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外來務工人員的問題分析及引導路徑

2020-03-12 18:11何慕琦鄧瓊飛
廣西質量監督導報 2020年12期
關鍵詞:外來人員務工人員廣州

何慕琦 鄧瓊飛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海南 三亞 572000)

廣州是我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而珠三角則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一個地區之一,所以對人口的吸引力非常強,改革開放初期至20世紀初,廣州承接港澳臺以及海外投資建廠,形成早期的“工業強市”,經濟發展出現了巨大的勞動缺口,外來務工人員也因此主要來自于全各地,為廣州的經濟崛起提供了重要的勞動力資源。是廣州社會重要的新興力量,其精神和物質生活狀況關系到廣州尤其珠三角未來的發展。務工人員目前在廣州人處于處于劣勢地位。一方面他們為城市的建設及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自身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在政策、教育、醫療等方面并沒有涉及到外來務工人員。外來務工人員日益成為廣州社會治理不可忽視的一部分。2016年市政府通過了《廣州市來穗人員融合行動計劃(2016—2020年)》,該計劃目的是通過政府牽頭將外來務工人員積極融入本地的經濟、文化、人文等方面,確定外來務工人員能夠適應就業崗位和就業要求的轉變,更加注重內涵發展和精細化工種。要發揮好城市的功能,就要結合外來務工人員基本社會關系、主要特征與需求等,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的調查與分析,從而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為創建平安城市、減少社會排斥、提升社會凝聚力和構建和諧社會打下基礎。

一、廣州市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概況

根據《關于廣州市外來人員人口管理市的調查報告》顯示,截止2019年,全市流動人員已接近990萬,戶籍人口620萬人,總量持續上升。根據年齡分組,外來人口中15—34歲年齡組占人口的74.86%,外來人口最多的是白云區,共170萬人,其次為番禺區、天河區、海珠區,4區外來人口共有540萬人,而區內交通便利的城中村往往成為他們的聚集之地,列如人和村、車陂村、員村等,住房問題是外來務工人員最大的難題,由于其戶籍非本地居民,他們往往會被排斥在城市住房體系之外,在城市奉獻多年卻不能享受經濟適用房和購買房的權利(非本地居民需繳納5年以上社保方可有購房資格),政府出臺最低收入階層的廉價住房體系已經是迫切需要。加之他們文化水平主要是初中學歷,對于在廣州定居有一定的難度,住房問題直接影響外來人員下一代就讀問題,他們的孩子只能留在戶籍地區就讀,這也是留守兒童出現的原因。城中村成為其選擇原因除了便宜的戶型房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城中村由老鄉照應。990萬外來人員,其中廣西、湖南、四川三省外來人員居多,來自不同省份的外來務工人員的性格差異和生活差異較大,外來務工人員更愿意與同一省籍的老鄉交往,與本地居民聯系就會相對較少,不利于實現多元文化共融。由于外來人員身份的特殊性,其生存狀態與本土居民人有所差距,探究外來務工人員就業保障、自身主觀原因等,提出外來務工人員在城市生存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等對策。

二、廣州市的外來人口治理缺位

(一)歸宿感不強,認同感低

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都是來自鄉村,他們的生活習慣與戶籍居民有所區別。他們一只腳踏入農村,而另一只腳卻還在農村,城市不過是他們離家別井賺錢養家的地方,他們熱愛的是土生土長的家鄉。外來務工人員都會選擇城中村、同鄉村為主。蝸居在城中村每天住宅與公司兩點一線,娛樂消遣似乎與他們格格不入。中國有句老話,“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外來務工人員更樂意與老鄉來往,遇到難題他們通常尋求工友或者老鄉幫忙,交友同質性高,這也是廣州會出現某些“河南村”的原因。外來務工人員大多數從事基層工作,無固定收入,經濟來源少,工作時間較長且不穩定,能利用業余時間參加社會組織、社區活動或者各類文化促進活動的人較少。在本地人脈資源、生活形式與本土交融不多,生活狀態單一,導致其對廣州歸屬感、認同感不強。

(二)社會地位低下、生活水平差

根據《關于廣州市外來人員人口管理市的調查報告》顯示,省外外來務工人員文化水平以初中為主,省內的外來人口以高中學歷居多,文化程度低限制他們選擇工作的余地,他們往往只能從事于城市低端服務型行業,為城市第二第三產業提供不可或缺的廉價勞動力,補充城市發展所需要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崗位空缺。某些城市居民會用“有色眼鏡”看待外來務工人員,更有一些老一輩城市居民明確提出不希望外來務工人員成為家庭成員。廣州市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外來務工人員的貢獻,可是外來務工人員所收的是城市居民“中等偏下”的評價,同時。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獲得工資會寄返回家養活留守老人、孩子,直接限制了外來人員在城市的消費行為,影響生活水平。這些都會進一步降低外來務工人員的城市融入度。

