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農村產業融合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

2020-02-21 04:55陳英華王明杰
社科縱橫 2020年4期
關鍵詞:農民融合農業

陳英華 王明杰

(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 泰安 271018)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最關鍵的是產業振興,而鄉村產業融合,是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農村產業振興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各地農村紛紛加快產業融合步伐,涌現出不少成功的典型,使農村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農民收入顯著增加,但大多數普通農村地區,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尤其在當前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實現農村地區的產業發展,值得探討。

一、農村產業融合的基礎和特點

農村產業融合是以農業為基本依托,以新型經營主體為引領,以利益聯結為紐帶,通過產業聯動、要素集聚、技術滲透、體制創新等方式,將資本、技術以及資源要素進行跨界集約化配置,將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餐飲、休閑以及其他服務業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使得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緊密相連、協同發展,最終實現農業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擴展和農民增收(馬曉河2016)。農村產業融合有橫向融合和縱向融合,但無論哪種融合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

(一)農村產業融合的基礎

1. 產業基礎。農村產業融合以農業為基本依托,所以必須有具備一定優勢的農業產業。這一產業可以是當地特色的產業,或是當地農民多年來一直從事的產業,但無論何種產業,必須適合當地經濟發展基礎及資源條件,并且這一產業具有較強的實力。只有具備優勢產業,與相關行業進行融合才有規模效應,否則無法談及產業的融合。

2.人力資本。產業融合必須有相應的實施主體,無論是哪類主體,都需要由人來實現,因此在農村產業融合過程中,具備相關知識、能力的優秀人才是必要條件。這些人因其自身的素質可以創造價值,因而具有資本屬性,這些素質涉及現代農業知識、信息技術、營銷、農業管理、產業鏈運營等眾多領域。

3.資金條件。產業的融合無論是縱向融合還是橫向融合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雖然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農村金融,但農村融資仍比較困難,金融機構還是不愿貸款給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想擴大規模、購買新設備等都需要資金支持,而產業鏈延伸、農產品深加工更需要大量資金。因此充足的資金是農村產業融合的基礎條件。

(二)農村產業融合的區位差異性

不同的地區農村產業融合具有區位差異性。根據農村的地理位置及資源稟賦不同,可把農村分為近郊普通農村和近郊有旅游資源的農村、遠離城鎮的普通農村、遠離城鎮有旅游資源的農村,不同地域農村產業融合的狀況有較大差異。此處農村不包括已經或基本城鎮化的農村,所指旅游資源為自然資源及歷史遺跡等資源稟賦,不包括新建人造景觀。有旅游資源的農村不論近郊還是遠離城鎮,都具有先天優勢,村民在旅游旺季從事旅游相關服務,平時務農,旅游產業還可帶動當地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因此這類地區一般農業與旅游業相融合。

無旅游資源的農村,近郊與遠郊有較大差別。近郊農村,特別是大中城市近郊農村,除去發展工商業之外,由于城區對中高端農產品及多功能農業的需求旺盛,因此農業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會吸引一定的外來資本(包括高素質人力資源、社會資本)投資現代農業,當然種植的方式、農作物種類等都與眾不同,大多通過發展高科技農業、休閑農業、社區農業等實現產業融合。投資方一般雇傭當地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并將現代種植方式方法傳授給當地農民,對其進行相關培訓,可以提升農民的知識技能水平。而隨著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會吸引越來越多外出的村民返鄉,有的村還吸引了周邊村的很多村民就業。

遠郊普通農村,有些村有外出務工村民(包括在外經商并積累一定資本者)返鄉創業或外來工商資本投資農業,他們一般不從事傳統種植業,大多從事經濟附加值高的種養殖業或休閑農業等,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本地農業發展。也有部分村有致富能人或優秀的村級帶頭人,通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走產加銷一體化或與其他產業組織建立合作關系,從而推動當地農村產業的融合。除此之外更多的村莊既沒有外來投資也缺乏優秀的帶頭人,又無高素質人力資源的流入,因此農業發展比較滯后。村民大多以傳統種植業為主,不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更多的是依靠打工收入,因此村民們根本不重視農業發展,使當地農業愈發滯后,當然也就沒有任何產業的融合。當前這類村莊占較大比例,在實現鄉村振興進程中面臨著一系列挑戰。

二、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農村產業融合面臨的挑戰

當前在廣大農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甚至很多定居城鎮,留守的絕大多數是老年人,他們的思想觀念較為保守,知識水平也相對較低,這對農村產業融合帶來極大挑戰。

