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老年患者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的康復護理措施

2020-03-13 08:08高夢雅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康復

高夢雅

【摘要】目的:觀察老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應用康復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近期接收的60例需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將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康復護理,對比其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長、感染發生率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在對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實施護理時,康復護理可促進其病癥的恢復,并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老年患者;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康復;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Methods:Sixty elderl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rtificial hip arthroplasty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perform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Results: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care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arthroplasty.

[Key words]?elderly patients; artifici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rehabilitation; nursing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2-244-01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群體疾病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老年群體多數有骨質疏松并且容易跌倒,所以股骨頸骨折在老年創傷疾病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據統計,股骨頸骨折發生率為老年人骨折的68.41%,這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所謂的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就是指用人工關節替代和置換病損或損傷的髖關節。隨著醫療技術和醫療器械的不斷完善,人工髖關節置換目前也已經廣泛運用于臨床,不僅可以縮短老年人的臥床時間,減少并發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生活質量,讓老年人的生活可以獨立[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到2019年7月的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59至85歲。該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單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手術期給予康復護理。

1.2?護理方法

手術前評估準備:評估患者手術前心理狀態,利用自制的宣傳資料和模型圖片向患者介紹關于髖關節置換術的目的,以及相關的手術情況。比如麻醉方法或者術后康復計劃等,以此來增強患者信心,消除恐懼。開始實施康復護理時,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及其家屬做好溝通,讓其充分認識到術后功能訓練對于患者后期髖關節恢復的重要性。在術后患者不能下床的時間段,施行床上功能訓練。首先是身體肌肉的按摩,以保持患者身體肌肉的活性為主,避免臥床過久影響患者肌肉功能,形成血栓,重點要放在腿部肌肉與手部肌肉按摩上,2~3次/d,15 min/次左右。當患者的身體機能漸漸恢復,訓練也需要隨著患者身體的好轉而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強,保持在患肢外展30°中立位[2]。

1.2.1?體位管理:手術當日采取臥位或半臥位,術后髖關節多需做下肢皮膚牽引和穿丁字鞋,置于外展中立位,外展30。將梯形軟枕放于患者雙腿之間,避免發生髖關節極度屈曲、內收、內旋而造成的脫位。睡姿最好以平臥為主,側臥時盡量不要向手術側側臥,并且最好在兩大腿之間夾一個枕頭。

1.2.2?病情監測:因為手術創傷和術中接受了大量輸血補液治療,且老年人全身的免疫系統和心臟功能低下。所以術后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面色和四肢溫度等等,嚴格控制滴速和補液量。傷口引流液 及敷料滲血情況,及時更換敷料。評估患肢感覺、 運動功能等。使用抗凝藥物時,應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征象。

1.2.3?疼痛護理:因為老年患者對疼痛的忍耐力較差,所以應該在患者手術后最初的24至48小時使用止痛藥,并且分散其注意力,減輕患者疼痛。在休息的過程中保持正確舒適的體位姿勢,抬高患肢。

1.2.4?飲食護理:手術當天可以進軟食,但需要注意少吃豆漿牛奶等容易脹氣的食物。手術第一天恢復正常飲食,多吃維生素含量豐富的蔬菜水果,防止便秘的情況出現。

1.2.5?康復鍛煉:有規律的進行康復鍛煉對于恢復髖關節的活動度以及保持髖關節的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老年危重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需要向老年患者反復強調術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讓其意識到只有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才會取得比較好的恢復效果。同時,患者家屬也是康復鍛煉中的助力者,需要同醫護人員進行配合,對患者的鍛煉進行鼓勵,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訓練方法如下。

猜你喜歡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康復
康復護理在腦外傷后遺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
腦卒中早期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療效分析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股骨頸量化截骨在初次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
自理模式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十二五”期間3.6萬貧困孤獨癥兒童獲得康復補助
老年患者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