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態容積CT診斷隱匿性消化道出血的結果研究

2020-02-17 13:16河南省周口市中心醫院CT室河南周口466000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0年1期
關鍵詞:小腸消化道病因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醫院CT室(河南 周口 466000)

丁 會 溫平貴 王 峰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即隱匿性消化道出血(OGIB),是指有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經胃鏡、結腸鏡、消化道鋇劑造影、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等檢查未能明確出血原因者,其出血部位通常位于小腸[1-2]。由于小腸的解剖學特點,常規消化道內鏡檢查難以到達出血部分,而膠囊內鏡(CE)因其無創、無痛及較高的檢出率成為診斷OGIB的一線方法[3]。但CE也存在局限性,且相關研究顯示CE的整體漏診率為11%[4],仍有部分患者經CE檢查后被漏診,因此尋求檢出率更高的診斷方法具有一定積極意義。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展,各種影像學在臨床診治中的應用率越來越高。有研究顯示,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在明確OGIB病因方面具有一定優勢[4]?;诖?,本研究回顧性分析130例OGIB患者臨床資料,以探究動態容積CT(DVCT)診斷OGIB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2018年6月間收治的130例OGIB患者臨床資料。納入標準:至少進行一次胃鏡和結腸鏡檢查且未能明確消化道出血原因者;年齡>18歲者;臨床資料完整者;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排除標準:妊娠期婦女;吞咽障礙、胃腸道梗阻等CE檢查禁忌癥者;體內植入心臟起搏器或其他金屬異物者。130例OGIB患者中男性85例、女性45例,年齡19~80歲、平均年齡(49.71±17.73)歲,出血狀況:活動性出血者59例、既往顯性出血者56例、隱形出血者15例。

1.2 檢查方法 CE檢查:檢查當日予以患者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生產企業:深圳萬和制藥有限公司,規格:68.56g/袋,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828)進行腸道準備,檢查前予以患者二甲基硅油祛除腸道氣泡;患者和少量水吞服智能膠囊(重慶金山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每隔30min智進行床邊監視,觀察智能膠囊是否進入十二指腸,檢查結束后將記錄儀中的圖像數據傳載至工作站進行分析處理。DVCT檢查:檢查前常規腸道準備,于CT掃描前分次口服5%甘露醇溶液2000mL,檢查前15min肌注山莨菪堿10mg;患者均使用Aquilion ONE型320排DVCT機(日本東芝株式會社生產)進行檢查,患者取仰臥位,先行CT定位像掃描和全腹部平掃,掃面范圍自膈肌頂部至恥骨聯合水平面;再經肘靜脈注入對比劑(碘佛醇溶液,37mgI/mL)50~70mL,流速5~6mL/s,進行多期動態增強CT掃描;CT掃描完成后圖像傳至配套工作站進行處理分析。

1.3 評估方法和標準 患者檢查結果由兩名臨床經驗豐富的影像科醫師雙盲進行分析處理和診斷。將診斷結果分為陽性(發現如腫瘤、潰瘍、多發性血管發育不良等可明確解釋出血原因的病灶)、可疑陽性(發生血性腸道內液體而未發現病變,或發現的病灶不能完全解釋患者的臨床出血情況)和陰性(未發現明顯病變);病因檢出率=陽性例數/總例數×100%,病灶檢出率=(陽性+可疑陽性)/總例數×100%[5]。

1.4 觀察指標 評估不同診斷方法對OGIB的病因檢出率、病灶檢出率,評估兩組不同病變類型、不同出血類型患者病因檢出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以(χ-±s)表示,行t檢驗,計數數據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不同診斷方法病因、病灶檢出率 DVCT組130例患者中診斷陽性者90例、可疑陽性者26例、陰性者14例;CE組中有11例患者膠囊內鏡電池耗竭而未到達回盲部,CE組130例中診斷陽性者67例、可疑陽性者48例、陰性15例。DVCT組病因檢出率高于CE組(P<0.05);兩組病灶檢出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病變類型病因檢出率 DVCT組90例陽性患者中檢出小腸憩室7例、小腸腫瘤11例、克羅恩病18例、血管畸形22例、小腸潰瘍32例,CE組67例陽性患者中檢出小腸憩室6例、小腸腫瘤11例、克羅恩病13例、血管畸形10例、小腸潰瘍27例。DVCT組血管畸形病因檢出率高于CE組(P<0.05);其他各病變類型病因檢出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同出血類型患者病因檢出率 兩組活動性出血、隱形出血病因檢出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DVCT組既往顯性出血者病因檢出率高于CE組(P<0.05),見表3。