(一)農業以傳統經營方式為主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勞動力的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由于青壯年勞動力的非農化轉移,使農業勞動力老齡化程度高于、快于其他產業勞動力,這也引起社會對于未來誰來種地的擔憂。當前大多數農村地區農業勞動力以老年人為主,很少有五十歲以下的中青年人,由此導致農村產業融合的參與主體普遍呈現老齡化,不僅是普通農民,還包括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成員的老齡化。務農人員老齡化導致當前農業勞動力的整體文化水平較低、觀念落后,不具備農村產業融合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老年農民因體力和精力下降,無法外出打工,他們以土地為生,但主要是靠天吃飯,在農業生產中傾向于選擇一些勞動強度低、投入少、技術要求低的傳統農作物。這種現象在很多遠郊普通農村較為常見,中青年農民主要依靠打工收入,而老年農民由于既不懂技術又不了解市場,他們從事農業主要依賴于傳統種植習慣,所以大多種植普通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較少,即使有少數經濟作物種植戶,大多選擇傳統的普通品種,由此增加的收入也十分有限,特別是近年來農資價格上漲,單純依靠種植環節難以使農民致富。調研中筆者發現在很多村莊,村干部也想帶領村民致富,但不知道選擇什么產業來致富,以及如何去開拓市場等,這些對于沒有任何市場經驗的農民來說確實比較困難。

(二)農業新技術、新業態推廣難

農村人口老齡化,接納新事物的能力及熱情相對較低,導致農業新技術應用推廣較難、農業新業態的發展滯后。

農業新技術推廣難的原因:一方面是基層農業技術人員隊伍老化。老一代農業技術人員逐漸退休,新一代農業技術人員匱乏,很多學農的大學生畢業后并不從事農業,也不愿意到基層,或者到基層兩年就找機會離開,如此一來現代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非但沒有壯大反而減弱。另一方面是務農人口老齡化導致對新技術的接納能力和學習能力降低。如近年來國家推行的測土施肥技術,各地方的農業推廣人員也在很多農村地區進行試驗,但很多農民對此漠不關心,除非地方政府強制,否則大多農民還是按過去的老辦法施肥。對于一些農業新品種及種植方面的新技術,大多數農民在沒有看到實效的情況下很難接受,因此縱然市場對農產品的品質有越來越高的要求,但農民生產的產品品質卻沒有相應提高,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這也是近年來很多農產品主產區面臨的一個難題。

另外當前農民的農業生產活動大多數仍然孤立進行,與產業鏈上下游與其他產業的聯系很少。在很多普通農村地區,農民仍然面臨農產品賣難問題,如近幾年多種農產品輪番遭遇滯銷困境。反觀這些地區大多農戶都是坐等收購商上門收購,在短期供給大量增加時,收購商會壓低價格,農民也毫無辦法。其實很多農產品已具備較成熟的深加工技術,并且也有廣闊的市場,如果當地有大規模的深加工企業,并且與農民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或者農民與外貿出口企業建立銷售聯系,這些賣難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還有近年來興起的農村電商,雖然全國范圍有很多成功的典范,但農產品的網上銷售仍為數不多。排除物流及保鮮技術等因素,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農村年輕人稀少,留守農民不懂何謂電商,更談何網上銷售。即使有少數農民嘗試網上發布銷售信息,但對于網絡技術、產品營銷及相關服務等不到位,也難以做到持續化運營。

(三)產業融合中農民參與不足

當前各地紛紛大力推動農村產業融合,但現實中由于農村人口老齡化,產業融合所需人才匱乏,往往是地方政府完全主導,而農民只是被動參與。地方政府完全主導,積極的方面在于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短期內能快速集聚相關資源,如土地規模流轉、資金支持、政策扶持等,因此產業融合項目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比較顯著的效果。消極的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追求的是短期見效,形成示范效應,這就決定了政府不可能對所有農村進行同等投入,往往只對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村莊投入,著力打造示范村。由此導致了示范村僅僅停留于示范,對其他村莊不具有實質借鑒意義。還有些政府主導的產業融合因為過于注重短期效果,盲目跟風,如在沒有任何旅游資源的情況下,建設一些人造景觀或設置游樂項目以此來發展鄉村旅游,這種沒有鄉村特色的鄉村游,顯然不可持續,難以獲得長期發展。