(三)基本權益得不到保障

相關調查顯示,外來務工人員對參加社會保障的認知度不高,自己單位有購買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各類醫療保險等的占比極低,許多小型企業出于成本問題在相關五險一金中沒能全面落實,抓住權利意識較差的務工人員的特點,以薪待保,通過給予少量的津補取代正規的保險。在住房方面,務工人員區別于本地戶籍人員,廉價出租房、工地現場、單位集體宿舍等為主的住處也增加務工人員的流動性,不穩定性,失去固定的住址也影響子女在廣州就讀的資格,進一步拉大外來人口子女與戶籍居民子女受教育的差距。因此,住房保障方面存在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活質量。

三、外來務工人員的引導路徑

(一)關注生活,提供多樣的社會支持

廣州各級政府部門以及社區要加大宣傳力度,促進企業和服務機構積極主動改善對外來務工人員生活狀態,開展職工素質教育,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利用高職院校、社會培訓機構在職業技能培訓的優勢給予幫扶。同時社會發揮社區—街道等的基層組織的核心作用,為他們搭建交流溝通、服務咨詢的平臺,發揮社區骨干作用,通過上門走訪、電話慰問、活動邀請等,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教育活動,通過社區文化活動帶領外來務工人員走入廣府文化領地,豐富其精神生活,提高外來人員參與社區管理的主動性和實際能力。培養外來人員的社會意識和社區歸宿感,提升其幸福感,為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提供“主題小課堂”、“四點半課堂”等,改善家庭監管不足現狀,幫助外來人員主動融入城市生活。

(二)統籌規劃,夯實管理基礎

要堅持把外來務工人員的管理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從源頭加強外來務工人員的管理。同時,進一步完善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的相關配套設施,如在外來工集中的企業和社區設置“外來工之家”等社區活動場所,整合資源,健全網絡,著力創建高效的外來務工人員管理體制。應建立職責明確、有統有分、相互協調的管理體制。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依托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成立常設議事協調機構,負責審議和決定規劃、計劃和有關重大事項,協調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管理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二是健全基層網絡。要加強社區外來務工人員管理和服務,充分發揮基層社區作用,合理下放管理權限,實現重心下移和屬地管理,加強“放”“管”“服”,形成上下聯動、部門聯合、社區主抓的管理模式。三是要充分發揮委員會的宏觀決策作用,進一步統籌相關部門職責,建立健全統一、內外銜接、功能完善的勞動力市場,對于解決務工人員就業就很有幫助,這需要人社、來穗、民政公安等部門負責的基本秩序管理工作,與為外來工創設人性化的服務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向綜合服務轉變,為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管理效能提供體制保障。

(三)保護外來務工人員基本權益

依法治理是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基本權益的關鍵,也是城市管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對于外來務工人員在基本權益的維護方面還是受到非常大的損害,政府部門應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出臺,鏈接人社局與社保局完善來穗人員的社保體系,落實務工人員相關權利的參保計劃,確保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保險制度得到保障。2019年廣州市住房保障局就印發《關于來穗務工人員申請承租市本級公共租賃住房實施細則》,主要針對低保來穗務工人員的廉價公共租賃房的對象以及細節。以政策角度審視,廣州對于來穗人員的基本權益保障仍未落到實處,不管是建立還是落實都需要建章立制,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具體領域權益的缺失,加快管理規章制度的立、改、廢工作,積極打擊損害員工利益的企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還要加大就業保障體系建設力度,對于制度細化、政策銜接、社工介入進行優化,需要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社會各級力量、外來人員和本地居民共同努力,共建共享,進一步促進廣州的包容性發展作用。

四、結語

外來務工人員不僅在廣州產業調整中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且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逐漸融入了廣州這個大家庭,與本地人員共同生活。雖然城市發展必然出現外來務工人員的各種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并不能立馬解決,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就能一點一點的解決,使廣大的務工人員看到他們處于城市的陽光處,廣州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家,提高務工人員的歸屬感,共同把廣州建設的越來越繁榮。

猜你喜歡
外來人員務工人員廣州
云南:800多名務工人員乘“務工專列”外出就業
沒有叫停!廣州舊改,還在穩步推進……
臺州市出臺多項措施鼓勵外來人員就地過年
117平、4房、7飄窗,光大來驚艷廣州了!
9000萬平!超20家房企廝殺! 2020年上半年,廣州“舊改王”花落誰家?
多彩廣州
文化進企業對實現服務均等化的關鍵作用
詩歌專列送務工人員返鄉過年
我國進城務工人員總量增至 28171萬人
廣電媒體做好外來務工人員“關愛報道”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