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和反應怎么考

2020-02-03 09:34楊永賞
中學生數理化·中考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稀鹽酸酚酞試管

楊永賞

中和反應是初中化學重要的知識點之一,是中考考查的重點和熱點.下面以典型中考題為例,分析這部分知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考點1:中和反應的定義

例1 (2019.湘潭)在A+B =C+D的反應中,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C和D為鹽和水,則該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B.若A是氧化銅,C為銅,則該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

C.若將20 g A和30g B混合,則生成C和D的總質量一定為50 g

D.此反應可能是復分解反應

解析:中和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復分解反應,是專指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還可能是酸與金屬氧化物、堿與非金屬氧化物(C02、S02等)的反應,故A、D選項正確.B選項中,若是用CO還原Cu0制取Cu,則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故B正確.C選項中,若20g A和30g B不是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C和D的總質量不是50 g,故C錯誤.

答案:C.

考點2:中和反應的實質

例2 (2019.河南)圖1是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示意圖.

(l)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的離子有哪些?

(2)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叫作離子方程式,請寫出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解析:在水溶液中,酸能解離出氫離子和酸根離子,堿能解離出金屬離子(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酸和堿之所以能發生中和反應,實質是酸中的氫離子(H+)與堿中的氫氧根離子(OH-)結合生成了水分子(H20),滿足了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答案:(1)Na+和CI-(或氫離子和氯離子). (2)H++OH-=H20.

考點3:中和反應的證明

例3 (2019.金華)某興趣小組對氫氧化鋇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展開了系列實驗,

【實驗操作】如圖2所示,用試管取6 mL氫氧化鋇溶液,往試管中加入6 mL稀鹽酸,分成兩等份.

【實驗證明】(1)往其中一份混合溶液中滴人幾滴酚酞溶液,發現溶液呈無色.說明溶液中不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說明兩者發生了反應.

【繼續探究】(2)能否再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鹽酸中的H+參加了反應?

往混合溶液中滴人石蕊溶液,發現溶液變紅色,溶液呈酸性,這不能證明稀鹽酸中的H+參加了反應,討論后,興趣小組設計了新的對照實驗方案,請你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①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溶液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的鎂片;②____,加入等量的鎂片.

(3)證明原混合溶液的稀鹽酸中H+參加了反應的現象是____.

解析:可溶性酸、堿的中和反應無明顯現象,可借助酸堿指示劑的顏色變化證明中和反應的發生,如在堿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溶液會變紅,再向溶液中加酸溶液,溶液變成無色,證明酸和堿發生了反應.另外,也可根據酸或堿的其他性質設計實驗證明中和反應的發生.本題向混合溶液中滴人幾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無色,說明溶液中不存在OH-了,通過對比實驗還能證明OH-消失的同時H+也在減少:等量的鎂放入混合溶液(含3 mL的稀鹽酸)中產生的氣體比放在3 mL等濃度的稀鹽酸中產生的氣體慢(或少).

答案:(1)OH-(2)另用試管取3 mL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和3 mL水混合(或另用試管取3 mL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3)第①步產生的氣體比第②步慢(或少)

考點4:中和反應的應用

例4(2019.哈爾濱)下列有關現象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所屬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 ).

A.溶洞的形成:Ca(HC032=CaC03+H20+C02↑,分解反應

B.酸雨的形成:C02+H20=H2C03,化合反應

C.碳與灼熱氧化銅反應:C+2Cu0=高溫=C02↑ +2Cu,還原反應

D.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Al(OH)3+3HCI=AICl3+3H20,復分解反應

解析:中和反應在生產、生活中有很多應用: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廠的污水,用含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的胃藥治療胃酸過多,用含氨水的藥水中和蚊蟲叮咬產生的蟻酸等.本題D選項正確,屬于中和反應的具體應用.A選項中生成的碳酸鈣沒有標沉淀符號,B選項中酸雨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等溶于水形成的,C選項中還原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答案:D.

你學會了嗎

1.分析和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

A.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也是中和反應

B.中和反應生成了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C.用酸堿指示劑能證明中和反應,中和反應只能借助酸堿指示劑證明

D.用氫氧化鎂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用氫氧化鈉也可以治療胃酸過多

2.中和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實驗室常用藥品(溶液)對“NaOH溶液與稀鹽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進行探究,

【實驗探究】

(1)方案1:某同學先向試管中加入約2 mL NaOH溶液,再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然后向溶液中慢慢滴人稀鹽酸,邊滴邊振蕩,直至溶液恰好變為無色.

①實驗結論:____.

②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 .

(2)方案2:該實驗小組用pH和溫度傳感器測量反應過程中相關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

①儀器A中溶液的溶質是 一(填化學式).

②圖丙中V的數值最接近____(填“6”“12”或“16”).

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填序號).

A.圖丙中e→f的變化趨勢可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B.圖乙中c→d所表示的溶液中NaCl的質量不斷增加

C.圖乙中e點表示NaOH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D.圖乙中d點所表示的溶液加熱蒸于后的固體為純凈物

(3)方案3(見表1):

【實驗反思】

(4)另有同學認為方案3不能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其原因是 .

參考答案

1.B 2.(1)①NaOH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②NaOH+HCl=NaCl+H20(2)①HCl②12③B (3)有氣泡產生(4)在稀鹽酸量不足的情況下,也無明顯現象

猜你喜歡
稀鹽酸酚酞試管
無土栽培在試管苗移栽中的應用探討
酚酞指示劑配制猜想
對一道經典化學題的質疑
試管難題
酚酞試液配制中的『意外之旅』
利用pH傳感器探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稀鹽酸的反應
碳酸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實驗探究
沐舒坦預處理對大鼠急性肺損傷的肺保護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