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在抑郁癥患者中的價值

2020-03-10 07:27王亞君徐葉萍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20年52期
關鍵詞:資料滿意度情緒

王亞君,徐葉萍

(烏魯木齊市第四人民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抑郁癥是一種精神性的疾病,患者會改變對事物的看法和感覺,導致心態不穩,情緒波動較大[1]。在醫學臨床上,抑郁癥患者的癥狀主要體現在社會交往、生理、心理、人際關系等方面,患者會出現社交紊亂,常常伴隨有負面情緒,失去了對周邊事物的認知興趣,嚴重的還會出現一些肢體動作上的奇怪表現[2]。曾經有相關的研究顯示,抑郁癥中的自殺率是非常高的,平均10人中就有2出現自殺傾向[3]。本文將針對抑郁癥患者進行研究調查,分析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的臨床效果?,F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的分發,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為100例。其中對照組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齡為18~55歲,平均年齡(33.16±4.81)歲;觀察組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齡為18~55歲,平均年齡(33.82±4.2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癥的診斷標準;②所有入組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內容,且在自愿的前提下積極配合研究調查。

排除標準:①有嚴重自殺傾向的患者;②合并嚴重軀體疾病患者;③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舍曲林、氟伏沙明和帕羅西汀西酞普蘭等藥物進行治療和緩解。

1.3.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常規護理干預。

1.3.2 觀察組

觀察組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具體心理認知護理措施如下:①情緒:抑郁癥患者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落的現象,沒有關注周邊事物的興趣,對社交產生恐懼。這時護理人員便要為患者進行情緒上的護理,及時發現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讓患者樹立朋友意識,與患者進行心對心的分享。同時,還可以為患者制定出緩解負面情緒的方案,讓患者的負面情緒得到一定的緩解和排除。②認知:由于抑郁癥患者會出現與常人不同的認知狀態,因此,進行護理時一定要關注患者的認知情況,對患者出現的錯誤認知進行及時的引導,如若認知嚴重偏離正常水平,那么便要采取相應的手段對患者進行心理教育。

1.4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的抑郁評分。采用HAMD抑郁量表進行評定,重度抑郁:總分大于35 分;中度抑郁:總分34~20 分;輕度抑郁:19~8分,無抑郁:總分小于8分。

(2)觀察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進行數據的評價分析,選取其中三個適合抑郁癥患者的指標(生理職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進行生活質量的評分,分數越高,表示生存質量水平越高。

(3)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5 數據處理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s)來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抑郁評分對比

對照組患者的抑郁評分為(11.89±2.73)分;觀察組患者的抑郁評分為(8.38±1.21)分。觀察組患者的抑郁癥評分低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患者的抑郁恢復效果好于對照組,P<0.05,數據差異大,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數據差異大,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98.63%;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88.26%。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數據差異大,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患者進行了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其抑郁癥的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4];生活質量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P<0.05),數據差異大,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在抑郁癥患者中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能提高患者的抑郁癥評分,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和應用。

猜你喜歡
資料滿意度情緒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明天村里調查滿意度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情緒認同
資料哪去了/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