稍有人心者,亦以為積弱至此,天運使然,無可如何,太息而已?!?但康有為沒有因此而氣餒,他選擇了繼續向皇帝和樞臣申述變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公車上書”之后的閏五月初,他便將《上清帝第三書》,又稱《請及時變法富國養民教士治兵呈》,遞交到都察院。此書是在《上清帝第二書》的基礎上改寫的,考慮到前一次上書未能呈遞上去,于是,他將前書中拒和、遷都、再戰的內容刪去,增加了富國、養民、教民、治兵,以及改革科舉、興辦教育、廣聚人才等內容,尤為重要的,是提出了設立“議郎”的建議:

伏乞特詔頒行海內,令士民公舉博古今、通中外、明政體、方正直言之士,略分府、縣,約十萬戶而舉一人,不論已仕未仕,皆得充選,因用漢制,名曰議郎?;噬祥_武英殿,廣懸圖書,俾輪班入直,以備顧問。并準其隨時請對,上駁詔書,下達民詞。凡內外興革大政,籌餉事宜,皆令會議,三占從二,下部施行。所有人員,歲一更換,若民心推服,留者領班,著為定例,宣示天下。上廣皇上之圣聰,可坐一室而照四海;下合天下之心志,可同憂樂而忘公私。

在這里,康有為明確表達了興民權,抑君權的意愿和要求,以及他對西方議會民主制度的理解。他們這一代學者,所處恰逢新舊交替的時代,他們對西方的認識,首先基于自身的文化傳統,在他們看來,未來中國無非是傳統中國的延續罷了。所以,康有為要借漢制“議郎”來表達他變法改制的意圖,在他,只能這樣做,在光緒,恐怕也只有這樣才能理解康有為想要說什么。幸運的是,自光緒十四年(1888年)到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康有為屢屢上書,只有這次,經都察院代為呈遞,很快呈現在光緒皇帝面前。有證據表明,在甲午戰敗之后,光緒憤于國勢危迫,民生日艱,急于博采眾論,變法更張,這一念頭就是看了康有為這篇充滿改革新思想的條陳產生的。于是,就在當月,光緒便頒布了著名的自強諭旨,發出了明確的改革信號。據梁啟超記述:“其年六月,翁(同龢)與皇上決議擬下詔敕十二道,布維新之令?!?同時,朝廷罷免了保守派孫毓汶、徐用儀兩人的官職。一時間,朝野上下都呈現出一派發憤為雄、力圖自強的氣象。

康有為的改革變法思想最“猛烈的宣傳運動者”,非梁啟超莫屬。對梁啟超來說,1895年的“公車上書”是一個轉折點。此前,他是萬木草堂的學長,康有為的大弟子,此后,他追隨康有為,辦報辦學,鼓吹變法維新,名重一時,甚至超過他的老師康有為。他作《變法通議》在《時務報》連載,“每一冊出,風行海內,自是談變法自強者,成為風氣”。 隨后受聘于湖南長沙時務學堂,為總教習,專門闡發康氏一家之學,直到戊戌政變,亡命日本,思想為之一變,才逐漸擺脫康氏思想的羈絆。

康有為是個頗為自負的人,他曾說過,其思想三十歲前已經完成。這種說法亦可看作康有為好為大言的證據??涤袨樯?858年(咸豐八年戊午),其三十歲時應為1888年(光緒十四年戊子)。這一年,康有為以《上清帝第一書》而博得大名。離京前,沈曾植、沈曾桐兄弟將廖平所作《今古學考》送給他,本意是勸他勿談國事,把興趣轉移到訓詁考據上來。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部書反而成全了他,居然讓他從這里找到了支持變法改革的歷史依據。大約兩三年后,他在《今古學考》的基礎上,先后完成了轟動朝野的兩部書《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這是康有為的變法主張從樸素的哀民生之艱、悼國事之危,向理論建構提升的一種標志。至此才能說,康有為在戊戌變法期間的政治改革方案,是有理論依據的,這個理論就是經他改造的經今文學,其中包括孔子托古改制,尊孔子為文明教主,又倡《春秋》公羊學的三世說,強調歷史經據亂世、升平世、大同世而向前發展,破除了中國歷史上一貫的厚古薄今、古勝于今的觀念,取消了古人對于今人的典范作用,祖宗家法不再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如果說康有為激進的話,那么,其政改方案的激進恰恰就來自其學術理念的激進。至于他的《新學偽經考》,質疑兩漢以來的經學主流,將兩千年來所奉行的“六經”皆稱為“新學偽經”,實際上是對整個古代文明的否定,表現為更加激進的思想面貌。有意思的是,雖然后來有些人認為戊戌變法的失敗是康氏的激進造成的,但戊戌政變之后的中國并沒有吸取激進的教訓,反而變得更加激進了。其中的原因也是耐人尋味的。

