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如何在班級常規管理中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感

2020-03-22 02:23李鳳波
教師·上 2020年12期
關鍵詞:責任感策略分析班級管理

李鳳波

摘 要:文章先闡述了責任感的概念,總結了小學生責任心不強的主要原因,然后從建立健全班級管理體系、優化班級活動制度這兩個角度探討如何在班級常規管理中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感,希望借此來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提升小學生的責任感,使之未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團隊意識、有奉獻精神的人,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班級管理;小學生;責任感;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6-17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4-0019-02

一、引言

所謂責任教育,便是基于“責任”核心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最終目標就是助力學生形成責任意識,順勢強化他們對國家和社會以及家庭、自身的責任感,從而成為樂于奉獻,凡事都為他人著想,有責任、有擔當的人。教師在班級日常管理中要從實際出發,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以體系構建、制度建設等方案去規制學生言行,使之具備強大的責任心,擁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品質。

二、責任感

責任和責任感到底是什么?這里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去說明,完成作業就是學生的責任,將作業寫好就是有責任感的一種表現?;谏鲜鏊?,責任感是一種主動做好分內工作的精神狀態,是思想道德素養里面的關鍵內容。責任驅動著人做出正確行為,責任是道德焦點,同時也是精神的核心。學生在擁有責任感之后,便可形成一種主動承擔的意識與動力,在落實責任的整個過程中,會明確自我價值,養成獨立做事的好習慣。

小學生是在小學就讀,7~12周歲的學生。國內外一系列的心理研究證實,小學生心理發展呈現出平衡協調、開放性和可塑性強的特點,但矛盾和危機也相應存在。小學生年齡尚小,心智不成熟,對事物的認知和分析相對單純、略顯稚嫩。小學生的思維會從最開始的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責任意識開始萌芽,慢慢地形成責任觀念;但是小學生自我約束力不強,情感價值觀急需完善。

這個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小學階段是適合學生品德、個性、社會性發展的絕佳時期。小學生心理開放性和可塑性強特點的存在,使得小學生愿意和教師溝通交流,也樂意接受教師的引導,所以此時對他們進行責任感的培養最合適不過了。

三、小學生責任心不強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家長溺愛孩子

父母渴望孩子成才,在孩子身上寄予厚望,他們普遍重視孩子智力、身體等方面的發展,且不惜重金培養。他們對待孩子大都是放任溺愛、百般呵護的態度,衣食住行全部一手包辦。有的父母甚至為了讓孩子考出好成績,用錢去獎勵他們,結果學生不是為了自己去學習,而是為了父母去學習,做家務也是為了“賺錢”。這樣下去,孩子自然無法懂得自身責任。還有的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累到,不讓孩子做家務,久而久之,父母就成了孩子的“靠山”。這讓他們慢慢喪失了主體意識,使之難以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對學習、對整個家庭、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二)學業壓力過大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因為應試觀念猶存,校方和家長都非常關注學生成績的好壞。所以當前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每天都有做不完的題。此類狹隘、封閉式的教育,往往會適得其反,學生沒有時間關心外界事物,也無暇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所以就難以認識到自己在社會、家庭中的價值與作用,更不能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這樣下去,每個學生都在乎能否考出好成績、取得榮譽,從表面上看是好事,但透過現象看本質,他們以后會更加關注自我,并都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問題,慢慢地也會對他人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旦需求無法被滿足就會惱火,對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就置之不理。

(三)不良風氣侵蝕

社會風氣和人們所處的精神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很多小學生的父母素養不高,在單位中對待工作就極其不認真,也不孝敬長輩、不關心孩子的學習與生活。不稱職的父母的言行舉止必然會影響到孩子,使其光想著如何索取,不懂如何付出。

四、在班級常規管理中培養小學生責任感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班級管理制度

首先,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要執行班長負責制,培養學生對他人負責的意識。在班級常務管理過程中,教師要設置總班長和常務班長以及值日班長職務,讓班干部各司其職??偘嚅L主要負責班級事務,協調同學關系,每周末要組織召開一次班委會,向常務班長了解班級一周的具體學習情況和紀律情況等;然后總班長要向班主任報告,還要在班會課上進行總結。常務班長則要負責班級的學習、勞動、體育、紀律等事務。值日班長的職責就是擦黑板和有突發事件時及時將其報告給班主任。明確各個班干部的職責,能有效地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班干部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也會獲得責任意識給其帶來的良好體驗。當班干部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引,讓他們從不會到會,從做得不夠好到做得越來越好。在此期間,學生會體會到個人對班集體的責任,潛移默化地培養其責任意識。

