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性搬遷的財稅處理

2020-02-23 04:52紀瑋
稅收征納 2020年1期
關鍵詞:應付款所得額政策性

紀瑋

《企業政策性搬遷所得稅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40號發布)規定,政策性搬遷涉及企業所得稅優惠主要區別體現為:一是企業取得搬遷補償收入,不立即作為當年度的應稅收入征稅,而是在搬遷周期內,扣除搬遷支出后統一核算;二是給予搬遷企業最長五年的搬遷期限;三是企業以前年度發生尚未彌補的虧損,搬遷期間從法定虧損結轉年限中減除。政策性搬遷企業所得稅的具體優惠政策以及會計處理如下:

一、政策性搬遷的范圍

只有屬于政策性搬遷范圍,納稅人才能享受政策性搬遷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性搬遷是由于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政府主導下企業進行的整體搬遷或部分搬遷,為政策性搬遷。企業由于下列需要之一,能夠提供相關文件證明資料的搬遷,屬于政策性搬遷:1.國防和外交的需要。2.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的需要。3.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4.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5.由政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二、政策性搬遷收入的組成

企業的搬遷收入,包括搬遷過程中從本企業以外(包括政府或其他單位)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以及本企業搬遷資產處置收入等。搬遷補償收入,是指企業在搬遷過程中取得的貨幣性和非貨幣性補償收入,具體包括:對被征用資產價值的補償;因搬遷、安置而給予的補償;對停產停業形成的損失而給予的補償;資產搬遷過程中遭到毀損而取得的保險賠款和其他補償收入。搬遷資產處置收入,是指企業由于搬遷而處置企業的各類資產所取得的收入。但由于對存貨的處置不會因政策性搬遷而受較大影響,因此企業由于搬遷處置存貨而取得的收入,應按正常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進行所得稅處理,不作為企業搬遷收入。

三、政策性搬遷支出的組成

企業的搬遷支出,包括搬遷費用支出和資產處置支出。搬遷費用支出包括,職工安置費用和停工期間工資及福利費、搬遷資產存放費、搬遷資產安裝費用以及其他與搬遷相關的費用。資產處置支出包括,變賣各類資產的賬面凈值,以及處置過程中所發生的稅費等支出。對于企業搬遷中報廢或廢棄的資產,其賬面凈值也可以作為企業的資產處置支出處理。

四、政策性搬遷涉及資產的稅務處理

企業政策性搬遷所涉及的資產,區分兩種情況進行處理:一是搬遷后原資產經過簡單安裝或不安裝(如無形資產)仍可以繼續使用的,在該資產重新投資使用后,繼續計提折舊或攤銷費用;二是搬遷后原資產需要大修理后才能重新使用的,該資產的凈值加上大修理支出,為該資產的計稅成本。在該資產重新投資使用后,就該資產尚可使用的年限計提折舊。同時,該大修理支出應進行資本化,不得從搬遷收入中扣除。企業政策性搬遷后新購置的資產,一律按稅法的規定進行處理,其支出不得從搬遷收入中扣除。企業政策性搬遷被征用的資產,采取資產置換方式的,其換入資產的計稅成本按被征用資產的凈值,加上換入資產所支付的稅費(涉及補價,還應加上補價款)計算確定。

五、政策性搬遷所得的企業所得稅處理

企業的搬遷收入,扣除搬遷支出后的余額,為企業搬遷所得。企業按規定進行搬遷核算及報送搬遷相關材料的,其取得的搬遷收入暫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應在符合規定的搬遷完成年度,進行搬遷清算,計入當年度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納稅。企業在搬遷開始,五年內在搬遷完成的年度,搬遷補償收入扣除搬遷支出后有余額的,作為當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并入其他收入中繳納企業所得稅;五年內不能完成搬遷的,在搬遷滿五年時,搬遷補償收入扣除搬遷支出后有余額的,作為當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并入其他收入中繳納企業所得稅。

1.政策性搬遷損失的企業所得稅處理。企業政策性搬遷損失是指,企業搬遷收入扣除搬遷支出后為負數的數額。搬遷損失可以一次性在搬遷完成年度,作為企業損失扣除;或自搬遷完成年度起,分3個年度均勻作為企業損失扣除。企業一經選定處理方法,不得改變。