康有為的變法理論從一開始就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批評、質疑,乃至扼殺。清末著名經學家朱一新就曾寫信給他,逐條糾正他的錯誤。比如他說:“今更欲附會《春秋》改制之義,恐穿鑿在所不免?!彼囊馑际窍敫嬖V康有為,漢代所說的改制,是指禮儀方面的改革,所依據的《王制》,也是漢儒后來得到的,應該說是“王制摭及公羊,非公羊本于王制”。至于《論語》、“六經”,以及諸子,更不能全用“公羊家法”來解釋,他說得很肯定:“近儒乃推此義以說群經,遂至典章、制度、輿地、人物之灼然可據者,亦視為莊、列寓言,恣意顛倒,殆同戲劇,從古無此治經之法?!彼葹閾牡氖?,康有為如此推重“公羊”,只講“張三世”,“通三統”,不講“異內外”,是很危險的,“且將援儒入墨,用夷變夏,而不自知”。

朱一新獨具慧眼,他確實看得很準,然而康有為要的就是“用夷變夏”呀!美國漢學家列文森在其名著《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一書中便肯定了康有為作為歷史開創者的貢獻,他說:“康有為采用了這些觀點,是為了改革儒學,使儒學與近代的改革實踐相結合,并付諸行動,從而為權威的儒學提供了最后一次服務于近代中國政治的機會?!?但是,以捍衛學術正統,維護現有體制自任的人,絕不可能像朱一新這樣,書生氣十足地與他討論問題,客氣的如翁同龢,會稱他“說經家一野狐”,表示“驚詫不已”。而在那些頑固守舊的人看來,康有為這樣做就是欺師滅祖,大逆不道,非圣無法,惑世誣民,不除之不足以穩定人心,統一思想。就在《新學偽經考》問世不久,一個叫余聯沅的人就上了彈劾康有為的奏章,要求將此書立即銷毀,并警告各地書院生徒及所屬士子,不要被康有為所迷惑。至于康有為這個人如何處置,則請皇帝自己拿主意。光緒當日就給兩廣總督李瀚章發出一份措辭嚴厲的諭旨,讓他查明情況,如果該書確系離經叛道,就當即銷毀,對康有為,則放了一馬。

實際上,從甲午到戊戌,康、梁在為變法維新四處奔走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勢力的圍攻、詆毀、誣陷、謾罵,可謂數不勝數,從未斷絕。張之洞是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圍繞他身邊的梁鼎芬等人,都對康、梁采取極端敵視的態度,其中原委固有學術上的分歧,張之洞對康的獨尊公羊,托古改制,以孔子為文明教主,用孔子紀年,都是難以認同的;但他很少做學術上的辯難和商榷,而是直接對康的學說做政治理念的解讀和政治企圖的判斷,上綱上線,認為康有謀反之嫌,保中國不保大清。這怕是一種誅心之論,欲陷康、梁于險境也。而欲置康、梁于死地的,還有湖南的葉德輝之流,他要捍衛綱常名教,自然視康、梁為洪水猛獸,必欲除之而后快,直到湖南舉人曾廉上書請殺康、梁,等于是拉開了戊戌政變的序幕。

