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護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內瘺針滑脫風險中的效果評價研究

2020-03-04 05:28韓紅梅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20年51期
關鍵詞:血透內瘺病患

韓紅梅,趙 霞

(江蘇省泰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血透室,江蘇 泰州 225300)

腎衰竭病患而言,血液透析能夠對機體中的代謝廢物進行有效的清除,以維持酸堿與水電解質的平衡[1]。動靜脈內瘺則是患者血液透析中必不可少的,一般選擇16-17G的粗大穿刺針穿刺,但因每次透析的時間比較長,且血流速度也比較大,若內瘺針出現滑脫,難以被及時發現,增加了并發癥的幾率[2]。筆者將著重分析循證護理用于血透室中的價值,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8月在本院血液透析病患者40例,隨機分為2組,女8例、男12例,年齡35~74歲,平均(59.32±3.28)歲。試驗組,女7例、男13例,年齡38~73歲,平均(59.83±3.47)歲。

1.2 排除標準[3]

(1)惡性腫瘤者。(2)心臟疾病者。(3)精神異常者。(4)肝腎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試驗組采取循證護理:(1)組建循證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選拔綜合能力強的護士多名入組,并培訓。分析內瘺針滑脫的風險因素,主要有環境方面、物品方面、護士方面和透析機方面等,明確關鍵字,并對相關文獻仔細查閱,找到循證證據,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方案。(2)強化健康教育力度,用簡潔的語言,為患者講述血液透析的方法、目的和意義等,并對患者提問作出解答。針對高風險、危重和老年病患,需反復健康宣教,以增強其內瘺針滑脫風險的防范意識,若有必要,可用床檔與約束帶干預。(3)定期組織護士培訓,提高其對內瘺針滑脫的相關風險進行識別的能力,使其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患者。對內瘺針固定方法進行統一,采取V形亦或者是蝶形固定術對針翼進行妥善的固定,并對穿刺針穩定,同時采取高舉平臺固定法對血管路固定,對于膠帶邊緣,要留下卷邊。若出汗比較多或存在滲血,要及時對膠布更換。(4)透析期間,嚴格執行安全責任管理制度,每半小時巡視1次,注意檢查血管路的情況。若為高風險者,需適當增加其巡視的力度,仔細觀察有無脫針、出血和滲血等異常狀況。嚴密監測透析機的動靜脈壓,并對血管路進行寬松的固定。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體征監測與病情觀察等。

1.4 評價指標

統計2組內瘺針滑脫例數。

對滿意度的調查于患者出院時進行,同時對調查結果采取百分制。評分標準如下:不滿意<65,一般65~84,滿意>84。(一般+滿意)/例數*100%即滿意度。

1.5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20.0軟件完成數據分析工作,用t來檢驗計量資料(±s),同時用x2來檢驗計數資料[n(%)]。當P<0.05時,提示組間的差異較為顯著。

2 結 果

2.1 內瘺針滑脫率分析

試驗組未出現內瘺針滑脫的情況,對照組4例內瘺針滑脫20.0%。試驗組內瘺針滑脫率比對照組低,x2=6.88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滿意度分析

在滿意度這個指標上,試驗組100.0%,比對照組80.0%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滿意度的分析表[n(%)]

3 討 論

臨床目前對于循證護理有一定的運用,能夠明智的、審慎的和明確的利用循證證據,同時根據患者的具體狀況對護理決策進行明確,以充分體現醫務人員對患者期待與價值觀的重視。通過對患者施以循證護理,能夠有效預防各種護理風險的發生,并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發生幾率,改善患者預后。史慧的研究[4]中,對31名血液透析病患進行了循證護理,同時對另外31名血液透析病患進行了常規護理,結果顯示,循證組內瘺針脫落發生率0,比常規組16.1%(5/31)低。表明,循證護理對預防內瘺針滑脫具有顯著作用。此研究中,試驗組內瘺針滑脫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和史慧的研究結果相似。另外,試驗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選擇循證護理方案,對血透室病患進行干預,滿意度高,內瘺針滑脫率低,建議推廣。

猜你喜歡
血透內瘺病患
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物理評估與實施建議
中藥泡手結合按摩用于動靜脈內瘺成形術后護理中的效果與并發癥分析
遠紅外線治療儀聯合預見性護理對動靜脈內瘺血液透析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
血透室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預防
介入治療及護理知識科普
精細化護理和心理護理用于中晚期異常妊娠引產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喉癌患者術后護理中應用連續性護理干預的效果及對術后心理狀態的影響
提高動靜脈內瘺繩梯式穿刺率的研究
觀察思維導圖護理干預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應用
肺心病的護理措施都有哪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