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貧困型農戶的信貸需求

2020-02-25 16:10李欣欣王文清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16期
關鍵詞:借貸信貸金融機構

李欣欣 王文清 張 悅

(中國人民銀行隴西縣支行 甘肅 定西 738100)

一、調查背景及內容

首先對于貧困型農戶的范圍來說,在此把農戶年純收入8700元以下的定義為貧困戶,8700元到30000元的為溫飽型農戶,30000元以上的為市場型農戶①。本文著重研究貧困型農戶的信貸需求問題,當然調查中也不可避免的的涉及溫飽型農戶和市場型農戶。

調查樣本選取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碧巖鎮的部分農戶為樣本農戶。碧巖鎮位于隴西南部二陰山區,全鎮氣候濕潤、生態環境良好,水草資源豐富。全鎮轄11村59社4372戶20248人,其中農業人口19997人,耕地面積51202畝(其中梯田面積28508.9畝、旱川地面積3757畝),人均占有耕地2.56畝。農業結構基本趨于合理,洋芋(玉米)、中藥材、勞務、畜牧為全鎮四大支柱產業。依靠農業為生的歷史傳統也就表明了全鎮的經濟狀況并不是特別發達,農戶的消費型貸款需求不高。

通過調查農戶的收入及來源、勞動力人數、是否有資金困難及解決方案、是否在銀行貸款及數額、可接受的民間借款利率、是否希望獲得貸款及用途、以及對金融機構的要求等方面設計問卷,進行調查。

二、結果分析

通過對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有如下的分析結論:

(一)收入與收入來源。樣本農戶中,年收入水平在10000元以下、1~5萬元、5~10萬元的農戶分別占35.38%、58.46%、4.62%。其中有49.23%的農戶和38.46%的農戶分別靠種植和打工為生??梢钥闯鲈撴偟霓r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種植和打工,農戶的經營活動僅限于傳統的農業產業,農民的生產模式比較的單一,農戶產業活動也是比較的單一,農戶的收入有限,整個鎮的整體經濟并不發達。較低的收入和收入來源主要是種植和打工構成,說明農戶的日常生產生活都比較單一,基本上都沒有投資的需求,也就表明了農戶并不需要大額資金,也就是說農戶對信貸的有效需求并不大。農民工打工收入越高,其愿意對生產的投入就越低,其產生信貸需求的可能也就越低。即使是以種植收入為主的農戶,其自給自足的天然的生活狀態以及靠天吃飯的生產模式都表明很少有人愿意去對自己的生產進行過多的投入,也就從側面表明其對信貸的有效需求不高。

(二)經濟行為。農戶對于打工和從事農業生產的選擇會影響到農戶的現金流。農業生產更具規模和市場型的農戶的信貸需求顯然大于普通農戶,普通農戶因為其生產規模較小,所以在農業生產初期的投入都來自于自己已有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而農業生產更具規模和市場型的農戶因為其規模更大,所以在農業生產初期需要資金去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實際的經驗來看,同一農戶在農忙時節的信貸需求更大于農閑時節。從信貸需求用途來看,農戶的信貸需求主要分為生產性信貸需求和生活性信貸需求②。碧巖鎮農戶的生活性信貸需求明顯大于生產性信貸需求,所以子女上學、家庭養殖、看病就醫是最主要的產生貸款需求的原因。

(三)借貸途徑。申請貸款并不是農戶籌措生產經營資金的主渠道。由于借款的程序較為繁瑣,當農戶出現資金短缺時、有貸款意愿時,最先考慮的并不是向信用社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而是向親戚借錢。因為通常親友借貸所耗費的時間較短,程序簡單且還款的方式和期限較為靈活,成本很多時候也較為低廉或者根本不需要成本,所以大多數農戶更多的選擇的是親友借貸而不是申請貸款。但是對于貧困型農戶來說,申請信貸應該是農戶解決生產經營資金困難的最佳渠道。