(四)農村資金匱乏

農村人口老齡化意味著青壯年流出農村,流向城鎮,伴隨人口流出的是資金流出。大部分農村家庭,如有子女上學,資金主要用于子女教育支出,而在子女就業后家庭資金也間接地流向城鎮。因為年輕人大多在城鎮生活、居住,所得收入主要用于自己消費,少量流回資金主要用于老年人的生活及醫療支出。而來自農村的年輕人成家后,為了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要在城鎮買房,為減輕子女的壓力,農村父母還會把積攢了一輩子的積蓄拿出來支付房款,這些資金也大量流入城市。所以,農村不僅沒有資金流入,還一直處于資金不斷流出的境地,因此農民在生活開支之余真正能投入農業的資金十分匱乏。

此外,金融部門對農村資金的投放較少,原因在于大多數農村還是一家一戶單打獨斗的生產方式,金融機構對經營規模小的單個農戶授信力度有限。

三、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機遇

人口老齡化給農村產業融合帶來一系列挑戰,但換一個角度看,老齡化也意味著產業融合發展蘊含著新的機遇。

(一)老齡化對農業的新需求

1.農業的養老功能

當前人們對農業多功能性需求不斷攀升,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使得老年人對農業的需求也呈現多方面。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說,農業不僅僅是一種產業,還是一種生活方式。對農民而言,由于一輩子務農,對土地有深厚的感情,耕種土地更已經成為習慣,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還有部分城市老年人,特別是生于農村、長于農村、身體健康的退休老人,很多愿意到貼近自然的鄉村居住,甚至租一塊地自己耕種,享受田園生活。因為相對來說農村的空氣更清新,而自給自足,既保障了食品安全,還可以鍛煉身體,在某種程度上,農業成為養老產業的一部分。

2.對綠色、保健功能農產品的需求增加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老年常見病的患者越來越多,很多人開始從飲食方面加強保健,綠色農產品及對老年常見病具有一定防治效果的農產品越來越受歡迎。如人們對一些無激素、無農藥、生長周期長的農產品及過去困難時期吃的野菜、粗糧、雜糧等,需求日益旺盛。但受傳統思維影響,很多農民一味追求產量,在最短的時間內生產大量農產品,導致農產品不僅口感及營養價值受影響,而且常常面臨滯銷。另外有些具有保健功能的農產品,如一些野菜尚未進行人工種植,還有的種植面積較小,產量比較低,并且深加工產品也不多見。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工種植野菜、對粗雜糧進行深加工都可以實現,農民及農業企業應該加大這些農產品的生產、開發。

(二)人口老齡化為農村產業融合帶來的機遇

1.有助于推動農業生產變革

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已成趨勢,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農業生產技術和農地基礎設施的改善。很多地方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紛紛加快農業生產改革。一是加快農業規模經營。通過具有一定實力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農業規模經營,如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自愿原則把土地流轉到合作社或者家庭農場等其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規模經營。二是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對農田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不僅有助于農業規模經營和現代化農業機械的操作,同時有利于病蟲害的統一防治,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老年農民的勞動強度。三是對農業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動相關科研機構研發符合農村老齡勞動力操作的農業機械和簡單化的栽種模式,降低農業生產對人力的依賴。

2.為鄉村產業多元化發展帶來機遇

農村人口老齡化,這為鄉村產業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機遇。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農業多功能性需求日益增長,鄉村可以是以農業種植為主,還可以發展其他產業,如鄉村旅游、鄉村文化產業等。交通便利且有一定旅游資源的鄉村,發展鄉村旅游是產業融合的最佳選擇,有地方特色民俗的村莊,可以發展鄉村文化產業。這類產業對農民的勞動能力要求不高,并且很多老年農民擁有一些傳統技藝,如當地傳統特色食品、傳統手工藝品的制作技術等,這些可以進一步發掘并傳承,都可以成為相關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此外在交通便利、環境較好的鄉村還可以把農業與養老融合發展,當然這也需要一定的規劃設計,以及一定的管理人才支持。對于不具備上述條件的農村也需要結合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及產業鏈延伸等謀求發展機會。

3.為資本下鄉提供機遇

農村農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當前務農人口老齡化嚴重,年輕一代無人愿意務農,很多老年農民年事已高,逐漸喪失勞動能力,有將土地流轉出去的意愿;同時農村缺乏資金,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相對滯后,這些為資本下鄉提供了機遇。當然下鄉資本不能改變耕地性質,同時要處理好與農民的關系。下鄉的資本不僅僅是物質資本,還應該包括人力資本,即有志于農業、農村發展的各類人才,既包括農業相關技術人員,也包括有一定管理經驗及創新意識的人才,這些人應該是熱愛農村、農業,并真正投身于農業農村發展。