應當看到,當年,無論是仇視康、梁者,反對康、梁者,還是支持康、梁者,擁護康、梁者,沒有不把他們視為戊戌維新變法主謀的。而這恰恰說明,沒有他們的努力,戊戌的歷史或當改寫,中國人思想解放的進程也當別論。由于戊戌變法在政治改革上的失敗,今天有些人責備康有為,認為是他在政治上的幼稚、魯莽、任性,以及思想上的偏執、激進、固執造成的;也有人借口康、梁曾說了一些假話,或為“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將真跡放大”, 進而懷疑他們在戊戌維新變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這樣做其實是把歷史看得太簡單了,而且有庸俗化的嫌疑。近來,頗有人在貶低康、梁的同時,而為張之洞張目,認為在康、梁變法之外,另有一變法的穩健派在,并以張之洞為代表。又借陳寅恪所言,辯稱戊戌變法在當時“蓋有不同之二源”,如果不是光緒皇帝受了康有為的蠱惑,未能采納如張之洞等封疆大吏的主張,戊戌變法也許不會失敗。不說歷史不能假設,即使陳寅恪所言,也并非引述者所理解的意思。這段話出于陳寅恪《讀吳其昌撰梁啟超傳書后》一文,他是這么說的:

當時之言變法者,蓋有不同之二源,未可混一論之也。咸豐之世,先祖亦應進士舉,居京師。親見圓明園干霄之火,痛哭南歸。其后治軍治民,益知中國舊法之不可不變。后交湘陰郭筠仙侍郎嵩燾,極相傾服,許為孤忠閎識。先君亦從郭公論文論學,而郭公者,亦頌美西法,當時士大夫目為漢奸國賊,群欲得殺之而甘心者也。至南??迪壬谓裎墓蛑畬W,附會孔子改制以言變法。其與歷驗世務欲借鏡西國以變神州舊法者,本自不同。故先祖先君見義烏朱鼎甫先生一新“無邪堂答問”駁斥南海公羊春秋之說,深以為然。據是可知余家之主變法,其思想源流之所在矣。

陳寅恪在這里說得很明白,既劃清了與康有為的界限,也表明了家學淵源是在郭嵩燾這一脈,與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觀念自然不同。且不談他的改革變法究竟如何,其人品也是很差的,戊戌政變發生的第二天,即八月初七日,張之洞在得到慈禧再度歸政的消息后,馬上致電大學士孫家鼐:“梁乃康死黨,為害尤烈?!甭渚率绱?,也算少見了。難怪孫寶瑄要在戊戌年九月二十四日記中記下這樣一筆:

微陰,枚叔過談。今日中國之反覆小人陰險巧詐者,莫如兩湖總督張之洞為甚。民受其殃,君受其欺,士大夫受其愚,已非一日。自新舊黨相爭,其人之罪狀始漸敗露,向之極口推重者,皆失所望,甚矣,人之難知也。

多年來,人們對康、梁的曲解、誤解是根深蒂固的,解決這個問題,不僅有待于新的史料的發現,更有賴于歷史觀的改變。公正地對待一個歷史人物,有時真的很不容易。梁啟超在談到他的老師康有為時就曾指出,世界上有“應時之人物”,亦有“先時之人物”,“應時人物者,時勢所造之英雄;先時之人物,造時勢之英雄也”。他還說,康有為就是一位“先時之人物”,“凡先時人物所最不可缺之德性有三端:一曰理想,二曰熱誠,三曰膽氣”,康先生全都具備,“若其理想之宏遠照千載,其熱誠之深厚貫七札,其膽氣之雄偉橫一世,則并時之人,未見其比者。先生在今日,誠為舉國之所嫉視;若夫他日有著二十世紀新中國史者,吾知其開卷第一葉,必稱述先生之精神世界,以為社會原動力之所自始”。值戊戌變法120周年之際,我們重溫梁啟超的這段話,也許不是無益的。

(選自《抉擇:鼎革之際的歷史與人》/解璽璋 著/天地出版社/ 2020年4月版)

猜你喜歡
康有為變法
康有為“復辟密札”中隱語之探考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康有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義解讀
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
康有為“八分說”論略
康有為書學評價及相關問題
普陀山書法瑯琊榜·康有為
商鞅變法的是與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