其次,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要執行學習班長、課代表制度以及自我負責機制,培養學生對同學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意識。在班級常規管理期間,班主任應選出學習委員和科代表,前者要負責班級學習管理工作,是各科科代表的“領導”;而各科科代表則要負責督促組長,組長督促組員,從而實現層層遞進、層層落實的班級管理目標。學習委員應嚴格要求班級同學,讓他們做好課前準備、制訂學習計劃、上課認真聽講、課后仔細復習、不能抄襲他人作業、不能作弊等。如此一來,那些沒有承擔班級管理事務的人同樣也會對自己負責,而有管理任務在身的學生,不僅會對同學負責,還會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

再次,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要執行班級事務承包責任制,讓學生形成集體負責意識。在班級常規管理期間,清潔任務和物品安全以及飲水機維護、開門關燈和鎖門等工作也要分配到個人身上,每一個人在每一天或者每一周的相同時間只做好一件事情,以一年為期,過了時間再進行一次大循環。此類制度的建立,讓班級內的每一個成員都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每個學生盡職盡責地完成分內之事,不僅會得到同學和教師的認可,也會給班級帶來榮譽。正因如此,班級日常事務也無須班主任過多費心,讓學生為班級多做貢獻,使之體會到自己對整個班集體的責任。每個學生都以在這樣的班級內生活和學習感到驕傲萬分。

(二)優化班級活動的管理制度

首先,學校實踐活動。學校實踐活動以升旗儀式、主題班會及運動會為主,培養學生對祖國、對社會、對班集體的責任意識。發揚民族精神,讓學生形成崇高的愛國理想與情懷,這始終都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關鍵點所在。國旗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征,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尊重國旗、升好國旗。在升旗儀式中,要求學生做到“快、靜、齊”,并且升國旗時要行注目禮,在唱國歌的時候歌聲要洪亮有力。教師要和班干部商榷五四青年節、國慶節、黨的生日期間的主題班會事宜,通過演講、誦讀、歌唱等形式,讓小學生去了解國家的歷史,從而展望未來。通過上述操作,讓愛國意識、民族意識及存亡意識等深入學生內心,讓他們懂得“落后必挨打”的道理,唯有努力奮斗、砥礪前行,才能在國際舞臺中占有一席之地,繼而激發出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及責任心,讓他們努力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運動會是發揮學生集體精神和責任心的活動,教師要鼓勵大家踴躍參加,積極合作,各顯其能,為班級爭得榮譽,樹立起責任感。

其次,社會實踐活動。班主任應讓學生回家之后幫助父母做家務,為使此方案得到落實,從一年級開始,班主任就要制定出一張可以反映出學生在家表現的調查表,具體事項由家長定奪,最后由家長負責簽字和驗收。因為調查表內容并非指定,所以學生在家的表現也較為真實。在收齊整理好調查表后,教師應開展評選活動,對表現優異的學生公開表揚。由此,班主任便可掌握學生在家的動態。要讓學生懂得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知道父母賺錢養家的艱辛,慢慢地,學生就會學會關心父母,做父母貼心的“小棉襖”,明確自己在家庭中的那一份責任。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作為一個發展的個體,其心智尚未成熟,自我約束和管制能力差,由此便極易滋生諸多偏差行為。班主任責任重大,在班級常規管理工作中,教師要通過建立健全班級管理制度等手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強烈的責任感,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讓外驅動規范真正演化成為內驅動力,從而助力他們未來不斷成長和進步,成為祖國的棟梁材。

參考文獻:

[1]朱彩虹.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淺談班級管理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感[J].內蒙古教育,2015(27):11.

[2]許建松.飽蘸人文之墨呼喚真情回歸——小學中高段班級管理中學生責任感培育策略的實踐[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5,4(8):15-16.

[3]劉彩琴.激發學生班級主人意識——談班級管理中的學生責任感的培養[J].教育·周刊,2018(14):40-41.

[4]趙笑花,彭月朗,吳彩萍.班級評價管理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探索——基于小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1):7-10.

[5]王 杰.“放手”,給學生一片藍天——淺談小學生班級管理與自制[J].神州,2011(7):64-64.

[6]劉? 景,董麗娜.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社會責任感養成研究[J].科教導刊,2013(17):248,251.

[7]王懷玉.班級管理中的評價激勵策略[J].教育科學研究,2011(5):48-51.

猜你喜歡
責任感策略分析班級管理
英國“大爺”的責任感
國企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有“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責任感
完善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的策略分析
培養責任感強的孩子
責任感油然而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