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脫媒對商業銀行業務的影響

2020-02-25 16:10謝易珊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16期
關鍵詞:層面商業銀行銀行

謝易珊

(四川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65)

一、金融脫媒

(一)金融脫媒的概念?!敖鹑诿撁健庇挚梢员环Q為“金融非中介化”,指的是在金融管制下,資金繞靠傳統的商業銀行融資體系,直接向資金需求方輸送的資金體外循環現象。金融脫媒大致可以分為銀行存貸款業務的脫媒、銀行業層面的脫媒、對各種金融中介的脫媒幾個層次。

(二)我國金融脫媒表現形式。金融脫媒的表現形式可以分別從銀行的傳統業務層面、非傳統業務層面、銀行業層面、金融中介層面等四個維度進行分析和考察。

①傳統業務層面:在市場運行過程中,市場利率水平常常高于實際利率水平,導致銀行的儲蓄存款會從銀行體系流出,產生銀行存款層面的脫媒。

②非傳統業務層面:金融脫媒并不會使得銀行喪失其中介職能,相反,能使得銀行更多關注其非傳統業務,如存貸款業務,促使銀行充分發揮其優勢資源,將金融脫媒作為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契機。

③銀行業層面: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無論是大中型企業、小型企業還是個人,都可以在金融市場上找到適合自己的融資方式,包括股票、債券、衍生品市場如基金、信托及私募等,銀行業層面的脫媒弱化了銀行作為資金融通的中介地位。

④金融中介層面:當經濟不斷發展、金融市場不斷完善,且互聯網技術得到更進一步運用時,除了銀行業產生脫媒現象之外,證券、基金、保險等行業也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脫媒。

(三)我國金融脫媒發展現狀。①我國金融脫媒的表現。首先是虛擬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金融虛擬經濟規模增長十分迅速。尤其最近幾年,金融脫媒現象愈加。隨著金融深化的程度加深,金融脫媒的趨勢也會加大。其次表現為居民儲蓄存款增速減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儲蓄的增長率一直處于較高水平,但近年來這一指標正慢慢地發生著改變。再次,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增長速度放慢,并且存貸比呈現出擴大的趨勢。存款余額大于貸款余額的現象,說明對于商業銀行,資產方的脫媒要強于負債方的脫媒,說明了其存貸結構不合理,以及其吸收的存款可能尚未被充分利用。最后,我國非銀行機構迅速發展。目前,中國的金融體系的主體仍然是銀行,銀行的資產規模及融資額都仍然處于絕對地位,但隨著市場多元化的不斷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將會在金融市場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②我國金融脫媒的成因。首先是經濟政策的影響。近年來,為了推動金融市場進一步的發展及完善,我國出臺了一系列促發金融脫媒的經濟政策,進行了金融體制的全面深化改革,為金融脫媒現象在我國的出現和發展創造了環境和條件。其次是資本市場的發展。為了滿足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高水平融資需求,我國致力于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從而能突破傳統的融資方式所固有的局限性,這也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最后是信息技術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信息技術進一步的運用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削弱了我國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中介的功能,也是我國產生金融脫媒現象的另一大原因。

二、金融脫媒對我國商業銀行影響分析

(一)對存款來源的影響。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持續發展以及金融脫媒的演進、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的不斷提升,居民可選擇的投資渠道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金融市場的交易成本下降,信息透明度提高,居民參與資本市場投資的難度降低,對銀行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低儲蓄存款不再是居民的唯一選擇,非銀行金融機構能夠提供各種各樣更能滿足居民需求的金融產品,對銀行最穩定的資金來源——存款,必然會造成沖擊。

(二)對業務結構的影響。首先,金融脫媒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商業銀行同業業務的迅猛增長。雖然金融脫媒使得商業銀行的貸款占比和存款占比不斷下降,但同時也使得銀行資產和負債兩端的同業業務急速膨脹。其次,金融脫媒的快速發展也推動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這些中間業務所帶來的凈收入遠遠落后于利息凈收入,但為了最小化金融脫媒所帶來的沖擊,商業銀行努力擴大中間業務規模,使該業務的絕對量和相對量均呈上升的趨勢,即促進了該業務的不斷發展。再次,金融脫媒的快速發展還會給商業銀行的信用擔保業務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且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也不斷地推進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以提供各種各樣的金融產品來滿足顧客的多樣需求。

(三)對存款期限結構的影響。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是銀行、企業以及居民個人決策均需要考慮的三個點。對于存款期限結構,金融脫媒產生的影響具有多元化。

對于活期存款而言,金融脫媒程度的提高,將導致定期存款向活期存款轉化,且活期存款的占比增加。并且,資本市場能夠套期保值、分散風險,因此,在這種情形下的金融脫媒的產生,能夠滿足其未來生產運營的對資金的一定程度上的需求,從而能夠在流動性層面降低其對活期存款的需求。對于居民而言,種類繁多的各種理財產品和多種期限及風險水平也方便其規劃更為合理且合適的資產配置方案,也將降低其對活期存款的流動性需求。這是金融脫媒對活期存款占比的逆向效應。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根據前文的分析,在金融脫媒的影響下,儲蓄存款占比不斷下降,活期存款占比總體也呈下降趨勢,這提高了銀行的經營難度,以及風險管理角度上流動性風險的壓力,根據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拓寬資金來源渠道。為了滿足自身分散風險和穩健經營的需要,銀行必須主動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多元化負債結構以及改變單一的資金來源現狀,提升主動負債的管理意識、探索主動負債的經營管理方法以及加快創新負債管理工具。

(二)調整資產業務結構。資產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業務,而我國商業銀行一直以來的主要資金運用業務是貸款業務。但隨著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以及資產脫媒的不斷深化,銀行的傳統貸款業務呈現出逐漸被替代的現象。因此,兩類商業銀行都必須主動調整其資產業務結構,積極尋求發展中小企業信貸和非信貸類資產的多種途徑。

(三)提升金融創新能力。我國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和非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創新求變,多維度、多層次、多角度地提高銀行自身金融創新能力,使得其能夠在金融脫媒的大背景下提升經營水平。

(四)加強風險管理水平。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和非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必須主動加強自身的風險管理和控制能力,構建更加成熟的風險管理和控制體系。

猜你喜歡
層面商業銀行銀行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關村銀行、蘇寧銀行獲批籌建 三湘銀行將開業
把時間存入銀行
??到拥貧獾摹巴零y行”
健康到底是什么層面的問題
策略探討:有效音樂聆聽的三層面教學研究(二)
策略探討:有效音樂聆聽的三層面教學研究(七)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