3 討 論

膠囊內鏡(CE)檢查,因無創、無痛及較高的檢出率在消化道疾病的診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胃鏡及腸鏡無法探及的小腸出血性病變診斷上被作為一線檢查方法、廣泛在臨床開展,可明確出血性病變的有無、提示出血部位及出血病因;但CE的缺陷主要在于以下幾點,CE無法觀察整個腸腔、前行速度及方向不具有可控性、無法對可疑病變進行選擇性和針對性觀察,因此CE存在一定的漏診率[6]。有文獻指出,DVCT具有容積式掃描、掃描速度快和動態成像的突出優勢,采用CT小腸造影可顯示黏膜面的改變,CT血管重建還可顯示血管的結構和異常改變[7-8]。但目前對于DVCT和CE診斷OGIB的優劣性,仍存在爭議。張靖[9]等學者在其論著中指出,CE和CT小腸造影診斷OGIB診斷準確率和符合率相近,且聯合檢查不能提高其檢出率和診斷符合率。目前我國對于OGIB相關研究較少,故本研究對照分析DVCT和CE的診斷價值,以驗證相關研究結論,并為臨床選擇合適診斷方法提供有效參考依據。

表1 不同診斷方法病因、病灶檢出率(%)

表2 不同病變類型病因檢出率[n(%)]

表3 不同出血類型患者病因檢出率[n(%)]

本研究結果顯示,DVCT組病因檢出率為69.23%,CE組病因檢出率為51.54%,DVCT組病因檢出率高于CE組。本研究中DVCT組和CE組病因檢出率均較低,尤其CE病因檢出率,與王春賽爾[10]等學者的研究相比明顯偏低?;厮菰驅Ρ葍裳芯咳巳嚎砂l現,本研究OGIB患者以中老年為主,而該研究中約有1/3樣本為44歲以下的青年人群。而相關研究表示,CE對青年OGIB患者檢出率更高[11]。另外有研究指出,相關研究顯示,75%的OGIB病灶位于小腸[12],因此還存在部分OGIB為胃鏡或結腸鏡漏診者,CE對此部分患者不敏感,檢出率較低。DVCT檢查前可用甘露醇溶液人為擴張腸道,結合DVCT的容積再現、仿真內鏡等后期圖像處理技術,更便于觀察從各種角度觀察腸壁和腸道內腔變化情況。這也是CE的缺陷之一,CE檢查前不能擴張腸道,因此對于部分腸腔擴張差、位于皺襞內的病灶易漏診[13]。同時,DVCT掃描視角較廣,且后期處理時可對可疑病灶區進行重點觀察,而CE在腸道內無法控制速度和方向,易因腸道蠕動過快或視野狹窄造成假陰性,因此DVCT在診斷OGIB中較CE更具有優勢。但本研究數據還顯示,兩組患者病灶檢出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出現這種情況考慮與CE的圖像特點有關,CE對于腸道黏膜表淺或微小病變的觀察具有明顯優勢,但其較高的敏感性可能造成檢查結果的低特異性[14],即病灶檢出率較高,但病因檢出率相對低。

在不同病變類型檢出率方面,本研究中OGIB檢出的前三位病因是小腸潰瘍、小腸腫瘤和血管畸形,與談濤[15]等學者結論一致。不同診斷方法不同病變類型病因檢出率對比可發現,DVCT組血管畸形檢出率明顯高于CE組,而其他各病變類型的組間差異未達統計學意義。DVCT診斷血管畸形的優勢在于,DVCT可在多平面重組的基礎上通過容積再現等技術進行血管成像,進而清晰顯示腸道血管以檢出血管畸形。在不同出血類型患者病因檢出率中,DVCT組既往顯性出血檢出率最高,CE組活動性出血檢出率最高,DVCT組既往顯性出血檢出率明顯高于CE組,但兩組對于隱形出血檢出率均較低。

綜上所述,DVCT和CE診斷OGIB病灶檢出率均較高,但DVCT病因檢出率更高,在診斷血管畸形所致OGIB和既往顯性出血OGIB患者中更有優勢。

猜你喜歡
小腸消化道病因
牛子宮內膜炎病因與治療
大面積燒傷并發消化道潰瘍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老年眩暈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療
觀察消化內鏡新技術在消化道早癌診斷治療中的應用
探討消化道早期癌前病變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治療后的護理干預
一根小腸一頭豬
視疲勞病因及中醫治療研究進展
肥美汆小腸
養好女人小腸經
漢字小門診系列(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