2.政策性搬遷期間虧損的彌補。由于企業搬遷一般停止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會對虧損彌補期限造成影響,因此,企業以前年度發生尚未彌補的虧損,從搬遷年度次年起,至搬遷完成年度前一年度止,可作為停止生產經營活動年度,從法定虧損結轉彌補年限中減除。

六、享受政策性搬遷優惠的資料報備

企業政策性搬遷,應該單獨進行稅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不能單獨進行的,應按企業自行搬遷或商業性搬遷進行所得稅處理。鑒于政策性搬遷情況比較復雜,容易出現征管漏洞,企業應當自搬遷開始年度,至次年5月31日前,向主管稅務機關(包括遷出地和遷入地)報送政策性搬遷依據、搬遷規劃等相關材料。

企業逾期未報備的,除特殊原因,經主管稅務機關認可外,均不得享受政策性搬遷企業所得稅優惠。企業應留存備查的政策性搬遷依據、搬遷規劃等相關材料,包括:政府搬遷文件或公告;搬遷重置總體規劃;拆遷補償協議;資產處置計劃;其他與搬遷相關的事項。此外,企業在搬遷完成年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時,還應同時報送《企業政策性搬遷清算損益表》及相關材料。

七、政策性搬遷稅會差異的納稅調整

《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的通知》(財會[2009]8號)規定: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其中,屬于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后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后如有結余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企業收到除上述之外的搬遷補償款,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等會計準則進行處理。但在企業所得稅上,企業在搬遷期間發生的搬遷收入和搬遷支出,可以暫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而在完成搬遷的年度,對搬遷收入和支出進行匯總清算。

舉例:某市政府根據城市規劃,將A公司搬到郊外某化工園區,2016年收到財政補償5億元;2017年安置部分職工、各類資產搬遷安裝等費用支出1億元,征地和新廠房建造支出約2億元;2018年完成搬遷,搬遷總投資約8億元,其中拆遷費用1億元,購置固定資產7億元。會計處理如下(金額單位:萬元):

1.2016年取得搬遷補償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50000

貸:專項應付款 50000

2.2017年支付安置部分職工、各類資產搬遷安裝等費用時:

借:管理費用/應付職工薪酬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借:專項應付款 10000

貸:遞延收益 10000

借:遞延收益 10000

貸:其他收益 10000

3.征地、建造新廠房、重置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70000

貸:銀行存款 70000

借:專項應付款 40000

貸:遞延收益 40000

4.2019年—2068年,累計計提設備折舊、無形資產攤銷(設備按10年折舊,廠房按20年折舊,土地按50年攤銷)時:

借:制造費用/管理費用 70000

貸:累計折舊(攤銷) 70000

借:遞延收益 40000

貸:其他收益 40000

2016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時,對收到搬遷補償款時會計核算未確認收入,但在企業所得稅上應當在收到當期全額確認收入,但因屬于政策性搬遷,暫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因此不用納稅調整;2017年會計確認搬遷支出10000萬元,企業所得稅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000萬元,會計核算已按照同等金額計入“其他收益”相應納稅調減,即凈調整為0,不影響整體的納稅所得額。2018年為搬遷項目完成年度,應將搬遷所得計入當年應納稅所得額,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50000-10000=40000(萬元);2018年搬遷期間重建廠房和重置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不影響當年損益,不需要進行納稅調整。

2019—2068年,對利用搬遷收入重新建造的廠房和重置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攤銷)允許在稅前扣除,計提折舊的會計處理不需要進行納稅調整。但由于搬遷補償收入已在搬遷清算中單獨處理,所以要將遞延收益轉入“其他收益”的金額逐年作納稅調減。

猜你喜歡
應付款所得額政策性
山西首個政策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收入保險落地
2022-2024 年廣東省政策性漁業保險
羅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體系批判
對消除村級“虛債務”的幾點思考
Song of Divination卜算子·昨夜月圓
村集體扶貧資金會計處理
企業采購和應付款風險問題探究
“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理事會成立旨在開展政策性、前瞻性研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擴圍
工資 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相關命題的證明與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