(四)借貸利率。大多數農戶對資金價格十分敏感,借貸成本直接影響借貸需求。農民產生貸款的需求時,首要的選擇也就不是金融機構,而是對比借貸的價格作出自己的決定。很多人愿意花更高的價格在民間借貸而不是向金融機構貸款,是因為民間借貸雖然價格高,但是在還款條件、還款方式等方面優于金融機構。部分機構對農戶貸款的要求過高,很多人并不愿意向金融機構貸款,這也是農村金融不完善的原因之一。

(五)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對農戶的信貸需求滿足程度過低,農戶的有效信貸需求得不到解決。因為在銀行申請貸款并且不予通過的農戶占額比較大,能夠申請到貸款的都是家庭固定資產價值較大的農戶或者是給了相關人員賄賂的。所以整體而言,金融機構對農戶貸款需求的滿足狀況并不樂觀。有些貸款機構的辦事效率低,影響了貸款發放的速度。農戶從申請貸款到實際得到貸款的等待時間過長,一些急需資金得不到及時補充,農戶的生產受到影響,造成對金融的有效信貸需求不高以及對金融機構本身的印象也是不太良好。

經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碧巖鎮農戶的整體收入較低、收入來源較為單一,造成信貸的需求不大;二是農戶的信貸需求主要是生活性信貸需求,資金主要是用于日常生活出現的現金缺口,數額并不是很大,很多時候不需要貸款解決;三是農戶可接受的借貸渠道并不是很多,大多數農戶通過自籌資金和親友借貸解決資金問題,不利于金融機構的發展;四是農戶可接受的借貸利率較低且期望的借貸期限較為靈活,與金融機構的規定不一致,導致農戶在借貸時對金融機構并不是首要的選擇;五是金融機構自身的問題,比如政策宣傳不到位、貸款條件較為嚴格、信貸人員的職業素養較差等,使得農戶的信貸需求得不到滿足,金融機構的信貸業務發展程度也較低。

三、建議

(一)增大宣傳力度。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和金融知識宣傳,大力推廣普及金融產品,增強農戶的理財意識,增加農戶的增收渠道。農戶不選擇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有一部分原因是不了解金融機構的相關政策,通過宣傳,加大對農戶信貸知識的普及度。各金融機構要開發適合農村需求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服務方式,積極發展代理業務和理財產品,為廣大農戶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③。

(二)發揮政府作用。發揮政府部門扶持作用,盡量簡化手續,減輕融資雙方經濟負擔;抑制生產資料價格,應結合實際,以銀行貸款、政府貼息的方式,在農資銷售淡季儲備一定數量的農資產品,以保證價格穩定。

(三)提高金融服務能力④。提升農村地區金融服務能力。鼓勵涉農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戶的有效信貸支持,盡量滿足農村居民的有效金融需求。創新抵押擔保方式,擴大符合農村特點的抵押品范圍。

(四)擴大信貸范圍。擴大農戶信貸的覆蓋面,使其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貸款需求。一方面,將農戶貸款的投放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加大對養殖業、種植業等產業的投資力度,鼓勵農戶發展產業。另一方面,探索加大貸款在生活性或應急性消費上的投入。當農戶有資金需求時,適當的在生活性或應急性消費上給予貸款支持,不僅有助于農戶自身的發展,同時也有助于金融機構發展自身良好的形象。

【注釋】

①顧寧、范振宇,農戶信貸需求結構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2(8):第73-78頁。

②王資燕,貴州農戶信貸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第22期。

③強,酒泉市農戶信貸需求狀況問卷調查[J].《甘肅金融》,2011(7):第60-61頁。

④郭志儀、吳楨,欠發達地區農戶信貸供需非均衡分析——以甘肅省為例[J].《甘肅社會科學》,2015年第3期。

猜你喜歡
借貸信貸金融機構
聚焦Z世代信貸成癮
金融機構共商共建“一帶一路”
我國金融機構股價和主要財務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讓民間借貸駛入法治軌道
資金結算中心:集團公司的金融機構
民間借貸對中小企業資本運作的影響
信息不對稱下P2P網絡借貸投資者行為的實證
民間借貸年利率超過36%無效
綠色信貸對霧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解決小微金融機構的風控難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