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圈活動降低全麻手術患者低體溫發生率的效果分析

2020-03-10 07:27曹麗華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20年52期
關鍵詞:全麻品管圈體位

曹麗華,沈 帥,何 花

(東南大學醫學院附屬江陰市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400)

圍術期低體溫指核心體溫<36.0℃,核心體溫指機體深部重要臟器的溫度,通過鼓膜、鼻咽部等部位測得。降低全麻手術患者低體溫對患者而言:降低術中因低體溫造成的切口感染。麻醉蘇醒延遲等[1];對護士而言:提高護士對手術患者的保溫意識,增加團隊凝聚力。我院手術室于2019年4月15日成立品管圈(暖心圈),針對全麻手術患者低體溫發生的相關因素,采取相關對策,取得顯著成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5月6日~26日實施品管圈活動前60例全麻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平均年齡55.5歲,男41名,女19名;選取2019年9月1日~29日實施品管圈活動后60例全麻手術患者作為實驗組,平均年齡58.7歲,男37名,女23名。我院手術室于2019年4月組成品管圈小組,其中男1名,女9名。平均年齡35.7歲。本人擔任此次品管圈輔導員,并負責品管圈知識培訓、技術指導和督查。

1.2 方法

組織圈員召開圈會,通過頭腦風暴法,最終選定“降低全麻手術患者低體溫發生率”為主題,活動遵循品管圈十大步驟進行[2],對全麻手術患者低體溫發生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保證患者的安全。

2 品管圈活動的實施

2.1 主題選定

首先通過年資、學歷、主題改善能力、品管圈經驗等維度計算得出圈能力為77.4%,全體圈員采用四維度權重評分。頭腦風暴法。531評分法等確定本次主題為“降低全麻手術患者低體溫發生率”。

2.2 活動計劃

擬定根據主題內容、人員分工、QC活動步驟制定活動計劃書,并繪制出甘特圖。

2.3 現況把握階段

全體圈員根據現有的手術預防低體溫的流程,進一步分析改善重點,運用頭腦風暴法制定現況把握查檢表,于2019年5月6日~5月26日在手術室調查全麻手術患者60例,發生低體溫率為60%,分析數據、繪制柏拉圖,結果顯示,術中保溫措施不到位,擺放體位暴露時間長,術中大量沖洗80.6%,依據柏拉圖80/20定律,由此情況列為本期的改善重點。

2.4 目標設定

根據目標值的計算公式,擬定改善目標為:在2019年10月25前將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的發生率由品管圈活動前的60%降低到22.6%,改善幅度為37.4%。

2.5 要因解析

針對2019年5月6日~5月26日發生的36例全麻低體溫手術患者,我們查閱文獻,結合工作中存在的導致全麻手術患者低體溫發生的相關因素,繪制魚骨圖,按照人、物、法、環進行原因分類分析出主要原因。全體圈員用3、2、1評分法對所有原因進行打分,根據28原則選定總分大于24分的列為要因;我們根據5W1H原則制定真因查檢表,2019年6月10日~6月16日現場對50例全麻患者進行真因驗證。分析數據繪制柏拉圖,根據28原則,將手術體位暴露過多、保溫測溫裝置不足、沖洗液溫度過低3個因素列為真因。

2.6 對策擬定與實施

通過28原則,大于120以上選定為對策,具體分為四個對策群組。

2.6.1 對策一,針對手術體位擺放時間過長,手術體位暴露過多,我們采取對策是①增加了體位用具車,車上擺放常用體位用具;②??平M長指導護士體位擺放流程,定期考核,以縮短體位擺放時間;③制作了二段式棉被,保暖腿套,并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2.6.2 對策二,針對手術室保溫測溫裝置不足,我們的對策是①將保溫測溫缺乏數量告知護士長,進行協調申請購買。②拍攝視頻學習保溫測溫裝置的使用方法:充氣式加溫毯、輸血輸液加溫儀,并進行培訓[3]。③與信息科協商,將測溫導線與手麻系統對接。④護士長定期檢查保溫測溫裝置使用情況。

2.6.3 對策三,針對手術室人員無規范的培訓計劃和考核目標,我們的對策是①制定低體溫評估量表,要求護士術前手術患者進行低體溫的評估,增強保溫意識;②制定低體溫預防流程和考核評價標準,護士長依據評價標準進行檢查。

2.6.4 對策四,針對恒溫箱未做規范管理,我們的對策是①將溫箱溫度設置為38℃。②值班人員每日巡視并記錄溫箱溫度設置,如有異常,及時通知設備科人員。③溫箱內的液體定量基數,并注明有效期,巡回護士每日檢查液體是否在有效期內,基數是否正確。

2.7 評價方法

①統計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患者術中低體溫的發生情況。②品管圈活動有形成果。③品管圈活動無形成果。

2.8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資料:分類變量果用百分比表行x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術中低體溫發生情況比較

開展活動前后對比,發現患者低體溫的發生率由品管圈實施前的60%降至實施后的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2 有形成果計算

目標達成率為107%,進步率為66.7%。

3.3 無形成果

以雷達圖形式呈現,對8個評價項目進行5、3、1打分,取平均分作為活動前后數據,責任心、品管手法較之前有顯著提高。

表1 品管圈實施前后全麻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率比較(n,%)

4 討論

國內外研究表明,圍術期低體溫的發生率為50~70%,圍術期低體溫會導致蘇醒延遲,手術部位感染、住院時間延長[4]。2018版《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指出:手術患者應采取多種預防措施,防止圍手術期尤其是術中低體溫的發生[5]。通過品管圈活動,使臨床護理工作能夠高效。安全的運行,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滿意度。

品管圈環環相扣,大家集思廣益,增強了我們團隊的凝聚力,在活動中,大家積極應用頭腦風暴法,共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圈員們在網上檢索能力及電腦操作水平突飛猛進[6]。我科此次品管圈項目還獲得院內品管圈比賽一等獎,并通過群策群力獲得實用新型專利一項。通過學習實踐,發掘出每個人的潛在的能力,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護理人員諸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猜你喜歡
全麻品管圈體位
后路全髖置換術后髖關節保護體位影響脫位率嗎?一項7項研究6 900例薈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無聲的危險——體位性低血壓
腹部神經阻滯聯合靜吸復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
骨科全麻圍術期腹脹便秘的中醫護理方案效果評價
小劑量右美托咪定復合瑞芬太尼對全麻拔管期嗆咳的影響
視頻宣教對全麻患者麻醉術前焦慮及配合程度的影響研究
分娩鎮痛與體位管理聯用于產婦中的效果觀察
品管圈在持續改進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全周期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應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對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的作用
產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品管圈應用的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