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則徐發配途中堵決口

2020-01-25 16:21劉永加
讀書文摘 2020年11期
關鍵詞:發配河工決口

劉永加

林則徐(1785年—1850年),在被發配充軍途中,他仍以大局為重,聽從朝廷的召喚,投身到抗洪堵決口中去,實踐了他“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人生信條。

據《中州軼聞》載: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七月,禁煙、抗英有功的林則徐,卻被以莫須有的罪名發配到伊犁“效力贖罪”。接到諭旨后的第二天,林則徐就告別浙江海防要地鎮海,踏上了充軍邊疆的萬里行程。

哪知途中傳來了黃河于六月十六日在河南祥符(今開封)縣張家灣決口的消息。由于河官及地方大吏搶堵不力,黃水直沖省城,多數街道水深丈余,官署民舍倒塌無算。黃水越過開封后,橫掃河南陳留、通許、杞縣、鹿邑、睢州、柘城及安徽一些州縣,大地一片汪洋,人民深陷災難之中。

面對如此嚴重的洪澇形勢,清政府大為震動。從六月三十日起,道光帝連下三道敕令,命文沖迅籌防止水災擴大的辦法,并派出大學士、軍機大臣王鼎親往河南總理河工,又接受王鼎建議,下令精于治河的林則徐“折回東河效力贖罪”。林則徐接旨后,不顧朋友勸阻,毅然奔赴災區。八月十六日,林則徐到達開封。他不顧長途跋涉的疲勞,立即搬至工地住下,協助王鼎辦理堵口事宜。當時伏秋大汛將過,林則徐建議抓住時機開展堵口,即開始組織人力,籌集料物,并與有經驗的老河工研究堵口方案,最后確定:在口門東西各筑正壩、上邊壩、下邊壩三道壩,從兩端向中間進堵;同時開挖引河千余丈,分流回歸故道。他仍然像從前在各省執政時興修水利一樣,風里來,雨里去,和民夫一起堅持在工地上,患病了也不休息。

到十二月底,在林則徐的具體組織下,東西兩壩終于在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初七合龍成功,迫使黃水全部重回故道。

(選自《上海法治報》2020年7月29日)

猜你喜歡
發配河工決口
2020年吉林德惠飲馬河決口搶險案例分析
流水
明清時的河道治理中心與三代河工的淮安萬家
渤海灣盆地秦皇島32-X油田決口扇儲層的沉積特征與區分標準
修禪記
清代河工賠修制度研究綜述
“校風,大;學風,好”
村翁雨中田間排水
"中國足協"在某種狀態下就像一座森嚴的"白虎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