四、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加快農村產業融合的對策

農村產業融合不能僅依靠農民、農村的力量,還需要社會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相關主體提供必要支持。

(一)地方政府要加強農村產業規劃及政策宣傳

在農村產業融合進程中,地方政府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這一作用應該主要發揮在產業規劃指導及政策的宣傳方面。農村產業融合的主要參與者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廣大農民,各村應結合本地情況,由農民自主選擇適合本村發展的產業,地方政府給予一定的指導及政策支持。在大數據時代,地方政府應組織相關人員,如農業專家、農業企業家、政府涉農部門人員等,在充分調研基礎之上作出指導,以避免農村產業的盲目發展導致農產品過剩。如近年來各地農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在沒有充分調研的情況紛紛棄糧種菜,并且大多種植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的常見蔬菜,由此導致農民種出來的蔬菜大豐收,但卻賣不出去,有的因為連采收成本都收不回來,只能任其爛在地里。

(二)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當前農村留守農民多為老年人,并且很多年事已高,對務農有心無力,年輕人則多數無心務農,因此有必要適時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當然各地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工作,并且在實施過程中要遵循自主自愿原則,以農民自愿流轉為主,村集體在此過程中應發揮一定的引導及協調作用,避免強制行為。同時在流轉過程中要確保不能隨意改變土地用途,特別是基本農田,對承租方要進行相關考察,確保承租主體具備相應的經營能力,盡最大可能保護農民的利益。

(三)挖掘傳統技藝,促進農村產業融合

在廣大農村,有很多老年人身懷絕技,但由于市場經濟沖擊導致很多技藝后續乏人,甚至面臨失傳。其中有些技藝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或者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價值,有些在今天看來仍有較高的市場價值,這些都需要挖掘出來并進一步發揚光大,進而助推農村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例如有的技藝可以與文化產業結合,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有些技藝如柳編、葦編等可以實現規?;a,形成農村的第二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村一產和二產的融合。當然這些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有關部門要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必要時引入社會資本投資。

(四)推動不同類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的合作

當前各地農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迅速,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業企業都是農村產業融合的重要力量?,F實中每個主體都在積極謀求自己的發展壯大,但通過調研及實地走訪可以發現,每類主體都有自己的優勢及劣勢,單打獨斗都很難獲得長遠發展。如家庭農場及種養大戶在生產環節有優勢,但在銷售及農產品深加工方面不專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其合作的領域(如農資采購、技術指導及銷售等方面)能發揮優勢,但在其他環節面臨困難;農業企業則具有市場及深加工的優勢,可以較好地彌補其他幾類經營主體的不足。農村產業融合是將農業的一二三產業有機銜接起來,因此這需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所長,加強彼此間的合作,共同推動所在地區農業產業鏈的延伸、拓展,加快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五)加強農村產業融合的人力資源支持

1.引導涉農大學生投身農業、農村,農科類的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接受了高水平的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及專業技能,國家當前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大量的農業專業人才,這正是年輕人實現自身價值的大好時機。各級地方政府要提供積極有力的扶持政策支持涉農大學生去農村就業、創業。

2.加強對農村現有人才的培訓,如農村具有較高知識水平或技術的種養大戶、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人員等。這些人是農村產業融合的主力軍,是農業和農村的希望,只有不斷提升他們的技能素質,才能加快農村產業融合的步伐。

3.搭建平臺,進一步整合各類涉農人力資源,如農業科研單位、涉農院校的專家、大學生村官及基層農業科技人員等力量。當前農村務農人員老齡化,短期內的教育培訓難以快速見效,必須充分利用當前可供利用的人力資源。如農村的種養殖戶經常遇到難以解決的種養技術問題,而農業科研院校內的專家、技術人員,在特定領域有深入的研究,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因此要充分發揮這些人力資源的價值。但是農民有了技術難題并不知道找哪些人解決,怎樣把農民的需求傳遞給技術專家以及專家的咨詢費用由誰來出,這些問題都應統籌考慮并得到妥善解決。建議地方涉農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搭建平臺,積極整合各方人力資源,為農業農村的發展貢獻集體合力。

猜你喜歡
農民融合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融合菜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饸饹面“貸”富農民
《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